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日月股份 - 603218.SH

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12-28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Riyue Heavy Industry Co.,Ltd.
成立日期
2007-12-13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日月股份
股票代码
603218.SH
上市日期
2016-12-28
大股东
傅明康
持股比例
25.29 %
董秘
王烨
董秘电话
0574-55007043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俞伟英,李莎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200668486426F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7-12-13
法定代表人
傅明康
董事长
傅明康
企业电话
0574-55007043
企业传真
0574-55007043
邮编
315100
企业邮箱
stock@riyuehi.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首南街道天智巷7号日月星座大厦三楼、二十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大型重工装备铸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经营范围:重型机械配件、金属铸件的制造、加工及相关技术和服务的咨询;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不含分销),但国家限定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金属材料研发创新、应用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铸造及机加工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3218)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知名的铸件供应商之一,以生产厚大断面球墨铸铁重大装备基础件见长,居于行业龙头地位。

公司采用世界先进设备,实现全面智能化、数字化管理的世界一流工厂。

以此为主体,创建了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宁波精华金属机械有限公司、日月重工(甘肃)有限公司、宁波日月精华精密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分子公司。

其中宁波日星铸业有限公司包括铸造、机加工两个生产基地及新日星数字化铸造工厂。

商业规划

公司始终致力于成为“低碳、环保、和谐”型高新技术重工企业,成为全球高端装备行业基础材质研究和装备部件主力铸件供应商,产品主要分布在新能源、通用机械、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领域。

公司一方面致力于做大做强风电铸件和塑料机械铸件两个大系列产品,并且通过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在核电装备运用和合金钢领域研究贯通,积极布局多领域,在重工装备领域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形成了年产超70万吨铸造产能规模,成为全球风电铸件和注塑机铸件产品的主要供货商。

中国风电行业经历了2018年下半年开始到2020年的高速增长期,从2021年开始,陆上风电开始进入平价上网时代,2022年开始,海上风电正式进入平价或竞价上网新阶段,风机整机招标价格处于下降通道,行业进入调整周期,但随着产品大型化和轻量化技术路线推行,行业成长空间的天花板被打开,风电累计招标量屡创新高,行业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2024年原材料市场价格受国际、国内的双重影响,出现震荡下行的趋势。

公司内部持续深化提升公司的“六大任务”,在“安全、环保、劳动强度降低、质量、产量、成本”等多维度提质量降成本。

利用规模、资金优势和良好的信誉与优秀供应商共同直面困难,通过共同谋划实施价值链工程,优化产品结构,使得各项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的管控。

2024年全体员工在管理层带领下,实现主营营业收入469,594.75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2,380.91万元。

报告期内,在稳定推进“六大任务”深入发展中,不断落实制定的各项经营计划。

1、持续研发投入围绕以球墨铸铁件为主的产品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力推技术创新与改造。

公司报告期内投入研发费用合计22,743.66万元用于技术研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专利174项,其中发明专利66项。

持续不断参与客户海上、陆上大型化风电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实现了批量出货国内大兆瓦机型和海上风机产品。

完成核废料储存罐产品试生产和性能测试并得到客户的认可,完成了样机的生产和交付,为后续实现其他系列产品批量生产做好技术、生产储备。

在合金钢领域成功研发了低合金钢、铬钼钢等特殊材料铸钢产品,并完善了全过程工艺参数验证,实现了批量出货,为公司产品和客户多元化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销售2024年全年公司产能利用率较2023年有所提升,但由于主机招标价格维持相对低位,价格竞争成为行业的标签,风电产业获利空间受到一定的挤压,公司审时度势采取灵活的市场策略,在巩固国内市占率的条件下,重点做好国际客户大型化产品试样、大批量供货推进工作,积极关注大型压铸机锻造产品改为铸钢产品的市场动向,以现有技术积极迎合市场机遇,进一步丰富产品系列。

3、制造与扩产2024年全年实现销量49万吨,基本实现产销平衡。

(1)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具备年产70万吨铸造产能。

公司按照既定战略稳定推进各项产能提升工作,其中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已于2023年3月进入生产阶段,年产13.2万吨铸造产能项目已于2023年4月进入生产阶段,以上两项目目前均处于产量爬坡阶段。

(2)结合市场状况,优化精加工产能布局,在首期“年产10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已经达成。

“年产12万吨海装关键铸件精加工项目”2020年7月份开始稳步释放部分产能后产量稳步提升。

甘肃日月“年产20万吨(一期10万吨)风力发电关键部件项目”配套的10万吨精加工产能,已于2023年3月进入生产阶段。

2020年非公开发行股票项目“年产22万吨大型铸件精加工项目”已完成10万吨的精加工能力,提升了客户端“一站式”交付能力,形成了自主加工与优秀外协供方加工资源优势互补的弹性精加工格局。

