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江苏中晟高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中晟高科 - 002778.SZ

江苏中晟高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01-06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Zhongsheng Gaoke Environmental Co.,Ltd.
成立日期
1992-04-11
董事长
程国鹏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晟高科
股票代码
002778.SZ
上市日期
2016-01-06
大股东
苏州吴中融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苏州吴中区天凯汇达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股比例
22.35 %
董秘
邱洪涛
董秘电话
0512-66176265
所在行业
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沈在斌;殷强
律师事务所
上海段和段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江苏中晟高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2001428987092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1992-04-11
法定代表人
程国鹏
董事长
程国鹏
企业电话
0512-66176265
企业传真
0512-66176265
邮编
215168
企业邮箱
jsgk@jsgaok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石湖西路168号科技服务中心大楼21F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各类润滑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检验检测服务;测绘服务;建设工程勘察;室内环境检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危险废物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市政设施管理;工程管理服务;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大气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固体废物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智能水务系统开发;企业管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环境应急治理服务;环境保护监测;生态资源监测;环保咨询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水质污染物监测及检测仪器仪表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中晟高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坐落于长三角中心城市无锡,是一家由苏州市吴中区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778)。

目前公司实行润滑油业务与环保业务双主业运行。

公司业务主要包含润滑油、环保两大板块,是国内润滑油行业先驱企业和知名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被评为中国润滑油行业十强、年度最具影响力民族品牌、国家火炬项目非金属材料产业基地、生态环境部“国外先进环保设备与技术国产化研发生产基地”、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综合利用服务平台、江苏省著名商标、江苏省AAA级信用平台、江苏省环境修复工程技术中心、苏州市土储供应商等。

润滑油板块主要从事各类润滑油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年生产、销售润滑油脂达10万多吨,产品包括变压器油、液压油、内燃机油、齿轮油、金属加工油、特种溶剂等13个类别、200余种规格型号,广泛应用于电力电器、工程机械、工业机械、冶金和交通运输等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宝钢、沙钢、攀钢、马钢、萍钢、徐工集团、恒立液压、山河智能、奥克斯、保变电气、钱江电气、瓦克化学、金风科技等。

近年来,公司在稳定传统产品销售的同时,开发了风电阻尼液、防冻液等产品大量用于风电、储能和电动汽车等新能源领域;建成了3万吨废矿物油再生利用项目,致力于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大力促进节能减碳。

在生态环保业务板块,控股子公司中晟环境以城乡环境、工业环境、土壤环境、环境(风险)评价四大体系,并构建起了包括规划设计、投资开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为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

目前,中晟环境已服务生态涵养修复面积达233亩,厂网一体化运营管网超3000公里,年均综合污水处理近1亿吨,土壤修复约10万方,废气治理24万方。

多年来,公司通过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环保项目经验,打造了一系列生态环保标杆项目,其中“苏州太湖生态岛消夏湾生态涵养修复EPC项目”是苏州太湖生态岛消夏湾湿地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于2021年被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评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典型案例”,已成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系统性综合治理的体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公司建有5000㎡专业化的研发中心大楼和先进的研发设备,组建了以行业专家教授、研究生以上学历为主的高科技研发队伍,拥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我们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大学、河海大学等多家大院大所开展长期合作。

公司开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设备系统,包括基于大数据智慧中控管理的中晟环境智能运营管理平台、可移动污水处理系统、垃圾渗滤液处理设备、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设备等,各项技术已达国家先进水平。

展望未来,中晟高科将继续秉承“质量为本、客户至上”的理念,以品质润滑油和绿色环保科技为载体,成为企业成长与社会担当相融相济的国内主流上市公司。

商业规划

公司于2025年1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现金方式出售持有的中晟新材100%股权,彻底剥离了长期亏损的润滑油生产业务。

通过此次剥离,公司结束了“润滑油+环保”双主业模式,仅保留原有的环保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我国环保行业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25年是全面落实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深入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一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全面收官、研究谋划“十五五”规划体系的承上启下之年。

在“双碳”目标引领和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化的背景下,环保行业正经历从“全面布局”向“纵深推进”的深刻转变。

