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万达信息
- 企业英文名: Wonders Informatio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300168.SZ
- 注册资本: 144177.712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1-25
- 大股东: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传统-普通保险产品-005L-CT001沪
- 持股比例: 16.23%
- 董秘: 张丽艳
- 董秘电话: 021-62489636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黄晔、翟树得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桂平路481号20号楼5层
- 概念板块: 互联网服务 上海板块 富时罗素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数据要素 MLOps概念 信创 数字哨兵 电子身份证 数字经济 DRG/DIP 数据中心 智慧政务 华为概念 互联医疗 区块链 人工智能 国产软件 健康中国 国家安防 在线教育 网络安全 养老概念 大数据 智慧城市 云计算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1995-11-0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132653687M
- 法定代表人: 钱维章
- 董事长: 阮琦
- 电话: 021-24178888,021-62489636
- 传真: 021-32140588
- 企业官网: www.wondersgroup.com
- 企业邮箱: invest@wondersgroup.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联航路1518号,上海市北京西路968号33楼
- 邮编: 201112,200041
- 主营业务: 软件开发、运营维护、系统集成三部分。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从事计算机科技、计算机网络科技专业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交流、技术推广;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安防设备销售;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机械设备销售;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专业设计服务;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办公用品销售;票务代理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日用百货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信息安全设备销售;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通讯设备销售;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广告发布(非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电器机械设备销售;化妆品批发;远程健康管理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子产品销售;化妆品零售;会议及展览服务;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机械设备租赁;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家用电器销售;家居用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食用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各类工程建设活动;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检验检测服务;医疗服务;旅游业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网络文化经营;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食品经营;保健食品销售;药品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万达信息”,股票代码300168)成立于1995年12月,前身为“上海计算机软件实验室”,是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万达信息拥有国际一流的资质,是全国首家整体通过CMMI5(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最高等级)认证的企业。万达信息的业务领域涵盖医疗卫生、智慧政务、市场监管、民生保障、城市安全、智慧教育、ICT信息科技创新、健康管理和智慧城市公共平台的建设与运营。