4、采购及成本控制公司继续坚定推行大宗原材料招标的同时,践行行业龙头企业责任,在采购量、付款方式、合作模式等各个方面充分考虑优秀供方的诉求,优化和扶持供方,搭建健康、稳定的供应链体系。

积极拓展采购渠道,引进高性价比的新材料和新供方。

公司持续深化改进熔炼材料替代、优化方案、造型材料消耗持续优化,继续推行全员成本消耗考核机制,成本管理效果直接与员工绩效挂钩,实现全员参与并分享成本降低的成果,成立成本标准化小组,联合技术部门共同推动技术提升和工艺优化方案落地,确保产品综合废品率得到有效改善,降低了产品综合成本。

5、安全、环保及降低劳动强度随着公司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安全管理难度也不断提升。

因此公司成立了安全标准化小组,加强对生产现场的不安全行为实施监控,对违规行为进行制止并培训纠正。

不断将安全生产理念和行动贯彻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每一个员工行动上。

公司安全生产各环节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公司安全管理上了一个新台阶。

继续践行国家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方针,勇于承担企业环保责任,公司已于2020年12月份达到铸造行业排放新标准,同时紧抓节能、减排、降耗工作不放松,单位产品能耗持续下降,继续在行业中保持领先的水平。

报告期内,继续保持“浙江省绿色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资质,成为节能减排典范企业。

通过实施新设备改造等手段,改善员工劳动环境和降低其劳动强度,提升员工工作效率和归属感,争创和谐型用工企业。

6、完善的考核和激励制度公司已经建立了包括“安全、环保、劳动强度降低、产量、质量、成本”六个维度,涵盖全员的考核制度,月度考核结果直接与个人绩效挂钩,并将数据入库,将形成员工个人职业规划和激励的量化评价依据,有效的平衡员工短期利益和长期职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战略规划,在公司内部实行技术改造,同时重点推进在建项目建设。

基于行业分析并结合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公司将按以下思路发展:1、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并进行产品延伸随着风电技术进步和海上风电发展,风电主机功率大型化成为趋势,亦带动风电主轴趋向大型化。

大风机单机功率大、单位面积装机容量大,对风能的利用效率高,发电效益更好,从而降低了成本空间。

为应对这种趋势,公司将持续研发大兆瓦风电产品,抢占国内外海上风电市场制高点。

2、持续优化、提升宁波市外生产基地功能公司在大力建设宁波地区生产基地的同时,基于国家近年大力发展“三北地区”新能源的战略,已在甘肃酒泉建立生产基地并拟定了后续产量提升规划,以减少风机大型化后大型产品长距离运输困难和高额的物流成本,更快速、高效服务西北、华北地区风电建设项目,有利于提升公司在铸件行业的影响及竞争力。

3、稳步提升铸造产能,优化精加工产能建设,逐步构建“一体化交付”产业链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已经形成70万吨铸造产能,42万吨的精加工能力。

公司积极通过“一体化交付”产业链的建设提升对客户的产品交付能力,采取自有精加工产能与外协加工产能协调共进、优势互补的方式。

4、致力于球墨铸铁厚大断面技术的研发,拓展新的产品成长空间公司一直致力于球墨铸铁领域的运用和技术研究,在注塑机、风电、船舶及海洋工程等领域取得良好的市场地位,进一步将球墨铸铁技术运用在大兆瓦风机轴类产品,将其性能提升到锻造轴同类水平,发挥其成本竞争优势。

对将此技术延伸到核电所需核反应棒废料储存转运领域,在解决核电发展瓶颈同时,为企业谋求新的增长点,各项实验稳步推进,为后续批量商业化奠定基础。

5、大力推行各项技术改造、实施价值工程在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熔炼方式、材料的技术创新,在保证产品质量可控的条件下,有序推进,同时针对技术安全边际高的工艺重新评估,在风电平价时代,以成本为导向的技术优化稳步推进。

6、持续进行信息化建设,赋能价值链报告期内,公司建设了多个信息化应用平台并持续进行交互融合优化,努力打造一体化的业务、财务数据实时共享数据系统,赋能生产经营全过程。

发展进程

日月重工由傅明康、陈建敏和傅凌儿共同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0,000万元。

2007年12月1日,宁波正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正会验(2007)2290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07年11月30日止,贵公司(筹)已收到傅明康、陈建敏、傅凌儿首次缴纳的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贰仟万元。

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2007年12月13日,日月重工在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注册登记,并取得注册号为33020000001917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王烨 2025-06-30 -138200 12.64 元 4147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王烨 2024-12-09 -97300 13.14 元 5529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王烨 2024-11-29 -26900 13.35 元 6502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王烨 2024-11-28 -60000 13.27 元 6771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