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丰光精密 - 920510.BJ

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12-28
上市交易所
北京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实际控制人
李军
企业英文名
QINGDAO FENGGUANG PRECISION MACHINER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1-07-19
董事长
李军
注册地
山东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丰光精密
股票代码
920510.BJ
上市日期
2020-12-28
大股东
青岛丰光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5.7 %
董秘
杨雪
董秘电话
0532-87273528
所在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牟敦潭;季万里
律师事务所
山东国曜琴岛(青岛)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70200727827228T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山东
成立日期
2001-07-19
法定代表人
李军
董事长
李军
企业电话
0532-87273528
企业传真
0532-87273528
邮编
266300
企业邮箱
fgzq@fengguang.net.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青岛胶州市上合示范区湘江路7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研发、生产和销售精密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等金属零部件以及提供金属零部件加工劳务

经营范围:精密轴承及各种电机轴的制造,各种精密机械零部件的加工、组装;铝合金部件及锌合金部件压铸成型及加工,金属制品模具设计、制造。

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高精密部品的加工和组装,以及铝制品铸造为核心技术和核心产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先后通过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认证和汽车行业生产件与相关服务件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认证等管理体系。

2021年11月15日成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

公司现有三个生产工厂,并在美国设立全资子公司,拥有数百台国外进口品牌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高精度磨床、压铸机等加工、压铸及检测设备,拥有恒温恒湿的欧标标准化生产车间。

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大及企业的高速发展,公司在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正在建设中的上合工厂,占地10万平方米。

公司产品覆盖半导体、工业自动化、汽车、轨道交通等众多领域。

以高精密、高品质、高稳定性的产品赢得了众多国际各行业顶尖制造商的认可,并成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如THK集团、安川电机、埃地沃兹、费斯托、山洋电机、盖茨集团、中国中车、阿尔斯通、均胜、日本电产岱高公司以及阿特拉斯等。

公司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注重技术研发能力的提升,公司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青岛市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青岛市“专精特新”示范企业等。

公司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创新,有较高的自主开发技能,如四轴机器人、六轴机器人,并成功研制开发了多款适合不同行业要求的系列产品等。

公司坚持“客户导向”的理念,在精密机械加工件和压铸件方面,根据下游不同行业客户的要求研发、设计产品,并实施最优的生产工序、加工方法及每道工序的加工标准,并进行精细化管理生产,且在工艺技术、生产设备技术先进程度和操控经验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取之社会,回报于社会的企业文化理念,除了立足生产、发展企业外,一直积极参与各类社会公益活动,如抗震救灾捐助、小草基金公益捐助、孤寡老人救助、为伤残人士提供就业岗位、帮扶困难员工家庭等行动,希望通过丰光人的点滴行动,传递爱心,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全球产业格局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加速调整,公司半导体、机器人自动化等核心业务既面临转型阵痛,也迎来结构性机遇。

在董事会和管理层的带领下,公司全体员工坚守战略定力,以技术创新为锚点、以产能升级为支撑,夯实产品基础以应对挑战,总体保持“转型调整与突破增长并存”的发展态势,为下半年的经营发展积蓄了充足动能。

1、战略目标执行情况公司紧扣“技术驱动成长,创新引领突破”核心战略,基于市场动态与内部资源深化分析,明确年度目标并分解至各环节,形成高效执行闭环。

(1)战略目标分解公司将经营目标层层细化分解至高层、中层及基层,高层聚焦战略方向与资源调配,中层强化跨部门协同,基层抓实具体执行,确保全员目标一致,形成战略落地的强大合力。

通过战略目标分解,不仅让每个环节的努力都有了清晰的方向,更能确保全员目标一致,促进整体协同效应,从而有力推动战略目标规划落地。

(2)高效执行机制公司以“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为行动指南,将工作举措细化为可追踪的步骤,责任到岗到人,以“立刻就干”的行动力推动快速落地。

同时,动态评估市场波动、资源约束等风险,优化人财物配置,简化审批流程,确保一线需求快速响应,在复杂环境中保持高效运转。

这种高效执行机制,不仅能够使公司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快速响应、高效运转,减少内耗与延误,更能凝聚全员力量,形成强大的执行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先机,有力保障战略目标落地,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3)激励措施公司适时推出了员工持股计划和股权激励计划,旨在将员工个人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紧密绑定。

激发员工责任感与创新动力,增强核心人才稳定性与外部人才吸引力,构建“企业、员工、股东”价值共赢的利益共同体。

2、经营业绩完成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10,148.93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5.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2万元,较上年同期降低110.75%;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44万元,2025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增长214.12%,环比实现扭亏为盈,呈现向好态势。

公司上半年业绩波动既受市场阶段性调整影响,也反映结构性变化下的转型特征:一方面,下游客户库存优化、高毛利率加工类订单占比波动、固定成本分摊压力等因素短期压制了整体收入与利润;另一方面,结构性机遇已逐步显现——半导体业务二季度止跌企稳,环比增长3.39%;汽车业务在行业转型中把握机遇,二季度环比增长5.66%;机器人自动化业务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受益于工业机器人国产替代加速、新能源场景需求爆发及具身智能蓬勃发展,上半年同比大增52.94%。

