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优利德 - 688628.SH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02-01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UNI-TREND TECHNOLOGY ( CHINA) CO., LTD.
成立日期
2003-12-05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优利德
股票代码
688628.SH
上市日期
2021-02-01
大股东
优利德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1.9 %
董秘
周建华
董秘电话
0769-85729808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杨敢林;倪至豪;谢佩兰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东莞)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19007564666605
组织形式
港澳台企业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3-12-05
法定代表人
洪少俊
董事长
洪少俊
企业电话
0769-85729808
企业传真
0769-85725888
邮编
523808
企业邮箱
stock@uni-trend.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园区工业北一路6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公司一直致力于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通用仪表、专业仪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测试仪器四大产品线,广泛应用于电子、家用电器、机电设备、节能环保、轨道交通、汽车制造、冷暖通、建筑工程、5G新基建、新能源、物联网、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电力建设及维护、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经营范围:生产、销售和维修电子产品、测试测量仪器和仪表、机电产品、高压配电器配件、电工器材、接插件、电器附件、传感器、光学材料及元器件、光学及光电系统及其零部件、红外热成像监控系统软件、夜视系统软件。设立研发机构,从事测试测量仪器和仪表、电子产品及其零配件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电动工具、金属工具及其部件。自有物业出租。研发、生产、销售医疗器械,软件开发、销售。(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公司”)(股票代码:688628)成立于2003年,运营总部设于东莞松山湖园区,是一家集仪器仪表自主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向全球用户提供包括通用仪表、专业仪表、测试仪器、温度及环境测试仪表等产品,并提供多元化测试测量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在东莞及河源合计拥有约10万㎡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达到1000万台以上,确保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持续稳定的产品供应保障。

并拥有东莞、成都及常州三处研发中心,共有研发人员289人。

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公司参与四项国家标准的起草,获得三次中国专利优秀奖,连续两次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获得专利476项,其中发明专利76项,实用新型专利183项、外观设计专利217项;软件著作权30项;拥有24项核心技术。

具备一定的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第五届至第八届理事会(2007年-2023年)理事单位,自2007年至今一直被评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被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东莞市科学技术局分别认定为“广东省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仪器仪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2021年,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股票代码:688628);同年12月,优利德科技(河源)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2022年,公司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被评定为广东省“创新型中小企业”;2023年,公司成立了广东省测量控制技术与装备应用促进会(优利德)科技服务站,4项研发成果荣获广东省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科学技术奖,并通过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22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2023年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的认定。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依旧坚守技术创新核心战略,围绕研发投入、产品线优化、市场拓展及海外布局等关键领域精准发力,实现了综合竞争力的稳步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加大研发投入,持续自主创新公司始终将技术创新视为核心驱动力,通过强化研发团队建设与加大研发投入,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专利成果的持续积累与转化。

在研发团队建设方面,公司始终将人才视为创新基石。

截至报告期末,研发人员规模达354人,较上年同期增长15.69%,占公司总人数比例提升至23.12%。

确保了研发工作的高效推进。

2025年上半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投入达6,234.29万元,同比增长15.26%;占营业收入的10.10%,较上年同期增长了0.51个百分点,为前沿技术攻坚和产品迭代升级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5项。

截止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529项,其中发明专利101项、实用新型专利203项、外观设计专利225项,拥有软件著作权40项。

专利技术的突破显著增强了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相关科研成果正按计划逐步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公司产品线的优化与升级。

2、优化产品矩阵,满足多元需求(1)测试仪器产品线报告期内,公司对射频产品线持续深耕核心产品的迭代优化与市场拓展。

对UTS7000A系列信号分析仪,研发团队着重开展了软件优化与功能性升级工作,新增一键式相噪测量分析功能,大幅提升测量效率,巩固了其在信号分析领域的专业地位,满足通信、电子研发等行业对高精度信号分析的需求。

