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智动力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智动力 - 300686.SZ

深圳市智动力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8-04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CDL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4-07-26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智动力
股票代码
300686.SZ
上市日期
2017-08-04
大股东
吴加维
持股比例
18.37 %
董秘
方江
董秘电话
0769-89890150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贺春海;彭秋华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智动力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76497004XE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4-07-26
法定代表人
吴雄仰
董事长
吴雄仰
企业电话
0755-84632666,0769-89890150
企业传真
0755-84518378
邮编
523705
企业邮箱
szcdl@szcdl.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镇官井头村小布二路10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光学组件及可穿戴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及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经营范围:胶粘制品、不干胶、绝缘材料、散热材料、电子产品、五金制品、塑胶制品、电子电气材料、精密组件、光电器件、电子功能性器件的生产和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以上均不含限制项目);普通货运(凭有效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经营);国内贸易,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以上涉及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开业或者使用前经审批的,取得有关审批文件后方可经营)。

深圳市智动力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26日。

前身为深圳市智动力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现下设越南、东莞、韩国等多家子公司,主要设备100多台。

主要生产手机、平板电脑、数码通讯等消费电子的功能性基础器件、结构性器件、光学件。

核心产品有粘贴、固定功能器件,缓冲、密封功能器件,导电、屏蔽功能器件,绝缘功能器件,导热、散热功能器件,加强、保强功能器件,以及光学保护膜,防尘网,标签,包装盒,复合板材手机盖板、闪光灯罩、听筒网等。

产品广泛应用于三星等知名品牌的手机、平板电脑、通讯数码产品上。

公司自创立以来,一直专注为消费电子及组件生产商提供功能性器件的设计、生产、检测等全方位的服务。

公司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无尘化生产环境,实行标准化、现代化管理体系,使公司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

目前,公司具备每年40亿片的生产能力和12次一体化模切的生产技术,功能性器件的生产产能、技术能力和产品质量在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借助于不断创新的技术和严格的现代化管理,公司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先后获得安全生产标准化单位、工伤预防先进单位等称号,并成功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ISO/TS16949汽车行业质量体系认证、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OHSAS18001职业健康体系认证。

公司秉承“以人才技术为基础,以品质服务为根本”的经营理念,推崇“正直、责任、合作、创新”的企业价值观。

提倡沟通与合作,鼓励创新与超越。

通过持续推进内部提案和技术管理革新,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以更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所处行业为消费电子行业,行业代表分支领域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家居及视听娱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

近年来,随着5G/5G-A通信、人工智能、空间计算、虚拟现实、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消费电子各领域产品正经历新一轮升级与重构。

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将推动消费电子产品的形态、功能、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创新,如AR/VR设备的普及和商业化应用。

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推动了产品细分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2025年,消费电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展现出其作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交汇点的独特魅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融合化趋势日益明显,也驱动着行业持续前行。

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着“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使命,怀揣着“成为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及结构件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这一愿景,秉持着“正直、责任、合作、创新”的企业价值观砥砺前行。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持续开拓进取,产品包括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光学件及智能穿戴件等,广泛应用于各知名消费电子品牌的手机、平板电脑、通讯数码产品上,奠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重要地位。

公司始终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耕消费电子领域,同时积极向其他行业拓展,努力为客户提供满意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如下:1、智能手机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仍然乐观。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达到2.952亿部,三星以5,800万台出货量占19.7%市场份额,增长7.9%;苹果以4,640万台位列第二,增长1.5%。

小米和vivo分别以4,250万台和2,710万台出货量保持稳定增长。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数据来源:IDC全球季度手机市场跟踪报告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5%,达到3.049亿部。

三星以出货量6060万台占19.9%市场份额,增长7.9%;苹果以出货量5790万台占19.0%市场份额;小米以出货量4180万台占13.7%市场份额;OPPO以出货量2350万台占7.7%市场份额;vivo以出货量2270万台占7.4%市场份额。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前五大智能手机厂商数据来源:IDC全球季度手机市场跟踪报告综合IDC的全年预测,2025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同比增长3%,全球出货量则预计为12.4亿部,同比增长0.6%,标志着连续第二年增长。

在细分赛道上,折叠屏手机与AI手机成为核心增长引擎。

IDC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预计约1000万台,同比增长8.3%,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将达10.6%,其增长动力源于便携性创新及高端用户需求,折叠屏正在通过形态创新拓展应用场景;AI手机领域亦呈现爆发式增长,IDC预测2025年中国新一代AI手机(集成生成式AI、智能体代理等功能)出货量将达1.18亿台,同比增长59.8%,占整体市场的40.7%,其中支持Harmony生态的机型份额预计超20%。

以上趋势说明智能手机的技术迭代正在重塑市场格局——AI大模型与端侧算力结合,推动手机从工具向“个人智能体”转型。

价格段分化进一步加剧市场结构性变革。

IDC指出,2025年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份额将提升至30.9%,200美元以下低端市场同步增长至31.5%,而200-400美元的中端市场份额收缩至28.0%。

这一分化反映消费两极化:高端市场由华为、苹果引领,低端市场则受益于补贴政策及新兴用户需求;同时,预计2025年中国二手手机市场规模逼近1亿台,加剧存量竞争。

2、智能穿戴智能可穿戴设备是指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用户衣服或配件中的便携式设备,通过内置传感器、无线通信、集成芯片等技术实现信息交互、健康监测、生活娱乐等功能。