第二季度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环比改善,源于内外积极因素的共振:下游需求回暖推动部分业务订单回升,成本端持续提升效率,单位产品成本环比下降,毛利率较第一季度有所修复,叠加各业务线的结构性突破,共同实现环比扭亏。

目前新工厂搬迁进入收尾阶段,三季度全面投产后产能进一步提升,随着半导体、汽车业务持续复苏及机器人自动化业务高增长态势延续,公司有信心在下半年延续向好趋势,持续改善经营业绩,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

3、生产管理方面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背景下,公司坚定地将目光聚焦于自我提升,始终将产品质量和客户需求放在首位。

公司持续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持续优化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提升客户满意度,保持和深化与客户的稳健合作。

不断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力,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提升生产效率报告期内,尽管上合工厂搬迁带来短期产能波动,但随着三季度搬迁工作的顺利完成,公司通过深度优化产能布局和流程管理,将实现产能再升级,为公司未来成长积蓄了充足动能。

在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公司始终秉承全面优化策略,一方面改进生产工艺和流程管理,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同时优化生产流程,推动作业标准化,并合理调整生产排程,以实现更高效的生产运营。

另一方面深入推进风险管控,减少生产中的潜在风险,保障各环节平稳有序运行。

除了技术和流程上的优化,公司还大力投资于员工能力的提升,定期举办专业培训,全面增强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

通过这种多维度的提升策略,不仅能够有效加快了产品交付的速度,还能进一步增强了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能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创造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提升产品质量产品质量始终是公司发展的基石,秉持“质量为先”的理念,公司持续推进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通过不断优化质量控制措施、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严格执行产品检验标准,并加强质量监控和供应链管理,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不断提升,以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并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同时,公司拥有国内为数不多的微型谐波减速器检测设备,这一先进技术不仅助力公司在谐波减速器的工艺和质量方面取得进步,还提升了客户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精确的检测与分析,公司能够及早发现潜在问题,优化产品设计,确保每一台谐波减速器都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更长的寿命。

公司还通过开展全员培训和深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员工的质量素养,打造高素质的“工匠”团队,进一步为质量保障提供坚实支持,确保每一件产品都能达到行业标准和客户期望。

这些措施不仅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也赢得了客户的高度信赖和长期合作。

(3)完善精细化管理体系公司始终将精益管理作为持续改进的重要战略,围绕“丰光精密精益管理系统”构建核心管理框架,推动精细化管理的全面落实。

将加强可视化管理、优化生产过程的监控与分析、强化精细化管理和精益思想等思想融入公司日常管理,形成高效的管理体系。

同时,公司鼓励全体员工践行“工匠精神”,加强企业文化熏陶,推动全员参与管理优化和流程改进,持续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整体效能,推动公司稳步发展。

4、市场开拓方面公司秉承“三新”理念——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致力于提升自身竞争力,不断为业务增长注入新动能。

首先,公司加快新产品研发和布局步伐,提升产品质量和开发效率,以满足客户日益多样化的需求,计划进一步扩展半导体、机器人自动化核心部件精密制造领域,并加速推进谐波减速器产业化。

其次,公司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深入挖掘客户资源与需求,在稳固现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

另外,在海外布局方面,公司目前已在美国和日本设立全资子公司,并建立以美国子公司(FGA)为核心的全球营销中心,以日本子公司为核心的海外研发与生产中心,既为全球市场提供高品质产品供给,又依托国际化研究视角探索技术突破。

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子公司全球化的优势,根据客户和市场需求,积极拓展海外市场,进一步促进公司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加快公司国际化进程,同时各个业务版块协同发力,共同助力公司市场开拓。

(1)半导体业务方面受新工厂搬迁产能波动、存量客户库存消化等短期影响,公司半导体业务上半年销售额阶段性下滑,但二季度止跌企稳,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3.39%。

依托于AI需求爆发及中国半导体投资额领先于全球的预期,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市场依然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下半年,随着公司产能全面提升,为存量客户订单恢复打下基础;同时,公司计划重点加大该领域的客户开发力度。

在拓展路径上,采取“客户推荐+主动攻坚”双轮驱动模式。

一方面,借助现有客户的行业影响力与资源网络,获取国内潜在客户的推荐线索;另一方面,推动销售团队针对性开展市场调研,主动对接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核心环节企业。

在合作深化上,聚焦国内关键设备制造领域,计划与核心装备制造商建立深入合作模式。

通过上述举措,公司旨在更紧密地融入国内半导体产业供应链,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参与半导体核心部件、组件国产化,为公司整体发展注入新动能。

(2)机器人自动化业务方面在2025年上半年,公司机器人自动化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同比增幅52.94%。

其中,谐波减速器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目前已具备全系列03-32产品量产能力,这一核心优势不仅成为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更在行业舞台上崭露头角——公司受邀参加2025青岛市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发展大会,也作为人形机器人链主企业参与上合新区建设创新型产业体系“链主挂帅”推进大会,在两大重要会议上集中展示了谐波减速器的技术实力。