凭借在丰富行业实践中形成的自主创新核心技术,万达信息承担了多项国家重大科技攻关课题,承建了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是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万达信息拥有2800余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软件著作权、80余项国内外专利技术,主持和参与了70余项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数字化转型、企业综合能力评估、软件工程、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智慧医卫、健康管理等国家、行业、团体及地方标准规范的研制;并先后获得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20余项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200余项行业类成果荣誉,为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提供了坚强动力。公司总部设在上海,目前已在北京、成都、青岛、武汉、长沙、南京、广州、银川、哈尔滨、鄂尔多斯等地开设了三十余家分支机构,形成了覆盖全国的服务体系。2019年,中国人寿成为万达信息的第一大股东,作为中国人寿推行“科技化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万达信息在中国人寿的大力支持下,已进入转型升级新时代。未来,在党建引领下,公司董事会和总裁室明晰发展路径,带领全体员工,紧跟“数字中国”和“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工作总基调,坚持先做强再做大,努力推动技术成果与民生福祉有机融合,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软件应用开发商。
- 商业规划: 万达信息作为国内领先的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涵盖数智医卫、数智政务、数智金融三大领域,以ICT信息科技创新为公司整体软件解决方案基石,向健康云、市民云、蛮牛健康三大创新业务延伸发展。建司三十年来,万达信息依托深厚的行业积淀、卓越的服务品质、持续的创新能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政府机构、医院等各级各类企事业单位提供领先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全面赋能行业数智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承接医保、社保、公积金、城市安全等众多领域的核心业务系统,持续服务保障国计民生重点工程,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保障民生、确保数据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数智医卫数智医卫作为公司核心业务板块,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医保局等的管理需求和工作部署,围绕不同类型医疗卫生机构的智慧卫健、智慧医保/医药、智慧医疗建设,深度参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保障、分级诊疗、医共体/医联体等方面的改革以及“三医协同发展与治理”框架的构建。历经二十余年发展,已形成了覆盖区域卫生、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药品管理、医疗服务、基层卫生等领域的全线产品和解决方案。目前,公司数智医卫业务已覆盖全国3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0多个地市,1000多个区县,涉及二、三级医疗机构200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1500多家,社区(村)卫生室(站)1万余家,累计为6亿多人提供卫生健康和医保服务。1、智慧卫健公司智慧卫健业务主要聚焦区域卫生、公共卫生、医联体/医共体、互联网+医疗健康、健康医疗大数据、基层卫生、医疗卫生等领域,为国家卫健委、国家疾控中心、省市县卫健委、各级疾控中心、二三级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村)卫生室(站))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2024年,智慧卫健紧紧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和行业热点,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深耕重点区域,推动卫生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市场拓展方面,智慧卫健深耕华东、华南、西南和华中区域卫生健康业务重点客户,重点开拓落地了黑龙江、海南、山西、云南、江西等地的新客户和新业务,业务范围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公共卫生领域逐步向医联体/医共体、智慧医院(集成平台、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等)、智慧基层等领域延伸,引领卫生健康行业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夯实了市场领导地位。卫生健康行业信息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各地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产品和资质认证工作,结合卫生健康行业数据安全、分类分级及社区的一体化数据服务标准的梳理,逐步深入医卫领域数据要素服务市场,建立先发产品优势,实现对各领域开展数据治理及数据资产应用的引导,为未来持续深耕医疗健康领域数据要素市场奠定基础。“AI+卫健”领域,公司加速推进数字健康智能应用场景的落地实践,持续优化打造卫生健康行业垂类大模型,强化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积极推进卫生健康行业“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发展。