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旗股份 - 300575.SZ

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12-2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Flag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成立日期
2003-08-07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旗股份
股票代码
300575.SZ
上市日期
2016-12-20
大股东
吴耀军
持股比例
28.49 %
董秘
陆洋
董秘电话
025-58375015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鲍光荣;李虎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浩天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100752701061X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3-08-07
法定代表人
吴耀军
董事长
吴耀军
企业电话
025-58375015
企业传真
025-58375450
邮编
210047
企业邮箱
info@flagche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化学工业园区长丰河路30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农药生产;农药批发;农药零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检验检测服务;肥料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生物农药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肥料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始创于农化行业的国家级高科技企业,公司成立于2003年,2016年12月于深交所创业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575。

公司目前主营新型高效、环境友好的绿色农药的研发、生产和全球销售。

同时公司还矢志于新医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开拓。

未来中旗科技将依托强劲的研发优势和先进的产业平台,成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及新材料企业。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行业发展状况1、全球农药行业情况2025年上半年,全球农药行业在多重因素驱动下呈现复杂而多元的发展态势。

据QYResearch调研与贝哲斯咨询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大约为790.6亿美元,预计2031年将达到1185.1亿美元,2025-2031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0%。

农药行业虽非高成长行业,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全球粮食需求增加、病虫害防治需求以及科技创新推动等因素驱动,在需求端具有较强刚性,总量呈现稳健增长趋势。

过去五年全球作物保护品市场呈现区域分化特征:拉美地区作为全球重要的农产品生产与供应基地,过去五年保持了较快增长势头,其中巴西市场增速尤为显著;北美市场则呈现平稳态势,美国和加拿大市场规模基本稳定,但伴随非专利作物保护品市场份额扩大,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亚太市场整体维持稳定缓慢增长,但区域内印度、印尼、孟加拉国、越南等新兴市场增速相对突出;非洲地区受益于经济发展与农业投资增加,作物保护品市场规模呈现加速扩张趋势;欧盟市场受活性组分禁限用政策趋严及产品登记的高成本、高风险影响,尽管毛利率较高,但市场规模保持稳定的同时持续呈现小幅下滑态势。

不过,生物农药与生物刺激素等绿色解决方案仍成为该区域重要的增长点。

2024年中国农药出口呈现量增价减的扩张态势。

根据农业农村部的数据显示,全年出口量达317.61万吨,同比增长28.8%,出口金额89.99亿美元,同比增长11.14%,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农药出口量为81.89万吨,同比增长10.1%;出口额为21.9亿美元,同比增长6.1%,延续了“量价背离”的态势。

这一数据表明,尽管全球农化市场需求仍具韧性,但价格上行空间受到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成本波动等因素制约,行业盈利压力依然存在。

产品结构方面,传统化学农药深陷价格战与政策围剿,除草剂仍是核心品类,但受价格冲击明显,草甘膦、草铵膦等非选择性除草剂价格大幅下跌。

杀虫剂与杀菌剂市场平分秋色,杀虫剂代表产品吡虫啉和噻虫嗪原药价格继续下探;杀菌剂代表性产品嘧菌酯和代森锰锌原药价格涨跌互现。

政策与法规方面,全球环保趋势推动农药行业向绿色化转型。

欧盟通过2030年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半提案,倒逼企业升级工艺,全球多地禁限用高毒农药,加速了农药行业向高效、低毒、环保方向的发展。

企业表现方面,国际巨头如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等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通过研发投入和全球化布局维持增长。

安道麦、润丰股份等企业聚焦仿制药领域,通过规模化生产与成本控制巩固草铵膦、吡虫啉等大单品市场份额。

市场结构方面,非专利农药的生产、销售依然占主要比重,国际农化企业在继续投入研发费用开发专利农药的同时,也扩大非专利农药的外包力度来提升盈利能力。

从而带动中间体和原料药企业获得更多巨头客户订单,中间体和原药主要表现外部采购和订单外包,农化巨头们的中间体和原药采购比重不断上升。

预期未来,具有竞争优势的原药企业的发展空间将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总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全球农药行业在市场规模调整、产品结构优化、技术创新加速的同时,也面临着环保压力、政策约束和市场竞争加剧等挑战。

未来,行业将继续向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化学农药依然将是市场主流,生物农药等环保型产品将成为市场新的增长点,精准农业和数字技术将进一步推动农药行业的转型升级。

