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以三明治复合材料为基础,通过轨道交通和建筑装饰两大领域实现产品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营范围:铁路运输技术设备、城市快速交通运输设备、交通运输设备有关的其他技术和设备、工业金属板件、通用机械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从事相关业务的咨询、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销售自产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常州长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江苏省常州市,是一家从事“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开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为轨道交通车辆内饰和建筑内外装饰提供配套产品及装配式、集成化解决方案。
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精湛的生产工艺、先进的检测设备、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快速响应的服务能力。
公司始终奉行“质量优先、客户至上”的经营理念,自成立以来,公司积累了众多的优质客户资源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在业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与品牌形象。
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服务于中国中车、阿尔斯通等全球主要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产品用于和谐号、复兴号、TGV列车等国内外数十种动车车型的制造,公司参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三十多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并为法国、英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车辆提供内装产品;在建筑装饰领域,公司服务于中国建筑、江河集团、迅达电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产品应用于国家商务部办公大楼、国家会议中心、国家图书馆、北京城市副中心、新国家开发银行大厦、中国尊(北京中信大厦)、广州白云机场、华为杭州研发中心、伦敦火车站等众多标志性项目。
公司将始终坚持立足“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拓展多领域产品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及服务情况如下:1、轨道交通业务公司的轨道交通业务主要由以三明治复合材料为基础的轨道交通车辆内部装饰产品构成。
为提高公司一体化综合服务能力,公司同时提供其他配套内饰产品、检修业务及备品备件和车载乘客信息系统。
(1)三明治复合材料内饰产品三明治复合材料是指以密度较低且厚的蜂窝材料、PET、PVC结构泡沫等轻质材料作为芯材,以刚度较高且薄的金属板、非金属板等增强材料作为面材,采用粘接工艺构成的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安全性好、节能环保、降低共振、隔音、隔热等特点的高性能复合材料。
公司生产的三明治复合材料内饰产品的面材主要为铝板、镀锌钢板、不锈钢板、钛合金板、铜铝热熔复合板等金属板,芯材主要由铝蜂窝、纸蜂窝、PVC、PET等构成。
为了实现防火、加热、美观等综合功能,公司产品可以进行防火贴面、加热膜、地板布等多层材料的复合,也可以对表面进行涂装、拉丝等美化处理。
(2)其他配套内饰产品针对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整装一体化要求,公司同时提供其他配套内饰产品。
公司的其他配套内饰产品主要涵盖动车、城轨列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逃生门、座椅、扶手、司机室内装等。
(3)检修业务及备品备件根据铁路总公司《铁路动车组运用维修规程》的规定,我国动车组的检修体制分为五个等级:一级和二级检修为运用检修,在动车所内进行,通常只需要更换故障件;三级、四级和五级检修为高级检修,在具备相应车型检修资质的检修单位进行,三级检修及四级检修要求对动车上重要部件及主系统进行分解检修,五级检修则需要对动车组解体并进行全面的维修与更换部件,以达到新车的技术水平。
公司的检修业务目前主要以三级、四级和五级的高级检修为主。
公司提供的检修业务及备品备件为在检修中根据客户的要求对需要检修的产品模块进行零部件的检测、拆卸、修复、更换等以及配套供应新造车辆的备品备件。
(4)车载乘客信息系统公司轨道交通车载乘客信息系统是实现视频监控、媒体播放、列车广播、司机对讲、司乘对讲以及各类信息发布等功能的综合信息系统。
公司产品为列车在正常情况和紧急情况下的运营提供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公司轨道交通车载乘客信息系统产品主要应用于英国城际铁路、城市铁路以及国内合肥地铁。
2、建筑装饰业务公司的建筑装饰业务由建筑内外部装饰材料产品构成,相关产品均采用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
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产品符合绿色、节能、环保的理念,在实现传统建筑装饰材料承重、填充等功能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实现材料的轻量化、耐腐蚀、高刚度、隔音隔热、安装便捷及提升装饰效果等多重功能。
公司生产的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建筑装饰产品的面材主要为铝板、不锈钢板、天然石材板、人造岩材板等金属及非金属板,芯材主要采用铝蜂窝等。
公司的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建筑装饰产品主要包括铝蜂窝板、超薄型石材蜂窝板、不锈钢蜂窝板等系列,其中铝蜂窝板和超薄型石材蜂窝板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外墙装饰、内部装饰、家具装饰等,不锈钢蜂窝板主要用于扶梯侧壁板等电梯装饰。