USG3000V及USG5000V系列矢量信号源已实现批量供货,配套的SignalStudio信号生成上位机软件也已完成开发,完善的行业应用支持体系有效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后续销量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示波器产品线方面,公司持续对8GHz带宽的高分辨率示波器系列进行软件优化及应用解决方案开发,成功攻克多个电源分析、多个一致性分析等行业急需的核心应用功能,显著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能够更好地满足客户的测试需求。

对于经济型示波器产品,覆盖80MHz-250MHz范围的高分辨率示波器系列产品已实现批量出货。

同时,公司已启动8通道高分辨率示波器的研发工作,计划于2025年内发布该产品线系列,进一步丰富示波器产品矩阵,满足不同客户对通道数及分辨率的多样化需求。

此外,公司示波器前端专用芯片组作为实现示波器产品带宽突破的关键器件,已有3款芯片批量应用于公司示波器产品中,达成关键器件自主可控的重要目标,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示波器产品的持续创新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在安规产品线,公司发布了五合一综合安规分析仪UT5400系列,产品功能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同时发布了UT5470系列超高压可编程耐压测试仪,测试电压最高达12000V,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光伏等行业,为相关领域的高压设备安全测试提供有力工具。

在电源负载产品线,公司发布了可扩展宽范围可编程开关直流电源UDP5000系列,扩展功率最高达4800W;同时发布了UTL8500X+系列3000W型号可编程直流电子负载。

随着源载产品线的功率扩宽,产品应用场景进一步丰富,在工业老化测试、科研实验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公司开拓了新的市场空间。

目前,公司电源和负载产品凭借持续创新与技术优化,已全面覆盖线性电源、开关电源以及可编程电子负载,最高功率达4800W,充分满足工业老化和科研领域的应用需求。

截至目前,公司仍为国内唯一实现同时布局示波器、信号源、射频、电源与负载、安规等五大类仪器的仪器仪表公司。

(2)专业仪表产品线公司进一步拓展电力高压设备测试产品线,报告期内推出UT625A和UT625B台式回路电阻测试仪系列,该系列产品最大可输出测试电流200A,精度均可达0.5%,最小分辨率达0.1μΩ,性能卓越。

适用于中压和高压断路器的接触电阻、母线连接、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其他大电流的连接点的阻抗测试,满足电力行业运维检修的严苛要求,助力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公司发布了UT281E+/UT281F大电流宽量程柔性钳形表系列产品,可实现5mA到10000A范围内的交流电流测量,此产品同时满足多项国际安规认证,可轻松应对输配电系统、工业大电流设备、新能源电站等复杂测量需求,显著提升运维效率与安全性,为电力运维人员提供可靠的测量工具。

(3)温度与环境产品线在高端红外热成像领域,公司推出UTi640X智能型红外热成像仪,采用640×512高分辨率红外探测器,符合GB/T19870-2018工业标准和JJF1187-2008校准规范,测温范围覆盖-20℃~2200℃,精度达到±1.0℃/±1.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镜头采用了Pre-Cal预校准技术,彻底解决传统热像仪更换镜头需返厂校准的行业痛点;搭载SmartMeter技术,通过与优利德系列仪表(如万用表、钳形表、温湿度计等)智能互联,帮助检测人员快速构建设备状态全景视图,精准定位潜在故障点。

报告期内,公司还推出UTi594A双光卡片式在线热成像仪,创新性地将深度学习模型融入自主研发的实时超分辨率重构算法,通过先进的神经网络架构,将红外分辨率从256×192智能提升至512×384,实现4倍图像清晰度提升。

在红外算法方面,T-Mix2.0在1.0版本基础上全面升级,采用智能加权融合技术,增强了实时场景自适应能力,显著提升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融合精度。