2、国内农药行业情况2025年上半年,中国农药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呈现出登记活跃、产量增长、出口强劲的发展态势,同时环保导向与技术创新成为行业升级的核心动力。

在产品登记方面,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及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农药原药登记数量显著增长,共计119个产品拟获批准,同比增幅约40%,这一增长直接反映了市场信心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加速变现。

其中,除草剂以64个登记数量独占鳌头,占原药登记总量的54%,凸显出应对杂草抗性、保障大田作物稳产仍是当前农业生产的核心需求。

杀虫剂与杀菌剂分别以22个和21个登记数量紧随其后,合计贡献约36%的份额,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他产品则占据剩余约10%的份额,显示出市场对多元化农资产品的需求。

在产量方面,化学农药原药保持稳步增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全国化学农药原药(折有效成分100%)产量累计达208.49万吨,同比增长9.7%。

分月来看,6月单月产量为37.13万吨,同比增长10.4%,显示出行业生产的持续活跃。

从地区分布来看,山东省、江苏省、内蒙古自治区位列产量前三,华东地区以超过50%的占比成为主要产区,华北地区则以13.08%的份额紧随其后,区域集中化趋势明显。

技术创新方面,中国农化企业也在逐步重视研发,加大投入。

近几年,不断有专利药获批,多家企业的绿色新型创制农药将陆续上市,加快淘汰传统农药。

随着绿色新型创制农药的上市,将逐渐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打产品,绿色新型创制农药未来会对农药市场格局产生积极变化和强有力的冲击。

2022年至2025年一季度,ISO批准并公布的来自中国、日本、美国、瑞士和意大利农药公司申请的45种农药新品种的英文通用名,其中26种农药为中国创制的新品种农药。

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和国内部分农药企业以高质量创新发展为己任,近些年我国农药行业正处于从加工到自研的快车道,力图形成创新强质量高的“新质生产力”,基本形成了仿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格局,我国农药创制产品的市场认可度和竞争力将不断提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农药创制产品必将形成系列化,部分创新型农药企业必将脱颖而出。

政策法规方面,环保与安全成为行业发展的硬性标准。

《“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将生物农药作为剂型升级战略方向,推动行业向绿色、高效转型,所有新增原药均为低毒或微毒,无高毒产品,符合环保政策要求;农业农村部修订《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五部规章,强化绿色管理,推动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普及,并推行电子证照以提高审批效率;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更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限制或淘汰部分高毒农药品种;针对限制各行业的无序竞争,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明确提出“依法依规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引导企业提升产品品质,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农业农村部“一证一品”政策将规范农药市场有序发展,淘汰缺乏技术实力的中小企业,加快同质化、低质量农药产品的淘汰进程,推动农药行业向规模化方向,促使农药产品回归品质与技术创新,提升国内农药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及环保性,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求。

总体而言,2025年上半年中国农药行业在登记活跃、产量增长、出口强劲的同时,也面临着环保政策趋严、产品结构调整、产能重复建设、价格恶性竞争等挑战。

中国农药行业正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与“生态竞争”转型。

未来,行业将继续向绿色化、智能化、多元化方向发展,绿色新型农药将成为市场主流,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将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

(二)公司基本情况1、公司所处的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制造业中的C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业务为新型高效低毒农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报告期,公司处于成长发展阶段。

农药行业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下游是农林牧渔行业及卫生领域,上游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下游行业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周期性不明显。

公司主营业务为农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研发坚持仿创结合,重点投入创制农药和专利即将到期农药的研发以及现有产品工艺的技术改进。

公司拥有一流的化学、工艺、生物研发团队和一万多平方米配备大量国际先进设备的研发中心,建成国内作物保护行业首家民营企业工艺安全实验室。

同时公司又完成了一批专利即将到期、市场潜力较大的农药新产品的工艺开发,正在建设新的生产装置,未来几年持续会有新的装置投产并形成销售,填补国内空白并出口海外市场。

公司在氯氟吡氧乙酸、虱螨脲、噻虫胺、炔草酯、氰氟草酯、甲氧咪草烟、噁唑酰草胺、异噁唑草酮等诸多细分产品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

