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天禾股份 - 002999.SZ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9-0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TIANHE AGRICULTURAL MEANS OF PRODUCTION CO.,LTD.
成立日期
2009-03-26
董事长
刘艺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零售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天禾股份
股票代码
002999.SZ
上市日期
2020-09-03
大股东
广东省供销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4.28 %
董秘
刘勇峰
董秘电话
020-87766490
所在行业
零售业
会计师事务所
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刘火旺;区敏怡
律师事务所
广东连越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000685245560D
组织形式
集体企业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9-03-26
法定代表人
姚伟英
董事长
刘艺
企业电话
020-87766490
企业传真
020-87767335
邮编
510080
企业邮箱
zqbgs@gd-tianh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州市越秀区东风东路70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销售并提供专业农技服务。

经营范围:批发、零售、国内贸易代理服务、网上销售:化肥、农药、农膜(危险化学品除外)、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除外)、农业机械、农业工具、灌溉设备、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农业项目投资;化肥、农药、农膜及农资网络建设咨询;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止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批发:危险化学品(具体按本公司有效《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农业技术推广、咨询与培训服务;化肥、农药产品应用技术服务;施药施肥服务;农业机械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仓储设备租赁服务,办公设备租赁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3月通过股份制改组设立,是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直属企业,前身是成立于1952年的广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有着72年的经营历史。

公司以直达终端的网络配送体系为支撑,提供全品类的农资产品、现代农技服务并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

天禾股份在全国农资流通企业综合竞争力排名第4,在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排名第332,中国农业企业500强排名第82,广东企业500强排名第167,是中国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农资流通服务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于2020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是华南农资流通第一股。

天禾股份秉承“诚信为本,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和“以专业的农技服务+优质的农资产品为核心”的经营理念,以“立足广东、深耕华南、走向全国”为发展战略,确立“发展成为全国领先的现代农业生产综合服务龙头企业”的全新愿景。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优质的产品资源、构建了专业的农技服务体系、建立了布局合理的销售网络和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不断夯实“为农服务”基础,为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农业强国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天禾股份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云南、湖南、江西、山东、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河南、陕西、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山西、贵州及北京等主要农业和农资消费大省建立了103家配送中心及在广东省各地设立50家县域农服公司,服务于超过25,000家农资服务站及种植大户等终端客户,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部和农技服务团队的优势及优质资源平台,实现了配送网络终端化和销售服务一体化。

公司拥有专业仓储物流设施和配送、农化服务车辆,建立了专业的农技服务团队,每年开展各项农技服务活动超过10000场。

天禾股份与众多国内外优质农资厂商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形成高效低毒、绿色环保、覆盖作物种植全程的优质产品资源体系,不断满足农户和作物的需求。

公司面向批发客户和工业客户主要销售氮肥和钾肥,同时基于华南地区果菜等经济作物繁多、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公司组合多种优质产品,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制定了多种作物的解决方案,通过面向终端的销售网络,销售复混肥和农药等差异化较大、市场稳定的产品。

近年来,天禾股份先后荣获“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中国农资行业时代工匠”“中国农资行业优秀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服务类)”“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广州市市长质量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改革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好评,品牌深受广大农民朋友信赖。

作为广东省供销合作社直属企业,公司始终坚守“为农服务”初心使命,在以联合社机关主导的行业指导体系和社有企业支撑的经营服务体系为核心的“双线运行”机制下,大力推动“省市县”联合合作,牵头推进“4+100+1000”、覆盖“耕、种、管、收”等农业生产服务全过程的广东供销公共型农资农技服务网络建设,构建上下贯通、高效运转、有机融合的农业生产综合服务体系。

未来,天禾股份将坚守农资农技主责主业,主动融入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把握全面深化改革契机,坚持改革创新,推动企业持续健康、良性稳健发展,全面提升企业发展活力、综合实力和为农服务能力,在服务全面乡村振兴、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农业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广东省供销社和省供销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落实广东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百千万工程”,紧紧围绕省社“四网一基地一平台”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入践行“以农户为中心,以作物为导向”的经营理念,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以及持续低迷的国内农资市场局面,团结拼搏,守正创新,持续稳固农资流通基本盘市场地位,经营质效显著提升;同时大力推动经营服务模式转型升级,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780.67万元,同比增长54.66%;归母净利润2,302.65万元,同比增长46.40%。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作为供销系统民生保供企业,公司秉承“诚信为本,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以直达终端的网络配送体系为支撑,提供全品类的农资产品及专业的现代农技服务。

