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ST星农 - 603789.SH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5-04-27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Thinke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4-02-25
董事长
何德军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星农
股票代码
603789.SH
上市日期
2015-04-27
大股东
星光农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6.32 %
董秘
王黎明
董秘电话
0572-3966768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上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波;奚彬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759058101Y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4-02-25
法定代表人
郑斌
董事长
何德军
企业电话
0572-3966768
企业传真
0572-3966768
邮编
313017
企业邮箱
603789@xg1688.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和孚镇星光大街169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销售与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农业机械制造;农业机械销售;农业机械租赁;农业机械服务;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制造;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安装、维修;智能农业管理;智能农机装备销售;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农林牧渔机械配件销售;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渔业机械销售;渔业机械制造;金属材料销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农作物秸秆处理及加工利用服务;农林牧渔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林废物资源化无害化利用技术研发;生物有机肥料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农业机械上市企业(股票代码:603789),专业为客户打造作业性能优越和高效率的农业机械并提供技术支持。

公司秉承中国农业文明传统,致力于中国现代农业装备的推广与应用。

公司拥有从事农业机械研究和开发三十余年经历的资深高级工程师,多位专业的高级技师和一支技术型员工队伍,因此在农业机械的研发、制造等方面具有雄厚的实力。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获得并储备了多项国家专利,是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企业;二级安全质量标准化企业;湖州市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ISO14000环境管理、OHSAS18000企业健康安全等三体系认证;公司建有企业研究院、产业技术联盟、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科研平台,先后参与起草了多项国家与行业技术标准,引领收获机械行业的技术升级。

拥有国际先进制造加工设备,主要生产收获机械、动力机械、耕整机械,产品畅销全国,同时出口多个国家,其优越的作业性能,可靠的售后服务保障,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一致信赖。

公司倡导富国兴农,以人为本;注重研发与服务,崇尚品质与管理。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以稳健的步伐迈向世界舞台!

商业规划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505.79万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59.82%,利润总额为-2,200.8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093.39万元,均较上年同期减亏明显,主要原因是农机业务稳固发力的同时,农事服务、制造及加工、燃油喷射系统多业务形成发展合力,推动营收和净利润提升,以及处置子公司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使得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和盈利能力都有所改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为-10,771.5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亏损2,975.08万元,主要是处置子公司所获收益为非经事项,且公司母公司对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了转回,涉及影响金额2,085.81万元,因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

2025年上半年,公司虽在多业务协同推动下实现营收同比提升,但整体仍处于亏损状态,原因如下:(1)农机市场“国三升级国四”影响持续,前期需求透支未消,公司农机业务的整体营业成本偏高和盈利能力弱的本质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加之土地、厂房、设备折旧、坏账计提及人员薪资、无形资产摊销等固定成本大,致单台产品的成本分摊持续处于高位,产品的综合毛利率依然偏低;(2)报告期内进一步计提了发出商品(主要采棉机)的存货跌价准备,涉及影响金额1,897.72万元,连同原材料、库存品和在产品的计提合计影响金额达到了3,127.94万元;(3)尽管新业务的开展带来了营收的增长,但相对的成本开支整体基数增加、前期装修和设备等资产的投入造成费用增加。

报告期内,公司根据年度经营计划以及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主要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1、深耕国内根基,拓展国际版图在国内市场,积极把握“一大一小”等重点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加大与重点区域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合作力度,通过新产品的研发推介会、现场作业演示等活动,有效提升公司产品的市场认知度与占有率。

在国际市场,持续深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并积极拓展北美洲、欧洲等新兴市场,业务端同步推进农机整机出口、部件出口与服务以及包括燃油喷射系统等新业务的出口,针对不同区域特点定制产品和服务方案,以贴合当地需求的本地化策略,进一步巩固既有市场份额,稳步扩大全球市场版图。

2、新业务协同发展,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公司部署深耕农事服务、制造及加工和燃油喷射系统的业务新赛道,各板块协同推动业绩增长。

农事服务延伸棉花、小麦、水稻等多品类作物,改变了以往以棉花采收为主的状况,使得上半年就形成了业务收入;制造及加工业务以客户需求为核心,充分发挥公司装备制造优势,推进自采自产自销模式及来料加工业务,实现提效降本,顺利交付订单,实现了较高的业务新增;燃油喷射系统业务稳固国外客户,加大国内市场开拓,进一步提升了国内市场知名度。

三大新业务赛道从营收补充、利润贡献、市场拓展等多维度发力,形成协同互补的业务格局,成功对冲了农机板块的增长短板,为公司整体业绩稳定提升提供了关键支撑。

3、聚焦产品结构优化严格依据技术迭代速度、实际作业效率、市场需求饱和度及产品附加值水平等核心指标,果断淘汰技术架构落后、能耗偏高且作业效率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需求的老旧机型,同时对市场需求持续萎缩、利润空间有限且缺乏长期增长潜力的低附加值产品进行规模化缩减。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资源集中投向高端智能农机产品的研发与生产领域,重点深耕无人驾驶、数字监测、智能辅助等前沿技术领域,致力于打造具备自主核心技术、能深度契合现代农业智能化发展需求的高端产品系列。

