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科源制药
  • 企业英文名: Shandong Keyuan Pharmaceutic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高元坤
  • 上市代码: 301281.SZ
  • 注册资本: 1082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4-04
  • 大股东: 力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4.39%
  • 董秘: 李春桦
  • 董秘电话: 0531-88729558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金波、李鑫
  • 律师事务所: 德恒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山东济南市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科源街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山东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QFII重仓 生物医药 并购重组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山东
  • 成立日期: 2004-12-2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70126771003840T
  • 法定代表人: 高春坡
  • 董事长: 高春坡
  • 电话: 0531-88729558
  • 传真: 0531-84779766
  • 企业官网: www.keyuanpharm.com
  • 企业邮箱: keyuanzhiyao@keyuanpharm.com
  • 办公地址: 济南市山东商河经济开发区科源街
  • 邮编: 251601
  • 主营业务: 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新化学物质生产;药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文件为准)一般项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危险化学品的制造);化学产品的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力诺集团健康产业核心成员企业、山东省化学合成药物骨干企业,致力于化学原料药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国际高端CMO/CDMO业务的开发,与国际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目前已经获得国内GMP证书、欧盟CEP证书,通过了美国FDA、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际官方认证。主要产品有盐酸二甲双胍、格列齐特、单硝酸异山梨酯、硝酸异山梨酯、盐酸罗哌卡因、乳糖酸克拉霉素、兰索拉唑、甲钴胺等,逐渐形成了降糖类、心血管类、麻醉剂类、抗肿瘤类、精神类等五大类药物并举的产品格局,为公司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公司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研发体系。生产厂区位于济南市商河县开发区,占地200余亩。公司研发拥有省级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市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拥有一支专业型、国际化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成为优秀的化药制造商”,科源制药始终秉承力诺集团“产业报国,追求卓越”的企业使命,在保持公司传统产品稳定增长的同时,大力发展CMO/CDMO业务,着力推进特色原料的产业布局,将科源制药打造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公司,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 发展进程: 2004年11月2日,科峰制药与申英明共同签署《章程》,规定科源有限的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其中科峰制药以非货币资产出资95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95.00%;申英明以货币出资5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5.00%。2004年12月20日,山东天元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关于山东力诺科峰制药有限公司委估资产的资产评估报告书》(鲁天元评报字[2004]第091号),以2004年10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科峰制药用于出资的房屋建筑物、构筑物、管道和沟槽及土地使用权的评估值为2,967.72万元。2004年12月21日,山东天元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鲁天元会验字[2004]第416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4年12月21日止,科源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1,000.00万元。其中:科峰制药以实物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出资2,967.71万元,其中950.00万元作为实收资本,超过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申英明以货币出资50.00万元。2004年12月27日,济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河分局向科源有限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本公司系由科源有限依法整体变更设立。2015年7月31日,科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科源有限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股份公司。2015年8月21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大信审字[2015]第3-00616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审计基准日2015年7月31日,科源有限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为28,249,797.22元。2015年8月,中京民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京信评报字(2015)第330号《评估报告》,科源有限在评估基准日2015年7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值为5,388.64万元。2015年8月21日,科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以2015年7月31日作为基准日,将经审计的净资产28,249,797.22元按照1.00892133:1的比例折合2,8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各股东按其在科源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科源制药的股份。2015年8月21日,科源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2015年9月6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山东科源制药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筹备情况的议案》等议案。2015年9月10日,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营业执照》。