2、智慧医保/医药公司智慧医保/医药业务主要聚焦医保业务经办结算、基金智能监管、医药招采服务与监管、互联网+医保公共服务等领域,为医保局提供领先的产品与解决方案。2024年,智慧医保/医药持续拓展市场,通过上海地区重点项目和上海以外市场拓展两大核心方向,推动医保信息化的纵深发展。在上海地区,公司着力于上海市医保信息化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强化上海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成功中标上海医保药店异地购药及异地工伤管理子系统建设、基于医保电子处方外配流转的药店门诊统筹管理子系统建设、上海市医药采购服务与监管信息系统2.0升级改造等项目,积极推进上海市医疗保障反欺诈大数据应用监管试点项目建设。同时,公司助力上海各区医保局关于公务员补助、长护险监管、医疗救助免申即享等业务落地,成功中标上海长宁区医保医疗救助免审即享、杨浦区公务员医疗补助管理系统升级改造、上海市少儿住院互助基金医疗费用结算与监督管理平台改造等项目。在上海以外地区,公司在广西、宁波、温州等地区的基础上,持续拓展青岛市,成功中标青岛市医保局门诊和急性后期长期住院医保支付管理系统建设及服务(一期)、青岛市医疗保障信息平台业务财务一体化管理系统二期建设、青岛医保长期护理保险信息系统(二期)监控系统运维服务等项目。“AI+医保”领域,公司已完成医保反欺诈模型的全面优化升级,并成功部署接入了DeepSeek。该模型以通义千问和DeepSeek为底座,将在公司后续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深入应用和持续优化,为医保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智慧医疗公司智慧医疗业务主要依托核心子公司上海复高、宁波金唐,始终以科技创新驱动医疗数智化转型,不断打造标杆项目、深化区域布局,构建起覆盖多层级医疗场景的智慧化解决方案体系。2024年,上海复高在医疗中心及区域医疗中心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医疗中心信息化建设方面,上海复高完成了河南省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的区域中心信息化建设项目终验工作,彰显了在医疗中心信息化建设领域的卓越实力。在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信息化布局方面,积极扩大市场覆盖:承建了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一期)智能化信息化专项项目中的医疗协作平台建设,构建数据标准统一、业务深度融合的一体化体系;承建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张江院区开办配套项目中的信息化建设,为多院区实现一体化、同质化发展提供符合定位、满足需求、安全可靠、稳定可控的技术服务支撑,从而推动医疗服务的现代化与高效化。此外,上海复高积极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成功中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浦江分院项目,助力仁济医院总院与浦江分院之间加强联系与协作,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的下沉,提升分院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上海复高始终保持对智慧医疗领域的深耕,中标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电子病历五级升级建设项目,成功实现新一代临床信息系统的全面上线;助力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通过电子病历五级评审、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通过电子病历六级评审。2024年,宁波金唐在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领域不断突破,在巩固浙江市场的同时,积极探索走出去,在全国拓展市场。在浙江市场,中标舟山市定海区医共体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项目,实现舟山市定海区医疗行业从平台到所有公立医院的信息系统全统一;中标安吉县人民医院和中医院智慧医院服务能力提档升级项目,在湖州市安吉县实现公立医疗机构建设全覆盖,为接下来县域一体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全国市场,中标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区域健共体信息化服务项目,实现在成渝地区零的突破并为后续的开拓提供了样板案例;中标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基层医卫一体化系统项目,在苏州市有了零的突破;中标广州市越秀区妇幼保健院智慧医疗信息化系统软件项目,广州树立起妇幼专科医院的标杆客户。在中医专科方面,深挖潜力,开拓“中医传承”项目,中标宁波市中医院云HIS升级改造项目、宁波市镇海区中医医院的镇海区“中医药+”数字化项目、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的医院信息集成引擎及互联互通采购项目。在测评方面,中标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五级电子病历评测改造项目、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互联互通五级乙等信息化建设项目、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四级电子病历升级改造项目。