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ST岭南 - 002717.SZ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4-02-1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LingNan Eco & Culture-Tourism Co.,Ltd.
成立日期
1998-07-20
董事长
尹洪卫,陈健波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岭南
股票代码
002717.SZ
上市日期
2014-02-19
大股东
尹洪卫
持股比例
14.71 %
董秘
陈健波(代)
董秘电话
0769-22500085
所在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方国权;章徽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康达(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1900708010087G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8-07-20
法定代表人
尹洪卫
董事长
尹洪卫,陈健波
企业电话
0769-22000888,0769-22500085
企业传真
0769-22492600
邮编
523129,528437
企业邮箱
ln@lingnan.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东莞市东城街道东源路东城文化中心扩建楼1号楼,中山市火炬开发区中山六路66号建大花园17栋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规划设计、水利水务水环境、市政与园林、文化科技与旅游等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生态恢复及生态保护服务;生态保护区管理服务;生态资源监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管理;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农村民间工艺及制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营;休闲观光活动;游览景区管理;名胜风景区管理;公园、景区小型设施娱乐活动;城市公园管理;城市绿化管理;森林公园管理;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市政设施管理;城乡市容管理;园区管理服务;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智能水务系统开发;水利相关咨询服务;水资源管理;打捞服务;环保咨询服务;环境保护监测;工程管理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土石方工程施工;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环境卫生公共设施安装服务;农村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人工造林;灌溉服务;防洪除涝设施管理;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文化场馆管理服务;规划设计管理;数字文化创意内容应用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品牌管理;商业综合体管理服务;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自来水生产与供应;建设工程设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8年,2014年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2022年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实际控制人。

岭南股份围绕“生态+文旅”的战略发展方向,业务聚焦规划设计、市政与园林、水利水务水环境、文化科技与旅游、光伏投资建设、林业碳汇、土地整治等,通过旗下园林、市政、水务、设计、文化旅游五个子集团,为客户提供从投资、规划、建设到运营的一站式服务。

商业规划

(一)从事的主要业务岭南股份创立于1998年,2014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自上市以来,公司始终秉持“生态+文旅”双轮驱动战略,聚焦规划设计、水利水务水环境、市政与园林、文化科技与旅游等业务。

2022年12月,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成为岭南股份实际控制人。

生态环境建设业务:岭南股份业务涵盖生态环境、城市园林、乡村景观、生态景观、市政公用工程、智慧城市工程、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等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

水务水环境治理业务:岭南股份下属控股子公司——岭南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是岭南大生态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业务涵盖水利工程、城乡水务、水生态水环境。

文化旅游业务:岭南股份旗下拥有上海恒润数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域纵横文旅投资有限公司聚焦文化科技、文化旅游、文化数字三项主要业务。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7)以及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行业统计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N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细分行业归属于“N77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作为环境治理行业的一员,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修复、文化旅游两大领域。

1、园林绿化工程及生态修复园林绿化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系统化的工程技术与艺术创作手段,综合实施地形重塑、植被配置、景观建筑营建及园路系统规划,从而营造兼具生态功能与游憩价值的城市空间。

该领域涵盖公园绿地、防护绿地、广场用地、附属绿地及区域绿地等系统性工程,并包含对城市生态格局与景观风貌具有显著影响的重点绿化项目。

行业产业链完整覆盖景观设计咨询、工程施工建设、后期养护管理等全周期专业服务链。

生态园林行业投资复苏预期整体转弱。

自2012年起行业投资规模持续位于高位区间,至2019年达到历史峰值1,845亿元,随后受外部环境调整、融资渠道收窄等因素影响,投资规模呈现阶梯式回落。

数据显示,2022年全行业完成投资额1,348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17.8%,较2019年峰值回落26.9%,行业进入周期性调整与结构优化并行的新阶段。

生态园林企业收益高度依赖业主方财政。

生态园林类项目普遍采用PPP模式作为主要业务承载形式,项目收益与地方财政收支状况呈现强关联性。

由于PPP项目全生命周期(通常覆盖10-30年)的回款周期特性,企业营收稳定性直接受制于项目所在地业主方财政状况及未来支付能力。

当前在业主方财政收支压力加剧、隐性债务化解任务繁重的背景下,叠加土地出让收入波动等因素影响,行业项目全周期回款风险敞口持续扩大,资金链管理面临严峻考验。

生态园林项目融资环境面临结构性收紧压力。

受项目强公益性特征影响,行业收益高度依赖政府付费与可行性缺口补助机制,在业主方隐性债务“控增化存”的强监管框架下,传统融资渠道面临双向收紧压力:PPP模式受制于财政承受能力限制,专项债发行则受项目收益自平衡要求制约。

