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6-12-1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2000617978068F
  • 法定代表人: 吴中林
  • 董事长: 吴中林
  • 电话: 0760-85312820
  • 传真: 0760-85594662
  • 企业官网: www.tycc.cn
  • 企业邮箱: zqb@tycc.cn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东镇东二路1号
  • 邮编: 528437
  • 主营业务: 公司专业从事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等。公司为移动通信运营商、设备集成商提供通信天线、射频器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销售:天线、射频器件、微波设备、光电子器件、通信系统设备、信号放大设备、信号测试设备、信号发射接收及处理设备、电子产品、馈线及电器配件(上述产品不含卫星接收设备)、开关电源、充电设备;研发、生产、销售:电池、智能设备及配件、换电设施及其相关技术的开发;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承接通信铁塔工程;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通信设备安装及维护;承装、承修、承试电力设施;建筑业(通信工程);通信设备租赁;通信网络系统集成;软件开发;技术转让及技术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上述经营范围涉及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通宇通讯,股票代码:002792)创立于1996年,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带——广东省中山市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主要从事移动通信基站天线、微波天线、射频器件、光模块、无线宽带终端、小基站和专网设备等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业务,致力于为国内外移动通信运营商、设备集成商提供通信天线、射频器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通宇通讯目前已有3个生产基地(中山、武汉、印度)、4个境外分公司(香港、澳大利亚、芬兰、印度)及5个全资子公司(通信技术、通宇研究院、深圳元圣、深圳光为、广通智能),具备强大的全球生产、供货能力。通宇通讯基站天线已大量应用于全球各地,截至目前已超过10,000,000面在网应用。是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大唐、三星等系统设备商认证的全球供应商,并获得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Vodafone、Telenor、Elisa、MTS、TPG、Telstra、Optus、Rogers等众多电信运营商的认证。通宇通讯并先后被授予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广东省创新型企业、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企业、广东省移动通信基站天线与射频器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广东省北斗卫星导航产业联盟成员单位等。通宇通讯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已形成规模化产学研一体的综合通信企业,积极与上海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澳洲科学与工业研究院等著名学府和科研机构开展合作,是“广东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企业重点实验室,截至2024年底,已获得专利授权1000余项。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宇兴投资及吴中林、时桂清等31名自然人股东作为发起人,以通宇有限截至2010年7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折合8,200万股而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每股面值1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2010年10月28日,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为公司换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2000000166881号。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与产品公司专业从事通信天线及射频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主要包括基站天线、射频器件、微波天线等。公司为移动通信运营商、设备集成商提供通信天线、射频器件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完备的通信天线和射频器件产品线,开发出系列基站天线、基站用双工器、合路器、塔顶放大器、系列微波天线等产品,可满足目前国内外2G、3G、4G、5G等多网络制式的多样化产品需求,公司在移动通信天线领域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和产品如下:①基站天线(非手机终端天线)是用户用无线方式与基站设备连接的信息出(下行、发射)入(上行、接收)口,是载有各种信息的电磁波能量转换器。基站发射时,调制后的射频电流能量经基站天线转换为电磁波能量,并以一定的强度向预定区域(手机用户)辐射出去;用户信息经调制后的电磁波能量,由基站天线接收,有效地转换为射频电流能量,传输至主设备。基站天线性能的好坏,严重影响到移动通信的质量。基站天线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网络无线覆盖领域,涵盖2G、3G、4G、5G以及其他通信网络。基站天线主要客户定位于国内外通信系统运营商与设备供应商。②射频器件种类较多,包括滤波器、双工器、合路器、塔顶放大器、耦合器、功分器、智能馈电单元、远程电调控制器件、GPS/北斗定位授时单元等功能,不同的产品具有不同的功能。射频器件主要应用于信息、通信、国防安全、航空航天、交通等领域,保证其通讯系统、数据网络的使用与稳定。射频器件主要客户定位于国内外通信系统的运营商和基站设备的集成商。③微波天线主要用于点对点或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公司的微波天线系列产品覆盖5GHz—80GHz频率范围,能满足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实现点对点传输,具有严格的辐射方向图和交叉极化鉴别度要求,广泛运用于数字微波中继通信的干线网络及地面接力网络系统。微波天线主要客户定位于国内外通信系统运营商与设备供应商。④目前公司新能源业务主要有智能换电柜和通信机房节能储能系统。⑤卫星通信产品方面,覆盖“星-地-端”三大应用场景,已形成包括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及卫星通信终端应用等三大类产品。