3、其他业务公司以现有轨道交通及建筑装饰产品为基础,通过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持续扩大产品种类,积极拓展新兴应用领域的配套材料产品,目前公司已有配套产品运用于船舶邮轮及特种车辆,后期公司会继续坚持“立足三明治轻量化复合材料研发,力争实现多领域应用”的业务发展目标,不断研发创新,在轨道交通领域及建筑装饰领域实现三明治复合材料的深度产品应用的同时,进一步扩展其他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营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取“按需采购”的模式,采购中心根据运营部提供的生产计划量及库存量做出采购计划,经审批后,由采购中心按生产计划进行采购。
采购价格由采购中心采取比价、议价或招标等方式确定。
原料到厂后,由公司品质部进行验收,验收完成后由运营部核实确认数量,填写入库单分别交由财务中心及仓库保存。
2、生产模式轨道交通及建筑装饰行业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对轨交车辆内饰及建筑装饰产品提出了较高的安全性、定制化的要求,不同产品之间在方案设计、类型选择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直接决定了公司的产品主要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的非标产品,因此公司采取了“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销售订单安排生产。
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销售全部采取直销模式,主要通过招投标和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获取订单。
公司主要向中国中车、阿尔斯通、卡夫、江河集团、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客户销售产品。
(三)公司所属行业情况1、所属行业公司现有业务可分为轨道交通业务和建筑装饰材料业务。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的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业务所处行业为“C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中的“C3714高铁设备、配件制造”,建筑装饰材料业务所处行业为“C41其他制造业”。
2、行业发展概况(1)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行业发展概况据最新行业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1.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市场占比超过40%。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发展政策,以及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推动下,智能化、绿色化轨道交通装备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全球轨道交通装备的持续发展,以及与“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推进,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轨道交通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达22.4亿人次,同比增长6.7%,刷新了历史同期纪录。
同期,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59亿元,同比增长5.5%。
其中,6月份单月完成投资1138亿元,同比增长4.6%。
此外,累计投产新线301公里,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铁路建设持续稳步推进,进一步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有力支撑了国家长期规划下的铁路建设需求,确保其持续稳健增长。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城轨交通线路概况》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内地已有58个城市投入运营的城轨交通线路总长达12381.48公里。
2025年上半年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220.70公里,同比增长13.73%。
预计2025年下半年还将开通约600公里的城轨交通运营线路,全年新投运的城轨交通线路总长度预计将超过800公里。
根据2024年末的统计数据,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8.11万辆,其中动车组4806标准组(折合38448辆),城市轨道交通配属车辆:12314列,比上年增加892列。
部分运营超10年的线路设施设备陆续进入更新周期,考虑到高铁运力增长和铁路使用频次、密度提升,维修需求将维持高位,存量的轨交设备规模为维保市场奠定了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物联网、5G通信及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广泛应用,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PIS)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化与互联化水平,为乘客提供定制化的内容推荐以及自然流畅的交互体验。
2025年上半年,欧洲和亚洲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上分别位列全球第一和第二,占比分别达到44.13%和41.61%,北美洲占比为10.22%。
东南亚、中亚等新兴地区轨道交通投资增速显著,成为中国技术与装备输出的重要目的地。
雅万高铁、中老铁路等标杆项目持续发挥示范效应。
中老铁路运能不断提升,已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黄金线路”。
国际轨道交通行业在保持规模增长的同时,正通过智能化、绿色化和国际化三大趋势,加速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格局重塑、技术创新、智能化推进以及绿色低碳发展的多重趋势驱动下,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展现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光明的发展前景。
(2)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发展概况在国家"双碳"战略和绿色建筑政策推动下,中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正经历深刻的转型升级。
