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苏州科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科德教育 - 300192.SZ

苏州科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3-22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吴贤良
企业英文名
SUZHOU KINGSWOOD EDUCATION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3-01-14
董事长
吴敏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教育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科德教育
股票代码
300192.SZ
上市日期
2011-03-22
大股东
吴贤良
持股比例
27.57 %
董秘
张峰
董秘电话
0512-65370257
所在行业
教育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丁陈隆;张小甜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苏州科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0745569066M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3-01-14
法定代表人
吴敏
董事长
吴敏
企业电话
0512-65370257
企业传真
0512-65374760
邮编
215143
企业邮箱
szkinks@szkinks.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苏州市相城区黄埭镇春申路98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教育业务和油墨业务

经营范围:生产、销售:油墨;销售:纸张、印刷机械及配件、PS版、橡皮布、印刷材料;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企业管理咨询;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苏州科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于2011年3月登陆深交所创业板,股票代码为300192。

科德教育聚焦现代职业教育及与未来新兴产业紧密结合的产教融合,积极响应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及人才需求,借助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领域深耕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升学和职业发展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职业教育和油墨两大版块,其中教育版块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校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油墨版块包括胶印油墨和UV油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坚持职普融合的职教发展战略,通过自生发展与投资并购等多种形式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目前持有西安培英育才职业高中、天津旅外职业高中与鹤壁毛坦高级中学等多所职业学校与特色高中,每年大部分学生得以升入本科,继续通过职业与专业学习深造,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公司不断探索“学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分层培养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与学习基础,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自律与德才兼备的职业化人才,进入理想的大学、成就职业梦想。

公司领投参股中昊芯英,主动布局AIGC赛道,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应用下的场景设计、研发、创新和落地,大力发展交互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职业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

公司还设立了智链嘉磊及信创启赋子公司,在信创板块与创业与灵活就业等培训方面发展,全面提升科德教育职业技能培训服务。

在推进产教融合、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科德教育将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紧密围绕人才战略和新兴技术的变革趋势,将职业教育向深层次、多元化方向发展,利用多样化的智能教学工具,推进新技术与教学融合,把优质的教育内容和服务提供给更广泛的职业人群,坚定不移地为国家发展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商业规划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93.23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4.13万元,下降1.1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8.17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52.4万元,下降15.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5,314.92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880.30万元,下降14.21%。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介绍公司主营业务包括教育业务和油墨业务,其中教育业务包括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校和职业技能培训等,油墨业务包括胶印油墨和UV油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教育业务(1)中等职业学校西安培英育才职高和天津旅外职高系公司旗下两所民办营利性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秉承“立德树人、职普融合、广开渠道、多元育人”的办学宗旨,在深耕绘画、播音与主持、计算机应用、动漫与游戏制作等特色专业建设的同时,构建“5+”教学管理模式:通过骨干教师引领教学、专业教师精准辅导、专职班主任全程督导、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和教学科研促科学教法,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育人格局。

这一特色培养模式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让不同基础、不同目标的学生都能获得适配的培养方案。

学校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构建高考升学班、艺术专业升学班、职教单招班等多元化培养体系,为不同特质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成长通道。

依托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和科学完善的教学管理体系,学校的教学质量持续攀升,中职毕业生取得优异的升学成绩。

面向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助力更多学子迈向更加广阔的发展平台。

(2)全日制学校全日制学校专注于全日制高中教育和复读业务,由旗下西安龙门教育和河南毛坦中学负责具体运营。

学校实行全封闭准军事化管理,建立了科学完善的教学体系。

通过入学即开展的学情诊断,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依托智能化的教学跟踪系统,实时监测学习成效,动态优化教学策略,实现"“教”与“学”的精准匹配。

在办学实践中,学校以优异的教学成果吸引优质生源,通过精细化培养助力学生成绩突破,进而形成良好的口碑效应。

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优教、优学、优管”三位一体的办学特色,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升学教育服务,致力于打造让家长放心、学生信赖的区域性优质教育品牌。

