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ST天山 - 300313.SZ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2-04-2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Xinjiang Tianshan Animal Husbandry Bio-engineering Co.,Ltd.
成立日期
2003-06-18
注册地
新疆
所在行业
畜牧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天山
股票代码
300313.SZ
上市日期
2012-04-25
大股东
湖州皓辉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2.11 %
董秘
韩明辉
董秘电话
0994-6566618
所在行业
畜牧业
会计师事务所
深圳久安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徐大为;丰华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652300748699149X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新疆
成立日期
2003-06-18
法定代表人
陈明艺
董事长
陈明艺
企业电话
0994-6566618
企业传真
0994-6566616
邮编
831100
企业邮箱
tsxmgs@sina.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新疆昌吉市宁边西路262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种牛、奶牛的养殖、销售和进出口;冻精、胚胎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牛只养殖、销售;生鲜牛乳的收购和销售(以上项目凭许可证经营);饲料种植、加工和销售;相关畜牧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办公设备租赁等服务

经营范围:种牛、奶牛的养殖、销售和进出口,种羊养殖、销售和进出口,冻精、胚胎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生鲜牛乳的收购和销售(以上项目凭许可证经营)饲料种植、加工和销售肉类的销售和进出口业务,相关畜牧科技咨询、技术服务,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复混肥、其他肥料的制造、销售,羊毛的销售和进出口业务,经营畜牧机械、饲料牧草、畜禽养殖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其他货物与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广告制作服务、广告发布服务、广告代理服务、其他广告服务;各种项目的策划服务;建筑装饰和装修;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软件开发;互联网接入及相关服务;其他互联网信息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办公设备租赁服务;餐饮管理;居民日常生活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新疆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新疆昌吉,始建于2003年,注册资金3.12亿元,于2012年4月2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天山生物,股票代码300313,是国内首家动物育种上市公司,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于肉牛产业的A股上市公司。

天山生物自成立以来即从事牛的品种改良业务,是新疆唯一一家国家级冻精生产企业,是新疆地区褐牛改良的主要承担企业,国家级牛冷冻精液生产单位和国家级良种牛基地。

天山生物生产的牛冷冻精液已在全国多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实现销售,覆盖了国内主要的奶(肉)牛养殖区域。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研发,天山生物已建立一套集牛的育种、繁育、防疫、营养、科学饲养为一体的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结合公司多年积累的良种繁育经验和改良方案的持续研究,为牛养殖户提供优质种公牛冻精、胚胎、活体种畜等遗传物质及综合服务。

依托育种业务优势,天山生物向产业链下游延伸,重点发展肉牛业务,积累和总结了宝贵的经验。

未来,公司将围绕新疆、内蒙古等肉牛重点养殖区域,大力发展肉牛育肥养殖产业,打造国内高品质、安全健康的肉牛供应平台。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公司属于中国证监会行业分类中的畜牧业,主营业务中畜牧业占比约80%。

畜牧业中以牛育种和肉牛养殖为主。

国家高度重视包括肉牛养殖行业在内的畜牧养殖业的发展,公司所处行业景气度良好。

肉牛养殖是对资本、技术、经验、经纪、成本控制、上下游依赖性较强的行业,规模化舍饲符合我国现实情况,尚属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成熟、完善的经营模式,在消费市场空间巨大,进口牛肉变量较多的背景下,肉牛养殖企业若能在试错中不断积累经验、实施有效的降本增效策略、与上下游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将会在行业不断变革中谋取竞争优势。

图:肉牛全产业链业务流程图图:肉牛全产业链业务流程图公司牛育种和肉牛养殖分别隶属于肉牛产业链的上游和中游。

肉牛产业链环节多、链条长、涉及行业多(见上图),上游是遗传育种、饲草料及添加剂、动保防疫,中游是养殖,通常分为母牛养殖(繁育)和公牛养殖(育肥),下游是屠宰、加工、流通和销售。