公司在华南地区的农资流通、农技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领域具有重要地位,为区域内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掌握了优质的产品资源、构建了专业的农技服务体系、建立了布局合理的销售网络和直达终端的配送体系,不断夯实“服务三农”基础,满足农户和作物的种植需求。

公司面向批发客户和工业客户主要销售氮肥和钾肥,这是公司提升行业地位的基础性业务。

与此同时,基于华南地区果菜等经济作物繁多、市场需求多元化的特点,公司组合多种优质产品,结合现代农业技术,制定了多种作物的解决方案,通过面向终端的销售网络,销售复混肥和农药等差异化较大、市场稳定的产品,销售对象主要包括种植大户、农资服务站等终端客户。

公司突破了农资流通行业“重流通、轻服务”的多级分销传统模式,发展了“以直达终端的网络配送体系为支撑,提供全品类的农资产品及专业的现代农技服务”的经营模式。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广东、福建、海南、广西、云南、湖南、江西、山东、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河南、陕西、甘肃、新疆、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河北、贵州及北京等主要农业和农资消费大省建立了99家配送中心,直接对接服务的终端核心门店和种植大户超25,000家,服务区域实现24小时全天候响应,2小时内产品送达。

依托服务网络,公司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全力保障农业生产需求。

与此同时,公司紧紧围绕服务广东省供销社综合改革发展大局,在广东省供销社“四网一平台一基地”公共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立足生产服务端牵头建设“4+100+1000”广东供销公共型农资农技服务网络、主导运营“社村”公司,目前在广东省建设了4个区域服务中心、51家县域中心(39家县域农服公司、12家“社村”公司)、516家镇村作物服务中心,服务覆盖全省所有水稻主产区,充分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主力军作用。

后续,公司将持续深化“以农户为中心,以作物为导向”理念,做强“农资流通基本盘、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两大通道,促进营养、植保、服务“三网”融合发展,协同推动广东粮食和特色优势农产品全产业链价值提升,致力发展成为国内现代农业生产综合服务的引领者。

(二)业绩的驱动因素1.公司以直达终端的网络配送体系为支撑,提供全品类的农资产品及专业的现代农技服务的经营模式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对配送网络的建设投入持续扩大。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在全国22个省份及北京市建立了99家配送中心,服务于超过25,000家农资服务站及种植大户等终端客户,依托农技服务团队的优势及优质资源平台,实现了配送网络终端化和销售服务一体化。

2.公司在提升现代农技服务方面的技术驱动。

公司坚持以现代农技服务为先导的理念,向种植户、农资服务站等客户销售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时,为种植户、农资服务站配套提供的作物解决方案服务,包括测土配方施肥服务、作物经理精准服务、“天禾好作物”农技服务站、田间试验示范服务、技术培训及新产品营销等模式,通过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种植户的种植、产出水平,提升精准施肥、用药的需求。

3.产品资源拓展的驱动。

公司深耕农业生产资料流通领域,持续构建高效低毒、绿色环保、覆盖作物种植全程的全品类农资核心产品体系,涵盖氮肥、钾肥、复混肥等各类化肥以及高效低毒农药。

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构建优质稳定的上游资源供给渠道,不断拓展产品资源,加强战略合作。

公司与国内外知名肥料及农药厂商如雅苒商贸(上海)有限公司、中海石油化学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亚钾国际投资(广州)股份有限公司、永农生物科学有限公司、智利化学矿业有限公司等保持密切且良好的合作关系。

4.“绿色农资”自主产业体系建设的驱动。

公司确立了“自主产品”战略,集中资源构建绿色高效、发展前景较好的自有产品体系,逐步形成“有机肥、复混肥、特种肥、农药、种子种苗”等多个品类齐头并进的发展趋势,“彩虹牌、禾健翠、飞蓟、粤蔬”等自主品牌市场地位不断提高。

