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驱动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专注于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低压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整体方案解决。
经营范围:软硬件技术开发;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和系统、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太阳能光伏逆变器和水泵控制器、电子逆变焊机、电子加热装置、软起动器的研发、生产、销售、系统集成、技术咨询;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新能源汽车租赁服务(不含融资租赁)、运营管理服务;房屋租赁;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应用服务;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制造;合同能源管理;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气体压缩机械制造;气体压缩机械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以上均不含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需前置审批和禁止的项目)
深圳市蓝海华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6年,专注于新能源和工业自动化领域,是一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专业致力于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DC/DC、电梯驱控系统、工控系统解决方案等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
蓝海华腾于2016年在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484。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开放务实、集体奋斗,致力于为客户、员工、企业和社会创造价值,致力于为全球工业设备制造业实现高效、环保的产业升级以及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公司持续坚持研发投入,保持核心技术的先进水平,积极参与国际主流品牌的竞争,快速、有效地满足国内外中高端客户多样化、个性化的设计需求,为客户提供价值服务,构建多赢合作。
蓝海华腾为成为国际领先的新能源与自动化产品及解决方案供应商而不懈奋斗!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蓝海华腾聚焦于新能源汽车驱动和工业自动化控制,专注于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低压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电梯控制系统等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以及整体方案解决。
致力于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和节能解决方案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
1、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驱动产品、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和电梯控制系统产品,主要包括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低压变频器、伺服驱动器及电梯控制系统等。
公司在满足国际标准的前提下,持续强化产品的可靠性和环境适用性设计,在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更加重视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满足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制造及电梯等领域的不同行业应用需求。
①、新能源汽车驱动产品公司的新能源汽车驱动产品主要为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及驱动系统等,涵盖主驱多合一集成控制器、主/辅驱集成控制器、混合动力集成控制器、辅驱集成控制器、电机+主驱控制器集成系统、电机+变速箱+主驱控制器集成系统以及客户定制化产品等,可匹配各种永磁同步、异步电机等,公司产品搭载高性能同步和异步电机矢量控制技术,转矩控制技术,自动辨识电机的特性参数,能实现电机保持理想工作状态,产品具有优异的转矩控制性能,为客户提供舒适的行车环境,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新能源乘用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汽车等,实现节能和提高新能源汽车控制水平,保障新能源汽车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②、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公司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主要为中低压变频器及伺服驱动器等,其中:中低压变频器包括标准平台系列和行业专机系列,可以广泛应用于起重、机床、空压机、印刷包装、冶金、石油、化工、供水、空调、市政工程、矿山等国民经济的多个行业和领域,实现节能和提高工艺控制水平;伺服驱动器包括异步伺服驱动器和同步伺服驱动器,以VTS、VY、VA系列为代表。
主要应用于电液混合驱动类设备、主轴驱动类设备、位置控制类设备等行业领域,实现节能、提高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③、电梯控制系统产品公司电梯控制系统产品主要为电梯专用驱动控制器、电梯一体化控制器、电梯一体化控制柜及电气大打包解决方案、客户定制方案等;电梯系列产品基于出色的驱动控制技术与丰富的行业积累,支持同步、异步主机的闭环矢量控制,满足各种应用需求并符合行业最新国标、欧标及技术规范,广泛应用于住宅、别墅、商业写字楼、医院等公共场所;主要覆盖乘客电梯,载货电梯,家用别墅电梯及扶梯等应用。
(二)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研发模式:公司的新能源汽车电子和工控产品研发平台采用矩阵式研发管理和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将汽车电子、硬件、软件、结构、产品测试、市场拓展、售后等部门通过串并联方式组合形成从基础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到应用示范的全链条研发体系。
依托平台和研发体系,合理组合研发资源,节约、高效地开展研发工作,为公司持续进行产品的创新开发、快速响应市场技术需求提供了强大的体系保障。
2、采购模式:公司实行以采购部为中心,计划物流部、研发中心、商务部、品质部、生产部、财务部等部门协同参与,向合格供应商询价的采购模式,主要流程包括:请购、询价及合同会签、验收入库及付款等。
3、生产模式:公司采取按订单生产为主、备货生产为辅,核心工序自主生产、非核心工序委外加工的生产模式。
4、营销模式:公司已经建立了基本辐射全国的营销服务网络和专注于重点细分行业的销售服务团队,采用直接销售和渠道销售结合的销售模式。
其中新能源汽车驱动产品客户主要为新能源汽车整车或者系统集成商等企业,因此主要采用面向客户直接销售的模式;工业自动化控制产品主要采用渠道销售,考虑到更好的把握客户和服务客户,部分产品也采用直销的模式。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经营情况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4,007.00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2.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11.82万元,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59.83%。
报告期内,公司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营收同比增长132.12%,公司工业自动化产品营收同比下降18.22%。
2、未来业绩驱动因素公司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产品主要匹配新能源商用车,2025年上半年,国内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0万辆和212.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0%和2.60%,其中,国内累计销售新能源商用车35.40万辆,同比增长约55.90%。