在信创方面,中标鄞州区新一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重构项目,对产品的迭代与升级起到了关键作用,项目以适配信创基础设施为基底,建设以新一代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全民健康信息体系;中标宁波市海曙区中医医院智慧医院云平台建设项目,完成了首个专科医院全信创的覆盖;中标永康市卫健局医疗信息化综合能力升级软件开发项目,开创市域一体化全信创“永康模式”。“AI+医疗”方面,公司部署接入DeepSeek,在医疗人工智能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以自主研发的智能医疗平台成功赋能长三角核心医疗圈层。目前,该平台已在宁波市构建覆盖三级医院、专科医院及基层医疗的智能服务体系,典型应用包括:三甲综合医院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宁波市第二医院、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宁波市中医院、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以及鄞州区所有医疗机构、北仑区所有医疗机构等特色医疗AI产品矩阵,形成了涵盖医疗健康、医院管理、患者服务的全方位智慧医院应用生态体系。公司将持续深化“AI+医疗”战略布局,深化在临床辅助决策、全病程病历应用、病历生成与质控、医疗风险预警、医院智能运营中枢、患者院后管理、慢病智能管理等方面智能场景应用。(二)数智政务公司数智政务业务板块在深耕上海行业市场的基础上,持续夯实“物联、数联、智联”为特征的数字底座,搭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构建城市数据中枢体系,涵盖城市运行、市场监管、城市安全、民生保障、教育教学、交通管理等细分领域,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全国输出公司强大的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的先进模式。近年来,公司构建城市级“数据中枢”,形成“数据资源+行业模型+应用场景”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有效支持全域数据要素的归集、融合、治理与赋能应用,全面打造“城市贡献数据、数据促进应用、应用服务城市”的大数据共建、共用生态闭环。此外,在数字中国建设、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数据要素市场不断完善发展的机遇下,通过发挥在城市信息化领域二十多年的深厚经验和技术积累优势,推进数字化技术与政务服务和城市精细化治理业务的深度融合,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赋能、系统性的运行模式升级、整体性的能力提升,助力各地政府客户加速数字政府建设。1、政务服务与城市治理领域(“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公司依托一流的技术与业务沉淀,已形成了以上海市区两级政务市场为基本盘,并向外地省级、副省级城市市场辐射的一站式产品服务体系和业务“护城河”。作为上海市“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核心系统建设方及运营服务总集成商,公司承建了多个基础支撑平台及覆盖线上线下的丰富应用场景,并逐步成为引领全国政务服务改革浪潮的领军者。通过充分总结和提炼在上海的模式和经验,公司已积累形成可快速复制的“高效办成一件事”、虚拟窗口、区块链+政务、O2O数智化大厅等创新产品,并在天津、山东、辽宁等地广泛推行、成功实践。产品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以改革引领和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致力于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报告期内,公司在上海率先落地数字化运营平台等项目,通过“平台底座+数字化运营”的方式持续推动政府服务的提质增效,开辟了政务数据运营增值服务的全新赛道。同时,公司积极拓展与中行、工行、建行、交行等金融机构在政银合作领域的政务服务项目,响应各地政务服务局、行政审批局、数字经济局、网络理政办、数据局等政务服务及数据管理部门的业务扩展需求,助力客户实现精细化管理。公司已经构建起以风险监测、事件处置、综合执法、指挥调度为基础的“一网统管”数字化体系,并发挥公司深耕行业二十多年的优势,围绕城市精细化管理,加强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能力提升,聚焦城市运行态势分析、城市风险源头治理、城市事件闭环处置和城市治理智能辅助四大方向,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5G网络、AI大模型等前沿技术,加强数据、技术与业务融合,打造全新的城市治理新场景和新模式,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并持续在浙江、湖南、新疆等地推行应用落地实践。“AI+政务”方面,公司聚焦行业大模型的开发与应用,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智能的政务服务和城市治理解决方案。一方面,公司利用业界通用的大模型为政务行业智能应用赋能;另一方面,公司结合政务行业的数据,进行针对性地训练和微调,形成具有行业特色的行业大模型。目前,公司微调后的行业大模型已经通过中国信通院的语言大模型测评。此外,公司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基层减负为目标,将DeepSeek集成至公司的智能体平台产品。