在整个产业链中,上游和下游的产出都是相对标准化产品,行业相对成熟。

国内肉牛养殖行业同奶牛、猪、鸡其它养殖行业相比还是处于比较原始、分散、薄弱的状态,规模化养殖还处于起步阶段。

1、牛育种行业情况分析畜禽种业是畜牧业发展的根基,是畜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为推进畜禽种业发展,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包括生猪、奶牛、肉牛等六种畜禽,力争通过15年努力,建成比较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自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突破性品种,确保畜禽核心种源自主可控,筑牢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人民美好生活的种业根基。

其中,农业农村部本次组织制定的《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21~2035年)》明确的发展思路为:坚持自主创新,以提高肉牛生产效率和牛肉品质为总目标,立足我国主导品种群体优势和地方品种资源特色优势,加强选育和高效利用,夯实品种登记、生产性能测定和遗传评估等育种基础,加快现代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

优化联合育种组织机制。

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现代肉牛种业创新体系,全面提升肉牛种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增强国际竞争力,支撑引领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2月,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

加强“菜篮子”产品应急保供基地建设,优化生猪产能调控机制,稳定牛羊肉基础生产能力。

完善液态奶标准,规范复原乳标识,促进鲜奶消费。

支持深远海养殖,开发森林食品。

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探索构建大食物监测统计体系。

2024年6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发布《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其中提出,各地要组织落实好基础母牛扩群提质、粮改饲、牧区畜牧良种补贴、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等政策项目,按照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24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项目实施工作的有关要求,尽快制定项目实施方案,指导项目1农业农村部文件《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新一轮全国畜禽遗传改良计划的通知》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县细化落地措施,确保实施内容符合政策要求,会同财政部门加快补助资金审核兑付;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进度。

肉牛主产区要积极争取地方政策支持,加大对养殖场户特别是母牛养殖场户的扶持,稳定养殖信心;要主动争取金融机构支持,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推动存量贷款无还本续贷或合理展期;积极争取将肉牛纳入地方优势特色农产品保险奖补资金支持范围。

2025年2月,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文件提出,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

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

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

落实灭菌乳国家标准,支持以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为主体的奶业养殖加工一体化发展。

严格生猪屠宰检疫执法监管,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

提升饲草生产能力,加快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

2024年,全国拥有肉用公牛的种公牛站45家,肉用采精种公牛存栏3771头,涵盖31个品种,生产冻精5000万剂左右,产值在4.5亿元。

冻精生产主体为西门塔尔、利木赞、夏洛来和安格斯等品种。

全国现有肉牛核心育种场54家,存栏10047头优质种牛,有涵盖地方品种、引进品种、培育品种的肉牛及水牛和牦牛等共计30个品种。

在遗传育种与繁殖方面,以种公牛站、核心育种场、技术推广站和人工授精站为主体的繁育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肉牛养殖行业情况分析近年来,我国肉牛产业面临外需减弱与内需不足叠加、周期性波动与结构性矛盾交织的复杂局面。

尽管全国牛肉产能总体增长,进口规模持续扩大,但活牛交易价格波动加剧、进口牛肉价格下行、国产牛肉价格回落,消费旺季行情亦显疲软。

2025年上半年,行业在供需调整、政策干预与价格波动中呈现回暖迹象,但复苏基础尚未稳固。

(1)规模化水平逐步提升,活畜产能基本稳定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牛期末存栏数量为9,992万头,与2013年的8,985.76万头相比,近11年增长了1,006.24万头、增幅约为11.2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2024年以来,中国牛出栏量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增幅在0.25%~3.79%之间不等。

2025年上半年肉牛出栏量延续了五年连增态势,累计出栏2,203万头,同比增长2.9%,首次突破2,200万头大关。

其中一季度出栏1,215万头(同比+1.3%)、二季度出栏988万头(同比+5.0%),均创同期历史新高。

(2)肉牛市场在经历长期低迷后,2025年上半年迎来回暖根据农业农村部统计,截止2025年6月底,全国批发市场牛肉均价为63.99元/公斤,同比涨幅为4.8%;其中北京、内蒙古、河南、新疆等地批发市场的同比涨幅均超过20%。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5年6月,全国集贸市场活牛均价为27.82元/公斤,同比上涨4.1%;相比去年年底水平上涨8.1%。