在此基础上,公司积极与潜在客户对接,并取得客户的量产订单。

公司始终致力于技术创新,持续优化产品性能,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此外,公司还加强了与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提升产品的质量和供应链响应能力,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客户期望。

通过这些精准且有针对性的销售策略,从市场拓展到供应链切入,再到客户信任的建立,我们将多维度发力,全面推动订单量增长,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并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汽车业务方面公司在行业结构性转型中主动求变,2025年第二季度较第一季度环比增长5.66%。

上合工厂的正式运营,打开公司产能空间,未来计划通过降本策略换取更多市场份额,目前公司凭借多年优秀的客户合作基础及产品口碑,在多个客户取得新定点,部分产品已经投入量产,同时还在对接客户其他定点配套需求,多个项目正在推进报价、试样、交样,将为下半年汽车版块释放更多发展成效提供支撑。

(4)轨道交通业务方面公司坚持在保持现有客户基础和产品线稳定的同时,致力于产品质量的持续提升,确保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始终如一。

通过优化产品性能和提升客户体验,我们将增强客户粘性,巩固长期合作关系。

同时,我们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创新,积极开展新产品的研发、试制及量产工作,为老客户提供更多创新解决方案。

通过这种持续创新与优质服务的双轮驱动,保持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5、产品研发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技术研发工作,持续加强研发创新以提升企业核心生产力,报告期内,荣获实用新型专利16项,截止报告期末另有9项专利在审。

2025年上半年持续加码研发投入,研发费用投入857.20万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8.45%,同比增长24.20%,以持续增强公司产品在行业中的综合竞争力。

2025年,机器人产业在技术创新、市场规模和政策支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

以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为代表的国际品牌,以宇树、智元等为代表的国内机器人厂商迅速崛起,推动了行业的高速发展。

随着机器人行业需求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在核心部件——谐波减速器的需求不断攀升,公司紧跟市场趋势,积极加快研发及量产步伐,在谐波减速器领域实现了小步快跑的态势。

目前,公司已具备03-32型全系列谐波减速器量产能力,其中03型、05型产品有效填补了国内微型高精度机器人关节器件的空白。

在技术创新层面,公司始终以技术突破为导向:一方面持续优化谐波减速器产品性能,通过迭代升级巩固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积极参与2025年青岛市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示范类项目,已与青岛市科技局正式签署任务合同书,将产品研发纳入区域重点技术推进体系。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公司加强与上下游伙伴的合作深度,通过供应链协同优化,既提升了谐波减速器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也加快了供应链响应速度,从而更好适配市场需求与客户的期望。

6、上合工厂建设投产情况截至报告期末,上合工厂已陆续进入投产阶段,预计三季度搬迁完成、全面投产。

上合工厂的投产进一步打开了公司的产能空间,是公司迈向新目标的又一重要起点。

随着工厂的顺利投产,公司将继续结合订单需求进行产能调配,优化生产流程和产能布局,确保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交付的及时性。

同时,为了应对谐波减速机产品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今年公司设定的产能目标是10万套;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及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公司不仅加强了生产线的自动化水平,还不断引入并改造先进的生产设备,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为公司未来经营发展、产能布局优化提供有力支撑,能够提升企业抗风险能力,为公司未来高质量发展赋能。

7、未来发展未来,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规范管理优势、精密加工能力优势、技术研发能力优势、客户资源优势、质量管控优势等竞争优势,将重点深耕半导体和机器人自动化两大战略领域,依托内生培育与外延扩张的双轮驱动模式,不断拓宽业务版图,提升经营业绩。

在内生培育层面,公司将聚焦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完善核心技术与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优化管理机制与人才体系,强化技术与业务支撑;通过精细化生产提效降本,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内生增长助力公司牢牢掌握核心技术,形成独特优势,夯实长期发展根基。

在外延扩张层面,公司将积极整合外部资源,积极筛选优质企业,拓展业务边界、提升行业影响力。

通过投资、并购、合作经营等多种方式,纵向推进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横向加速核心技术突破与产品、业务升级。

通过外延扩张可助力公司快速切入新市场、获取优质资源,实现规模与业绩的跨越式增长。

通过内生培育与外延扩张的有机结合,进一步夯实技术壁垒,巩固现有市场地位,扩大市场覆盖,最终实现业务规模与盈利能力的双重跃升。

发展进程

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光股份或-本公司或-公司)的前身系青岛丰光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光有限),由日本丰实精工株式会社出资105万美元、光洋技研株式会社出资105万美元于2001年7月19日投资设立,成立时注册资本为210万美元。

2013年8月,丰光有限类型变更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并于2013年8月29日在胶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变更登记。

经胶州市商务局青商资审字(2013)第1705号文件批准,同意丰光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丰光有限于2013年9月23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4年1月10日,经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同意青岛丰光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函》(股转系统函[2014]129号)批准,公司于2014年1月24日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正式挂牌。

公司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70281400000969,住所为青岛胶州市胶州湾工业园太湖路2号,法定代表人为李军,注册资本人民币1172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