其中,卫星通信载荷产品主要为星载相控阵天线,支持Ka/Ku双频段,已小批量应用于低轨通信卫星;卫星通信终端主要为卫星动中通天线,如列车车载卫星天线、船载卫星天线、MACROWIFI及卫星便捷站等,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二)主要经营模式①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合格供应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的采购管理制度,根据制度要求将所需的原材料或配件向供应商统一采购。供应链管理部根据历史生产数据以及已确定销售订单、物料即时库存、安全库存、半成品、产成品库存、预计入库量、预计可分配量等要素制定物料需求计划,然后根据质量、价格等多种条件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选择采购厂商。在采购环节,公司采用信息化管理,使用SAP软件系统统计管理从采购物料申请、订单维护、报价、收货、检验、付款等系列程序。公司采购的具体程序包括:供应商筛选——供应商认证——供应商商务评估——合格供应商管理——日常采购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在采购时,公司一般对同一种原材料或配件选择3-4家供应商供货,每年年末均对供应商进行质量、交期、价格的综合检测和评判,进而选定合格供应商并制定相应的采购优化计划,以提升第二年的采购质量。②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包括以销定产、备货生产及委托加工。“以销定产”主要根据客户采购订单制作要货单送交市场部,市场部根据要货单标明的品种、规模、数量、交货期等情况向供应链管理部PMC下达生产订单,生产部根据生产订单确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生产过程中与供应链管理部、品质管理部、仓库保持沟通,衔接原料采购、产品质检、产品入库的相关工作。“备货生产”主要对于部分常规通用产品,如常用型号的基站天线及射频器件等,公司通常保有一定数量的备库,以适应客户小批量或者更新维护所需,提高对客户的反应速度。同时,备货生产可以调整生产的经济批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备货生产主要由生产部根据以往的经验及临时生产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与供应链管理部、销售部门保持沟通,衔接原料采购并根据销售情况及时调整备库安排。“委托加工”主要是对于表面处理(电镀、氧化、喷粉等)、机加工(钻孔、去毛刺、切削加工等)、模具加工等工艺采取委托加工的方式,可以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交货速度,通过上下游协同,实现规模经济和效益最大化。③销售模式公司主要客户为国内外的通信运营商及通信设备集成商。由于公司产品技术含量较高,因此公司重视营销队伍的技术能力培养和新产品、新方案的培训,提高营销人员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以赢得市场。同时,公司凭借较强的研发实力可快速向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产品进一步贴近不同客户的特定需求,与客户形成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对于国内市场,公司采用直销的模式进行产品销售。公司主要通过参加各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集成商的集中采购招投标获得销售订单。对于国外市场,公司主要采用直销与经销商相结合的模式进行产品销售。(三)公司行业地位通宇通讯作为国内基站天线的技术龙头,长期坚持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公司董事长吴中林先生早在1994年研发了中国第一面板状基站天线,经过二十多年在基站天线领域的深耕和技术积累,公司现已成长为国内外通信天线的骨干企业,在通信天线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产品研发、生产规模以及品质管控等方面处于国内外领先地位。在5G时代,公司是全球第一家实现AFU天线批量商用的公司,并在面向毫米波和6G的天线领域都有战略部署和预研。公司有“面向商用的5G基站通信大规模整列天线及射频器件”、“MassiveMIMO基站天线”等多项“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在董事会的正确引领和科学决策下,以年度经营目标为核心,全面布局各项工作。公司持续强化成本管控,优化内部管理,积极提升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确保公司稳健发展。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19,400.24万元,同比下降约7.7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138.51万元,同比下降约49.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165.63万元,同比上涨约91.59%。若剔除2023年上半年公司转让深圳光为100%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影响6,235.74万元,公司2024年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海外市场恢复态势良好,实现收入43,593.01万元,同比增长21.29%,毛利率同比下降4.62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国家及中东发达国家等地区的业务拓展成效显著。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海外市场的产品竞争力和客户资源优势,持续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进一步提升国际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在成本管控方面,公司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对生产、销售、管理等各个环节的成本进行全面梳理与严格控制。在内部管理优化上,公司借助数字化技术赋能,简化管理流程,明确部门职责,推动部门间高效协作。凭借对成本和内部管理的双重优化,公司的运营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卫星通信业务实现收入4,280.02万元.公司积极推动卫星通信业务的发展,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围绕“星-地-端”三大应用场景,依托在微波及毫米波的技术积淀,持续加大卫星通信领域资源投入。一方面,提升地面站终端、卫星通信载荷、卫星通信终端应用三大类产品的技术含量与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与产品创新,丰富卫星通信产品线,满足市场对卫星通信产品的增量需求,积极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公司持续加速卫星通信产业布局,通过多维度投资与合作构建产业生态:2024年底以来,公司先后完成三项战略部署。以3,000万元参股卫星核心零部件企业鸿擎科技;联合武汉洪山国资成立湖北中洪通宇空间技术有限公司,强化政企协同;携手华真资本设立5,000万元规模的空天产业基金,首期2,000万元已投向卫星通信核心企业上海京济通信。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卫星通信产业布局,重点围绕低轨卫星通信、星地一体化网络等战略方向,通过技术合作、资本运作等多重方式,积极构建卫星通信产业竞争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