荣获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颁发的2024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证书、2024年石油和化工民营百强企业证书;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颁发的2024年全国农药销售前一百名企业证书;由南京市企业家协会颁发的2024年南京市制造业百强企业证书;由江苏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2024年新增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证书。

公司一直聚焦于农药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转型升级的高质量发展,代表了农药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公司将继续深耕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绿色新型农药领域,顺应农化行业发展趋势,抓住高毒农药禁限用的机会,因地制宜不断通过绿色科技创新,绿色科技推广应用等行动,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问题贡献一份力量。

4、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主要产品为化学农药。

化学农药主要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生长代谢、发育、繁殖的作用。

具体如下:(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30,878,279.08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539,350.17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40.99%。

主要是原因是产品价格受行业产能重复建设的影响,目前正处于阶段性的低位所致。

发展进程

1、有限公司的设立:2003年7月31日,上海嘉荣、中化建江苏公司、南京旗化、自然人吴耀军、周学进、沈凌等六名股东以货币出资500万元共同设立中旗有限。

2003年8月1日,江苏中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中衡验字[2003]第099号《验资报告》,验证截止2003年7月31日止,公司(筹)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五百万元,各股东均以货币出资。

2003年8月7日,中旗有限取得了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3200002102716《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法定代表人为陶金照;注册地址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红山精细化工园办公楼216室。

2003年9月18日,中旗有限法定代表人变更为吴耀军。

2、2004年4月第一次股权转让:2004年4月1日,上海嘉荣与周学进、吴耀军签订《出资转让协议》,协议约定上海嘉荣将其出资额170万元按原价分别转让给周学进42.5万元、吴耀军127.5万元;同日,中旗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批准了该事项。

该次股权转让价款已经支付完毕。

2004年4月22日,中旗有限获得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3、2004年10月第一次增资:2004年10月14日,中旗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一致同意将公司注册资本由5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其中吴耀军增资168万元,周学进增资122万元,南京旗化增资150万元,中化建江苏公司增资50万元,沈凌增资10万元。

本次增资经江苏中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衡验[2004]第055号《验资报告》验证。

2004年10月27日,中旗有限获得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4、2006年8月第二次股权转让和第二次增资:2006年8月15日,中旗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1)沈凌将其60万元出资额按原价分别转让给吴耀军28万元,周学进32万元;(2)注册资本由1,000万元增至3,000万元,以货币方式分两期缴纳,首期出资1,000万元,第二期出资1,000万元自首期出资之日起两年内缴纳,具体认缴金额为吴耀军957万元、周学进663万元、南京旗化380万元。

本次股权转让价款已经支付完毕。

本次增资经江苏中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衡验字【2006】第047号《验资报告》验证。

2006年8月18日,中旗有限获得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本次增资中化建江苏公司未履行评估及备案程序。

本次增资已经中旗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有限公司全体股东均在会议决议上签字盖章,对公司章程进行了相应修订,并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公司股东吴耀军、周学进、时为公司股东南京旗化之股东的张骥、张恒元出具承诺,若本次增资行为被国资监管机构或司法机构等有权机关认定具有瑕疵而需承担补偿义务,则本人作为增资时中旗有限股东/股东义务承继主体承诺按照有权机关认定承担补偿义务,与江苏中旗无关。

5、2007年11月第三次股权转让:2007年4月24日,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关于同意转让江苏华麟化工有限公司等国有股权的批复》苏纺财(2007)4号文同意中国化工建设江苏公司公开转让持有的中旗有限3.33%的国有股权。

2007年6月12日,江苏富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以2007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中国化工建设江苏公司转让持有的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5%股权(注:5%的股权比例为占实收资本比例)进行了评估,并出具了苏富会评报字(2007)第059号《中国化工建设江苏公司转让持有的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5%股权资产评估报告书》,中国化工建设江苏公司持有的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5%股权评估值为155.89万元。

2007年8月20日,江苏省产权交易所刊登了《关于公开征集江苏中旗化工有限公司3.33%股权意向受让方的公告》。

2007年10月8日,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苏纺财(2007)27号文批复同意中国化工建设江苏公司按不低于155.89万元的价格转让其持有的中旗有限3.33%的股权。

2007年10月15日,中化建江苏公司与吴耀军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中化建江苏公司将其持有的中旗有限3.33%的股权转让给吴耀军,转让价格为155.89万元。