2015年10月15日,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大信验字[2015]第3-00064号《验资报告》,截至2015年9月8日,各股东以其持有的科源有限截至2015年7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28,249,797.22元作为对发行人的出资,实际出资超过注册资本28,000,000元的差额部分249,797.22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9年3月26日,鲁康投资与鑫顺达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鲁康投资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受让鑫顺达所持发行人50.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0.86%),转让价款合计750.00万元。2019年3月27日,鲁康投资与力诺集团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鲁康投资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受让力诺集团所持发行人150.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2.59%),转让价款合计2,250.00万元。2019年3月28日,财金投资与力诺集团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财金投资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受让力诺集团所持发行人200.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3.45%),转让价款合计3,000.00万元。2019年3月28日,财金科技与力诺集团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财金科技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受让力诺集团所持发行人95.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1.64%),转让价款合计1,425.00万元。山东正源和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已出具《资产评估报告》(鲁正信评报字(2018)第0186号),确认截至评估基准日2018年9月30日,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为89,157.59万元,对应每股价格为15.37元/股,上述国有股东受让股份价格不高于评估结果,山东省国有资产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已对上述评估结果进行备案。济南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出具《关于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历史沿革相关事项的确认》(济国资企改[2021]4号),确认财金科技及财金投资购买公司股票的行为有效,均已履行相应内部决议程序,不存在侵害国有资产的行为,未造成国有资产流失。2020年7月20日,力诺集团与问泽鸿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力诺集团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将其所持发行人600.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10.34%)转让给问泽鸿,转让价款合计9,000.00万元。2020年7月20日,力诺集团与倪剑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力诺集团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将其所持发行人120.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2.07%)转让给倪剑,转让价款合计1,800.00万元。2020年7月20日,力诺集团与王琼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力诺集团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将其所持发行人280.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4.83%)转让给王琼,转让价款合计4,200.00万元。2020年10月20日,力诺集团与济南财投签署《山东科源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力诺集团以每股15.00元的价格将其所持发行人288.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的4.97%)转让给济南财投,转让价款合计4,320.00万元。2020年9月18日,山东天德汇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天德汇评报字[2020]第058号),发行人股东全部权益在评估基准日2020年6月30日的评估值为96,002.36万元,对应价格为16.55元/股,济南财投受让股份价格低于评估结果,济南市财政局对上述评估结果进行备案。2021年2月8日,云聚投资与力诺集团等相关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云聚投资以每股17.00元的价格受让力诺集团所持发行人150.00万股股份(占发行人总股本的2.59%),转让价款合计2,550.00万元。
  • 商业规划: 1、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化学原料药的研发和制造,并以特色原料药为基础,拓展部分化学药品制剂业务,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学药品生产企业。公司产品覆盖降糖类、麻醉类、心血管类及精神类等重点疾病领域。目前公司拥有31个原料药备案登记号及43个化学药品制剂批准文号,原料药产品主要包括格列齐特、盐酸二甲双胍、盐酸罗哌卡因、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均通过国家GMP认证,核心产品亦先后通过欧盟EDQM认证、美国FDA认证、日本PMDA认证、韩国KFDA认证等多国的官方药政认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化学药品制剂产品主要包括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以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产品,其中32个药品被列入国家医保目录,18个药品被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同时,公司兼营部分中间体业务,主要销往国际客户。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酰亚胺、双氰胺、硼氢化钾等化工产品,主要供应商包括安徽金鼎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科仁贸易有限公司等上游化工产品生产商及贸易商;公司产品均为自主生产,不涉及外协加工;公司化学原料药采用直销为主、贸易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化学药品制剂产品采用配送商、传统经销、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中间体产品根据客户要求直接销售给客户或其指定的贸易商,主要客户包括下游制剂厂商、贸易商等。2、主要产品(1)化学原料药公司主要化学原料药产品情况如下:(2)化学药品制剂公司化学药品制剂主要包括单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盐酸氟西汀分散片等多种产品,主要覆盖心血管类、精神类等领域。(3)中间体公司中间体为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的化工中间体产品,主要为OR10127以及OR10154,经由客户进一步生产加工后,主要应用于化妆品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重点产品相关情况如下:1、已进入注册程序的药品注册情况2、产品进入医保目录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产品不存在进入或退出国家《医药药品目录》的情形。3、主营业务收入10%以上的产品情况4、产品集采中标情况5、生物制品批签发情况报告期及去年同期公司无生物制品批签发。