目前,相关对接工作已在线上政务服务、窗口办事辅助、城市治理和综合运行管理等重点应用场景有序推进。2、城市运行领域城市运行领域,公司聚焦住建、城管执法和应急管理部门负责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应急综合调度工作,结合国家“一网统管、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和城市安全综合预警”等技术标准要求,打造基于数据能力驱动的软件产品,覆盖事件处置、指挥调度、综合执法、复盘评价。公司在新疆、浙江等地已完成初期市场拓展,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智能化决策辅助和一线工作减负提效的产品能力提升。3、市场监管领域市场监管领域,公司聚焦准入准营、综合监管、执法维权、质量基础及综合管理等关键业务领域的研究与系统优化重构。在上海、四川、湖南等地,公司积极推进智慧稳定的企业登记注册、智能行政审批(许可)、智能化与全程电子化的执法办案以及一码监管的综合监管业务平台和系统的落地。同时,完成了多个专业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级分类场景应用、长三角一体化数据应用场景、市监局数字资产、企业多维画像等建设,并基于大模型和知识图谱构建了多个应用场景。此外,进一步推进了以数据产品和智能服务为核心的数据慧治支撑平台建设,以及提供公共资源支撑能力的市场监管数字底座的产品化工作,全面支撑市场监管领域的数据赋能与智能服务,推动数字监管的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发展。4、城市安全领域城市安全领域,公司聚焦公共安全、政法和工业互联等方面。公司重点完成综治网格化平台、公安综合执法平台、公安情指行一体化平台、数字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平台和依法治市大平台等行业平台的开发,进一步精细化打造数字检察、智慧公安、数字司法三大行业的软件产品,推动城市安全领域的技术革新,提高城市安全的管理效率与智能化水平。在行业信创领域,公司完成智慧公安、数字检察、智慧司法、智慧戒毒等业务软件适配工作。同时,以高质量服务和优质行业产品为抓手,加大公共安全、政法等领域的全国市场拓展力度,在上海、重庆、湖南、四川等省市实现增长。5、民生保障领域民生保障领域,公司聚焦人社、民政、退役军人事务等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参与人社部、民政部行业标准及国家标准编制修订工作,先后发布7项行业标准。在一体化经办服务、就业专项资金监管、综合决策分析、智慧养老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同时积极推动人社行业云技术框架成果转化,开展人社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揭榜领题”,并深入研究人社数据分级分类及数据质量管理。公司紧跟数字政府建设要求,继续扩大全国业务覆盖范围,在上海、江苏、山东、江西、四川、河南、青海、宁夏、贵州等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持续推进智能化转型。6、教育教学领域教育教学领域,公司聚焦区域教育、智慧校园等方面。区域教育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重点业务扩展和产品研发,继续为上海智慧教育平台(上海微校)提供服务与支持,提供面向教师发展的海上名师坊研训一体化服务,继续为空中课堂运营支持和运行保障提供服务,开展一体化示范区优质线上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服务等。智慧校园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高校数字化转型,打造典型智慧校园,持续优化提升“校园数字基座+智慧校园一体化平台+数智应用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和产品研发。7、交通管理领域交通管理领域,公司聚焦交通运输和城市轨道交通方面。交通运输方面,公司以大数据和AI持续赋能数智交通建设,近年来不断夯实数字底座能力和智能模型能力,以支撑地方交通厅和交通局交通运行监测、权力风险预测、违法事件预警等行业精准化治理;发挥行业先发优势,深度融入“事前”“事中”“事后”服务全领域,引领法治交通数智化升级,助推监管模式数智化转型,驱动智慧低碳型的交通服务资源供需配置,从而促进智慧城市与交通体系的全面升级。城市轨道交通方面,公司服务于上海地铁、金华地铁等全国众多开通地铁的城市以及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协会,交付能力和资源遍布全国,具有企业级大型应用软件开发、复杂系统集成和先进软件架构等方面的丰富经验。公司自研的企管一体化平台产品能满足企业跨时间、跨区域、跨部门的集团化协同办公要求,贯通集团总部与各级单位或部门,规范业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上下联动、整体协同。依托上海申通、金华轨道大型化企业协同平台的实施经验,以领先、复制能力强的企业产品向其他行业中大型企业市场拓展。(三)数智金融2024年,秉承“科技赋能商保主业”的战略发展需要,公司调整组织架构,新设智慧金融中心,开拓数智金融业务,深度聚焦六大核心领域即商保赋能、长期护理保险经办与监管、风险监管、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创新、数智养老以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服务,全方位、深层次赋能保险、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助力金融保险行业在数字化时代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商保赋能、长期护理保险经办与监管、风险监管领域,公司协同中国人寿为相关地市医保管理部门提供政策性保险相关的科技服务,持续协同超过128个相关地市分公司承办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惠民保等业务经办服务,开展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新疆、江苏等省市的医保飞行检查、健康险一体化、基于OCR的医保零星报销等服务。