(3)职业技能培训科德AI学是公司倾力打造的智能考证学习平台,深度融合前沿AI大模型技术,重新定义职业教育学习新体验。

平台精心打造“教、学、练、测”四位一体的智能学习闭环,覆盖教师资格证、会计资格证、建造师等20余个热门职业资格认证,以及营养师、茶艺师等新兴生活技能课程。

通过智能诊断与个性化推荐算法,平台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制专属学习路径,真正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辅导,帮助学员事半功倍地完成备考目标。

作为公司职业教育线上产品运营的尝试,科德AI学正处于成长期。

目前平台已积累3万余名用户,并持续迭代升级。

公司将充分发挥AI大模型的技术优势,重点突破自主训练模型研发,通过持续优化算法架构与数据沉淀,使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学员学习特征,动态调整教学方案。

科德AI学不仅完善了公司产品矩阵,更开辟了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路径,将为学员职业能力提升和公司业务发展创造持续价值。

在教育产业创新发展的路上,公司将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场景的融合创新,通过“内外兼修”的发展策略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对内,我们将着力构建专业化人才梯队,优化教学研发体系,强化技术团队建设,打造高效运营流程,夯实教育服务的品质根基;对外,积极拓展战略合作生态,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构建开放共赢的发展格局。

通过内外协同的发展模式,推动公司在教育领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油墨业务(1)油墨业务概况公司长期专注于高分子材料和改性植物油的研发,将其应用于印刷油墨的生产和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线涵盖胶印油墨和UV油墨等系列产品,旗下“东吴牌”和“Kingswood”品牌凭借卓越品质持续领跑行业市场,尤其在绿色环保油墨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应用方面表现突出。

油墨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出版印刷及商业印刷等多个专业领域。

公司作为“十三五”油墨行业十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了完善的质量管控体系,先后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多项国际权威认证,包括欧盟REACH、RoHS认证以及美国大豆协会SoyInk认证等行业高标准认证。

作为中国油墨行业协会标委会核心成员单位,公司参与了《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印油墨》《油墨细度检验方法》《油墨附着力检验方法》《油墨干燥检验方法》《油墨光泽检验方法》《油墨飞墨检验方法》《印刷机械油墨干燥及固化装置能效评价方法》等多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起草、修订和制订工作,彰显了公司在印刷材料领域的技术领导力和行业影响力。

(2)油墨产品介绍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油墨产品如下:(3)主要经营模式采购模式。

公司建立了科学严谨的供应链管理体系,以“需求导向、质量优先”为原则,实施“以销定产、以产定购”的采购策略。

通过构建多维度供应商评估体系,重点考察供应商的产能稳定性、质量认证资质、环保合规性等关键指标,与其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同时,公司推行“长期协议+动态调整”的采购机制,既保障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又能获得具有竞争力的采购价格。

公司从源头把控原材料的安全环保属性,为终端产品的环保性能奠定坚实基础。

生产模式。

公司通常采用“标准化生产线+定制化调配”的混合模式。

针对常规胶印油墨产品,依托全自动配料系统和智能化研磨设备,实现高效稳定的规模化生产;针对包装印刷等应用领域的特种油墨,则充分发挥配方技术优势,通过精准调控颜料配比和功能性助剂添加,提供个性化定制解决方案。

公司建立了全流程质量管控体系,确保每批次产品均达到客户要求的品质标准。

这种灵活高效的生产模式,既保证了产品品质的稳定性,又能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变化。

销售模式。

公司采用经销网络覆盖与重点客户直销相结合的销售策略,实现市场广度和服务深度的有机统一。

在经销体系方面,公司建立了严格的经销商管理制度,打造专业高效的经销网络。

经销商负责属地化市场开发、物流配送及基础技术服务,公司总部则提供系统的产品培训、营销支持和售后服务指导,形成紧密协作的渠道共同体。

在直销业务方面,公司设立大客户事业部,为包装印刷龙头企业、大型出版集团等重点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配备专业技术销售团队,实施“一对一”专属服务模式,持续提升高端市场份额和品牌溢价能力。