6、部分重点产品研发进度3、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拥有完整的生产采购体系,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采购比价管理》《招标管理制度》和《供应商评价管理》等规章制度,用于规范采购行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及时性,降低采购成本和采购风险。公司对供应商采取名单准入式管理,综合考虑采购物料类型、供应商信誉、货源供应稳定性、产品品质等因素将合格供应商进入《合格供应商目录》。同时,为减少对单一供应商依赖,提高公司议价能力,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材供应商一般不低于三家。公司采购部根据销售部门制定的月度销售计划、生产部门制定的月度生产计划,结合原辅料仓库库存情况及公司安全库存量,制定相应的采购计划,从而确定最佳采购量。由采购专员进行比价,综合考虑品质、价格、交货日期等因素后确定供应商,并经内部审批程序后签署采购合同。2、生产模式公司产品均为自主生产,不涉及外协加工。公司销售部门在每个月下旬向生产部门提供下月销售计划,由生产部门根据产能、库存及原材料供应等情况制定下月生产计划;如因临时新增订单导致原销售计划调整,公司生产部门会制定增量生产计划,以满足产品销售需求。生产部门根据国家GMP要求,严格按照批准的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GMP生产岗位标准操作要求组织生产。在生产过程中,每批产品由质量管理中心进行质量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及客户要求。3、销售模式公司化学原料药采用直销为主、贸易商销售为辅的销售模式,化学药品制剂产品采用配送商、传统经销、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中间体产品根据客户要求直接销售给客户或其指定的贸易商。(1)化学原料药①直销模式公司营销管理中心下设国内销售部和国际贸易部,分别负责国内、国外市场化学原料药的销售工作。营销人员通过公开渠道获取生产过程中须使用公司产品的制剂生产厂家名单后,有针对性地与目标客户进行接触。公司还通过参加国内外化学原料药展会、网上推广等方式增加与客户的交流、加强公司品牌宣传,维持已有客户的同时,不断拓展新客户。公司根据销售合同在约定期限内交付指定的货物,客户向公司支付货款。直销为主的销售模式节省了中间环节,提高了销售的效率和产品利润率;同时,有利于公司及时了解客户需求变化、产品市场变动趋势和价格走势。②贸易商模式考虑到下游制剂企业较为分散,公司无法全面覆盖小型制剂厂商以及距离较远的销售区域,部分专业贸易商会搜集下游客户的需求并向公司采购原料药,其中部分贸易商会转销至境外。此外,部分境外制剂厂商由于集中采购或国际贸易结算等因素,会指定贸易商与公司进行业务往来,因此公司客户存在部分境内外贸易商。贸易商模式丰富了公司的营销层次,有利于公司节约成本,提升公司知名度,同时海外贸易商更熟悉出口地的政策及市场情况,有助于公司产品在海外的市场拓展。(2)化学药品制剂根据产品销售渠道终端、市场推广主体等差异,公司化学药品制剂产品销售模式主要分为配送商模式、传统经销模式及直销模式。配送商模式下,公司将产品销售给配送商,由配送商向终端医疗机构进行配送销售,而渠道开发、市场推广等职能主要通过专业的市场推广服务商与公司共同完成。传统经销模式下,公司产品的销售、推广均由经销商负责完成。公司结合经销商的渠道资源、资信情况、响应速度等多方因素,遴选优质的经销商并签署购销协议,双方按照协议约定发货并进行结算。直销模式主要为公司直接参与药品推广和终端对接的销售模式,目前主要以非处方药销售为重点。在该种模式下,公司将产品直接销售给国内药品连锁企业等终端客户。4、一致性评价情况公司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在报告期前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公司吡拉西坦片一致性评价正在进行中。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以“用数智医药守护生命健康”为使命,以“成为以技术领先的中国数智医药创新品牌”为愿景,战略性实施“一体两翼三支柱”的发展策略,聚焦慢病领域,拓展其他细分市场,推进原料制剂一体化、辅料制剂一体化,不断强化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和文化营销。不断增加研发实力、扩大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贯彻落实“四降四提升”的工作方针,开源节流,严格控制成本,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总体稳定,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6,371.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4.8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54%。具体分析如下:(1)业务经营情况①公司财务状况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155,247.43万元,较期初146,996.80万元增加8,250.63万元,增幅5.61%。主要原因是购买理财产品增加使货币资金减少14,709.03万元,降幅45.23%;现金管理购买理财产品到期转出使其他流动资产减少21,015.04万元,降幅98.39%;购买短期理财产品增加使交易性金融资产增加10,388.96万元,增幅69.01%;新增工程项目使在建工程增加17,099.78万元,增幅1,406.92%;外购土地使用权及药品文号使无形资产增加6,115.07万元,增幅132.88%;预付长期资产款增加使其他非流动资产增加3,675.97万元,增幅85.04%;应收技术转让款增加使其他应收款增加2,646.31万元,增幅4,064.42%;应收票据重分类增加使应收款项融资增加2,174.98万元,增幅163.35%。负债总额为19,287.07万元,较期初13,892.77万元增加5,394.30万元,增幅38.83%,主要原因是项目借款增加使长期借款增加4,566.20万元,增幅100.00%;受报告期末付款影响使应付账款减少793.64万元,降幅15.82%;报告期末预收货款增加使合同负债增加1,674.32万元,增幅478.28%;报告期应收票据已背书未到期不能终止确认转回减少使其他流动负债减少584.80万元,降幅42.4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35,879.56万元,较期初133,104.02万元增加2,775.53万元,增幅2.09%,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4.87万元,使盈余公积增加343.78万元,增幅7.35%;使未分配利润增加2,452.39万元,增幅9.24%。②公司经营成果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6,371.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44.8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1.54%。主要原因是受经济环境影响,公司报告期销售数量增加,销售价格下降,使公司毛利较同期21,149.17万元,降幅2.94%;公司销售人员增加以及制剂产品销售较上期增长,致使发生的市场推广费增加等,导致销售费用增加1,375.45万元,增幅21.69%;通过委托开发的形式投入新产品的研发增加等,导致研发费用减少803.77万元,降幅18.33%,存货跌价增加使资产减值损失增加430.42万元,增幅127.45%;公司报告期内收到的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及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摊销等,使其他收益增加1,155.25万元,增幅289.38%。③现金流量情况(2)加强精益管理,开展“四降四提升”工作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四降四提升”的工作方针,即降库存、降应收、降成本、降负债,提升产能发挥率、提升营业利润率、提升研发竞争力、提升营销创新力,充分发挥产能,严格控制成本,提升精益管理水平。一方面加强库存管理,合理管控库存材料采购计划,准确、及时掌握材料种类及超期库存情况;另一方面细化成本控制单元,从生产、管理、劳务等各个方面入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降本措施,确保落实到位。(3)技术创新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力度。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