中研普华最新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建筑装饰材料行业投资价值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建筑装饰材料市场规模达4.2万亿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将突破4.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家居环境需求的增长,节能建材、智能家居配套材料等领域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总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建筑装饰材料行业在政策支持、消费升级和海外市场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呈现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但行业内部的分化趋势也较为明显。
公司建筑装饰产品的特点符合国家政策及消费者的需求,为公司在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中提供了保证。
3、公司的行业地位公司是国内三明治复合材料产品开发及应用的先行者,通过多年技术创新积累,掌握了三明治复合材料的核心工艺,并在轨道交通和建筑装饰两大领域构建了完备的产品体系。
公司研发的石材蜂窝复合板应用于陕西电信网管大楼,是国内最早超高层石材蜂窝板幕墙建筑应用;公司研发的铝蜂窝复合板应用于广州2号线和深圳1号线地铁车辆地板与顶板,是铝蜂窝复合材料在国内轨道交通的首次国产化应用。
在海外业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是阿尔斯通、卡夫模块化复合地板、加热复合地板的国内唯一供应商,是阿尔斯通全球战略联盟(Alliance)供应商之一,2025年4月公司发布的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获得了WindESG的AA评级。
公司作为中国首家通过德国DIN6701粘接体系认证的配套厂商,拥有ISO9001、IRIS、EN15085等多项国际认证,是全球主要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的核心供应商。
公司先后参与上海市建筑产品推荐性应用标准《CEC超薄型石材蜂窝板应用技术规程》、《超薄天然石材型复合板》(JC/T1049-2007)、《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JG/T328-2011)、《建筑外墙用铝蜂窝复合板》(JG/T334-2012)以及《人造板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336-2016)、《普通装饰用铝蜂窝复合板》(JC-T2113-2012)等标准的制定。
公司生产的铝蜂窝板外墙、超薄型石材蜂窝板外墙等技术资料收录于《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J505-1)中,主导修订《建筑装饰用石材蜂窝复合板》(JG/T328-2011)标准。
公司拥有众多的优质客户资源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
在轨道交通领域,公司服务于中国中车、阿尔斯通、卡夫、Talgo等全球主要轨道交通车辆制造商,产品用于和谐号、复兴号、TGV列车、智能动车组等国内外数十种动车车型的制造,公司参与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全国35个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并为法国、英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轨道交通车辆提供内装产品;在建筑装饰领域,公司服务于中国建筑、江河集团等国内装饰百强企业,以及迅达电梯、通力电梯等国际知名电梯品牌,产品应用于国家商务部、国家会议中心、国家图书馆、北京中关村论坛永久会议中心、北京国展、新国家开发银行大厦、上海大歌剧院、重庆东站、腾讯云楼、联影武汉总部、武汉阿里、合肥博物馆、合肥西站、安吉文化艺术中心、深圳国际交流中心、中免日上国际品牌现代仓储中心、呼和浩特盛乐国际机场等众多标志性建筑项目。
公司始终坚持科技创新,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148项专利,包括27项发明专利。
公司已被相关主管部门认定为“中国铝蜂窝板十大品牌”、“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江苏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常州市轨道车辆轻量化内饰产品与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金属复合材料分会理事单位”、“深圳市建筑装饰产业联合会优秀供应商服务中心副主任单位”、“常州市绿色工厂”、“江苏省绿色工厂”、“2024常州市智能制造车间”;曾荣获“第三届718上海幕墙共享设计节--‘上海幕墙共享设计创新奖’”,深圳市方大建科集团有限公司颁发的“卓越品质奖”,中规(北京)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广东中认联合认证有限公司颁发的“碳核查认证证书”,兴原认证中心有限公司颁发的“能源管理体系认证证书”,薛家镇人民政府颁发的转型升级奖。
2025年7月,获得了上海市创造学会幕墙共享设计专业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幕墙共享设计创新奖,2025年4月被评为“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装配化装修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合作单位。
(四)主营业务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09.13万元,同比增长11.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679.90万元,同比增长4.5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4.24万元,同比增长15.53%。
报告期内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市场开拓方面公司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产品与品牌的竞争力持续稳步提升。
在稳固现有合作客户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拓展国内外新业务市场和供货范围。
2025年上半年,公司加速营销网络建设,先后在欧洲及国内长三角城市增设网点,显著提升了与客户的沟通协作效率,以及售后及其他配套支持服务的能力,为公司业务增长奠定基础。
