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液体化学品、成品油水上运输业务
经营范围: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及其支流成品油船、化学品船运输;国际船舶危险品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内船舶管理;船舶租赁;信息科技、计算机科技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南京盛航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4年11月7日,为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证券简称:盛航股份;证券代码:001205)。
主要从事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以及国际油轮、化学品船舶运输。
公司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集团、恒力石化、浙江石化、扬子石化-巴斯夫等大型石化生产企业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水上运输服务,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
公司以安全管理为重点,聚焦客户需求,凭借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在行业内积攒了良好口碑。
公司是交通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一级达标单位、中国船东协会化工运输委员会副会长单位,近几年多次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颁发的“金罐奖暨安全管理奖”,系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
公司因优质的服务质量,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可,被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评为“标杆物流服务商”、中国石油华南化工销售公司评为“最佳物流服务商”。
公司船舶陆续通过了国际化学品分销协会(CDI)、壳牌、BP、BASF等国际大型石化企业以及中石化、中海油等公司的检查认证。
公司深耕危化品水路运输领域,做好大型化工企业的配套物流服务。
在危化品水路运输领域,将逐步拓展高端化学品运输业务,并不断拓展液化石油气、液氨等新能源运输业务,以此为基础不断向码头、仓储、公路运输上下游供应链延伸,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运输服务,提升公司一体化服务能力。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2025年上半年,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有效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国民经济顶住压力、迎难而上,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生产需求稳定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收入继续增加,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危化品物流行业是指涉及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中转等物流活动的行业。
由于其特殊性,该行业具有高风险、高门槛、高附加值的特点,随着全球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危化品物流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报告,近年来我国危化品运输总量稳步增长,从2015年的14.5亿吨增长至2022年的18.1亿吨,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3.22%,庞大的化工市场催生了对物流运输的需求。
受益于石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危化品物流市场呈稳步增长态势,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物流分会数据,2023年我国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达2.38万亿元,预计至2025年危化品物流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5万亿元。
1、国内液货危险品运输市场(1)运力供给情况为加强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准入管理,促进水路运输安全绿色、健康有序发展,交通部实施“总量调控,择优选择”方式宏观调控运力。
在严格管控新增运力的背景下,为提高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供给质量,积极引导船舶运力有序发展,行业总体运力将仍维持总量稳定并有序增长的趋势。
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新增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力综合评审工作的公告》中“2024年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情况及2025年新增运力规模和推荐发展船型”内容显示,近年来,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基本保持稳定,细分市场各有不同,成品油船舶、化学品船舶、液化石油气船舶运力供需基本平衡,液化天然气船舶运输市场尚处于发展阶段。
