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银禧科技 - 300221.SZ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5-2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Silver Age Sci &tech Co.,Ltd.
成立日期
1997-08-08
董事长
谭文钊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银禧科技
股票代码
300221.SZ
上市日期
2011-05-25
大股东
彭朝晖
持股比例
3.41 %
董秘
郑桂华
董秘电话
18988733388
所在行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顺利;何炼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1900618347778J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7-08-08
法定代表人
谭文钊
董事长
谭文钊
企业电话
18988733388
企业传真
0769-38858399
邮编
523187
企业邮箱
silverage@silverage.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东莞市道滘镇南阁西路13号银禧工程塑料(东莞)有限公司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改性塑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生产和销售改性塑料(原料为新料),塑料制品、化工制品(不含危险化学品)、金属制品、精密模具、精密零组件;从事上述产品的批发和进出口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涉及行业许可管理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设立研发机构,研究和开发上述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银禧科技,代码:300221)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经过多年的发展,银禧科技已在东莞(虎门、道滘、松山湖)、中山、珠海、安徽滁州、苏州吴中、越南太平省建立了生产研发基地,形成年产30万吨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生产能力,成为中国重要的高分子新材料生产企业之一。

银禧科技主要生产PP、ABS、PC、PC/ABS合金、PS、PA、PBT、PPS、PVC、PVC/ABS合金、TPE等,包括阻燃料、耐侯料、增强增韧料、塑料合金料和环保耐用料五大系列,被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汽车、IT电子、LED灯、电动工具、电线电缆、道路材料等领域。

银禧及关联企业目前形成了改性塑料、LED灯具配件加工、3D打印等新兴科技领域的产业布局。

商业规划

(一)公司改性塑料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改性塑料被列为国家“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政策如《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十四五规划》等推动其在汽车、家电、新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助力“以塑代钢”“以塑代木”趋势。

改性塑料应用领域出现多样化,汽车行业中轻量化需求驱动增长,改性塑料替代金属件(如保险杠、内饰),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拉动需求。

高耐热、阻燃材料应用于冰箱、空调及5G设备外壳,节能建材(如隔热型材)和可降解包装材料需求持续上升。

同时,改性塑料区域集聚效应明显,长三角(江苏、浙江)、珠三角(广东)为产业核心区,依托下游制造业集群和港口优势。

目前,我国改性塑料行业发展主要呈以下新趋势:1、高性能化与高端材料国产替代,新质生产力驱动高端应用随着“新质生产力”发展,PPS、PPA、COC/COP等特种工程塑料成为研发重点。

例如,PPA在航空航天、半导体、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国产替代加速,一众改性企业布局相关产能,以满足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等新兴需求。

2、功能化技术升级,技术创新驱动物理改性(填充、共混)仍是主流,化学改性(共聚、交联)技术逐步突破,推动高端产品升级。

抗老化技术,针对新能源汽车高温、紫外线环境,众多企业推出抗氧化剂、光稳定剂整体解决方案,提升材料耐久性;纳米复合与合金化,通过PC/ABS、PA/PP合金化技术平衡性能,满足5G基站、智能家电的轻量化、高刚性需求。

3、环保化与循环经济受“双碳”政策推动,生物基改性塑料(如聚乳酸PLA、PBAT)及无卤无铅配方加速替代传统材料,尤其在医用包装、汽车内饰领域应用扩大。

欧盟及中国环保法规趋严,2025年生物基改性剂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15%。

废塑料循环经济崛起,塑料裂解、再生技术成为热点,通过化学回收实现“废塑料→原料→高值产品”闭环。

废塑料处理从填埋转向循环利用,符合绿色低碳方向,2025年相关市场规模或超500亿元。

(二)智能照明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1、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25年中国智能照明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

其中家用市场表现突出,2023年规模已达100亿元,渗透率84.3%,远超其他智能家居品类。

2025年上半年,我国照明销售规模约为3000亿元,智能照明器具制造规上企业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营收增长超7%。

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及消费需求升级共同推动市场扩容。

2、技术驱动与产品创新(1)LED技术主导格局巩固:LED因节能、长寿命优势占据市场主导,2025年份额预计超60%,在各类智能照明产品中广泛应用,为行业发展奠定基础。