此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应用的不断涌现,环保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智慧环保、绿色制造等概念逐渐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推动环保产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1、行业主要政策2024年4月6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生态保护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

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生态保护补偿的法律,标志着我国生态保护补偿开启法治化新篇章,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更强更有力支撑,为美丽中国新画卷筑牢绿色底色夯实重要制度保障。

《条例》明确,国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对开展重要生态环境要素保护以及在生态功能重要区域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补偿。

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补偿资金及时补偿给开展生态保护的单位和个人;由地方政府统筹使用的资金,应当优先用于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等。

2024年11月6日,生态环境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行动计划》,提出“防新增、去存量、控风险”总体思路,要求建立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整改机制,推动高风险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

2025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生态环境部《关于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深入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支持长三角三省一市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

推进重要生态屏障和生态廊道共同保护,深入开展区域大气、跨界水体、固废危废共保联治,推进跨区域排污权交易。

建设好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2025年5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提出,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环保政策执行力度不断加强。

2025年,环保税征收范围扩大至VOCs、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倒逼企业升级环保设施。

中央环保督察常态化、全国碳市场全面覆盖八大高排放行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等政策工具的完善,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秩序。

2、行业整体情况2025年,环保行业在政策强力引导与市场规模持续扩容的双重作用下,进入“增量饱和、存量深耕”的转型关键期,供求结构与竞争格局均呈现深度重构特征。

从市场供求看,行业已从“增量建设主导”转向“存量运营优化”。

需求端呈现显著分化:传统工程领域增速放缓,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等工程类需求持续减少。

其中东部沿海地区污水处理率已逼近99%的饱和临界点,新增项目需求集中于能效提升与资源化改造。

供给端则以技术迭代与服务范式升级为核心,资源化技术推动污水处理厂向“资源工厂”跃迁,服务模式从单一设备供应延伸至“咨询-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闭环。

当前行业仍存在“低端供给冗余、高端技术短缺”的结构性矛盾,中小企业通过深耕垂直细分赛道,以“专精特新”特质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

从竞争格局看,呈现多维博弈态势。

头部企业如光大环境、北控水务等通过全产业链并购整合,占据超50%市场份额,尤其在垃圾焚烧、水务领域形成区域垄断;全国533家环境领域专精特新企业聚焦膜技术、固废处理等细分赛道,通过技术深耕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威立雅、苏伊士等外资企业则通过技术合作与资本运作进入中国市场,快速扩充业务版图,在细分领域形成区域影响力。

目前,环保行业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正经历着深刻变革。

在未来,持续关注政策动态、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拓展市场,将成为环保企业在变革浪潮中把握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公司主要业务、产品、经营模式1、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由环保板块与润滑油板块双主业并行模式变为,以控股子公司苏州中晟环境修复有限公司为主的环保业务发展模式,中晟环境是一家以环保水处理业务为主、提供环境治理综合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业务包括污水处理设施运营、土壤修复、环境工程EPC及环境咨询服务等。

2、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中晟环境已形成比较成熟的采购模式,具有规范的采购流程和内控措施,中晟环境主要原材料及辅助材料采购流程如下:(a)建立合格供应商库,并定期对其进行评价各采购主体对所有供应商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并每年进行一次合格供应商评审,评审其供货质量、信誉状况、售后服务态度、财务状况等,确保采购在合格供应商范围内实施。

(b)通过比价、招标等方式确定供应商采购主体根据项目建设或运营需要向公司报送请购单或采购计划,公司主管部门及采购部对请购单或采购计划进行审批。

收到经批复后的请购单或采购计划后,采购主体通过比价、招标等方式,对供应商的品种、性能指标、报价、批量、运输和付款条件等情况进行比较,并草拟合同报批,经公司评审通过后签订合同实施采购。