在医保支付改革创新领域,公司已经实施和服务上海、广州、东莞、潍坊、营口、大庆、喀什、晋中、珠海、江门、肇庆等超过40余个地市的DRG/DIP系统建设。2024年7月23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发布《按病组和病种分值付费2.0版分组方案并深入推进相关工作的通知》。公司一直积极参与和支持国家的支付改革相关工作,根据通知中分组2.0版本方案要求,进一步系统性优化和升级医保局端和医疗机构端产品。公司利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在超过40余个现有地市客户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市场拓展,为客户提供DRG/DIP支付方式改革2.0服务,同时探索门诊和稳定期的住院康复支付方式改革等研究,加强医院端产品和服务的推广。在数智养老服务领域,公司通过产品+技术服务,整合养老服务行业资源,以家庭为核⼼,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智慧照护服务平台为支撑,借助智能物联设备,形成互联+物联养老云入口,实现养老服务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从组建养老云助力高端养老品牌运营,到产品化赋能普惠养老。公司已搭建了全国用户最多的居家护理云(SaaS)平台,平台已覆盖护理机构300多家,护理人员2.3万余人,服务老人23万余人,平台上累计提供服务人次超过1亿次。通过融合远程视讯、蓝牙信标、录音、拍照、电子围栏、生物识别等技术的软硬一体的智能感知照护盒,实时精准监控服务过程,确保服务标准规范,安全合规。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服务领域,公司面向大中型企业,尤其是金融央企、国企客户,打造万达信息企业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功能覆盖企业的组织、人事、干部、薪酬、人才发展等核心人力资源业务领域,着力解决大中型企业当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痛点问题,促进企业更好的适应人力资源管理变革,赋能企业人力资源业务发展,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变革。该平台已落地中国人寿集团,打通集团、总、省、市、县5级机构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管理链条,覆盖机构7000余家,管理干部员工16万余人。(四)ICT业务ICT业务通过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网络安全、数字园区等创新技术驱动和升级业务革新,通过提升项目管理应用能力,挖掘海量信息数据资源价值,利用系统集成支持业务决策和运行,赋能客户数字化转型驱动业务运营,将数字资源转变为战略资产。作为可信赖的新IT综合服务商,万达信息提供基于新IT架构的智慧解决方案,包括网信集成、信息安全、数智治理等业务领域解决方案,以及全生命周期的综合IT服务,包括集成、运维、咨询、安全、增值等服务。ICT行业技术解决方案既独立形成自身业务,也与公司传统业务及战略业务相辅相成,是公司整体软件解决方案的基石。1、网信集成业务公司网信集成业务涵盖系统咨询规划、机房基础设施建设、网络通信集成、云平台建设、信创适配改造、系统迁移及优化、系统运营运维等领域,紧密跟随国家及地方政策导向,持续加大在公司优势行业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方面的输出力度,着力优化行业软件在新一代基础设施环境下的运行效能,充分释放自身行业优势,积极构建网信产业生态;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应用,在云计算数据中心、行业大数据、超算中心、分布式并行计算等新兴技术领域,公司亦具备相应的解决方案;公司持续探索服务化、平台化转型路径,致力于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升客户体验,提高服务效率与客户满意度。2024年,公司深耕党政行业、拓展企业业务、布局医卫业务,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传播,助力公司主营业务扩大市场份额。党政行业方面,公司加强上海市下沉市场拓展,关注复杂业务系统信创改造、新建系统一体化集成、大型系统专业运营运维服务等能力输出。医卫行业方面,积极推进医卫行业产品信创适配工作,协同公司医卫行业产品,输出整体解决方案和网信集成服务能力。企业信创方面,结合信创替代打造万达信息特色企业数字化方案,助力央国企数字化转型。2、信息安全业务公司信息安全业务主要包括:(1)等保2.0服务能力(覆盖系统定级咨询、系统安全评估、系统差距分析、安全建设整改、协助安全测评全生命周期的安全服务能力);(2)网络安全服务能力(涵盖网络安全重保、护网红蓝对抗、安全渗透测试、代码审核评估、应急响应服务、安全培训服务);(3)密码应用评估能力(覆盖密码应用咨询、密码应用安全评估、密码应用差距分析、密码应用建设整改和密码评估协助测评等);(4)数据安全建设能力(数据采集分析、数据传输设计、数据存储设计、数据共享分析、数据使用分析、数据销毁设计)等。通过以上安全服务,可帮助客户准确全面识别安全风险,提出技术解决方案,从而有效降低客户系统的整体风险。