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恒神股份 - 832397.NQ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5-05-06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实际控制人
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Hengshen Co.,LTD.
成立日期
2007-08-17
董事长
刘瑾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恒神股份
股票代码
832397.NQ
上市日期
2015-05-06
大股东
陕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0 %
董秘
蒋丽霞
董秘电话
0511-86939309
所在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汪娟、余宗广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1100666352897G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7-08-17
法定代表人
刘瑾
董事长
刘瑾
企业电话
0511-86939267,0511-86939309
企业传真
0511-86939333
邮编
212314
企业邮箱
xiaoqin.tang@hscarbonfibr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丹阳市通港路777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碳纤维、碳纤维织物、预浸料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纤维材料、复合材料及其制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其检测、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设备的研制;树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商品和技术除外);工业自来水、纯水的生产和供应;工程设计研究;计算机控制和信息服务;物业管理服务;产业投资;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普通货运。(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7年8月,占地107万平方米,位于江苏省丹阳市,新三板挂牌(股票代码:832397),是一家集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生产、设计、研发、销售、技术应用服务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隶属于世界五百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

产品组合覆盖从原丝、碳纤维、上浆剂、织物、液体树脂、粘接剂、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件,航空复合材料结构件的高端全产业链企业。

公司产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民用航空、新能源、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工程机械、体育休闲等领域。

产品型号包括高强碳纤维如:HF20系列(T300级)、HF30系列(T700级)、HF40系列(T800级)、HF50系列(T1000级)及高强高模HM系列。

产品规格包括:1K、3K、6K、12K、24K和50K等。

公司总投资近60亿元,注册资金33.38亿元,拥有年产碳纤维5000吨,织物和预浸料1500万平方米,树脂1200吨,复材制件5000吨,拉挤碳板300万米的生产能力。

恒神股份拥有5条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单向布织机、多向布织机、3D织机、预浸料分切机等数十台,恒神复材园拥有自动铺丝机、铺带机、热压罐、固化炉、无损检测等国际先进设备,具备服务各类客户的能力。

2022年启动陕西榆林2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和四川自贡无人机配套基地建设。

公司拥有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PAN基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欧洲研发中心、澳大利亚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成立了创新研究院、西安恒神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形成了“五中心一站一院一公司”的创新发展格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恒神股份坚持以“产业报国、实业兴邦”为己任,以“打造中国好材料”为使命,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秉承和传承“爱国、争先、实干、奉献”的艰苦创业精神。

全面推进变革发展,奋力创建一流碳纤维企业。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2018年,公司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整体研制和生产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和稳定性大幅提高;市场开拓成效明显,部分重大装备项目实现持续批量供货。

研发项目的领域和范围不断扩大,研发成果产业化项目不断增多,为公司后续业绩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总体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766.86万元,较去年同期20,438.83万元减少3,671.97万元,下降17.97%;公司综合毛利率为-9.06%,较去年-65.82%有所提高。

主要原因为:公司销售策略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对低附加值的产品主动进行战略性调减,同时对防务、航空、航天领域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上述领域实现业务收入较去年增长78.2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22,566.99万元,比上年同期-33,221.07万元减亏10,654.08万元,净利润亏损减少的主要原因为营业利润比上年同期增长5,798.0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10%。

由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应用在国内尚属新兴产业,市场应用的拓展及生产水平的提升均需一个渐进的过程,报告期内受产能还未能完全释放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仍然亏损,随着公司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及碳纤维应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情况将趋向良性发展。

2、客户及市场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客户及市场结构较去年同期实现优化,公司在防务、航空、航天领域的收入占比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公司前期已经通过材料认证的重大装备项目正逐步放量,报告期内来自航空、航天等领域的高附加值项目和收入较去年实现大幅增长;公司与国际知名航空制造商庞巴迪建立战略合作,正联合开展适航认证,验证通过后可形成稳定批量供货和收入;公司成功承接中国商飞的部分研发项目,助推了商飞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用;公司承接的中车下一代全碳纤维车体项目报告期内成功交付客户并通过了客户测试。

