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德创环保 - 603177.SH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7-02-07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Tu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5-09-06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德创环保
股票代码
603177.SH
上市日期
2017-02-07
大股东
浙江德能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2.66 %
董秘
沈鑫
董秘电话
0575-88556039
所在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明明;梅根学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600779389434M
组织形式
中外合资企业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5-09-06
法定代表人
金猛
董事长
金猛
企业电话
0575-88556039
企业传真
0575-88556039
邮编
312000
企业邮箱
securities@zj-tuna.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绍兴袍江新区三江路以南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大气治理业务,危废治理业务,钠电池正极材料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废物经营;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理、储存、处置;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固体废物治理;大气污染治理;电池制造;电池销售;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特种设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装备制造;燃煤烟气脱硫脱硝装备销售;除尘技术装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余热余压余气利用技术研发;余热发电关键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储能技术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及场地修复装备制造;土壤及场地修复装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销售;电气设备修理;合同能源管理;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德创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德创环保”,股票代码为603177)成立于2005年,是国内知名的大型环保综合企业和能源服务供应商,致力于提供环保全产业链和新能源钠电应用整体解决方案,业务范围涵盖烟气治理、固危废治理、新能源等领域。

公司拥有环境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及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产品及工程业绩辨遍布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并出口海外印度等十数个国家和地区,为火电、钢铁、化工、船舶等工业企业实现超低排放做出了积极贡献,在业界享有良好的口碑和较高的知名度。

公司现有年处理5万吨废盐渣资源化利用处置的危废处置项目、20万立方柔性填埋场及20万立方在建刚性填埋场,通过业务多点布局持续深化,已形成收集、存储、处置到填埋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危废综合服务体系。

“双碳”背景下,公司加速培育新能源产业,携手高等院校专业科研团队,以钠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生产线为基点,推动构建能源绿色发展新格局。

公司关联方德升新能源深耕新能源领域多年,已成为集储能系统研发制造、系统集成、投资运营、电气装备高端制造等业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投运储能项目装机约100MW,在建储能项目装机约130MW。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德创环保秉持“科技赋能环保,创新驱动未来”的理念,紧紧围绕“深耕环保、开拓新能源”的核心发展思路,在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持续聚焦主业,紧扣战略目标与经营计划,稳步落实各项工作,以"四个持续"勾勒发展路径:一是持续深化研产销协同创新体系,打造技术转化快车道;二是持续强化全球供应链整合能力,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三是持续推进海外工厂本土化运营,培育属地发展新动能;四是持续抢抓新能源发展机遇,布局全球市场新版图。

这四大战略举措环环相扣,共同支撑公司向全球环保科技领军企业的目标迈进。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稳健运行,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1.2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3.22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4.47%。

(一)大气治理业务稳定发展,海外业务厚积薄发大气治理业务为公司主要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94.32%。

报告期内,公司在手订单充裕,产能消化预期良好,业务保持平稳发展。

公司秉持全球化发展战略,积极响应超低排放政策导向,深度挖掘海内外火电、钢铁、焦化、水泥行业脱硫脱硝新增及更替装置市场潜力,着力保证新增订单匹配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实现良性循环。

同时,公司研发部门与生产、销售团队紧密联动,形成内部研产销协同、外部产学研合作的产业化科技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和经济效益转化。

供应链方面推动采购、技术等各方面的紧密协作,整合上下游信息,推动全流程优化升级。

产线方面废催化剂项目加速推进,新疆项目产线进入生产调试,广东项目环评公示进入尾声。

报告期内,公司在船舶尾气脱硝领域的布局快步迈进。

公司自主研发配套船舶SCR系统的蜂窝40孔催化剂,独家搭载公司产品的SCR系统成功获得中国CCS、法国BV、俄罗斯RS、意大利RINA等四家国际知名船级社的型式认可证书;2025年8月,公司与普陀综合事务中心签订投资合作协议,在宁波舟山港普陀区域投资布局船舶SCR催化剂产业,借助扶持奖励政策,依托宁波舟山港的国际物流优势,同步推进与欧美、日本等地区船东及船级社的合作,助力业务发展版图持续扩大。

印度是公司海外战略的核心市场,印度子公司自成立以来已累计完成6个800MW和4个600MW烟气脱硫EPC项目,重大项目承接能力突出,在脱硫关键设备领域市场的占有率持续领先,已然跻身行业前列。

