主营业务:铜包铝复合导体、高纯度铝制品等研发、制造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无。一般经营项目:铜包铝线、铜包钢线、铜包铝排、铜杆、铜带、铜丝、铝杆、铝丝生产、销售。
公司主要从事卞铜包铝复合导体、高纯度铝制品等研发、制造和销 售。
产品主要用于电线电缆、线圈设备、电子工业设备及各种配电、电控设备, 而这类设备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现代化工厂、商业广场、轨道交通等国民经济 各个行业的供电和制造行业各种机器设备的运行控制等领域。
(一)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67.4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77%;营业成本7,586.51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5%;净利润-1,045,2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44.20%;毛利率为7.11%,较上年同期减少2.55个百分比,变动的原因是由于同行业竞争压力大,压低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涨价及员工工资小幅度的涨价而导致毛利率下降;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6.5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9.71%%。
变动的主要原因是自2016年2月份开始,公司的经营重点发生变更,加大了技术含量较高、毛利率较高的铜包铝的生产销售,停止了营业额较大、占用资金较多、但是毛利率水平较低的铝杆的生产。
与铝杆客户粘性减弱,因此长账龄应收账款的金额占比提升。
近两年,公司按会计政策计提坏账,资产减值损失累积增加,致使公司近两年净利润减少产生亏损。
与此同时,铜包铝产品受市场竞争的加剧,产品价格、销售受行业影响,本期铜包铝销售与去年同期持平没有突破,而各项固定费用的增加导致利润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加强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加大科技创新领域的研发投入。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取得发明专利9项。
公司研发能力的提升不仅保障了公司业务的良好运转,而且还提高了公司的竞争力。
公司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客户,培育潜在客户,开拓市场满足客户的需求。
公司注重人才的培养,建立并推行了一线员工的培训制度,在操作技能、应急救援措施等方面不断对员工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生产技能,并且对表现较为突出且学历较高的员工进行了重点培养,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做好人才储备。
同时,公司加强了营销队伍建设,加强部门职能化管理模式,完善公司的绩效管理考核制度,跟踪记录、考核每一个车间员工的工作表现,严格遵守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奖励分明,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成品率,达到共赢。
(二)行业情况公司所属的行业为电线电缆用导体制造业,与电力工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公司产品属于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方向,其市场与国家对电网投资政策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电网建设将进入全面推进西电东送、南北互供和全国联网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的新阶段。
我国的电力工业呈高速增长态势,为电线电缆用导体制造业带来很好的发展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家推进“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坚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电网建设推动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快速发展。
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表明,在建设西南、西北、华北、东北等电力外送通道,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升级改造配电网,推进“互联网+”智能电网建设、加强城镇配电网建设,实施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加强电力国际合作。
国家电网公司拟投资2.7万亿元,在2020年前建成东部、西部同步电网,完成22项特高压交流和19项直流工程,加快推进配电网升级改造,并新建30万公里中高压线路和90万公里低压线路。
电网投资力度的加大成为拉动线缆行业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欧盟制定了ROHS指令之后,欧、美、日等国对所使用电缆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
在美国,铜包铝线已确定为同轴电缆的标准材料。
目前已严禁使用或进口非环保型电缆,生态环保电缆的研发和大规模采用已成为国际主流。
预期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也将加大对环保电缆的研发力度,顺应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势。
国家对电网的大力推进说明电线电缆行业面临难逢的市场契机。
近年来,随着行业需求的快增长,行业内的竞争愈演愈烈,为提高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和利润率,公司也不断的加强自身队伍的综合能力以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019年,公司将进一步扩大产能,控制成本,实现盈利提升的目标。
2002年9月3日,自然人邱九根、邱勤学共同投资设立了吴江市中信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
其中邱九根出资人民币75万元,占注册资本75%;邱勤学出资人民币25万元,占注册资本25%。
2002年9月9日,苏州信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苏信所验(2002)字第764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2年9月9日,中信有限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100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形式出资。
2002年9月10日,中信有限在苏州吴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领取了注册号为320584218110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6年9月25日,经中信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股东邱勤学将其持有公司25%的股份无偿转让给自然人徐金妹。
同日,邱勤学与徐金妹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
2006年11月23日,中信有限在苏州市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上述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08年9月22日,经中信有限股东会决议通过,将公司的注册资本由人民币100万元增至人民币1,000万元,新增的注册资本900万元中,由股东按出资比例以货币形式认缴。
2008年9月26日,苏州万隆永鼎会计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苏万隆验字[2008]第4-111号”《验资报告》,验证截止2008年9月26日,中信有限新增注册资本人民币900万元由股东按照出资比例以货币形式予以缴足。
2008年9月27日,中信有限在苏州市吴江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上述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5年4月3日,中信有限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中信有限以发起方式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日,中信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约定以2014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以中信有限截止2014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37,123,728.04元为基础,其中13,333,333.00元折为股份13,333,333.00股,每股面值1元,余额23,790,395.04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
2015年3月18日,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苏公W(2015)A578号”《审计报告》,截止审计基准日2014年12月31日,中信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7,123,728.04元。
2015年3月19日,江苏中天资产评估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苏中资评报字(2015)第2011号”《评估报告》。
截止评估基准日2014年12月31日,中信有限经评估的净资产为5,389.26万元。
2015年4月3日,江苏公证天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苏公S[2015]B026号”《验资报告》,就整体变更出资予以了确认。
2015年4月21日,公司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江苏省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了注册号为320584218110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