(2)AI与物联网深度融合:AI通过机器学习优化照明模式(自动调节色温、亮度),物联网实现设备互联与远程控制,典型如Hue灯带与娱乐系统联动,提升智能化体验。

(3)无线通信技术普及:Wi-Fi、蓝牙、ZigBee等技术提升控制便捷性,支持多设备协同与大规模组网,满足不同场景的智能控制需求。

3、应用场景多元化(1)家居领域成为核心:作为全屋智能核心,渗透率超70%,需求从基础照明转向专业照明和个性化场景(如观影、睡眠模式),并与其他智能家居联动提升体验。

(2)商业与公共领域深化应用:商场、办公楼、路灯等场景通过智能调光降低能耗30%以上,兼顾节能与场景氛围营造,在公共设施中应用广泛。

(3)新兴领域加速崛起:汽车照明向智能化升级(自适应灯光、氛围灯),农业照明(植物生长灯)精准调控光照促进生产,航空航天、水下照明等特殊领域也有创新应用。

(三)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应用领域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应用领域银禧科技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集高性能高分子新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始终坚持致力于成为新材料领域的领先者的企业愿景,坚持让材料改变生活的使命,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坚持长期主义,求真务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公司在东莞虎门、道滘、松山湖、珠海、苏州吴中、安徽滁州、中山和广东肇庆等建立了生产研发基地,同时公司为了完成国际化的布局,公司在越南设立生产基地。

公司及子公司目前重点在高分子改性塑料、智能照明、3D打印材料、精细化工等新兴科技领域进行了产业布局。

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用电器、电线电缆、现代农业、轨道交通、低空飞行器、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通讯、电子电气和建筑装饰、家用新型服务机器人等行业。

通用树脂、工程树脂以及超高性能树脂三大类别材料的改性加工依旧为公司的核心业务。

随着全球整个改性塑料行业低端产能竞争日趋激烈、下游客户对高端产品需求不断提升,公司在逐步加大对产品升级研发所需要的投入比例,重点在改性塑料无卤化、轻量化、绿色化、功能化等方面进行升级攻关。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推广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力度并取得了较好成果,如满足S2阻燃要求的PPABSPAPCABSPCPPO等材料方案在客户端得到大量应用和批量生产,Non-PFAS材料在部分客户中进入了试产验证阶段。

与此同时,大量特殊功能化材料产品-高CTI800V阻燃PA材料、仿陶瓷塑料、高耐化耐磨POK材料、抗静电PA/ABS材料、疏水疏油PP/ABS、低翘曲PA/PP/PBT、高透明耐化PCPBT材料等特殊应用场景产品也已在较多客户中进行试产和批量供应。

2、公司主要产品——高分子类新材料改性塑料产品的主要工艺流程公司改性塑料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相近,设备具有通用性,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配料、混合、挤出、冷却、切粒、筛选、混拌、包装入库等8个生产工序,其流程图如下:其中影响较大的是配料、混合和挤出三道工序:(1)配料公司严格按照产品的特有技术配方选取规定标准的原材料,包括聚合物树脂和各种添加剂。

产品配方科技含量高,不同配方所制出产品的性能千差万别,一些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可通过技术含量高的产品配方调整制作而成,因此产品配方对于改性塑料生产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2)混合混合工序是在变速机械搅拌过程中,对原材料配方体系中的分散相物质进行预分散处理,如减少无机矿粉的团聚效应,促进其与基体树脂的相容,提升其在基体树脂中的分散效果;以及促进原材料的多相体系合理分布,如改善体系中不同树脂的分布状况,有利于提升挤出工序的混炼效果。

搅拌过程中,伴随机械搅拌所产生的摩擦热,以及外部加热套提供的热源,体系中的有机低分子物质能够起到桥梁作用,在分散相物质和基体树脂之间建立分子链尺度上的连接,从而有助于提升原材料配方体系的相容性和综合性能。

(3)挤出改性塑料生产挤出工序由挤出机完成,挤出机是改性塑料核心生产设备,挤出过程是将经过高混机处理的多相体系物料在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混炼、塑化、分散、剪切、拉伸、脱气和造粒等一系列加工过程。