针对丘陵山区需求,组建专业团队实地调研,推进山地丘陵类农机技术突破,改进轻型履带式拖拉机、轻型履带式旋耕机性能。

4、降本增效,双向发力立足自身发展实际,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目标。

针对原有业务,从优化生产流程、严控非必要支出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了成本管控水平;针对新业务和新标的导入,尊重原有既定模式的前提下,严控新增费用项。

同时,持续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根据账龄、客户信用状况等因素,制定了差异化的催收策略,确保款项及时回笼。

此外,以减资退出方式自星光玉龙中退出,以要求股东认购的形式退出了上海尊马的部分投资,通过相关股权投资的退出达到避免亏损扩大和降负的目的。

5、优资赋能促发展公司从战略契合度、经营效益潜力出发推进对苏州电中的收购,并完成工商变更,苏州电中成为控股子公司并纳入合并报表。

其在燃油喷射领域的积累能与公司整机业务协同,符合“优质资产”标准,收购后公司从供应链、生产、技术端推进整合,旨在通过协同带动经营效益。

此次收购可实现多重价值:公司可向上游柴油发动机厂商指定苏州电中为燃油喷射系统供应商,强化核心零部件自主可控能力,既满足自身整机产品性能要求,又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助力降本增效与综合毛利率提升;同时可依托苏州电中高压共轨系统技术及产品优势,协同开发更具节能减排效应的农用机械,满足终端客户降本需求,构建产品性能优势;此外还能借助其精密零部件加工工艺与经验,提升公司中高端制造技术水平,进一步优化自身产品性能及稳定性,增强外协加工业务竞争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依据年度工作目标与计划继续开展相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适时作出部分调整,并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1、研发设计持续发力与品质提升计划持续加大研发设计投入,聚焦绿色智能装备核心技术和具备用户迫切需求的短板产品,满足不同使用场景。

整合现有技术优势,强化产品耐用性与环保性,提升包括农机、结构件、燃油喷射系统等产品在内的所有产品品质,对生产环节中的关键工序进行技术升级,通过精细化加工减少产品瑕疵,提升产品运行的稳定性,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优质的选择。

2、发力新赛道锚定农事服务、制造加工、燃油喷射系统三大新赛道,以业务协同构建发展新格局,着力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新业务营收业绩持续攀升。

对新增的制造及加工业务聚焦市场化需求,以客户定制化需求为导向,承接结构件、零配件订单,凭借扎实的装备制造实力,加速建设区域性装备制造共享中心,为周边企业提供专业化、集约化生产支持,提高外部业务比重;对燃油喷射系统业务优化市场布局,在稳固海外客户合作基础的同时,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和研发力度,通过渠道拓展与客户培育提升市场份额。

通过三大新业务的规模扩张与效益提升,有效弥补农机板块增长乏力短板,为公司整体发展注入新动能。

3、聚焦海内外市场,强化全球品牌力密切关注国内农业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变化,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提供定制化的农机解决方案。

加大在粮食主产区的推广力度,通过举办现场演示会、技术培训等活动,提高产品的认知度与使用率。

在确保国内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全力开拓并以国外市场为主要新增方向,持续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与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参加当地知名农业展会,展示先进农机产品,提升品牌知名度,并与当地经销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搭建完善的销售网络,提高在手订单量。

4、全力推进中城汽车股权收购与整合落地积极推进对中城汽车股权的收购事宜,确保流程高效落地。

收购完成后,将以“资源互补、能力协同”为核心启动全方位整合,深度融合双方技术、渠道与市场优势,实现高效协同效应,同时聚焦厢式类、环卫类、应急救援类、油罐类四大核心专用车品类,精准定位市场需求,打造竞争力产品矩阵。

对于存量战略合作客户,深化合作关系,在稳固车厢部件供应基础上,挖掘多元需求,争取拓展农机配套部件业务,实现合作升级,对于潜在客户,借助中城汽车的行业口碑与渠道资源,结合公司的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展联合市场推广活动,带动业务收入增长。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原“湖州星光农机制造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

发行人前身星光农机有限成立于2004年2月25日。

2011年11月21日,星光农机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以星光农机有限截至2011年10月31日止,经天职国际出具的天职沪SJ[2011]第1752号《审计报告》审计的净资产277,125,277.93元为基础,按1:0.54127144633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本15,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整体变更设立星光农机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12月6日,天职国际出具天职沪QJ[2011]1760号《验资报告》审验确认,公司15,000.00万元注册资本已足额到位。

2011年12月9日,发行人在湖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公司设立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33050040000593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00万元。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郑斌 2024-08-02 -1032000 4.79 元 1548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郑敬辉 2024-08-02 -120000 4.79 元 180000 董事
蒋正光 2024-08-02 -200000 4.79 元 300000 高级管理人员
童斌 2024-08-02 -360000 4.79 元 540000 高级管理人员
王黎明 2024-08-02 -120000 4.79 元 180000 高级管理人员
施健 2024-08-02 -200000 4.79 元 300000 高级管理人员
徐敏生 2024-08-02 -320000 4.79 元 480000 董事
张奋飞 2024-08-02 -120000 4.79 元 180000 高级管理人员
吴海娟 2024-08-02 -60000 4.79 元 90000 高级管理人员
刘涛 2024-08-02 -360000 4.79 元 540000 高级管理人员
何德军 2024-08-02 -1032000 4.79 元 15480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