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天沃科技 - 002564.SZ

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3-1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Suzhou Thvow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1-03-31
董事长
易晓荣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天沃科技
股票代码
002564.SZ
上市日期
2011-03-10
大股东
上海电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5.42 %
董秘
荣光磊
董秘电话
021-60290016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薛佳祺;潘祖立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0703676365K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1-03-31
法定代表人
易晓荣
董事长
易晓荣
企业电话
021-60290016
企业传真
021-60290016
邮编
200061
企业邮箱
zhengquanbu@thvow.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1715号E座3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电力设计及系统解决方案、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和国防建设产品业务

经营范围:设计制造:A1级高压容器、A2级第三类低、中压容器;制造:A级锅炉部件(限汽包)。一般经营项目:石油、化工、医学、纺织、化纤、食品机械制造维修;机械配件购销;槽罐车安装销售;海洋工程装备的设计与制造;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勘察;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建设工程设计;电力设施承装、承修、承试(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工程管理服务;对外承包工程;发电技术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生物质能技术服务;电力设施器材销售;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天沃科技;股票代码:002564)是上海电气集团旗下控股子公司。

公司旗下共有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无锡红旗船厂有限公司、张家港市江南锻造有限公司等多家子公司。

主营业务包括电力设计及系统解决方案、高端装备制造、国防建设三大板块,涉及能源、环保、电力、装备、军工、船舶等国民经济重要产业领域。

天沃科技是一家以深耕电力设计及系统解决方案业务领域,以高端装备制造为产业基础,以军民融合为产业突破方向的新型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

公司着力加快以光热、风电、氢能等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工程业务发展,积极探索进入具有稳定现金流和较好投资回报的石化、炼化行业的途径,为公司发展增加新的动力。

天沃科技秉承以智能技术为引领,所从事的行业和业务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全生命周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者和服务商的企业愿景,致力于用科技改变世界,造福人类,努力打造一流清洁能源系统工程服务商和国防科工发展建设的重要力量!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高端装备制造行业2025年上半年,化工行业下游需求无明显改善,化工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

在炼化领域,新增产能有限,“降油增化”“调整产业结构”仍是炼化行业主旋律。

根据2024年5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炼油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超过30%,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完成技术改造或淘汰退出。

未来,我国炼油产能上限将控制在10亿吨以内,国内炼化项目新增产能空间预计将受到限制。

同时,2024−2025年,通过实施炼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全国形成节能量约2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00万吨。

在践行“双碳”目标以及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落后产能通过市场化优胜劣汰或者“减量置换”等手段退出,大型炼化企业将积极推进“降油增化”,我国炼化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仍将持续。

在煤化工领域,我国能源结构仍然是“富煤、贫油、少气”,油气对外依存度高。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及消费国,发展煤化工替代石油资源,充分发挥国内煤炭资源优势,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

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迅速,主要产品产能、产量保持在世界第一。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要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

方案指出,要严格控制新增煤电项目,有序淘汰煤电落后产能,推动重点用煤行业减煤限煤,同时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

煤化工整体产业结构调整也将继续进行。

2.新能源行业报告期内,新能源行业发展呈上升态势。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

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1.0亿千瓦,同比增长54.2%;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7%。

2025年1-6月,全国累计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29,332万千瓦,同比增长14,056万千瓦。

其中,太阳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约21,221万千瓦,同比增长10,973万千瓦;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5,139万千瓦,同比增长2,555万千瓦。

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支撑。

在能源结构的持续调整过程中,我国新能源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根据国家能源局网站信息,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超越火电。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至2027年,我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将显著增强。

2025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需提升至60%,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到20%。

这一目标为新能源行业长期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另一方面,新能源上网电价形成机制迎来重大变革。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交易,新能源项目(风电、太阳能发电)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目前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新能源上网电价机制预计将出现重大变革。

3.国防建设行业相关国防装备市场需求较为稳定,随着新型装备研制的顺利推进,国防业务稳步增长。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直面化工行业需求收缩与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同时紧抓国防建设、能源转型等领域的战略机遇,聚焦年度目标任务,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力,整体经营基本面保持稳定,部分领域实现逆势增长,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积聚新的动能。