数据显示,2023年生态环保领域专项债支持项目总投资规模1,505亿元,较2020年峰值水平下降88%,行业融资难度指数创近年新高。

2、水务水环境治理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聚焦于水体污染系统性综合治理,涵盖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水资源集约利用、水生态系统修复及水灾害防御能力提升等核心领域。

该行业以构建“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三位一体治理体系为发展目标,致力于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质量提升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我国水务水环境治理行业已从基础污染防治向系统化综合治理转型,尤其自改革开放初期确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以来,行业逐步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现代化治理格局,有力推动行业的规范和快速发展。

水务水环境治理市场呈现增速边际趋缓态势。

作为典型的政策驱动型行业,其发展动能与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力度、经济周期呈现强相关性。

统计数据显示,2013-2019年水利环境及公共设施投资复合增长率达15.42%,但受公共卫生事件冲击,2020-2021年投资规模出现阶段性停滞;虽在2022年随经济复苏预期短暂回升,但2023年投资增速再次回落,市场周期性波动特征显现。

水务水环境治理产业面临周期性增长压力,行业分化特征显著。

受经济增速放缓、业主方财政支付延迟及市场需求波动等多重因素影响,行业整体面临营收增速收窄、盈利空间压缩等挑战:成本端压力传导至利润端,行业利润率持续走低;应收账款规模高位攀升,经营性现金流持续承压,行业营运资金周转效率有所下降。

数据显示,2017-2023年水务及水治理行业上市公司核心经营指标呈现阶梯式回落,以营业收入增长率为例,该指标由2021年的21%降至2023年的2%,归母净利润及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增长率亦呈现相似下行轨迹,行业进入深度调整阶段。

水务水环境治理领域供需结构性矛盾持续凸显。

当前水污染治理项目多呈现公益性、准公益性特征,市场化盈利机制尚未完全建立,项目自我造血功能薄弱。

市县级平台公司依托PPP或特许经营等模式开展融资的路径面临多重制约:项目收益水平偏低导致投资吸引力不足,业主方支付能力受限制约资金筹措空间,专业技术及运营管理能力缺口影响项目实施成效。

3、文化旅游2024年文旅市场情况:国内旅游人次达56.15亿,同比14.8%;旅游总收入实现5.75万亿元,较2019年增长17.1%。

2025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人次32.85亿,同比增长20.6%;国内居民出游花费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5.2%。

(三)主要经营情况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亿元,同比减少70.7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收窄50.02%。

本期无新增业务,部分甲方财政承压导致项目结算周期延长,叠加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下降,制约了项目施工进度与资金回笼效率。

成本端方面,公司日常经营费用同比下降,但财务成本因融资规模维持及债务逾期影响仍处高位,利息支出叠加罚息、违约金等非经营性支出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

发展进程

本公司是由东莞市岭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前身为东莞市岭南园林绿化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7月20日,2007年12月27日更名为东莞市岭南园林建设有限公司)以2010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30,626,797.75元,按照1:0.5742的比例进行折股,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东莞市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设立时的股份总数为7,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

2010年8月31日,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本公司设立出具了广会所验字[2010]第09006440081号《验资报告》。

本公司于2010年9月3日在东莞市工商局办理完成工商登记手续,领取了注册号为44190000017538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7,500万元。

2010年9月8日,经国家工商总局核准,本公司名称由“东莞市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岭南园林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0年9月9日领取了更名后的营业执照。

变更后的公司名称(中文):岭南生态文旅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后的公司名称(英文)LingNanEco&Culture-TourismCo.,Ltd,公司证券简称自2018年3月1日起由“岭南园林”变更为“岭南股份”,英文简称由“LNYL”变更为“LNGF”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尹洪卫 2025-07-04 -200000 1.93 元 2677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7-03 -300000 1.83 元 2679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7-02 -300000 1.82 元 2682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7-01 -300000 1.83 元 2685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30 -300000 1.8 元 2688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27 -300000 1.79 元 2691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26 -300000 1.85 元 2694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25 -300000 1.75 元 2697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24 -300000 1.78 元 2700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23 -300000 1.7 元 2703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20 -300000 1.73 元 2706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19 -300000 1.82 元 2709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18 -300000 1.8 元 2712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17 -300000 1.84 元 2715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16 -300000 1.88 元 2718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13 -300000 1.87 元 272191600 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5-06-12 -300000 1.96 元 272491600 董事、高管
董先农 2024-06-26 104100 0.96 元 104100 高管
杨文 2024-06-26 103000 0.97 元 103000 高管
李云鹏 2024-06-26 103000 0.96 元 103000 董事、高管
张平 2024-06-26 104200 0.96 元 104200 董秘、董事、高管
尹洪卫 2024-06-26 200000 0.96 元 2920489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