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ST星农 - 603789.SH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5-04-27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Thinke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4-02-25
董事长
何德军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星农
股票代码
603789.SH
上市日期
2015-04-27
大股东
星光农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6.32 %
董秘
王黎明
董秘电话
0572-3966768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波,奚彬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759058101Y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4-02-25
法定代表人
郑斌
董事长
何德军
企业电话
0572-3966768
企业传真
0572-3966768
邮编
313017
企业邮箱
603789@xg1688.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星光大街169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农业机械制造;农业机械销售;农业机械租赁;农业机械服务;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制造;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安装、维修;智能农业管理;智能农机装备销售;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农林牧渔机械配件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渔业机械销售;渔业机械制造;金属材料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农作物秸秆处理及加工利用服务;农林牧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生物有机肥料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机械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3789),专业为客户打造作业性能优越和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并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秉承中国农业文明传统,致力于中国现代农业装备的推广与应用。

公司拥有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开发三十余年经历的资深高级工程师,多位专业的高级技师和一支技术型员工队伍,因此在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获得并储备了多项国家专利,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湖州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OHSAS18000企业健康安全等三体系认证;公司建有企业研究院、产业技术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先后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引领收获机械行业的技术升级。

拥有国际先进制造加工设备,主要生产收获机械、动力机械、耕整机械,产品畅销全国,同时出口多个国家,其优越的作业性能,可靠的售后服务保障,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信赖。

公司倡导富国兴农,以人为本;注重研发与服务,崇尚品质与管理。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以稳健的步伐迈向世界舞台!

商业规划

公司始终锚定战略规划与经营计划,稳健推进各项业务布局,在稳固主营产品竞争力的基础上,在农业服务、加工业务领域开展创新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营销网络,拓展优质客户资源,布局海内外市场,但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市场新增需求相对疲软等多种因素影响。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26,939.30万元,主营业务收入25,637.15万元,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12.65%和13.10%,实现净利润-18,719.11万元,经营业绩亏损且亏损有所扩大。

从区域上而言,国内业务收入20,223.84万元,同比下滑25.74%,国外业务(含委托出口)收入5,413.31万元,较同期上涨138.37%。

从产品和业务上来看,公司积极推进海外市场战略布局,针对出口国家农业生产特点,对产品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优质产品和完善服务激发了潜在需求,带动海外市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增长,公司稻麦联合收割机出口量大幅增长;随着公司优化销售渠道、加强区域经销商合作,公司旋耕机、压捆机、烘干机等产品销量有所上升;国三产品透支、国四产品顾虑等影响因素仍然存在,使得2024年用户购机意愿不足,公司采棉机、拖拉机、插秧机等产品销量有所下降。

除农机业务外,公司农事服务收入886.58万元,同比下滑85.54%,加工业务收入2,110.46万元,为本年度四季度新增业务。

2024年度,在销量下降的背景下,公司厂房、土地、设备的折旧费用,以及人员工资等固定支出仍然较大,导致单台产品的成本分摊持续处于高位,在公司固定成本摊销费用居高不下的现实情况下,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依旧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应收账款回款问题始终未能得到彻底解决,多重不利因素叠加之下,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持续亏损,利润总额为-16,880.71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年度经营计划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1、持续优化并开发新产品公司始终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在持续推进传统产品迭代升级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产品领域。

在传统优势领域,公司深耕稻麦联合收割机等核心产品的技术革新,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差异化的作业环境,开展精准化、适应性的产品研发工作,让经典产品焕发新的活力。

面对山地丘陵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关键短板,公司布局特色农机研发赛道,以攻克山地复杂地形适应性难题为目标,进行轻型履带式拖拉机、轻型履带式旋耕机等各类山地丘陵类农机产品的技术研究、探索与推广运用,目前已推出再生稻专用收割机、自动高速插秧机等新型智慧农机具。

2、加快拓展新业务在农事服务方面,在重庆、安徽、新疆、江西等多地全面布局,构建起覆盖旋耕、飞防、插秧、收割等全链条的作业服务体系,不断拓展业务区域、丰富服务种类,成功打破以往仅在四季度创收的局限。

同时,公司积极推动智慧农业服务管理平台的搭建,旨在实现农业生产从耕种到收后处理的全流程数据化管理,加速数字技术与农事服务经营体系的深度融合。

在制造及加工业务方面,公司聚焦两大核心板块:一是以客户定制化的结构件、零配件需求为导向的自制销售业务,二是以涂装、组装、焊接等工艺需求为主的来料加工劳务服务。

公司充分发挥技术与设备优势,依托先进的数控机床、激光切割机等专业加工设备,以及成熟的机械制造工艺,深度覆盖制造业全流程需求,致力于打造区域性装备制造共享中心,为各类企业提供专业高效、集约优质的制造及加工服务。

3、深耕开拓国内外市场在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参加农机展会,与国内稳定优质客户、优秀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持续巩固既有市场份额,公司注重倾听客户需求,为客户量身定制服务方案,提供成套化解决方案,及时响应客户反馈,不断增强客户粘性,维护好客户关系。

在海外市场,公司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发展方针,尤其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开发力度,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报告期内,成功在乌兹别克斯坦、墨西哥等国家开发新经销商,为海外业务增长注入新动力。

在品牌推广与营销上,通过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参加展览直观展示产品优势,与战略合作伙伴合作推广等方式,全方位提升品牌知名度与曝光度,吸引更多目标客户的关注。

4、深化降本增效行动公司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将降本增效理念贯穿经营全流程。

通过预算编制、执行审核、支出分析,实现成本管控常态化;积极盘活闲置、低效资产,有效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公司构建起全流程风险防控机制,通过专人负责、动态跟踪、绩效挂钩等方式,综合运用分期还款、法律维权、向非关联经销商提供担保等多种手段加快资金回笼,持续优化现金流质量,降低坏账风险。

5、持续提升产品质量通过系统化培训,强化全员质量意识,提升员工专业素养,并落实质量责任追溯制度,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全流程倒查,明确责任主体,杜绝管理盲区。

实行全程质量监控,对原材料入厂检验、生产制造、成品出厂及售后服务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

生产现场采取高频次巡检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同步建立售后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收集用户在实际应用中的反馈意见。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原“湖州星光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

发行人前身星光农机有限成立于2004年2月25日。

2011年11月21日,星光农机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以星光农机有限截至2011年10月31日止,经天职国际出具的天职沪SJ[2011]第1752号《审计报告》审计的净资产277,125,277.93元为基础,按1:0.54127144633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本15,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整体变更设立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6日,天职国际出具天职沪QJ[2011]1760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公司15,000.00万元注册资本已足额到位。

2011年12月9日,发行人在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公司设立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33050040000593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00万元。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郑斌 2024-08-02 -1032000 4.79 元 1548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郑敬辉 2024-08-02 -120000 4.79 元 180000 董事
蒋正光 2024-08-02 -200000 4.79 元 300000 高级管理人员
童斌 2024-08-02 -360000 4.79 元 540000 高级管理人员
王黎明 2024-08-02 -120000 4.79 元 180000 高级管理人员
施健 2024-08-02 -200000 4.79 元 300000 高级管理人员
徐敏生 2024-08-02 -320000 4.79 元 480000 董事
张奋飞 2024-08-02 -120000 4.79 元 180000 高级管理人员
吴海娟 2024-08-02 -60000 4.79 元 90000 高级管理人员
刘涛 2024-08-02 -360000 4.79 元 540000 高级管理人员
何德军 2024-08-02 -1032000 4.79 元 15480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