该工艺的难点在于针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功能化属性要求,对设备方案进行设计,例如对积木式螺杆的组合以及排列方式进行实验设计,对挤出机各段温度的设计和安排,以及对于挤出机上不同区段的喂料口、脱挥口和真空口的设计排布等。

(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依据客户订单需求数量、库存商品与原材料情况,并预估客户未来潜在产品需求,通过比价采购、战略采购、原材料期货套期保值等多种灵活采购方式,最终确定采购数量、品种及价格,并由采购部向供应商下达采购订单。

2、生产模式公司按照下游客户的订单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为有效控制产品从接受订单到包装入库的过程、产品品质、成本、数量、交期等,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公司在SAP系统下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管制程序》:公司客户服务部根据客户的订单,将需求信息输入到SAP系统中并进行排产,生成生产指令单、领料通知单,生产部按照生产指令组织生产;公司客户服务部、技术中心、生产部、品质管理部均严格按照公司制定的《生产管制程序》相互协作,确保公司内部生产的指令流、物流、单据流的统一及生产的有序和高效。

3、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公司改性塑料产品运用的专业性、技术性强,客户对技术服务的要求较高,直销模式可减少中间环节、贴近市场并及时深入了解客户的需求,有利于向客户提供技术服务和控制产品销售风险。

公司在销售的过程中重点突出技术领先、性价比突出、服务优良的综合优势,及时跟进行业发展趋势,技术部门适时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需要,定期与客户的产品开发部门共同探讨新产品需求态势,并快速开发出满足其要求的新产品,同时向客户推荐性能更有益、价格更低廉的新产品。

4、研发模式改性高分子材料与未改性高分子材料的应用领域存在一定重合,客户根据不同产品或部件对材料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在生活用品、产品包装等行业领域中,目前主要使用未改性塑料作为原材料;而在电子电器、汽车、通讯等使用场景复杂、材料性能要求较高的领域,改性塑料得到广泛应用。

公司作为专业从事高分子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改性研发,成立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研发机制。

由技术中心配合公司的产品战略,负责新产品和新原材料的开发,并根据客户的要求,负责新样品的开发;负责组织设计、维护及改进产品配方及其工艺。

公司建立了《设计作业程序》、《变更管理程序》、《研发投入会计核算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对新产品立项、评审、经费核算、研发人员绩效考核等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了良好的研发工作运行环境。

(五)公司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3.99%,实现营业利润5,041.67万元,同比上升80.82%,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77.54万元,同比上升82.39%。

业绩变动主要原因为:1、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3.99%,毛利额较去年同期增加6,350.98万元。

2、2025年度是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第五个业绩考核期,该年度的业绩考核目标为“2021年-2025年营业收入累计不低于115亿元”。

根据公司2025年上半年的营收情况及下半年的营收预测,2025年营业收入难以达到该年度业绩考核指标,按照相关会计准则,报告期对2025年股权激励费用不作摊销并冲回以前年度摊销的2025年度股权激励费用后,该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股权激励费用为-1,608.30万元。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在报告期摊销的股权激励费用为839.50万元。

上述两项计划,在报告期内的股权激励费用为-768.8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111.07万元。

3、报告期内,计提资产及信用减值准备866.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675.84万元。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东莞银禧塑胶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8日,2006年12月25日更名为广东银禧科技有限公司。

2008年6月11日,公司以截至2008年2月29日之净资产91,666,942.89元为基准,按1.222226:1比例折为7,5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整体变更设立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7月21日,公司完成整体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并在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注册号为44190040005869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顾险峰 2025-06-16 -47200 8.75 元 141800 高管
谭映儿 2025-06-11 -3800 8.61 元 605000 董事
傅轶 2024-04-25 -154800 6.7 元 1110000 董事
郑桂华 2024-04-24 -188200 6.44 元 564700 董秘
顾险峰 2024-03-18 -86300 4.91 元 259000 高管
林登灿 2024-02-08 30000 3.47 元 10770700 董事、高管
林登灿 2024-02-07 670000 3.44 元 107407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