(一)经营业绩保持稳定1.高端装备制造板块承压前行,经营基本面保持稳固在当前国内市场需求不足、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公司通过优化经营策略、深化内部挖潜,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

在市场拓展上,张化机成功进入中石油一级供应商体系,进一步巩固了气化炉等拳头产品的市场地位。

在产品交付上,张化机顺利完成了福建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塔里木二期乙烯项目等一批核心装备的制造任务,品牌影响力得到巩固。

江南锻造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新业务拓展取得进展,电机相关轴配套产品启动小批量交付,石油阀门行业锻件也已进入小批量试制交付阶段。

2.国防建设板块稳健增长,核心业务优势突出作为公司国防建设业务的核心,无锡红旗船厂上半年主要经营指标实现全面增长,市场开拓层面取得系列突破,成功进入新能源船舶、长江车客渡轮及某国防装备项目三大新领域,拓宽了业务版图,实现了产品线的多元化布局。

3.电力设计及系统解决方案板块加大市场开拓,项目有序推进新能源设计研究院市场开拓初见成效,并与中国能建新疆院等4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拓展了业务渠道,相关业务项目有序推进。

板块营收占公司整体营收比重仍然较低。

(二)管理水平继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以“科学管理、规范运作”为宗旨,坚持向管理要效益、向体系要能力,通过建章立制、优化流程、强化协同,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系统性提升风险防范与化解能力,为公司稳健运营提供了坚实保障,不断推动公司治理与运营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1.财务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精细化管理目标,不断完善财务管控体系,进一步夯实资产管理基础。

公司建立了月度经济运行分析的常态化工作机制,按期组织召开分析会议,为管理层精准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数据支持。

2.内控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报告期内,公司立足于风险预防,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过程监督。

公司全面更新了负面清单及解读手册,进一步明确业务红线,并针对特定业务特点,制定并发布了专项内部控制指引;公司严格管控资金支付,不断完善资金预算审批制度,进一步增强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与合规性;公司持续拓展审计监督覆盖的广度与深度,按计划完成了重点领域的半年度专项审计工作,将审计监督从事后评价向事中控制、事前防范延伸。

3.安环管理体系化建设扎实推进报告期内,公司狠抓责任落实与隐患排查,确保了公司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面建成了全员安全责任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公司总部至各下属企业、部门至员工,并将责任制落实情况纳入季度督查范围,实现了压力层层传导;公司就隐患排查治理形成闭环,优化隐患报送机制,聚焦系统性分析和治理效果提升,对已排查隐患全部完成整改;公司扎实推进专项行动与基础管理,组织修订并发布了《天沃科技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并以此为纲领推进各项工作,组织开展了以“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隐患”为主题的安全生产月活动。

(三)专项工作有序落实1.持续完善战略规划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了核心业务板块的“十五五”规划初稿编制,进一步明确公司未来发展方向。

同时,公司围绕国家“双碳”工作整体目标,切实贯彻上级单位工作要求,统筹开展产业规划、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社会责任。

2.有效降低财务成本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拓展增量、优化存量”的双轮驱动策略,推动存量贷款利率下调,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

发展进程

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张家港市化工机械厂。

1998年3月18日根据江苏省张家港市经济委员会张经生(1998)第16号文《关于同意建办和更改企业名称的批复》的批复,同意陈玉忠等四百位股东共同组建股份合作制企业“张家港市化工机械厂”;2000年11月12日,经张家港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私企)名称预核[2000]第2405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化机厂名称变更为“张家港市化工机械有限公司”2014年12月11日公司证券全称由“张家港化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苏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张化机”变更为“天沃科技”,公司证券代码“002564”不变.公司英文名称由“ZHANGJIAGANGCHEMICALMACHINERYCO.,LTD.”变更为“SUZHOUTHVOWTECHNOLOGYCO.,LTD.”、英文简称由“ZCM”变更为“THV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