公司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环保要求贯穿于研发创新、原料采购、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的全价值链。

通过组建专业环保技术研发团队,重点突破低VOCs排放、生物基材料应用等关键技术,持续推出符合国际最新环保标准的创新产品。

展望未来,公司将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双轮驱动,引领胶印油墨行业向绿色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责任的协同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职业教育党中央、国务院将职业教育摆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首次在法律层面确立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2023年《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系统构建了“一体两翼五重点”的发展框架;2025年1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提出新增教育经费加大对职业教育支持,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这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不仅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资源支撑,更推动职业教育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扩张和质量跃升,正在深刻重塑我国人才培养格局。

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基础,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当前,随着办学条件持续改善、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中职教育的基础性地位更加凸显。

在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中等职业教育正呈现出以下主要发展趋势:升学通道更加畅通、产教融合更加深入、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技能认证体系不断完善。

通过系统性改革创新,中等职业教育正在实现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建设的战略转型,必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升学贯通:中职教育向高层次延伸新《职业教育法》的实施推动中职教育实现历史性转型,已成为现代职教体系的起点,形成“中职—高职—职业本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全链条人才培养通道。

从政策层面看,国家正在大力推进职教高考制度改革,职教高考招生比例不断增长。

在实践层面,各地积极探索“3+4”(中职+本科)中本贯通、“五年一贯制”等特色培养模式,实现中高职无缝衔接。

在机制层面,建立技能大赛获奖选手、高级工证书获得者等优秀中职生免试升学制度。

这一系列改革举措显著提升了中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使职业教育真正实现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教育体系,既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又为产业升级提供多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有力践行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法律定位。

(2)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生态产教融合作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机制,正在实现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向深层次的协同育人的深刻变革。

在合作内容上,企业将全面参与专业标准制定、课程体系重构、实训基地共建等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合作模式上,通过混合所有制办学、产业学院建设等创新形式,形成办学新格局。

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等模式将实现从试点探索到常态运行的转变。

国家推出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政策组合拳,为校企协同育人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随着产教融合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企业深度参与必将推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质的飞跃。

(3)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教学重塑职业教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教学革命,推动中职教育向智能化、精准化方向创新发展。

教学环境智能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的大规模建设,5G+VR/AR技术的应用使高危场景实训成为可能;教学模式创新化:AI驱动的学情分析系统实现技能短板精准诊断,区块链技术构建可信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自适应学习平台支持个性化技能提升;管理服务数字化:智慧校园系统全面覆盖教学管理全流程,大数据平台实现办学质量精准监测,形成“教学-管理-评价”闭环体系。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的持续升级,中职教育将进入智慧教育新阶段,为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强大支撑。

(4)技能认证:构建质量导向的能力评价体系在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下,技能认证体系正从单一评价工具升级为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机制。

评价标准方面,“1+X”证书制度实现学历教育与技能认证的有机衔接,行业龙头企业深度参与证书标准制定,确保认证内容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实施路径方面,构建课证融通培养模式,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实现学习成果与职业能力的同步提升;发展机制方面,建立技能人才终身学习档案,通过学分银行实现学习成果的积累与转换,为技术技能人才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这一变革使技能认证成为连接学校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桥梁,既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权威能力凭证,又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客观评价依据,更为企业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可靠参照标准。

2、油墨行业胶印油墨作为印刷产业链的重要原材料,其市场发展与印刷行业变革趋势息息相关。

近年来,中国胶印油墨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主要受益于包装印刷领域的持续繁荣和商业印刷市场的稳定需求。