2024年,沿海省际成品油船舶运输完成运量8,500万吨,同比下降约4.5%,营运船舶995艘、650.56万载重吨,船舶运力供需基本保持平衡;沿海省际化学品船舶完成运输量4,700万吨,同比增长9.3%,营运船舶291艘、160.10万载重吨,船舶运力供需基本保持平衡;沿海省际液化石油气(含化工气体,下同)船舶完成运输量570万吨、同比增长0.9%,营运船舶85艘、37.16万立方米,船舶运力供需基本保持平衡。
为提高沿海省际散装液体危险货物船舶运输市场运力供给质量,积极引导船舶运力有序发展,2025年交通运输部通过开展新增运力综合评审确定新增船舶运力。
其中,2025年新增沿海省际成品油船舶运力3万载重吨左右,新增运力方式为新建加装蒸汽排放收集系统的新能源成品油船舶或具有沿海省际化学品运输资质的油化两用船扩大经营范围;新增14,000载重吨及以下具备加注功能的甲醇专用运输船运力2万载重吨左右;新增2.5万立方米及以下具备加注功能的液氨专用船运力4.2万立方米左右;新增非液氨专用液化石油气(含化工气体)船运力0.7万立方米左右。
新增运力的推荐发展船型为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船舶,或同时加装智能航行系统(辅助或远程控制功能)和智能能效管理系统的智能船舶。
(2)水路运输需求情况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2025(年中)水运形势报告——液货危险品水运形势报告》,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趋势不断巩固增强,促进了国内水路运输市场特别是沿海散装液体化学品船水运市场稳定发展。
2025年上半年,受上游石化产业供需结构影响,散装液体化学品市场供需关系总体稳定,考虑到国内经济尚处于复苏期以及石化产业供需结构影响,大宗液体化学品下海货量增速有所放缓,沿海散装液体化学品水运市场整体稳定。
受宏观经济环境和产能结构调整影响,主要航线运价较去年同期有一定下挫。
2、国际化学品运输市场近年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全球化工行业正在全力应对市场供需变化等多重挑战。
与此同时,全球经济呈现出较强韧性,市场需求稳步恢复,全球经济实现软着陆的信心进一步增强,为全球化工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
总的来说,全球化工行业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环境中,逐渐显现出复苏迹象。
根据Drewry报告,2025年上半年,由于油轮运力的大幅增加以及全球化学品贸易需求增长缓慢,运费出现了下调。
供应方面,2023-2024年期间油轮订单量激增,使得2025年及未来几年的交付量大增。
而需求端则受到市场不确定性以及主要进口国产能扩张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化学品贸易增长较为缓慢。
对于2025年和2026年的化学油轮市场,预计运价将保持较低水平,因为供应增长将超过需求增长,船舶资产价格也可能会继续受到运价变化的影响。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主营业务基本情况作为国内液体化学品航运领域的头部企业,公司深耕危化品水路运输赛道,持续为国内外大型化工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物流服务。
公司主要从事国内沿海、长江中下游及国际液体化学品、成品油、液化石油气水上运输业务,承运品类涵盖二甲苯(含混合二甲苯)、纯苯、甲苯、邻二甲苯、丙烯腈、苯乙烯、甲醇、乙二醇、苯酚、浓硫酸、液碱、液氨等液体化学品,以及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棕榈油等主流油品,覆盖了市场上有运输需求的绝大部分液体化学品及油品种类。
经过二十余年危化品运输业务的深耕布局,公司已构建起“双轴联动、内外协同”的立体运输网络。
公司在国内形成了以全国36个沿海主要港口、20余个长江及珠江港口为物流节点,以“武汉——上海”长江核心航线为横轴,环渤海湾至海南沿海航线为纵轴的运输网络,覆盖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等国内主要化工产业基地;随着国际危险品水路运输业务的稳健拓展,公司已形成以新加坡为枢纽,覆盖东北亚、东南亚、印度区域的运输网络,并成功开辟澳大利亚、中东等新兴航线,全球化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截至2025年6月末,按照船舶登记证书记载的船舶类型口径统计,公司控制的内外贸船舶(含控股子公司盛航浩源控制的船舶运力,下同)共52艘,总运力40.50万载重吨。
其中内贸化学品船33艘,总运力21.00万载重吨;成品油船13艘,总运力13.07万载重吨;液化石油气船1艘(内外贸兼营),总运力4,626载重吨,载货量5,546.80立方米;外贸化学品船舶5艘,总运力5.97万载重吨。
公司及子公司另有在建船舶5艘,总运力4.67万载重吨。
为有效应对市场波动风险,公司建立了灵活的内外贸运力动态调配机制,根据市场供需变化实时调整船舶投放方向,持续提升船队整体运营效率。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实际从事内贸化学品运输业务的船舶合计24艘,总运力14.99万载重吨;从事内贸成品油运输业务的船舶9艘,总运力8.64万载重吨,从事外贸运输业务的船舶合计19艘(其中包含5艘外贸船舶、13艘内转外船舶,1艘内外贸兼营船舶),总运力16.87万载重吨。
公司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集团、浙江石化、恒力石化、裕龙石化、上海赛科、万华化学、盛虹炼化、扬子石化-巴斯夫等国内大型石化生产企业,与埃克森美孚、壳牌、道达尔、日本三菱、日本出光、沙特阿美、沙比克、GS加德士、泰国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等国际石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凭借“安全、优质、高效”的运输服务,持续获得客户高度认可。
近年来,公司保持稳健发展态势,以安全管理为核心竞争力,聚焦客户需求,凭借优质、高效的物流服务,在行业内积攒了良好口碑。
2、内外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公司深入实施"大客户"战略,与国内大型石化生产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报告期内,内贸水路运输业务年度COA合同履约占比稳定在70%-80%,为业务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平抑市场供需波动对运价的影响,公司动态预留20%-30%的灵活运力承接市场单航次现货委托,以提升公司整体船队的运营效益。
