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开尔新材 - 300234.SZ

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6-22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KAIER NEW MATERIALS CO.,LTD.
成立日期
2003-04-29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开尔新材
股票代码
300234.SZ
上市日期
2011-06-22
大股东
邢翰学
持股比例
22.42 %
董秘
盛蕾
董秘电话
0579-82888566
所在行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洪建良;闻炜锋;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74981708XL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3-04-29
法定代表人
邢翰学
董事长
邢翰学
企业电话
0579-82888566
企业传真
0579-82886066
邮编
321036
企业邮箱
stock@zjke.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金华市金义都市经济开发区广顺街333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新型功能性搪瓷(珐琅)材料的研发、设计、推广、制造与销售

经营范围:新型搪瓷材料、搪瓷釉料、陶瓷釉料、金属制品(除铸币)、金属传热元件、环卫设施制造、销售;无机材料及化工原料(除化学危险品及易制毒化学品)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新型搪瓷钢板安装、销售(除粘土品)及相关产品的技术咨询;空气预热器、烟气加热器及附属设备的研发、制造、安装,电厂、电站工程总承包,机电设备安装、改造、维护,电力工程技术咨询服务;污泥处理处置系统、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及技术服务,环境技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开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开尔新材,证券代码:300234)创建于2003年4月29日,上市于2011年6月22日,注册资金5.03亿元,一直致力于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前瞻性研发和市场化应用推广,专业从事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的研发、设计、生产、推广、制造与销售,是我国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产业化应用的市场潮流引导者,是国内搪瓷行业的上市企业及国内制造和销售规模领先的搪瓷装饰板制造商。

开尔新材旗下拥有多家子公司合肥开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尔新材料香港(国际)有限公司、杭州开尔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晟开幕墙装饰有限公司;设有上海、深圳分公司以及釉料分公司;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省级研发中心和国家轻工行业搪瓷重点实验室,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提升产品美观度,拓展延伸至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开尔新材目前主营业务分为三大块:一是建筑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主要应用于地铁、隧道等地下空间的装饰,二是工业保护搪瓷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厂脱硫脱硝节能环保设施建设,三是高尚建筑幕墙装饰珐琅板。

目前拥有2个制造基地,基地占地面积约14万平米,在金华金义都市经济开发区的总部制造基地于2016年投产,占地面积约9.2万平方米。

新工厂引进了一批世界级优异自动化制造设备,未来将产能倍增,充分满足市场需求。

入选浙江省高端设备制造业骨干企业成员,已成为拥有高端制造设备的国际性建筑装饰搪瓷钢板的规模化专业化制造商。

开尔新材是建设部幕墙门窗标准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国家建设部行业标准《建筑装饰用搪瓷钢板》JG/T234-2008、中国硅酸盐学会搪瓷分会理事长单位、中国搪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十三五轻工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中国轻工业搪瓷行业十强企业、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工信部绿色工厂、国家轻工联“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中国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也是近年连续银行资信信用等级证书AAA级企业及省工商企业信用AAA级守合同重信用单位,金华市2015年度政府质量奖荣誉,在行业中具有较高产品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为行业内知名龙头企业,拥有117项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品牌“开尔”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浙江制造”品牌称号,获得国检中心绿色产品选用证书。

开尔新材已经完成的国家重点市政项目主要包括: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北京大兴国际新机场、北京人民日报社新址大楼、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地下隧道、港珠澳大桥隧道、深中通道、深圳妈湾跨海通道(在建)、上海长江隧道、上海外滩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深圳坪盐通道、无锡太湖隧道等跨江、河、湖、海型超级隧道工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南京、沈阳、杭州、武汉、昆明、郑州、贵阳、南宁、无锡、苏州、宁波等国内发达中心城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地铁项目得以大面积的应用,截至2023年底开尔新材已经完成超过495万平米的搪瓷钢板供货数量。