各主产省牛价全面回升,截止6月底,山东、河南、陕西和贵州活牛均价分别为26.63元/公斤、26.65元/公斤、25.56元/公斤、25.59元/公斤,同比涨幅分别为12.7%、16.7%、8.4%和13.0%。

(3)商业模式趋于多样化,产业链闭环更能抵御风险在肉牛养殖领域有多种商业模式。

比如母牛养殖中的“企业+农户”模式。

母牛是一种生产工具,其生产的牛犊可以直接出售,并且母牛一年一胎,一胎一犊,怀胎十月才能产下牛犊,因此母牛养殖需要精细化的管理,对于没有怀孕的母牛就要尽量缩短其空怀期(本次产下牛犊到下次怀孕的期间),而对于怀孕的母牛就应该悉心照料;“企业+农户”模式应运而生,企业能够提供初始的母牛、饲料配方、技术指导以及后续牛犊的收购,而农户负责养殖则更能用心、细心,更符合母牛的养殖规律。

在公牛养殖中“接力养殖”(也称“分阶段养殖”)模式也十分常见。

以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西门塔尔牛为例,从犊牛养到出栏,至少需要18个月,对于育肥企业来说在一个完整的饲养周期内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并且受市场行情的波动性影响,甚至在出栏时候可能出现赔钱的情况;因此“接力育肥”就显得十分重要。

通过把一头牛的养殖周期划分为4-5个不同的养殖阶段:犊牛、架子牛、二槽牛、育肥牛等,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参与主体负责养殖,一来能缓解养殖成本压力,二来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冲行业价格波动的周期性。

在行业周期性波动较大时,产业链闭环就显得尤为重要。

肉牛养殖在整个产业链中风险相对较大,2024年整个肉牛产业链中,除了养殖端整体亏损以外,下游的活牛流通、屠宰、牛肉销售等环节都有相对稳定的盈利。

究其原因,一方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稳定肉牛生产发展的通知》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5全国畜牧总站《2024年中国肉用及乳肉兼用种公牛遗传评估概要》面活牛流通、屠宰、牛肉销售的操作周期较短,受价格波动影响相对较小;而养殖环节周期动辄超过1年,销售价格受市场行情影响极大;另一方面,活牛每天都要饲喂,每天都有成本的投入,即使想止损也需要一定的周期;第三,活畜的价格传导到牛肉价格有延时性,并且牛肉价格的跌幅通常要远低于活畜价格。

综上,在行业周期下行的大环境下,打造产业链闭环,形成自循环,板块之间进行利润调节,会在很大程度上抵御行业风险。

(二)公司市场地位及业务规划公司从事牛品种改良业务,是国家级牛冷冻精液生产单位和国家级良种牛基地,是新疆唯一一家国家级冻精生产企业,是全国种业阵型企业、新疆自治区奶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新疆自治区肉牛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自治区种业提升计划成员单位。

2024年,在乳用种公牛方面,公司荷斯坦种公牛在全国遗传评估概要中CPI排名第三,产奶量育种值排名第三,乳脂量育种值排名第一,乳蛋白量育种值排名第一,GCPI排名第七,产奶量育种值排名第三,体细胞评分排名第十九,泌乳系统育种值排名第十一。

在2024年的中国肉用及乳肉兼用种公牛的遗传评估概要中,西门塔尔牛肉用指数CBI方面:前一百名中天山生物占9头,前两百名中天山生物占31头,占比全国第二,65121606和65118596分别排名第四、第七;在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指数TPI方面,全国前五十名中天山生物占16头牛,数量最多,在安格斯牛的遗传评估方面:65117455位列全国第二;在褐牛遗传评估方面前十名的种公牛中有7头都是天山生物培育。

2024年,公司分别从国家奶牛核心育种场、国家肉牛核心育种场引进优秀后备公牛45头,其中19头为华西牛,丰富公司种公牛品种的同时提升了公司的种质水平。

公司与国家肉牛遗传中心、国内育种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肉用西门塔尔牛育种联合会”,共同提升我国肉牛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推进遗传改良进程。