目前,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售渗透率仍较低,特别是新能源重卡的渗透率还很低,随着排放标准不断升级、各类换电模式规范标准逐步完善,新能源重卡经济性凸显,新能源重卡技术提升带来整车成本下降,将会带动新能源重卡渗透率提升,未来市场渗透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在国家工业自动化相关政策的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自动化行业的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在不断提高,并拥有性价比高、客户需求响应及时等优势,借助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带来机遇,推动了自动化设备的国产替代趋势。
公司也将持续加大工业自动化产品业务的布局与市场拓展力度,以期实现工业自动化业务的增长。
(四)所处行业背景及前景1、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
2020年11月,国务院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从顶层设计上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提供了强大的支撑;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
《通知》提出五个方面共二十七项政策措施。
其中与汽车行业直接相关的有以下几项:一是扩围支持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
在落实2024年支持政策基础上,将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货车,补贴标准按照《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执行。
二是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
加力推进城市公交车电动化替代。
三是扩大汽车报废更新支持范围。
将符合条件的国四排放标准燃油乘用车纳入可申请报废更新补贴的旧车范围。
四是完善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标准;2025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交通运输与能源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交规划发〔2025〕42号),《意见》明确:1)到2027年,新增汽车中新能源汽车占比逐年提升,交通运输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显著提升。
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主流,新能源营运重卡规模化应用,交通运输绿色燃料供应体系基本建成。
2)全面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在公路沿线、城市周边区域、分拨中心等建设充(换)电站、加气站、加氢站。
推动公路沿线服务设施开展新能源汽车绿电就地直充,提升新能源汽车绿电消费比例。
3)加快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持续推进新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邮政快递、城市货运配送、港口、机场等领域应用,推动国四及以下标准营运车辆淘汰更新,因地制宜推动新能源重型货车(卡车)规模化应用,发展零排放货运。
4)推动绿色低碳邮政快递发展:推广使用新能源邮政快递配送车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大无人机、无人车等推广应用。
2025年5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工信厅通装函〔2025〕219号),《通知》提出,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费使用短板,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通过车型供给优化、配套服务下沉和政策协同,加速新能源汽车在乡村市场的渗透。
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主要销售领域为商用车,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0万辆和212.2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0%和2.60%,市场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其中,2025年上半年,国内累计销售新能源商用车35.40万辆,同比增长55.90%。
随着“双碳”目标深入推进,以及充换电设施完善、智能驾驶技术应用等配套措施落地,预计2025年下半年新能源商用车市场将持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
2、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工控自动化行业属于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保国家技术安全,进而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环节。
报告期内,国家相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工业自动化行业发展与创新。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发改环资〔2025〕13号)。
《通知》提出将加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力度,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点领域设备更新的资金规模,在继续支持工业、用能设备、能源电力、交通运输、物流、环境基础设施、教育、文旅、医疗、老旧电梯等设备更新基础上,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以工业园区、产业集群为载体,整体部署并规模化实施设备更新;2025年3月,工信部,教育部和市场监督总局联合发布《轻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重点轻工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90%左右,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左右,打造100个左右典型场景,培育60家左右标杆企业。
同时,加快智能化升级,引导轻工业开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等评估诊断,梯次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改造;2025年4月,工信部,商务部和医保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提出到2027年,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取得重要进展,以数智技术驱动的医药全产业链竞争力和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到2030年,规上医药工业企业基本实现数智化转型全覆盖,数智技术融合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医药工业全链条数据体系进一步完善,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生态体系进一步健全;2025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数智技术在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运维服务等环节广泛应用,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50%,建成不少于2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带动机械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培育一批既懂行业又懂数字化的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不少于200个优秀场景化解决方案,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到2030年,机械工业规上企业基本完成一轮数字化改造,重点企业的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实现数据互联、共享协同,骨干企业深度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二级及以上企业占比达60%,建成不少于500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基本形成系统完备、安全可控的产品及服务供给体系,行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结合《“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和《中国制造2025》的长期目标,工业自动化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根据工控网及行业研究机构数据,2025年中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预计达3,225亿元,其中工业机器人、智能控制系统等细分领域增速明显。