自主肥料方面,公司积极探索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产品;自主农药方面,公司有序推进产品开发和立项登记等工作;种业种苗方面,公司初步构建起果树种苗、蔬菜种子种苗、大田作物种子种苗等多个品种共同推进的种业发展新格局。

5.农产品全产业链业务的驱动。

公司全面推进战略转型,在广东因地制宜发展合作经济,协同“四网一基地一平台”、各级供销社、村集体、广大农户大力开展“社村”合作试点,深化“订单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模式,协同打通丝苗米、马铃薯、豇豆、菠萝、荔枝、三华李等广东粮食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生产、流通、加工、销售等环节,致力推动农产品全产业链价值提升,促进产业增值增效、农户增产增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6.公司进一步完善内控管理体系的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修订落实安全生产、舆情管理、品牌管理等系列规章制度,着力提升治理效能;严格遵守证监会、交易所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等各项工作,推动公司持续规范运作;持续深化双制协同监督工作机制,筑牢风险防线;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专项工作,积极开展隐患排查与培训演练,切实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7.以数字化建设为支撑的战略驱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数字化、平台化思维,进一步统一战略思想,推进制定数字化建设规划方案,全面梳理公司农资、农服、内控管理等方面的数字化路径,致力推动搭建“为农服务数字化平台”等,通过汇聚优质农资流通和农技服务资源,推动农资经营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赋能农资经营服务模式转型升级。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1、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进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我国乡村全面振兴战略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守正创新,锚定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公司作为农资流通企业,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时期承担着全新的使命与责任,在服务农业生产、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等“三农”工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农资流通企业应牢记为农服务宗旨,充分发挥农资流通主渠道作用,以自身经营服务积极融入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基石,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从宏观经济形势看,2025年以来,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多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升,全球经济和跨境贸易增长动能减弱,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

国内方面,在全球经济动能减弱的大背景下,农资行业竞争加剧情况明显,农资商品价格波动频繁。

当前,我国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农业强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举措,社会和国家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农资流通行业也不例外。

从农资行业形势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①政策引领,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业经营体系,健全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70周年之际作出重要指示,要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扎根农业农村,聚焦主责主业,深化综合改革,强化机制创新,持续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综合平台,当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纽带;广东省委“1310”部署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加快补齐高质量发展短板。

统筹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引导各方面资源力量强县促镇带村,全面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聚力提升城镇建设能级,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将短板变成“潜力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②绿色转型,带动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五”期间,农业发展进入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的新阶段,对农药减量增效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中提出要加快农业绿色低碳发展。

推广绿色生产技术,降低经济作物化肥施用强度,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监测评估;稳步推进农业减排固碳,加快老旧农机报废更新和绿色技术装备应用,开展农业减排固碳技术攻关。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印发《“绿色农资”升级行动方案(2022—2025)》,提出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供销合作社传统主业,践行“绿色农资”升级行动,加快推动系统农资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

为加快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健全化肥农药减量化机制,农业农村部制定了《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旨在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生态包容的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让农药使用品种结构更加合理,全面提升科学安全用药技术水平,力争化学农药使用总量保持持续下降势头。

在此背景下,农资产品将主要向有机生态型、高效低毒型、缓释配方型产品转型。

③科技赋能,促进农业农村数字化发展。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支持发展智慧农业,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等技术应用场景。

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以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为工作主线,以全面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农村管理服务效能为主要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加大政策支持、强化应用导向,着力破解信息感知、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各环节的瓶颈问题,统筹推进技术装备研发、集成应用、示范推广,大幅提升农业智能化水平,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新动能。

④服务多元,驱动农业社会化服务。

农业农村部在《关于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培育农业服务业战略性大产业为目标,以聚焦农业生产薄弱环节和服务小农户为重点,按照引导、推动、扶持、服务的思路,大力培育服务主体,积极创新服务机制,着力拓展服务领域,加快推进资源整合,逐步完善支持政策,发展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以服务带动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引领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和绿色化,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在2024年度农资流通企业竞争力排名第4,全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排名第332,广东省企业500强排名第167,是中国具有较大品牌影响力的农资流通服务企业,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