作为国内第一个肉牛联合育种联盟—金博肉用牛后裔测定联合会的发起单位之一,公司自2016年起持续开展西门塔尔青年公牛的后裔测定工作。

经过多年的发展与技术研发,公司已建立一套集牛的育种、繁育、防疫、营养、科学饲养为一体的现代化良种繁育体系,结合公司多年积累的良种繁育经验和改良方案的持续研究,为牛养殖户提供从育种改良方案到日常养殖的综合服务。

基于育种业务优势,公司加速推进产业链纵向整合,重构肉牛产业及终端销售体系。

在产业上游端,公司重点布局新疆、内蒙古两大肉牛主产区,通过将资本、管理、技术相结合,实施牧场标准化改造及配套设施升级,构建科学养殖管理体系。

公司致力于热鲜牛肉的生产、销售,在不改变现有消费习惯的前提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另一方面,公司将打造自有鲜牛肉品牌,在点滴积累中赢得消费者的信赖,构建国内高品质、安全健康的肉牛供应平台。

(三)主要业务和产品公司的主要业务为种牛、奶牛的养殖、销售和进出口;冻精、胚胎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牛只养殖、销售;生鲜牛乳的收购和销售(以上项目凭许可证经营);饲料种植、加工和销售;相关畜牧科技咨询、技术服务等;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办公设备租赁等服务。

主要产品为:自产种公牛冻精和胚胎,品种包括:荷斯坦、褐牛、西门塔尔、夏洛来、安格斯、利木赞等主要品种;育肥牛;进口冻精和胚胎产品;羊冻精和胚胎产品;青年种母牛推广、销售业务;孕牛推广、销售业务;牛羊育种规划、繁殖托管、修蹄护理、奶厅检测、饲养管理咨询、育肥技术等服务;牛、羊活畜;进口种牛、种羊;牛羊肉产品;牧场、农业用地经营、租赁服务;牛奶等副产品销售。

(四)公司主要业务经营模式:1、冻精业务经营模式1.1生产模式(公牛的养殖及选育)公司经营的冻精业务是基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兽医局颁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公司深耕育种行业多年,开展牛、羊冻精生产和销售、后备种公牛定向培育、胚胎移植及繁育技术培训等业务。

(1)后备公牛的来源①公司从国家核心育种场选购后备公牛。

国家核心育种场每年都会拍卖一些自己培育的各品种种公牛,公司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参加竞拍购买后备公牛,通常公司按照留种数量的3倍购买后备公牛。

②胚胎移植:为了丰富种公牛站特定牛群的遗传基因,公司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遗传性能的胚胎,并通过与规模化牛场签订移植协议,开展胚胎移植业务,同时公司每年亦可由此获得一定数量的后备公牛。

③定向培育:为响应国家的种业振兴战略,培育适应本地环境的种公牛,育种公司联合新疆的国家核心育种场,挑选符合条件的优质母牛,通过公司的选种选配技术,选择适应性强的公牛,定向培育适应新疆环境饲养条件的后备种公牛、后备母牛群。

为公司自主创新育种,及持续在新疆做好品种改良,提升生产效率奠定基础。

(2)后备公牛的选育公司将购买来的后备公牛,按照公司后备公牛培育计划和选育流程逐步选育出符合要求的种公牛。

1.2服务模式公司依靠自身多年积累的良种繁育经验及技术,建立了集品种改良、良种繁育、育种规划、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治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服务体系,为养殖户提供高品质服务。

通过对客户饲养牛进行生产性能和体型外貌测定,将其纳入公司信息收集体系,定期监测,为养殖户提供配种方案、繁殖效率、饲养管理、疫病防治等方面的指导建议。

公司向养殖户提供全套技术服务,养殖户得到最适合其牛群遗传特征的最优改良方案,牛群后代性状将得到更大的改善,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1.3销售模式公司牛、羊冻精、胚胎销售分为政府采购与非政府采购两种方式,其中政府采购为公司通过参加各级畜牧主管部门招标的方式进行销售。