围绕国家和地方提出的政务、医疗、企业等场景数字化的相关要求,结合公司行业优势,打造与业务紧耦合的数字安全底座,进一步突出行业优势;强化“产品服务化、服务产品化”的理念,进行业务赋能升级,以政务、医院、医保、央国企等为切入点,打造基于项目型的安全运营服务能力。随着《国家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进一步深化推进医保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十四五”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落地,2024年,公司凭借在安全集成、安全运营、安全重保和红蓝对抗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在政务、医卫等优势行业收获2024年度网络安全履职运维服务采购项目。同时,以“随申办”市民云为平台基础,打造的互联网系统测评服务稳步增长。3、数智治理业务数智治理业务聚焦于城市级“治理数字化”、基层“治理数字化”以及住建、社会工作等专项领域的“治理数字化”,致力于赋能城市治理业务与专项治理领域业务。在城市级“治理数字化”方面,公司整合AI、数字孪生、大数据、大模型以及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手段,打造的治理数字化平台有效贯通了一网统管下的各行业信息系统,成功构建起智慧城市的城市治理中枢,实现城市治理的高效协同与智能化运作。在基层“治理数字化”方面,公司积极参与上海市基层治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工作,承担着面向全市各区各基层单位的数据回流这一重要任务,作为主要承建单位,公司持续深入推进街镇数字化业务的开展,使得基层治理数据化合同签约范围得以全面覆盖全市,有力地推动基层治理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升了基层治理的精细化水平和效能。在住建、社会工作等专项领域的“治理数字化”方面,公司担任上海市规资局、上海市房管局和上海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数字化系统运维的总集商角色。2024年,公司继续大力推进房屋管理、公积金等行业的数字化业务拓展,实现了业务的稳步增长,为这些专项领域的治理数字化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与运维保障,促进了相关领域治理模式的创新与优化。(五)健康云业务公司健康云业务以G端(Government政府端)、B端(Business企业端)、H端(Hospital医院端)以及C端(Consumer消费者端)的健康管理为切入点,依托子公司健康云(上海)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互联网+医疗健康”城市级服务总入口的建设者以及公共健康服务的综合运营商,打造数字健康城市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深入推进业务拓展。报告期内,子公司健康云负责建设及运营的健康云平台已实现对上海、湖南、浙江台州、西藏日喀则等地区的广泛覆盖,注册用户规模突破7,200万,新媒体矩阵用户规模达到800万人以上。在互联网医疗业务方面,已涵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长三角(上海)智慧互联网医院等近100家医疗机构,远程医疗业务借助上海定向援建省市,将服务延伸至西藏、新疆、青海、云南等中西部地区,覆盖全国31个省市的720余家医疗机构。1、夯实公共健康核心业务,实现上海本地与异地市场双增长2024年,健康云秉持“数字健康社区-园区-城区”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战略,在巩固上海本地市场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异地市场,实现业务规模和覆盖的双增长:一是数字社区健康板块成为增长的核心驱动力,成功落单超千万新签项目,为超过50%的社区提供全面服务支持;数字医学园区1.0版本建设标准创新落地,实现医疗服务智能化、协同化变革,为园区用户提供统一便捷服务体验;数字健康城区建设稳步推进,布局慢病管理、健康画像等区级便捷就医场景实现。二是依托健康云远程医学中心,搭载智慧健康驿站,赋能西藏自治区打通基层医疗“最后一公里”。通过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建设海拔5200米的高原智慧健康驿站,整合日喀则本地、上海援建及上海远程等多方医疗健康服务资源,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平台,为当地百姓提供集防、医、健于一体的全周期服务,同时为游客提供应急救护等健康保障,确保游客在高原上的安全与健康。2、创新全信创架构和数字化产品,赋能数字医疗生态构建健康云围绕全信创架构和数字化产品体系的全面创新,进一步赋能数字医疗生态的发展。基于高可用的全信创云架构,健康云成功打造出支持全域健康云分布式平台的医疗产品体系。在创新成果上,健康云构建了自有产品和服务矩阵,包括多元化的健康解决方案和医疗技术支持。此外,通过构建完善的数字化生态体系,健康云为区域医疗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协助医疗机构在解决本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同时,为患者提供更高效的医疗服务。此举不仅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也进一步提升了健康云在医疗信息化创新领域的核心竞争力。3、拓展新媒体运营渠道,实现建设与运营组合双驱动健康云自媒体矩阵持续孵化,提升品牌曝光量。通过线上义诊、科普直播、线下活动等内容,实现新媒体矩阵(含微信、支付宝等平台)总粉丝规模超800万,提升品牌影响力。