未来公司将继续保持地铁隧道类业务的市场主导地位,同时全力拓展建筑装饰珐琅板的市场应用,让“开尔珐琅板”闪耀在国内外高尚商务楼宇及公共建筑中。

适时把握机遇推广城市服务搪瓷材料,逐步实现三大产品业务均衡发展的趋势,最终实现公司“成为世界搪瓷行业领军企业”的奋斗目标。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主要从事新型功能性搪瓷(珐琅)材料的研发、设计、推广、制造与销售,根据《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与代码》,公司属于“C制造业”下的“C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公司所生产的新型功能性搪瓷(珐琅)材料主要用于地铁、隧道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内立面装饰,火电与非电行业节能环保设施建设以及高端物业楼宇绿色建筑幕墙装饰等。

因此,公司及所处行业的发展与地铁、隧道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行业,火电与非电相关的节能环保行业及绿色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趋势密切相关。

1、地铁、隧道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行业情况近年来,人口向中心城市迁移的趋势愈加明显,城市人口密度持续增加,因此,出行高效便捷成为提升空间运行效率的必然要求。

在轨道交通建设审批门槛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地铁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有效方式,仍是完善交通网络,构建更优交通格局的重要手段。

根据各大城市公布的2025年地铁项目建设进行汇总,2025年我国预计将开通71条新地铁线路,增加1200公里左右的地铁里程。

截至2025年6月,中国内地58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线路,总里程达12381.48公里,2025年上半年新增运营线路220.70公里。

上海发布《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2025—2035年)》,提出建设与上海“五个中心”相适应、与构建超大城市空间格局相协调、与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相匹配的轨道交通网络的总体目标,除了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之外,郑州、苏州、西安等新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同样是加速地铁建设的主力军。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进入城市更新的重要时期。

存量发展阶段,轨道交通既有线改造及沿线周边地区配套设施升级成为城市更新的关注重点。

TOD(Transit-OrientedDevelopment,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的深化将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的深度融合,形成“轨道+地产+商业”的复合型发展模式。

比如北京发布《北京市轨道交通一体化规划设计指南》,指南指出,通过轨道与城市空间、功能、服务的深度融合,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公司的搪瓷钢板(珐琅板)作为地铁、隧道的首选装饰材料,能够适应地铁站、城市隧道、桥隧、城市地下空间等地下空间复杂环境,综合性价比优势明显,仍存在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作为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的龙头企业,对传统业务——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给予高度关注,将牢牢抓住城市地下空间、轨道交通建设加速的机遇,充分发挥搪瓷钢板(珐琅板)的市场竞争力,持续稳固龙头地位。

2、火电与非电相关的节能环保行业情况“十四五”以来,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推进,电源侧低碳化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以风、光为主体的新能源装机规模呈现爆发式增长。

在统筹能源转型和安全供应的压力下,我国煤电面临着进一步深刻转型发展的巨大挑战。

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支撑“双碳”战略的重要举措,新一代煤电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主要任务之一。

202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从煤电清洁降碳、安全可靠、高效调节、智能运行四个方面建立健全煤电技术指标体系。

同时,在全面总结评估“三改联动”工作成效和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推动一批现役机组改造升级,力争全面提升新建机组指标水平,积极有序开展新一代煤电试点示范。

华泰证券研报指出,煤电灵活性改造是我国电力系统现有灵活性资源中成本较低的品种之一,看好全国火电灵活性改造每年1.6亿千瓦或每年100亿到200亿元市场空间。

在“双碳”目标与环保政策持续收紧的背景下,国家多部门陆续发布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旨在加快推动产业绿色转型、节能降碳。

如国务院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强化碳排放强度管理,分领域分行业实施节能降碳专项行动,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25年6月,为贯彻落实上述行动方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等三部门组织开展相关工作,聚焦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38个细分行业,加快引导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改造。

此外,国家发改委陆续印发《中央节能降碳专项资金投资计划》,出台《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2025年专项资金规模显著扩大,中央资金最高覆盖项目总投资的30%,单个项目最高可获得投资补助1亿元。

在“双碳”战略的引领下,节能环保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节能降碳、设备更新等相关政策的发布,进一步助推了火电与非电行业节能环保设施更新改造市场需求的释放。