在环境监测领域,推出UT337B粒子计数器,可精准测量尘埃粒子数量及粒径分布。

产品严格遵循多项国际标准开发,符合相关校准规范,并支持多种采样模式,可广泛应用于医学机构、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温度与环境产品线推出OTA(Over-The-Air)远程升级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一键式远程升级、持续功能迭代和动态安全防护三大核心功能,在简化用户操作流程的同时,实现设备性能持续优化与系统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持续更新的智能服务体验,有效增强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示波器的主要产品如下:信号源的主要产品如下:射频仪器的主要产品如下:电源与负载的主要产品如下:安规与其它仪器的主要产品如下:微欧测量主要产品如下:光伏系列主要产品如下:绝缘测量主要产品如下:防爆系列主要产品如下:工业系列主要产品如下:红外热成像仪的主要产品如下:3、聚焦市场拓展,提升品牌影响力公司销售团队进一步聚焦行业头部重点大客户,以高质量、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测试测量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为核心,结合周到的本地化服务,持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并提升行业影响力。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拜访了新客户122家,覆盖无线通信、汽车电子、半导体芯片、航空航天、科研教育、检测认证、新能源及电源等多个行业,不仅为公司获取了宝贵的市场反馈,还为技术研发和服务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进一步增强了优利德的品牌影响力,巩固了公司在各行业中的关键技术合作伙伴地位。

4、布局海外生产基地,提升国际竞争力报告期内,越南生产基地由试生产阶段进入量产阶段,与河源、松山湖生产基地协同发力,分散和降低国际环境变化可能带来的风险,共同构筑覆盖全球的生产及供应链网络。

随着越南基地产能爬坡完成,将有效提升公司的全球响应速度与市场竞争力,为业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战略地位。

5、持续推进募投项目实施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强募投项目管理,在募投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严格遵守募集资金管理规定,审慎使用募集资金,切实保证募投项目按规划顺利推进,以募投项目的落地促进公司主营业务发展。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投项目“仪器仪表产业园建设项目(第一期)”、“高端仪器仪表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全球营销服务网络升级建设项目”及“高端测量仪器与热成像研发中心项目”已全部结项。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优利德有限于2003年12月5日设立,系由优利德国际出资设立的外商独资企业,成立时公司名称为“优利德科技(东莞)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800万港元。

2003年11月25日,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出具东外经贸资【2003】2512号《关于设立独资企业优利德科技(东莞)有限公司申请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章程的批复》。

2003年11月27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发外经贸粤东外资证字【2003】0803号《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03年12月5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优利德有限的注册申请并颁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系由优利德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2月23日,优利德有限召开董事会并作出决议,同意以2017年11月30日为改制审计基准日,以经审计的优利德有限账面净资产97,228,680.43元,扣除所得税1,929,584.41元,按照1.34224:1的比例折股,其中71,000,000.00元折成股份公司实收股本71,000,000股,由全体股东按照其各自在优利德有限中的出资比例认购,剩余的24,299,096.02元转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优利德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3月16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优利德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优利德科技(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等议案,同意优利德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

2020年5月24日,容诚出具容诚验字[2020]518Z0015号《验资报告》。

2018年4月9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发行人核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19007564666605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7,100万元。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龙基智 2025-09-24 4000 18.45 元 9376
李志海 2025-09-24 3200 18.45 元 5880
吴忠良 2025-09-24 8000 18.45 元 12576
张兴 2025-07-21 -9540 15.34 元 51200 董事
周建华 2025-07-21 -9540 15.34 元 50900 董事
龙基智 2025-05-14 1680 0 元 5376 核心技术人员
杨志凌 2025-05-14 14490 0 元 28980 董事、核心技术人员
李志海 2025-05-14 1680 0 元 2680 核心技术人员
孙乔 2025-05-14 4200 0 元 8400 董事、核心技术人员
吴忠良 2025-05-14 1680 0 元 4576 核心技术人员
李志海 2025-03-11 -680 40 元 1000 核心技术人员
龙基智 2024-05-27 1680 16.29 元 3696 核心技术人员
杨志凌 2024-05-27 14490 16.29 元 14490 董事
李志海 2024-05-27 1680 16.29 元 1680
孙乔 2024-05-27 4200 16.29 元 4200 董事
吴忠良 2024-05-27 1680 16.29 元 2896 核心技术人员
李志海 2024-04-19 -508 508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孙乔 2024-04-17 -2500 0 核心技术人员
杨志凌 2024-03-18 -1000 42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