从应用领域来看,包装印刷占据最大市场份额,其中电子商务物流、快速消费品等细分领域的需求尤为显著。

尽管出版印刷整体受到数字化阅读的冲击,但通过LED-UV轮转印刷等新技术的应用,高端书刊印刷市场仍保持结构性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胶印油墨行业也同步进入产业升级新阶段,产品结构持续优化,环保型、功能型等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比逐年提升。

展望未来,行业将重点围绕环保可持续发展、功能性产品创新和数字化转型升级等方向展开深度变革,这些变革将重塑胶印技术在印刷产业中的竞争格局和价值定位。

(1)绿色环保化发展加速推进在“双碳”战略深入实施和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双重驱动下,胶印油墨行业正加速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

传统高VOCs含量的溶剂型胶印油墨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政策限制和市场淘汰压力。

为满足印刷企业的环保合规需求及终端品牌商的绿色供应链要求,环保型油墨产品正快速崛起。

其中,植物油基胶印油墨(如大豆油基)、水性胶印油墨以及能量固化型油墨(如UV胶印油墨、EB油墨等)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产品。

同时,行业环保标准持续升级,低迁移性、无有害物质添加等环保指标正成为产品准入的基本门槛。

(2)功能性和专用化趋势更加明显在消费升级和产业转型的推动下,胶印油墨行业正呈现出显著的功能细分和专业化发展趋势。

各应用领域对油墨产品的功能性要求日益提升。

比如,食品包装领域对符合FDA、EU等国际认证的低迁移油墨需求旺盛;医药包装领域更注重油墨的生物安全性和化学稳定性;而电子产品包装则追求具有抗静电、防伪等特殊性能的油墨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针对新型印刷基材(如复合薄膜、特种纸张等)的专用油墨,以及具有动态视觉效果(温变、光变等)的创新油墨产品正成为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

这一趋势将促使胶印油墨产品向更高附加值、更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行业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3)智能制造和数字化转型深入发展在工业4.0浪潮推动下,胶印油墨行业正经历深刻的智能制造转型。

领先企业将多维度推进数字化升级:生产环节部署自动化生产线、智能仓储系统等,实现生产效率和品质稳定性的双重提升;研发环节构建智能配方数据库和AI性能预测模型,大幅缩短新产品开发周期;管理环节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实现设备互联互通和远程智能运维。

这些数字化转型不仅重塑了油墨企业的生产运营模式,更重构了行业价值链条,数字化先行企业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获得显著的效率优势和产品创新优势。

(4)产业链协同创新成为核心竞争力在产业升级加速的背景下,胶印油墨企业将着力构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向上游延伸,与核心原材料供应商进行技术合作,共同开发高性能树脂、环保颜料等关键材料;向下游拓展,与印刷企业、设备制造商组建创新联盟,开展印刷适性优化和工艺创新;横向联合,与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平台,突破共性技术瓶颈。

这种开放协同的创新模式,正在重塑行业竞争格局,推动形成以油墨企业为纽带的产业创新集群,共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苏州科斯伍德油墨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2月18日,经苏州科斯伍德油墨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将苏州科斯伍德油墨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吴贤良、吴艳红、苏州市元盛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盛建刚和徐莹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同意以各自在苏州科斯伍德油墨有限公司所拥有的全部权益投入股份公司。

公司将中文名称变更为“苏州科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SUZHOUKINGSWOODEDUCATIONTECHNOLOGYCO.,LTD.”,证券简称变更为“科德教育”,证券代码“300192”保持不变,并同意授权董事会办理上述工商变更登记事项。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董兵 2025-08-28 -1000000 23.88 元 5007500 董事
董兵 2024-12-16 -842500 17.33 元 6007500 董事
董兵 2024-12-13 -140000 16.15 元 6850000 董事
董兵 2024-11-12 -660000 17.27 元 6990000 董事
董兵 2024-10-29 -60000 17.03 元 7650000 董事
董兵 2024-10-28 -300000 16.9 元 77100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