非政府采购方式为公司向牧场用户推广牛、羊冻精销售及胚胎产品,主要面向对牛品质与品种有较高要求的大中小型牧场、养殖合作社、养殖户等。

2.活畜养殖业务经营模式公司活畜养殖目前主要为牛只养殖业务,主要包括青年母牛调理和育肥肉牛养殖。

2.1采购模式公司根据销售订单或自行采购计划,明确采购数量、时间段、牛只标准、采购单价,主要为:①由公司的专业采购团队从各个大型活牛交易市场,按照采购标准选购优质牛只;②通过长期合作的牛贸易经纪人采购,对方按照品质、价格要求,将符合标准的牛只供于我方,我方验收合格后进行支付购牛款;③通过参与奶牛养殖企业、种公牛场等养殖企业淘汰母牛(奶牛)竞价购买活动或通过经纪人购入退役母/奶牛。

2.2生产模式公司对所有采购牛只入场验收后、统一进行防疫保健(疫苗接种)、称重记录,打耳标分群(以体重为主),登记录入系统。

(1)调理饲养模式对选购的架子牛、青年母牛进行一定时间的恢复期饲喂、观察、检疫、疾病治疗,然后健胃、驱虫等;通过一系列的调理饲养,使牛只达到满足出栏标准的良好状态。

(2)育肥饲养模式育肥包括增长期育肥和肉质改善期育肥,需要按不同育肥的饲养目标、技术要求、饲料配方采用TMR全混日粮技术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饲料转化率。

2.3销售模式公司根据客户需求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销售多种不同用途的牛只,主要以青年母牛和育肥肉牛为主,其中育肥肉牛根据不同饲养条件和周期又细分为架子牛、二槽牛、退役母牛、育成肥牛等。

青年母牛的主要买方为母牛繁育企业(个人),多采取订单模式,公司按照订单客户的购买需求,选购确定标准的青年母牛,经驱虫、防疫、应激调理后达出栏标准后向其交付;架子牛、二槽牛买方主要为规模育肥客户、育肥养殖企业(个人);退役奶牛、退役母牛、育成肥牛的买方主要为屠宰企业(个人)。

公司根据养殖计划,结合市场行情,直接或者通过牛经纪人销售给最终客户。

3.土地租赁业务经营模式土地租赁业务的主要承担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农牧科技,农牧科技以农业开发用地的出租、农业种植为主。

公司将农业开发用地承包给农户种植,获取土地承包(租金)收入,土地主要用于种植饲草、小麦、甜菜、棉花、番茄等农作物。

(五)报告期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变化情况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1.20万元,同比减少12.0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79.66万元,同比亏损减少71.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83.35万元,同比亏损减少60.21%。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24,083.34万元,较年初减少2.97%,其中,流动资产减少3.37%,非流动资产减少2.83%;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1,157.59万元,比年初减少206.30%。

报告期,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因素如下:1、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024年末至报告期内,公司对上游养殖业务实施战略性收缩调整,致使公司活畜收入相应减少。

当前肉牛行情呈现回暖迹象,公司及控股股东重大事项处置已近尾声,资金状况也将逐步好转,目前公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正有序扩大活畜养殖规模,持续推动该主营业务的发展,以落实公司整体战略布局。

2、亏损减少:报告期公司亏损减少,主要原因是上年同期受国内养殖行情下行、肉牛价格下跌影响,公司活畜销售亏损,而报告期公司活畜销售同比减少且减亏所致。

3、非经常性损益影响:报告期,非经常损益影响归母净利润增加约300万元,主要系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所致。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天山畜牧昌吉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昌吉州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昌州国资发[2009]52号”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财政厅“新财资管[2010]15号”文批准,2009年8月14日,公司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天山生物有限以经中和正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截至2009年7月31日账面净资产6,889.08万元按1:0.98968折为6,818万股,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公司于2009年9月29日办理了工商登记,并领取了注册号为65230005000027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