2、新品研发方面公司始终将技术研发视为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遵循智能、绿色、低碳的标准,持续加大在新产品研发上的投入,不断创新并丰富产品结构。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申请备案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了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取得了显著进展:(1)海外项目中,集成中顶、大件行李柜、带座位显示行李架等内装项目,填补了公司以往内装的空白,标志着公司已全面涉足国外出口整车内装的所有模块。
(2)在“三明治”轻量化复合地板领域,针对客户需求开发了多款新型加热地板。
其中一款新型加热地板结构已开始批量供货,另外两款新型加热地板结构也已完成技术方案论证、样件开发和部分型式试验验证,为后续批量投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3)除了地板及整体内装,公司还参与了海外双层列车地板、楼梯及内装的设计开发,积累了宝贵的设计开发经验。
(4)成功突破多曲率超大蜂窝板的制造技术,并在多个项目中得到应用。
(5)面层肌理线条超大金属复合板的制造与装配技术研发也取得显著成果。
在内部型式试验方面,公司通过增加试验设备、引进专业人才,不断提升型式试验能力。
试验过程及结论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增加了客户首检现场型式试验展示的机会,进一步提升了客户对内部质量控制的信任。
这些努力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3、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方面公司坚持智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路线。
报告期内,在数字化管理方面,公司进一步推进信息化项目开展,升级办公、生产及财务等软件,通过信息化系统贯通,构建数字化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与协同能力。
在绿色发展方面,公司三期光伏建设完成并网发电,公司清洁能源占比进一步提升。
同时,智能化能源管理平台的上线,加快能源的精细化和智能化管理。
公司积极推进常州市近零碳工厂及智能工厂申报工作,助力企业新质生产力快速提升。
4、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维护股东权益公司重视投资者关系的维护,构建了高效的投资者沟通机制。
通过业绩说明会、电话、电子邮箱、“互动易”投资者互动平台、接待机构调研等多种途径,积极与投资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认真倾听各方对公司发展的建议和意见,并迅速、细致地回应投资者提出的问题,确保投资者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公司的经营状况,切实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2025年,公司将在综合评估企业经营状况和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股东中长期回报的角度出发,积极推行分红政策,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进一步增强股东和投资者的价值感与信心。
公司前身长青有限系由长青环球、英国埃潍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220.00万美元。
2005年3月14日,长青有限取得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常开委经[2005]71号《关于常州长青埃潍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的批复》。
2005年3月18日,长青有限取得江苏省人民政府出具的商外资苏府资字[2005]556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05年4月8日,长青有限取得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出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年1月16日,长青有限召开董事会,同意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长青有限以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3,472.67万元人民币按照1:0.440938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人民币10,350万元,剩余人民币13,122.67万元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同日,长青投资、埃潍控股、亿昌投资、深创投、常州红土、武进红土、北京红土、东方富海和交银国际作为发起人签署了《关于变更设立常州长青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
2011年2月17日,公司取得江苏省商务厅出具《关于同意常州长青埃潍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苏商资[2011]171号)。
2011年2月18日,公司取得江苏省人民政府换发的商外资苏府资字[2005]5569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1年2月24日,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常州长青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验资报告》(立信大华验字[2011]009号),确认各发起人已将截至2010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所有者权益(净资产)折股出资为发行人的注册资本10,350万元。
2011年2月28日,公司取得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8月31日,恒鑫汇诚与埃潍控股、亿昌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埃潍控股将其持有的发行人285.66万股股份、亿昌投资将其持有的发行人563.04万股股份分别转让给恒鑫汇诚。
2020年11月6日,志云杭州与埃潍控股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埃潍控股将其持有的发行人188.68万股股份转让给志云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