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经营范围:高速铁路、铁路客运专线、城际铁路、干线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设备关键零部件(控制系统、机车车辆配件)及旅客服务设施和设备(照明系统、地铁屏蔽门、装饰材料、塑料制品)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和技术服务;轨道交通运输通信信号系统和设备、电气化铁路设备和器材(防灾监控设备及系统集成、轨道交通自动控制设备、照明系统)的研发、设计、制造、安装和技术服务;电站专业设备及配件(回转式清污机、耙斗式清污机、拦污栅、平板钢闸门等水工金属结构产品),起重机械,阀门及阀门驱动装置,五金结构件的设计、制造、安装;信息服务,轨道交通技术开发、技术转让;销售自产产品。灯箱、广告设施的设计、安装、售后服务(不涉及广告业务);轨道车辆及其零配件的国内采购、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道路普通货物运输;面向成年人开展轨道交通技术培训(不含国家统一认可的职业证书类培训)。(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今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轨道交通车辆配套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是相关领域设计、研发、生产规模及综合配套能力方面的领先企业,主要产品包括车辆配套的行车安全系统、智能控制系统、车身联接系统、旅客界面系统、运维保障系统产品,涵盖了电气及网络控制、驾驶操控台、电池箱总成、贯通道风挡、内饰、车门、座椅、灯具、集成厨房、整体卫生间,以及内燃机车和特种工程车辆、站台屏蔽门、高速铁路自然灾害与异物侵限监测系统等千余个细分品类。
同时,公司与国际知名轨道交通车辆装备配套企业合资成立了多家中外合资企业,制造车钩、制动、多媒体互动、空气弹簧等多类配套产品,能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集成总包产品服务。
目前,公司产品几乎全面覆盖到全国动车及主要城市城轨车辆,并出口应用于数十个国家的轨道交通车辆项目。
公司围绕“为全球轨道交通提供一站式配套解决方案”的企业使命,公司努力达成“成为全球交通配套标杆品牌”的企业愿景,以“低碳连接世界,绿色畅达未来”为发展方针,为全球轨道交通行业提供优质的配套产品。
过去的2024年,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度调整,贸易壁垒加剧与供应链重构并行。
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展现韧性,轨道交通行业在国家战略推动下实现稳健发展。
公司紧抓绿色转型与数字升级机遇,以“战略主导、品质发展”为纲领,全年累计完成营业收入44.99亿元,同比增长21.6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2亿元,同比增长8.87%,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为3.24亿元,同比增长27.86%,基本每股收益0.39元。
(一)绿智赋能,乘数而上。
面对市场发展新机遇,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与效益核心,构建开放式创新体系,通过储能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赋予产品绿色化、智能化特性,发挥集成优势满足市场模块化需求,巩固市场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开展轻量化、智慧化产品研究,深度参与了全球运行时速最高的CR450高铁动车组相关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完成了最新一代的CR400AF、CR400BF增定员动车组配套项目,实现了新材料、新工艺的迭代升级;依托“智慧管理平台”和“五维知识平台”,创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模式,协同柔性工艺和链合智造,形成多项目高效协同机制,在并行推进数百个项目的复杂工况下,仅以两个月时间高效“输出”复兴号智能动卧列车的整体配套。
此外,公司同步拓展绿色技术应用,升级重工制造,推出港口智能轮式抓取料机和新能源挖掘机、自卸车等矿用装备,助力智慧港口与零碳矿山建设,与主业形成“协同并进”的发展新格局。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课题64项,新增有效专利91项,其中新增发明专利51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效专利达648项,发明专利139项,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城车辆和今创电工成功入选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全年新签订单在2023年度订单量大幅增加的基础上保持了小幅增长,为公司后续业绩提供了保障。
(二)风险防控,筑牢根基。
为更好支撑公司在行业机遇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公司深化风险防控机制,充分识别、监控风险,及时通过战略革新清零风险资产、提升管理能效,筑牢安全屏障。
报告期内,公司系统梳理业务结构,深度研判全球贸易环境与运营态势,依据风险评估结果,筹划和推动部分轨道交通国际业务风险资产以及印度3C业务不良资产的全面剥离,降低潜在贸易风险,减轻资产负担,释放资源聚焦国内高端装备核心业务;对应业务的调整,公司推行组织机构改革,合并减少冗余部门,以集约化管理提升运行效率,同时扩增监督保障部门,深化内控能力建设,构建韧性运营体系;为保障业务拓展质效,公司将“质量零缺陷”目标贯穿于业务全周期,深化实施全流程质量联检机制,推行“质量定位定人改善法”,成立质量定位改善小组,切实开展质量提优工作,改善生产过程质量损失率,向客户践行“零缺陷”交付,以精益化管理筑牢品质根基,为市场拓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绿色引领,永续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深度践行ESG治理理念,全面构建可持续发展体系,以数字化管理平台为依托,将绿色运营深度融入全价值链管理,推动绿色设计和清洁生产,打造智能制造示范车间,构建绿色工厂,持续深化“以“碳排查”、“碳足迹”以及“能源管理”为核心的碳管理体系,指导运营管理各环节的协同降本、节能增效。
通过ESG治理架构与业务运营的深度融合,公司在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推动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形成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增长的新范式。
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金城车辆和今创风挡被认定为常州市绿色工厂。
后续,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绿色筑基、质效并举”的发展路径,持续深化"绿智融合"战略,集中力量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为全球绿色交通发展贡献更大的今创力量。
2003年3月26日,经江苏省常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公司前身剑湖有限设立并领取了注册号为320483210620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2,000万元,俞金坤先生、戈建鸣先生以货币资金方式分别出资1,020万元、980万元。
2003年3月25日,常州安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常安会验(2003)131号),确认截至2003年3月25日止,公司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2,000万元,均为货币资金。
2004年9月28日,剑湖有限更名为今创集团有限公司。
2011年7月29日,今创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全体股东作为股份公司发起人。
同日,全体股东召开股东会并签署《发起人协议》,同意根据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有限公司出具的《审计报告》(上会师报字(2011)第1710号),将今创有限截至2011年5月31日净资产798,624,576.56元中的30,000万元折为股份公司实收资本30,000万股股份,各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变。
2011年8月16日,江苏省商务厅《关于同意今创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外资比例低于25%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苏商资[2011]1071号)批准今创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11年9月8日,上海上会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上会师报字(2011)第1802号),对公司注册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截至2011年9月8日止,公司已将变更前经审计的净资产798,624,576.56元中的300,000,000.00元作为变更后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计入股本项下,其余498,624,576.56元未折股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11年10月21日,公司领取了注册号为32048300006808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