同时,公司在维系现有客户的基础上持续开拓知名的优质化工企业客户,不断扩大客户群,通过争取COA合同,期租及接受航次委托等方式,为业务经营提供有利补充。
2025年上半年,公司内贸液体化学品水路运量达271.66万吨(含盛航浩源运量数据,下同),同比增长4.32%,在国内沿海散装液体化学品水路运输领域市场占有率保持稳中有升。
在完成盛航浩源控股权收购后,依托规模化运力资源、稳定客户关系、高效业务协同及优质客户服务优势,公司在内贸成品油水路运输业务领域的服务能力和竞争力水平大幅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内贸油品水路运量110.56万吨,同比增长486.24%。
未来,公司将以盛航浩源为业务拓展支点,进一步增强在华南市场成品油、化学品水路运输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积极布局国际危化品水路运输业务,致力于实现内外贸业务的协同均衡发展,增强综合服务能力与抗风险能力。
自2022年启动国际危险品水路运输业务布局以来,公司充分发挥船舶运营、安全管理优势及合作方业务资源优势,通过购置外贸化学品船舶、自有内贸船舶转外贸运营等方式,持续扩大在国际危险品运输业务中的运力投放。
经过数年市场开拓与团队建设,公司已打造出一支集“商务、操作、船管”全流程于一体的专业外贸业务团队,运营效率与稳定性持续强化。
凭借"安全、优质、高效"的客户服务,公司相继获得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石化企业客户的COA合同。
随着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外贸服务网络不断延伸,已形成以新加坡为核心枢纽,覆盖东北亚、东南亚、印度区域的运输网络,并成功开拓澳大利亚、中东等新兴航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外贸液货危险品运量合计107.96万吨,同比下降13.98%,公司在国际液体危险品运输市场中保持较强的竞争实力。
3、公司船舶运力拓展情况公司坚定长期战略发展规划,聚焦于化学品、成品油水路运输业务领域,通过新增运力申请、购置市场存量船舶以及股权收购等方式逐步扩大运力规模,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并强化市场开拓,稳步提升核心竞争力水平。
公司以“退一进一”方式置换新建的6,200载重吨油化两用船(“盛航发现”轮)以及13,500DWT双相不锈钢外贸化学品/成品油船,预计将陆续于2025年下半年投入运营。
上述新建船舶的投入运营,将进一步提升公司运力规模、优化船队结构,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拓展附加值高的高端化学品运输业务。
除上述在建船舶外,公司在完成盛航浩源控股权收购前,根据交通部批复,盛航浩源投资建造两艘双相不锈钢化学品/成品油船舶,载重吨分别为11,068.95DWT和11,446.14DWT,船舶建成后用于从事国内沿海各港间成品油运输;2024年下半年,盛航浩源投资新建一艘4,500DWT成品油船。
截至报告期末,上述三艘船舶尚处于建造过程中。
上述船舶建成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船龄和运力结构,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水平。
4、经营成果情况报告期内,内贸危化品水路运输市场受石化行业景气度影响,部分化工产品价格波动、炼化企业装置检修,叠加客户成本传导等因素,单船货运周转量和运价均有所下调;外贸液货危险品水路运输市场因国际市场供需变化、贸易活跃度、国际油价波动等多重因素,市场运价较2024年有所下调。
在此背景下,公司稳步推进运力扩张与客户结构优化,船舶总数量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带动运输业务收入同比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在成本端与财务端亦承受一定压力。
一方面,随着船舶运力规模的持续扩大,船舶运营管理成本(如修理费、船员薪酬等)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另一方面,报告期内因收购盛航浩源形成的并购贷款等财务费用增加,导致财务利息支出较上年同期增长,对公司利润水平产生一定摊薄影响。
面对运输市场承压及成本上升等多重因素,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积极应对,充分发挥在危化品细分运输市场中的专业化优势,通过持续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关系、提升服务质量、稳固业务基础。
同时,公司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拓展国内外新客户资源,结合市场变化灵活调配内外贸运力,通过优化运力结构与航线布局,提升整体资源使用效率与业务韧性。
公司还持续推进管理精细化,合理控制成本费用开支,加强与主管部门、码头单位的沟通协作,积极总结运营经验,不断优化应对机制,力争在复杂市场环境下保持公司船队运营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实现全年经营目标奠定基础。
(三)公司经营模式按照签订合同、服务形式的不同,公司主要业务模式可分为航次运输、期租运输两种,具体如下:1、航次运输航次租船指航运企业把船舶给予客户在指定的航程上使用,船舶的经营及有关费用由航运企业自己负责,航运企业向客户收取运费。
公司按照合同约定条件完成运输劳务、委托方和独立第三方最终确认、取得独立第三方出具的干舱证明等确认收入,公司就该服务享有现时收款权利,能够主导该服务的提供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时确认收入。
2、期租运输期租指航运企业把船舶租予客户在一定的期限内使用。
在租约期内,客户根据租约规定的允许航行区域自行营运,船舶交由客户调动和使用,货物的装卸、配载、理货等一系列工作仍由航运企业负责。
承租期内船舶听候客户调遣,不论是否经营均按双方协议约定的期间向客户收取租赁费,船舶的经营及有关费用由航运企业承担。