作为该应用领域的第一梯队供应商,技术路线的延伸拓展、新产品的开发储备助力该类业务的持续发展,公司将牢牢把握市场机遇,迎接持续增长的周期。

3、绿色建筑装饰行业情况绿色建筑是国家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建筑行业长期明确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绿色建筑顶层设计持续完善,能够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民提供健康、适用、高效使用空间的绿色建筑逐步成为建筑行业转型升级主线,孕育丰富成长投资新机遇。

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推动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工作方案》提出,要持续提高建筑领域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水平,加快提升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质量,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7年,超低能耗建筑实现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进一步推进,建成一批绿色低碳高品质建筑。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绿色建筑行业稳定发展,比如海南省发布的《关于支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若干政策措施》、江苏省发布的《江苏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若干政策举措》、北京发布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等。

绿色建材是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

国务院印发的《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指出,要加快高强度高耐久、可循环利用、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倡导选用绿色建材。

2024年底,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扩大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范围的通知》,明确在前期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政策实施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政策实施范围。

对标高端幕墙市场的珐琅板具有易洁易维护、美观大方、历久弥新、安全环保等优质特性,加之国内聚焦绿色建筑建设及绿色建材应用的政策导向,这为绿色建材行业的持续向好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未来,公司仍将不遗余力,通过技术营销、理念推广,加速开启良性循环模式,推动实现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的扩展应用。

(二)主要业务、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产品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是以坚韧性好、抗冲击度强的钢板为基材,采用新工艺、新技术,与无机非金属搪瓷釉料经800度以上高温熔融使二者产生紧密化学键,从而开发出的具有特定功能可应用于传统日用品以外多个领域的新材料。

产品属于超强耐腐耐火、易清洁易维护、美观大方、色彩灵活、长效保真、无毒无辐射、使用寿命长的绿色环保新材料,能够适应复杂环境要求。

基于产品的优异特性,公司不断延伸拓展其应用领域,目前产品的主要用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公司内立面装饰搪瓷材料客户以大型公共设施建设项目的业主单位或建设总承包单位为主,产品主要用于地铁、隧道等城市地下空间景观装饰以及医院、体育馆、机场等公共设施内立面装饰。

公司提供的产品主要有:标准板、异形板、搪瓷艺术画板等,为城市建设地下空间提供具备时代气息、展示城市文化的内部景观设计。

以下为部分内立面装饰项目经典案例展示:2、工业保护搪瓷材料公司工业保护搪瓷材料客户以燃煤发电厂、锅炉厂、钢铁厂为主,产品主要用于火电及非电行业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等节能环保设施建设。

公司自主研发关键部件有:12米超长珐琅管、搪瓷波纹板传热元件(换热元件),主营设备:烟气余热利用系统、MGGH、低温省煤器(烟气冷却器)、暖风器、空气预热器整机、GGH、烟气冷凝器、烟囱烟道珐琅板等。

3、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公司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客户以高端物业楼宇业主或建设承包单位为主,产品主要用于会议中心、酒店、商务楼宇等高端物业楼宇以及体育馆、展览馆、医院等公共设施外幕墙装饰。

公司提供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各类形式板面,让建筑外观拥有更多个性化表达。

以下为部分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项目经典案例展示: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和经营模式等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84.87万元,同比下降46.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1.54万元,同比增长50.73%;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71万元,同比下降59.57%;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25.09万元,同比下降39.44%。

以上业绩表现主要系:基建投资对建材行业的拉动效应边际减弱,叠加火电与非电行业节能环保设施建设领域市场参与者结构变化,竞争加剧,公司基于长期稳健发展考量,强化收款风险管控,战略性筛选回款风险较低的项目,订单规模阶段性收缩;应收款项催收成效显现,闲置资金理财收益稳定;本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净利润同比提升。

接下来,公司一方面通过降本增效缓解因政策变化及行业竞争而造成的利润下滑;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创新经营模式,寻求更多盈利增长点,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1、报告期三大主营业务的分析(1)地铁、隧道等内立面装饰类业务随着公共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我国城市轨道、隧道等行业正处于以运营为主的关键转型阶段,未来发展将以加强轨道交通系统和城市空间的协同融合,促进线网功能整体提升等为重点,国内地铁、隧道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需求放缓。