(c)对采购标的物进行检验、验收采购员按合同约定交货进度,及时催促供应商按时发货。

供应商送货到合同指定地点后,采购员会同仓库人员共同接收货物,根据采购合同、技术规格书、相关标准等对标的物进行验收。

收货单由采购员、仓库保管员共同签字,并提交入库单、计量单(质检单)作为发票附件。

仓库管理人员核对采购计划(或采购申请),做到计划内材料全面入库。

(2)销售模式中晟环境采取直接销售的销售模式,主要终端客户为工业企业、污水处理企业等。

中晟环境主要通过协议谈判、参加公开招标和竞争性磋商三种方式开展营销。

协议谈判是由中晟环境直接与客户接触,共同商谈合作细节,明确合同各方的权利与义务。

中晟环境参加公开招标或竞争性磋商获得项目的过程包括获取项目信息、评价审议、组织投标、合同签订与项目执行、项目后评价等环节。

(3)服务或运营模式(a)污水处理设施运营业务委托运营的服务模式为中晟环境或其子公司与委托方签订相应的受托运营协议,由中晟环境运营团队在委托运营期内按照合同约定的具体服务内容,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转及维护,并接受委托方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

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结算模式为:中晟环境按照合同约定的污水处理量、污水管网公里数以及相应的结算单价或服务价格,按月或按季度与委托方进行结算并收取相应的运营费用。

(b)环境工程EPC及土壤修复业务环境工程EPC业务及土壤修复业务均通过工程承包的方式进行,通过工程实施方式为客户提供环境治理设施的建造或土壤修复系统服务,具体模式包括工程专业承包和工程总承包。

一般通过签订相应的承包采购合同,明确承包范围、工期、合同价款及付款方式、质量标准、质保期等主要条款。

合同签订后发包方支付合同总金额的一定比例作为预付款,公司根据合同约定的质量标准选择合格分包商及设备供货商,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由项目部负责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及安全管理并接受发包方监理监督,工程完工或交付时由项目部按照国家工程竣工验收的有关规定,向发包方提供完整竣工资料及竣工验收报告,由发包方组织竣工验收。

环境工程EPC及土壤修复业务的结算模式为:按照合同约定的付款进度,根据工程量及工程进度与客户进行结算。

(c)环境咨询服务环境咨询服务的一般模式为:在取得客户的咨询业务订单后,由中晟环境具体业务板块负责对咨询服务工作进行总体安排并实施,经过中晟环境评审之后交付客户并进行归档。

环境咨询服务的结算模式为:中晟环境根据与客户约定的合同付款进度,在提供咨询服务后与客户进行结算并收取咨询服务费用。

(三)公司行业地位中晟高科作为环保行业的新锐力量,凭借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和精准的市场策略,深耕环境治理领域,以“区域环境综合治理服务商”为基础,升级打造“环保行业环境系统服务商”,紧密对接生态修复、城市水环境治理、工业环境治理与技术咨询等各个板块业务,并积极布局区外市场。

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理优势,水处理、土壤修复、环境工程EPC等环境方面的技术优势,在成本控制、工程质量、进度动态等方面抓紧抓实,促进环保业务持续稳固发展。

在核心业务层面,中晟高科已形成规模化的项目实施能力,年均综合污水处理量近1亿吨,厂网一体化运营管网超3000公里,土壤修复规模达10万方,废气治理能力达24万方/年。

环保行业头部效应显著,诸如光大环境、北控水务等行业领军企业,凭借丰富的项目经验、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资金实力,在大型项目招投标和市场份额争夺中占据主导地位。

中晟高科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通过技术积累与资源整合,逐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在环保行业中实现进一步的突破和发展。

发展进程

由宜兴市鲸塘经济发展总公司、宜兴市鲸塘农机管理服务站、宜兴市石油化工厂工会3位法人及许汉祥、吴法君2位自然人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于1998年12月28日,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领取3200001104315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612万元。

2006年1月23日,宜兴市鲸塘经济发展总公司、宜兴市鲸塘水利农机站(原兴市鲸塘农机管理服务站)、宜兴市石油化工厂工会、吴法君将其所拥有的1,532万股的股权转让给许汉祥、朱炳祥、陈国荣、王招明、许志坚5人。

2006年、2007年公司经历两次现金增资,股本增至5,612万元 公司名称于2021年6月30日起由江苏高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江苏中晟高科环境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