2007年10月17日,江苏省产权交易所苏产交【2007】040号文确认上述转让。

2007年10月29日,中旗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中化建江苏公司将其持有公司3.33%的股权转让给吴耀军,转让价格为155.89万元。

本次股权转让价款已经支付完毕。

2007年11月23日,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本次转让的备案登记。

6、2008年4月第四次股权转让:公司实际控制人吴耀军为了能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为公司服务,决定将自己持有的部分出资额无偿转让给丁阳。

2008年4月8日,中旗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吴耀军将其持有公司的60万元实缴出资转让给丁阳。

同日,吴耀军与丁阳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书》,将其持有的60万元实缴出资无偿转让给丁阳。

2008年5月12日,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备案登记,企业注册号统一升至15位后,公司营业执照注册号变为320000000048935。

7、有限公司实收资本变更:2008年6月23日,公司股东吴耀军、周学进分别缴纳了其认缴的第二期出资350万元、250万元。

公司实收资本由2,000万元增至2,600万元。

本次实收资本变更经江苏永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永和会验字(2008)第87号验资报告验证。

2008年7月31日,中旗有限获得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8、有限公司实收资本变更:2008年7月21日,公司股东吴耀军、周学进、南京旗化分别缴纳了其认缴的第三期出资128.5万元、81.5万元、190万元。

公司实收资本由2,600万元增至3,000万元。

本次实收资本变更经江苏永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永和会验字(2008)第099号验资报告验证。

2008年8月7日,中旗有限获得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9、2009年3月第三次增资:2009年2月12日,中旗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将公司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增至4,000万元。

本次增资以货币方式分两期缴纳,首期出资260万元,第二期出资740万元于2011年2月18日前缴足。

具体认缴金额为吴耀军471.8万元(其中首期缴纳240万元)、周学进318.2万元、南京旗化190万元、丁阳认缴20万元(首期缴纳),增资后各股东的股权比例不变。

本次增资经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中瑞岳华苏验字(2009)第014号《验资报告》验证。

2009年3月13日,中旗有限获得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根据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北京)有限公司2011年11月14日出具的会审字【2011】4681号审计报告,截止2011年9月30日,中旗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为17,738.75万元。

根据安徽致远资产评估有限公司2011年11月16日出具的致远评报字【2011】第186号评估报告,截止2011年9月30日,中旗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20,777.22万元。

2012年2月10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北京)有限公司出具了会验字(2012)0163号《验资报告》。

2012年3月9日,江苏中旗取得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吴耀军 2024-07-17 50000 6.19 元 135915300 董事、高管
吴耀军 2024-07-12 100000 6.33 元 135865300 董事、高管
吴耀军 2024-07-09 50000 6.37 元 135765300 董事、高管
陆洋 2024-07-04 3000 6.66 元 35000 董秘、高管
吴耀军 2024-06-28 159200 6.53 元 135715300 董事、高管
吴耀军 2024-06-27 215000 6.52 元 135556000 董事、高管
唐玲 2024-06-17 1100 5.9 元 50600 董事
陆洋 2024-06-06 12000 5.68 元 32000 董秘、高管
唐玲 2024-06-06 1100 5.5 元 49500 董事
唐玲 2024-06-05 1000 5.75 元 48400 董事
唐玲 2024-06-04 500 5.77 元 47400 董事
唐玲 2024-06-03 1000 5.8 元 46900 董事
陆洋 2024-05-23 20000 5.88 元 20000 董秘、高管
唐玲 2024-05-23 500 6 元 45900 董事
唐玲 2024-05-21 3400 6.09 元 45400 董事
唐玲 2024-05-16 2800 6.22 元 42000 董事
唐玲 2024-05-15 800 6.15 元 39200 董事
唐玲 2024-05-14 1600 6.22 元 38400 董事
唐玲 2024-05-13 3100 6.39 元 36800 董事
唐玲 2024-05-08 2900 6.35 元 33700 董事
唐玲 2024-04-30 7000 5.97 元 30800 董事
唐玲 2024-04-29 4400 5.85 元 23800 董事
唐玲 2024-04-24 6400 5.9 元 19400 董事
唐玲 2024-04-09 13000 6.1 元 13000 董事
吴耀军 2024-02-06 50000 5.28 元 135341000 董事、高管
吴耀军 2024-02-05 1180000 5.13 元 1352910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