报告期内,公司该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476.64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2.26%。

期内完工及开通运营的项目有广州地铁10号线(西塱—杨箕东)、富春江秦望通道等。

围绕“交通强国”的重大战略部署,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出行高效便捷需求增长,城市群、都市圈成为后续城轨建设及城市更新的主基调。

作为地铁、隧道等地下空间装饰的首选产品,公司将持续通过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提升产品附加值,构筑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盈利能力,稳固行业龙头地位。

(2)火电及非电节能环保类业务“十四五”以来,随着减污降碳工作的不断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速,煤电的低碳化改造稳步开展,此外,非电行业绿色转型同步深化,由此带来的超低排放改造市场空间可观。

公司该类业务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报告期内,公司该类业务实现营业收入4,116.2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56.49%。

期内,公司积极优化订单结构,低温省煤器新签订单合同额同比大幅提升。

公司在火电与非电行业脱硫、脱硝、超低排放等领域深耕多年,具有丰富的技术储备和产品储备,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未来,公司将继续把握行业机遇,通过坚定的自主创新,不断丰富技术储备、提升产品性能,同时,持续探索节能环保新业务形态、新技术路线以及新销售模式,促进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与行业地位的持续稳固。

(3)绿色建筑幕墙类业务近年来,“双碳”目标下,各地绿色建筑相关的利好政策频发,我国绿色建筑幕墙装饰迎来发展新动能。

在此背景下,公司对该类产品采取精准化价值传递策略,以知名建筑设计院为核心合作渠道,通过深度技术解决方案营销与创新应用理念推广,驱动市场认知升级,业务以承接标杆类项目为主,尚未形成规模,各年订单量及毛利率不稳定。

报告期内,公司该类业务订单量下降,实现营业收入104.22万元,同比下降92.43%。

公司凭借标杆项目的示范效应,对标高端幕墙市场的珐琅板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其具有易洁易维护、美观大方、历久弥新、安全环保等优质特性,是绿色建筑幕墙材料的优质选择。

未来,公司仍将不遗余力、集中精力,迎合市场需求,通过产品性能升级、技术营销、理念推广、完善品牌规划、寻求战略合作等手段,加速开启良性循环模式,以期实现珐琅板绿色建筑幕墙材料的扩大应用。

2、报告期公司其他重要工作与成果(1)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坚持技术创新和工艺优化,围绕搪瓷材料特性,不断强化主营业务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产业化落地,持续开发高附加值产品。

期内,公司重点推进了包括铁素体不锈钢珐琅板关键制备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轻质化超亚单板关键制备技术的研发等多项专题研发项目,紧贴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前瞻式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

(2)绿色生产方面公司以“推动绿色建筑,构建环保中国”为己任,高度重视生产过程中的绿色低碳建设,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生产、工艺节能、光伏发电、废弃物针对性处理等多种方式,增强产品的绿色属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

期内,公司产品获“中国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这为产品开拓绿色建筑市场、提升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3)运营优化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节能降耗、提质增效专项工作,通过生产方式改进、呆滞库存消化、能源数据采集及监控、部门BPR流程再造等手段,持续优化内部管理,提高各部门之间的协同效应,有效降低了综合生产成本,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

未来,公司将继续围绕搪瓷产品特性,深耕主业,紧随行业发展趋势,提升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断巩固公司在新型功能性搪瓷材料应用领域的引领地位;不断延伸搪瓷材料的产品品类,全面布局产品矩阵,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全面、切实推进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通过卓有成效的奋斗及价值创造,提升上市公司价值,回报广大投资者对公司的支持与厚爱。

发展进程

公司是由浙江开尔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变更以2010年5月31日为审计基准日,将经立信"信会师报字[2010]第24537号"<审计报告>确认的净资产9,705.74万元中的6,000万元折为6,000万股,其余3,705.74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0年6月22日,公司在金华工商局领取了注册号为33070300001368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