在政策红利和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工业自动化行业将持续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五)行业地位公司作为国内主流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和中低压变频器供应商,经过多年努力,在电机控制技术的掘进路线上,在不断的技术积累和迭代的过程中,已成功积累了充足的技术储备、丰富的客户资源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同时凝聚了行业内优秀的技术、营销和管理团队。
公司掌握电机驱动的核心控制技术,凭借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人才聚焦、卓越性能的产品,成为众多行业龙头客户和知名企业安心的选择,享有较高的客户信任度和行业口碑。
经蓝海华腾有限2012年12月6日股东会决议通过,蓝海华腾有限以经国富浩华审计的截至2012年8月31日的净资产值76,519,592.97元为基础,按照1:0.5097的比例折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为3,9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发起人按照各自在蓝海华腾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股份公司相应数额的股份,净资产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37,519,592.97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2年12月14日,国富浩华对本次变更情况进行验证并出具了国浩验字[2012]313A229号《验资报告》。
2012年12月25日,公司于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完成工商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44030110384810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姜仲文 | 2025-09-09 | -160000 | 25.57 元 | 6485900 | 董事、高管 |
傅颖 | 2025-09-09 | -65500 | 25.68 元 | 6074100 | 董事 |
邱文渊 | 2025-09-05 | -139100 | 24.49 元 | 22668700 | 董秘、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9-05 | -414700 | 24.53 元 | 10992000 | 董事、高管 |
姜仲文 | 2025-09-05 | -128300 | 24.68 元 | 6645900 | 董事、高管 |
傅颖 | 2025-09-05 | -108400 | 24.66 元 | 6139600 | 董事 |
邱文渊 | 2025-09-04 | -160500 | 24.68 元 | 22807800 | 董秘、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9-04 | -264000 | 24.56 元 | 11406700 | 董事、高管 |
姜仲文 | 2025-09-04 | -84700 | 24.57 元 | 6774200 | 董事、高管 |
傅颖 | 2025-09-04 | -59000 | 24.88 元 | 6248000 | 董事 |
徐学海 | 2025-09-03 | -213000 | 23.75 元 | 11670700 | 董事、高管 |
姜仲文 | 2025-09-03 | -229100 | 23.83 元 | 6858900 | 董事、高管 |
傅颖 | 2025-09-03 | -330200 | 23.75 元 | 6307000 | 董事 |
徐学海 | 2025-09-02 | -252700 | 23.32 元 | 11883700 | 董事、高管 |
姜仲文 | 2025-09-02 | -294300 | 23.41 元 | 7088000 | 董事、高管 |
傅颖 | 2025-09-02 | -96000 | 23.41 元 | 6637200 | 董事 |
徐学海 | 2025-08-29 | -120000 | 23.25 元 | 121364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8-27 | -70000 | 23.36 元 | 122564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8-25 | -79900 | 23.44 元 | 123264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8-21 | -50000 | 23.3 元 | 12406300 | 董事、高管 |
姜仲文 | 2025-08-21 | -121600 | 23.69 元 | 7382300 | 董事、高管 |
时仁帅 | 2025-08-01 | -700 | 21 元 | 25631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5-07-31 | -600 | 21.3 元 | 25638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5-07-29 | -1000 | 22.28 元 | 25644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5-07-28 | -2000 | 22.1 元 | 2565400 | 董事 |
姜仲文 | 2025-07-28 | -100000 | 22.32 元 | 7503900 | 董事、高管 |
时仁帅 | 2025-07-25 | -3800 | 22 元 | 25674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5-07-22 | -7400 | 22.46 元 | 25712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5-07-21 | -14500 | 22.15 元 | 25786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5-06-26 | -80000 | 23.04 元 | 2593100 | 董事 |
姜仲文 | 2025-06-26 | -61000 | 23.1 元 | 7603900 | 董事、高管 |
时仁帅 | 2025-06-25 | -40000 | 22.8 元 | 26731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5-06-24 | -300000 | 22.3 元 | 2713100 | 董事 |
姜仲文 | 2025-06-24 | -179000 | 22.16 元 | 76649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6-18 | -160000 | 21.29 元 | 124563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6-17 | -100800 | 21.36 元 | 126163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6-10 | -150000 | 21.84 元 | 127171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6-06 | -50000 | 20.38 元 | 128671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6-05 | -150000 | 20.28 元 | 129171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5-27 | -180000 | 21.2 元 | 130671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5-07 | -160000 | 20.82 元 | 13247100 | 董事、高管 |
徐学海 | 2025-04-30 | -49200 | 20.28 元 | 13407100 | 董事、高管 |
邱文渊 | 2024-11-15 | -200 | 29.15 元 | 22968300 | 董秘、董事、高管 |
姜仲文 | 2024-11-13 | -20200 | 28.51 元 | 7843900 | 董事、高管 |
邱文渊 | 2024-11-12 | -11800 | 29.5 元 | 22968500 | 董秘、董事、高管 |
姜仲文 | 2024-11-12 | -37100 | 30.08 元 | 7864100 | 董事、高管 |
邱文渊 | 2024-11-11 | -19700 | 29.69 元 | 22980400 | 董秘、董事、高管 |
邱文渊 | 2024-11-08 | -7900 | 27.59 元 | 23000200 | 董秘、董事、高管 |
邱文渊 | 2024-11-07 | -81900 | 24.31 元 | 23008100 | 董事、高管 |
邱文渊 | 2024-11-06 | -57300 | 21.23 元 | 23090000 | 董事、高管 |
邱文渊 | 2024-11-05 | -98400 | 17.61 元 | 23147400 | 董事、高管 |
时仁帅 | 2024-10-31 | -600000 | 18.25 元 | 3413100 | 董事 |
时仁帅 | 2024-10-24 | -500000 | 17.63 元 | 4013100 | 董事 |
邱文渊 | 2024-02-29 | -925000 | 6.56 元 | 23245900 | 董事、高管 |
傅颖 | 2024-02-29 | -300000 | 7 元 | 67332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