(四)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船舶运力规模不断增加随着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和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地,以及通过同行业股权收购、自筹资金购置、建造、租赁船舶的投入运营,报告期末公司控制的船舶数量达到52艘(含盛航浩源船舶运力),规模化的船舶队伍和丰富的运力结构,能够满足客户定制化和差异化的运输需求。
2、在维持现有客户基础上,持续开拓新客户公司重视大客户战略执行,与中石化、中石油、中化集团、浙江石化、恒力石化、裕龙石化、上海赛科、万华化学、盛虹炼化、扬子石化-巴斯夫等大型石化生产企业形成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
公司在维系现有客户的基础上持续开拓知名的优质化工企业客户,不断扩大客户群,助力公司持续高效的发展。
3、供应链延伸,业务区域拓展。
公司持续开拓国际危化品水路运输市场,强化国内、国际危化品水路运输业务的协同,公司已与埃克森美孚、壳牌、日本三菱、日本出光、沙比克、沙特阿美、道达尔、GS加德士、泰国国家石油公司、马来西亚国家石油公司、菲律宾国家石油公司等石化生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上述业务的拓展和推进,助力公司提升持续经营能力。
1994年8月26日,南京盛航实业公司、南京市粮油储运贸易公司、南京金谷大厦、南京面粉厂、南京金象粮油实业公司、南京市粮油汽车运输公司、南京金江实业公司、南京粮油食品厂、南京天盈实业公司、南京润泰实业贸易公司、南京金冠房地产开发公司、南京市粮油贸易公司共12名股东签署《南京盛航海运有限责任公司章程》。
2002年10月25日,盛航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所有股东一致同意将其所持有的盛航有限股权全部转让,并均放弃优先受让权,股权转让事宜全部委托南京盛航实业公司办理。
本次股权转让已经主管部门南京市粮食局同意。
2009年2月1日,盛航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一致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708万元增至2,008万元,其中新增注册资本1,300万元由股东李桃元以货币形式出资637万元,股东南京炼油厂以货币形式出资663万元。
2009年2月6日,江苏众天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就本次增资事项出具众天信会验字(2009)6号《验资报告》。
2012年11月14日,盛航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一致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2,008万元增至5,008万元,其中新增3,000万元注册资本由如意投资以货币形式出资1,200万元;南京炼油厂以货币形式出资900万元;李桃元以货币形式出资900万元。
2012年11月15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就本次增资事项出具天衡验字(2012)00088号《验资报告》。
2014年8月22日,盛航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一致同意如意投资将其持有的占盛航有限注册资本21%的股权转让给李桃元;修改公司章程相应条款。
同日,如意投资与李桃元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如意投资将其持有的占盛航有限注册资本21%的股权以1,582.4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李桃元。
2014年8月31日,盛航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将盛航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以2014年8月31日为审计及评估基准日。
2014年9月25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天衡审字(2014)01293号《南京盛航海运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8月31日净资产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4年8月31日止,盛航有限账面净资产值为8,985.52万元。
2014年12月31日,发行人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申请公司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的议案》、《关于授权公司董事会全权办理申请公司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相关事宜的议案》等议案,申请股票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
2015年1月16日,发行人召开了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上述议案。
2018年9月12日,发行人股东石海薇与自然人宋江涛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发行人3.75万股股份以30.0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宋江涛。
2018年11月16日,发行人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增资扩股的议案》等议案,同意对发行人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766.67万元。
其中,由新增股东钟鼎五号基金以9元/股的价格货币出资5,484.08万元认购本次增加的609.34万股股份;由新增股东钟鼎湛蓝基金以9元/股的价格货币出资515.92万元认购本次增加的57.32万股股份;由新增股东信达远海以9元/股的价格货币出资900万元认购本次增加的100万股股份。
增资完成后,发行人股本由7,500万股增加至8,266.67万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