同时,健康云全面升级“互联网+医疗”核心产品,重点完成互联网医院、远程医疗和智慧服务等“互联网+医疗”产品设计和上线,助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向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模式转化,构建互联网医疗新生态。(六)市民云业务“市民云”(APP名称因省市地区各异)是公司智慧城市业务的基点,是智慧城市服务总入口,是以市民为中心的城市数据与服务中枢、数据赋能平台和社区治理与服务平台。“市民云”以公共服务场景为抓手,通过精细化长效运营,汇集、治理、丰富数据,赋能城市服务、治理及经济,促进城市数字化升级,为市民提供智能、可信的政务服务、公共服务、生活服务及社区服务,是一个集成面向市民出生、教育、就业、就医、出行、办事、生活、养老等在内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超级APP,让百姓享受城市服务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提升百姓对智慧城市的获得感。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参与企业,公司以“随申办”市民云作为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平台,助力上海数字生活、数字治理、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报告期内,市民云作为上海的城市服务平台运营商,深挖产品服务创新研发,加大运营服务投入,实现产品智能化、服务泛在化、数据资产化;在深入社区平台运营服务的基础上,结合市区两级移动政务服务联动,基于SaaS模式整合区级、社区服务,细化街、镇运营服务,强化区级服务的规范化和长效化管理;积极拓展城市数字化业务,参与城市数字化转型项目,使“随申办”市民云平台成为上海城市数字底座的关键组成。立足上海,市民云辐射全国,助力成都、长沙、海口、乌鲁木齐、石家庄、雄安新区等20多个城市/地区的数字化转型进程。报告期内,市民云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59亿,在上海、成都等地稳定运营基础上,成功落地雄安新区“雄安APP”、湖南湘江新区“百事通”等项目。产品创新方面,市民云平台推出“社智立方”2.5版本,结合AI技术让数据赋能基层减负,研发“街道数仓”,解决基层采数难、用数难问题,为基层管理和服务提供精准数据支持;丰富智能用数场景,提升基层服务效率,优化民意收集渠道,利用基层治理模型辅助决策。“AI+智慧城市”方面,公司研发“小云帮办”智能AI助手,对接应用DeepSeek等国内生态大模型技术,不断优化智能客服的意图识别和问答能力,优化“AI+一网通办”场景应用,实现城市服务智能化升级,提供本地知识问答、公共数据搜索、服务事项指引、网点地图导航、即问即办、数据授权服务等多项重点功能场景,已在多个重点城市投入使用。(七)蛮牛健康蛮牛健康聚焦于科技化的健康管理和保险精准服务,致力于实现健康科技与健康金融的深度融合,旨在打造领先的健康管理平台。2024年,公司持续聚焦健康管理战略方向,围绕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单位等重点客户群体,积极拓展健康管理场景布局,成功打造优秀案例,积累良好口碑。同时,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有效增强存量客户的满意度与粘性,切实确保主要客户的稳定性,不断推动深入合作。在经营效率方面,蛮牛健康实现了显著提升,在人均签单量、人均收入、人均到款等关键经营指标均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业务创新方面,蛮牛健康继续通过智能化工具与平台化服务助力金融机构展业和大型企业单位开展员工服务。蛮牛健康在先前版本基础上持续优化,并向保险客户推广应用体检报告智能解读产品;通过健康直播业务提升惠民保险项目客户黏性;通过健康驿站部署网点助力保险机构赋能客户视频问诊需求;加速推进保险机构健康管理平台项目,推动健康权益类功能落地;通过“体检+权益积分兑换”模式提升企业职工满意度和获得感。以“产品+科技+运营”为核心,实现标准化、产品化和快速复制,强化健康服务与业务的联动价值。产品建设方面,蛮牛健康持续聚焦核心业务领域,更新多元化权益产品与平台化服务满足市场需求,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定位积累核心能力。蛮牛健康优化以医院和医生为主要服务提供方的健康管家产品,结合自身数据要素应用场景创新能力,打造“知名专家+智能AI助手+就医服务”相结合的数字健康服务;通过机制优化,逐步建立值得客户信任的平台服务能力。“AI+健康管理”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精准健康认知计算系统——灵素”已在蛮牛健康市民端和保险领域落地多项应用案例,有效推动了健康管理服务的智能化升级。该系统集成OCR和大模型能力,可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检后健康管理智能化服务,涵盖体检报告智能识别、专业报告解读及个性化健康干预建议等功能模块。目前,公司已完成“灵素”与DeepSeek的技术对接工作。1、概述报告期内,市场环境复杂多变,公司经营承压,实现营业收入20.11亿元,规模同比下降18.19%。同时,公司仍需支付相对刚性的成本和费用,综合导致报告期内呈现净亏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86亿元。面对外部形势的挑战,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科学管控费用。报告期内,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降低14.00%、15.31%和15.7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0.37亿元,净流出同比减少75.50%。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