报告期内,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高活性板式催化剂技术,针对性优化配方及结构设计,成功攻克高灰环境下的堵塞与磨损难题,完成印度2×660MW燃煤电站首台套板式脱硝催化剂的交付,该项目是印度首个采用中国自主板式脱硝技术的示范工程,标志着公司环保高端装备在印度市场取得重要突破,为公司开拓东南亚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危废全产业链协同改善经营业绩近年来,公司积极向危废处置领域延伸布局,取得废盐资源化利用、危废填埋牌照,完成“收集-存储-资源化利用/填埋”的全产业链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危废管理系统化、科学化、法制化、精细化、信息化水平,积极落实提质增效降本,同时依托废盐资源化利用和危废填埋项目形成的业务协同,提升议价能力,危废板块业绩较去年同期改善。

(三)新一代钠电正负极材料电芯试制陆续启动公司FMZ103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在报告期内顺利通过实验室小试,该材料兼具钠储容量高、倍率性能优越、残碱低、加工性能优异等竞争优势,作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已在国内知名钠电电芯企业进行投产前试制;负极材料开发取得阶段性突破,在第三方加工制成的成品煤基硬碳负极材料性能优异,其性能与生物质硬碳负极材料相仿,但成本却更为低廉,由公司送样客户并开启电芯试制工作。

(四)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环保+钠电池+氢能"新产品研发三轨并行公司始终以市场需求为核心导向,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密切关注最新技术动态和市场需求,围绕多种核心产品及解决方案,开展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777.28万元,同比增长11.38%。

经多年的潜心研究,在SCR脱硝领域,公司成功研发了150℃的超低温抗硫催化剂、蜂窝孔径70孔及以上的高孔催化剂和波纹板式催化剂并实现量产,经过国内第三方权威机构检测,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在国内外同类产品中位居前列。

在钢铁高炉煤气精脱硫领域,开发新型整体式高炉煤气精脱硫工艺包,顺利完成在线中试,推进产业化项目建设和市场推广;钢铁行业尾气一氧化碳的治理方面,开发钢铁烧结烟气的一氧化碳氧化催化剂,项目已完成中试实验并开展市场推广。

在钠电领域,推出新型FMZ103钠离子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和煤基硬碳负极材料,目前相关产品已在多个客户进行电芯试制,未来将进一步根据客户反馈优化材料性能,提升产品的稳定性与一致性。

在氢能领域,公司牵头组建"浙江省制氢用离子膜功能材料和技术重点实验室",与高校合作开发出了高性能的电解水制氢用阴离子交换膜和电极催化材料,目前正通过流延机开展膜材料的规模化制备中试。

在船舶领域,开展船舶二氧化碳捕集装置(CCUS)研发,开发紧凑型固体碳吸附技术,满足国际海事组织(IMO)碳排放要求。

发展进程

2005年8月28日,德能防火、星云环保、绍兴华能以现金方式出资设立德创有限,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德能防火、星云环保、绍兴华能出资额分别为500万元、400万元和100万元,出资比例分别为50%、40%和10%。

2005年9月2日,绍兴天和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对德创有限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了绍天和会验字(2005)第211号《验资报告》。

2005年9月6日,德创有限在绍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330600100768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1年10月10日,经德创有限董事会审议通过,同意德创有限以2011年8月31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德创有限以截至2011年8月31日经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净资产51,576,324.42元(天健审(2011)5172号《审计报告》)为基准,按1:0.83的比例折合成股份公司的股本4,250万股(每股面值1元);剩余净资产9,076,324.42元列入资本公积。

德创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按照各自在德创有限的持股比例持有变更后股份公司的股份。

2011年12月23日,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袍委外[2011]126号《绍兴袍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浙江德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德创有限整体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同日,发行人取得变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2年1月8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同意以2011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基准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总股本为4,250万股。

2012年1月17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对德创有限整体变更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了天健验(2012)13号《验资报告》。

2012年2月17日,绍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注册号33060040001199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4,250万元。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马太余 2024-02-05 100000 7.99 元 400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陈彬 2024-02-05 125000 7.99 元 895000 高级管理人员
邬海华 2024-02-05 98000 8.16 元 348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