2025年已被称为AI眼镜元年,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451.8万台,中国市场将达到290.7万台,同比分别增长42.5%和121.1%。

其他智能可穿戴设备还包括AI耳机、智能手表等产品。

其中,AI耳机作为智能音频设备的前沿代表,融合了传统耳机功能与前沿人工智能技术,它使耳机成为了用户与AI互动的高频入口,能够实现语音命令控制、环境音监听等先进特性。

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统计,全球智能耳机市场有望在2025年增长87.5亿美元,预计到2034年将达到303.4亿美元,从2025年到2034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6.81%。

智能手表是集信息处理、健康监测、智能通知等功能于一体的可穿戴设备,其功能包含健康管理、运动监测等。

未来,智能手表将深化健康监测功能、拓展应用场景,并与智能家居等设备深度融合。

据FortuneBusinessInsights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规模为335.8亿美元。

预计该市场将从2025年的385.3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1,052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15.43%。

3、复合材料复合材料以承力为核心,由增强体(如玻璃纤维、碳纤维、PBO纤维)与基体(如树脂、金属、陶瓷)构成。

根据Lucintel的数据,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军工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造业对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进而对复合材料的发展形成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汽车制造、电子电气等行业是复合材料的核心应用领域。

在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复合材料通常被用于电池壳体的制作以及3C产品的结构件,用于汽车转向系统和自润滑轴承中增加耐磨性。

此外,随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不断涌现,复合材料的应用范围将持续拓展。

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复合材料凭借卓越的柔韧性、高强度以及出色的耐磨损性能,已初步用于机器人的关节、连接件及外壳等关键部位,有效提升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与抗冲击能力。

在低空经济领域,复合材料因其高强度、轻量化和优异的耐磨损特性,广泛应用于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的机身、机翼和起落架等关键结构部件,有力推动了这些新兴领域的发展。

复合材料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突破及新兴应用驱动下呈现多元化增长态势,尤其在汽车轻量化、低空经济、智能手机及智能穿戴、航空航天等领域,对复合材料的需求显著提升。

4、新能源汽车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深化转型,中国市场仍是核心驱动力。

根据EVTank、伊维经济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823.6万辆,同比增长24.4%,预计2025年全球销量将进一步上升到2239.7万辆,同比增速达到22.8%。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2024年12月新能源车型销量渗透率达49.2%,新能源汽车正逐渐占据国内市场的半壁江山。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与预测,2025年1-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93.4万辆,同比增长40.3%,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4.3%,同比提升9.1pcts;预计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700万辆,同比增长约32.1%。

随着新能源车企推动智驾平权,以及车企加速新能源转型,预计新能源汽车需求持续增长潜力强劲,根据IDC预测,中国乘用车市场中的新能源汽车预计在2028年将突破2300万辆。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公司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结构性器件的研发、光学组件及可穿戴组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客户提供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及新能源汽车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积极开展与消费电子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开发并生产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消费电子产品,助力发展人类智能化生活。

公司秉承“以人才技术为基础,诚信经营;以品质服务为根本,开拓市场”的经营理念,通过卓越的品质、快速的响应获取客户信任,致力成为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及结构性器件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延续温和复苏态势,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效率优先”的战略落地,深度穿透,执行效能全面升级。

报告期实现经营收入76,748.79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7.6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亏损收窄至4,097.95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31.55%。

2、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产品为导热散热、导电屏蔽、缓冲密封等消费电子功能性器件,PMMA+PC复合材料手机背板,玻纤复合材料手机背板,精密光学器件及可穿戴组件等。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慧家居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应用品牌包括三星、OPPO、vivo、Google、夏普等全球知名品牌。

主要产品介绍如下:3、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由公司采购部门统一负责公司所需原材料、模具和设备的集中采购,包括签订采购合同、跟踪采购进度、协助原材料品质改善等。

基于生产计划实时把控原材料需求,动态调整采购策略,实现采购订单与生产排程无缝衔接。

公司能与优质的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协同与精细化管控。

(2)生产模式公司的产品属于定制化产品,产品生产具有交期短、种类繁、批次多、更新快等特点。

因产品设计的差异性,需要根据产品的材料、生产工艺等因素进行定制化生产,公司根据订单及客户提供的需求灵活生产,分产品型号按批次生产,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

(3)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由客户对公司进行“资质审核→样品测试→小批量验证”三阶段供应商合格认证,完成端到端直销服务体系,下游厂商根据市场需求直接向公司采购定制化产品,公司直接向下游客户销售,并给予客户一定的信用期限,实现账期灵活管理。

通过“精准采购、柔性生产、直销服务”三位一体模式,公司构建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的运营体系,在消费电子产业链中持续强化不可替代性。

发展进程

智动力有限系自然人陈奕纯和吴加和分别以货币出资40万元、10万元设立的有限公司。

2004年7月23日,深圳龙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深龙会验字[2004]第298号”《验资报告》,验证陈奕纯、吴加和已足额缴纳智动力有限的注册资本,均为货币出资。

2004年7月26日,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440301214893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50万元。

2013年1月20日,智动力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智动力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议案;2013年1月20日,智动力有限全体股东签订《发起人协议》,约定智动力有限以2012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0,851.77万元为基础,按1:0.8653的比例折为9,390.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公司,每股面值1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

2013年1月28日,立信对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3]第310024号《验资报告》。

2013年2月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为44030710386786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