近年来,公司先后荣获“2024年度农资流通企业竞争力AAAAA级”“农资行业知名品牌(服务类)AAAA级”“企业信用等级AAA级”“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广东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服务实体经济产融基地储备企业”“全国百佳农资经销商”“中国农资行业时代工匠”“中国农资行业优秀农业社会化服务品牌”“中国农资行业知名品牌(服务类)”“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广州市市长质量奖”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改革发展成效得到社会各界高度好评,品牌深受广大农民朋友的信赖。

1.商品采购与存货情况公司掌握了上游优质产品资源,与众多国内外优质农资厂商产品建立了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主营产品涵盖氮肥、钾肥以及复合肥、掺混肥、特种肥、农药、种苗等差异化、全品类农资产品体系,形成高效低毒、绿色环保、覆盖作物种植全程的优质产品资源体系,不断满足农户和作物的需求。

2025年上半年,公司向前五名供应商采购额194,596.68万元。

2.存货管理政策,对滞销及过期商品的处理政策存货管理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控制合理库存量,确保存货在各流转环节的安全。

公司制定了存货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定期对商品存货进行实物盘点。

期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后,按存货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提取或调整存货跌价准备。

同时,公司结合商品属性和特点,按照行业相关规范对滞销及临期商品及时进行换货、退货处理,保证存货商品质量。

3.报告期内仓储与物流情况公司持续深化“配送网络终端化”战略,构建了完善的农资终端配送服务网络体系。

公司区域配送中心广泛布局于交通便利的铁路、陆路、水运中转枢纽,所有区域配送中心均配备专业配送车辆、专业农资农技服务人员,能快速响应终端客户的农业生产需求。

公司在全国22个省份及北京市建立了99家配送中心,继续深化“立足广东、深耕华南、走向全国”布局。

在服务区域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响应,2小时内产品送达,打通农资配送与农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为提升农资供应效率,天禾股份除租赁第三方仓库进行日常货物进出管理外,还构建了立体高效的仓储物流体系,确保农资供应的及时高效。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总仓储面积超400万平方米,并拥有国储库点70多个。

在广东省内设置90多个农资仓,仓储面积约50万平方米,其中在珠三角的广州和台山、粤西的湛江、粤东的汕尾、粤北的南雄等地自建了农资仓储基地,湛江、广州等大型库点单一库容超10万吨;同时有国储库点40多个、省储库点10多个、市储库点4个、专用码头1个、铁路专用线2条。

发展进程

2009年1月15日,省供销社出具《关于省农资总公司改制成立新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粤供科函[2009]8号),同意省农资公司与何春等18位原省农资公司员工出资设立股份公司。

2009年2月18日,省农资公司和何春等18位自然人签订《发起人协议书》,约定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公司股本为1,000万股。

其中,省农资公司以货币出资600万元,认购6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60%;其余18位自然人以货币出资400万元,认购400万股,占公司总股份的40%。

2009年3月17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届股东大会。

同日,广东中乾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粤中乾(验)字[2009]第0017号】验证,截至2009年3月17日,公司收到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1,000万元。

2009年3月26日,公司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并取得了注册号为440101111223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罗旋彬 2025-09-16 -50000 6.95 元 1863200 董事、高管
罗旋彬 2025-09-10 -50000 6.93 元 1913200 董事、高管
罗旋彬 2025-09-08 -141800 6.91 元 1963200 董事、高管
刘勇峰 2025-07-11 -118100 7.14 元 354300 董秘
刘勇峰 2024-12-04 -25000 6.9 元 472500 董秘
刘勇峰 2024-12-02 -10000 7.4 元 497500 董秘
刘勇峰 2024-11-29 -5000 7.51 元 507500 董秘
刘勇峰 2024-11-28 -27800 7.11 元 512500 董秘
刘勇峰 2024-11-25 -42200 6.29 元 540300 董秘
刘勇峰 2024-11-22 -13300 6.4 元 582500 董秘
刘勇峰 2024-09-20 -16700 5.1 元 595800 董秘
刘勇峰 2024-09-06 -17500 5.03 元 612500 董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