公司在防务、航空、航天领域的项目和技术积累为改善公司后期收入和利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研发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完善公司基于全产业链的材料研发和应用设计开发和服务能力,本年度公司研发投入7,180.77万元,研发项目涵盖防务、航空、航天、轨道交通、风电等领域。

在过去的十年内,公司已经成功开发并商业化多款具有高性能、增韧、耐高温、低温固化特性的预浸料体系和液体树脂体系(佐以公司织物体系)。

4、专利授权情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效授权专利158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

5、引进战略投资者情况2018年12月28日,公司披露了《股票发行方案》、《收购报告书》等公告,拟向陕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丹阳市天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定向发行2,064,192,472股股份,发行价格1.24元/股,募集资金总额2,559,598,665.28元。

其中,陕西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悦达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现金认购股份,丹阳市天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债权认购股份。

在充分响应了国家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国有企业的制度和管理优势与民营企业的机制灵活性充分结合的前提下,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水平,促进公司未来战略目标的实现。

(二)行业情况1、产业引导与扶持政策不断落地和深化高性能碳纤维及先进复合材料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新兴产业,在国家“十三五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指引下,国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于2018年纷纷出台一系列落地的引导和扶持计划。

2、国内碳纤维研制及复合材料应用设计开发水平不断提高长期以来,国内碳纤维产业因投入巨大、专业人才稀缺、工艺复杂、控制精度高以及国外技术封锁等原因,致使碳纤维产品品质、性能稳定性及创新能力一直落后于美国、日本等国家;但近几年该行业发展突飞猛进,碳纤维研制从最初始的T300级向高性能T800级、T1000级以及高强高模碳纤维产品升级,以公司为代表的国内少数碳纤维龙头企业已实现高性能T800级碳纤维稳定生产,掌握了干喷湿纺原丝生产工艺,为降低碳纤维的生产和应用成本提供支撑。

国内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以往因设计开发能力普遍薄弱以及成本高昂等问题,下游应用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制约了行业的整体发展;近几年,这一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以公司为代表的碳纤维行业龙头注重加大复合材料应用设计、研发制造能力的培养,深入研究并推广液体成型、OOA等复合材料低成本生产工艺,借鉴和吸收优秀资源,实现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新能源等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新兴产业初步应用。

3、产业升级催生大量碳纤维及复合材料应用需求高性能碳纤维具备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等特性,以碳纤维为原材料开发的复合材料制件具备抗破坏、抗变形、轻量化等优异性能,并可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和开发,是国际公认的轻量化材料首选,也是目前国际上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等领域的最重要配套材料之一。

近两年,随着中国制造强国战略推行,国内碳纤维的应用领域正在快速发展和提档升级。

在国家重点发展的航空航天、海洋工程、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等领域正加大自主创新开发力度,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并形成自主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以其高性能、轻量化、抗疲劳、可设计与加工的优异性能与装备领域的发展形成有效结合,引领市场需求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公司也将牢牢抓住政策和市场增长的机遇,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引领碳纤维行业的发展,推动碳纤维产业的市场应用,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发展进程

公司于2007年8月17日设立,设立时名为“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2007年8月11日,自然人股东钱京、钱鸿川共同签署《江苏恒神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章程》,约定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由全体股东分两期于2008年6月30日之前缴足,其中钱京认缴出资3,000万元,占注册资本60%;钱鸿川认缴出资2,000万元,占注册资本40%。

公司设立时首次出资实缴1,000万元,其中钱京实缴出资6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2%;钱鸿川实缴出资4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

2007年8月14日,江苏富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苏富会司验[2007]A054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07年8月14日,公司已经收到由钱京、钱鸿川首次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1,000万元,其中钱京实际缴纳出资额600万元;钱鸿川实际缴纳出资额400万元。

2007年8月17日,有限公司完成公司设立工商登记手续,并领取了注册号为3211811220461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