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LED半导体封装业务、LED照明业务
经营范围:光电子器件及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电光源制造;照明灯具制造;灯用电器件附件及其他照明器具制造;节能技术推广服务;节能技术开发服务;节能技术咨询、交流服务;节能技术转让服务;能源管理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货物进出口(专营专控商品除外);技术进出口;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商品批发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商品零售贸易(许可审批类商品除外)。
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鸿利智汇)创立于2004年,注册资本7.1亿,总部位于中国广州。
公司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为300219),2018年成为泸州老窖集团旗下上市公司。
鸿利智汇主要业务包括半导体封装、LED汽车照明等板块,生产基地遍布广州、南昌、东莞、镇江等地。
公司在2022年全球照明LED封装厂商营收排名第三。
鸿利智汇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将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产品性能提升放在企业发展首位,通过知识产权体系建设,掌握了一批半导体封装领域相关的核心技术专利。
公司实验室是国家CNAS认可(注册编号:L7029)并获得美国环保署认可的实验室。
公司拥有研发人员近600人,截至2023年12月,拥有有效授权专利962项,其中发明专利184项。
同时,公司大部分专利已实现产业化,LED产品在显色指数、发光效率、稳定性等方面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近几年公司先后获得广州市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等殊荣。
2020年1月,在与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三安光电等企业共同参与的“高光效长寿命半导体照明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上,鸿利智汇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发的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鸿利智汇不断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强化产品可靠性,先后通过了第三方权威机构认证审核并获得ISO9001:2015和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证书,同时荣获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AAAA级证书、2014年度花都区区长质量奖,以及广州市最高质量奖项“2016年度广州市市长质量奖”等。
公司多款产品获得中国CQC认证、欧盟CE认证、美国UL认证、AEC-Q102车规认证,通过了IEC62471等光生物安全测试要求,符合欧美LM-80寿命测试要求,并满足当前国际RoHS、REACH等法令法规要求。
公司从订单承接起就将产品稳定性、可靠性纳入整个产品生产流程,保证了产品的高可靠性优势,产品良率、使用寿命均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主动服务,用心沟通”。
鸿利智汇以广州、南昌、东莞、镇江等为主要生产基地,在全国设立了深圳、福建、四川、江苏、浙江等直销中心;在俄罗斯、巴西、韩国等地设置海外代理商,为全球客户提供快速及时的服务。
公司的客户已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以及欧洲、美洲、东南亚、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科技之光,丰富多彩生活。
未来,鸿利智汇将加快创新步伐,积极推进“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以半导体封装为基础支撑,以汽车照明及电子、Mini/MicroLED新型显示两大业务为增长引擎,加快技术突破,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行业影响力。
同时,从营运、人才、科技、资本、风控维度实施五大行动,整合构建业内领先的客户、技术、规模、成本优势,以先进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推动公司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一)公司的主要业务及业务模式鸿利智汇是国内领先的集研产销于一体的LED半导体封装器件产品上市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围绕“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持续巩固半导体封装板块的业务根基,重点发力Mini/MicroLED新型显示和汽车照明及电子板块,以先进的制造能力和技术服务水平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具体业务情况如下:1、LED半导体封装业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LED照明解决方案,方案中所需的LED灯珠由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照明、通用照明、特殊照明、专用照明等众多领域。
2、LED照明业务主要包括商用车LED智能灯具、乘用车智能灯具、工程照明等业务。
其中,商用车LED智能灯具主要客户有海拉、麦格纳、大冶摩托、宇通客车等,产品已应用于沃尔沃、奔驰等知名车企的商用车;乘用车智能灯具产品包括前组合灯、后组合灯、内饰灯等,主要客户包括吉利集团、长城集团、奇瑞汽车、北京汽车等知名车企。
工程照明业务专注于智慧城市道路照明、市政园林景观照明等,已服务的项目有泸州市沱江二桥至三桥绿道照明项目、泸州市安富第二过江通道及连接线工程、泸州酒谷湖夜景亮化项目等。
(二)业绩驱动因素分析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LED行业面临需求疲软、成本上升、利润承压等严峻挑战。
面对此挑战,公司坚定围绕“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战略,以半导体封装为根基,持续强化技术研发与产能优势;同时重点培育汽车照明及电子、Mini/MicroLED新型显示战略性业务板块,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加速市场拓展步伐。
1、LED半导体封装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布局高附加值产品研发,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成本管控,持续降本增效。
LED半导体封装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529.4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74.36%,毛利率为13.82%。
2、汽车照明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国内外优质客户资源,凭借定制化产品开发能力和快速响应服务体系,深度满足主机厂差异化需求。
LED汽车照明业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3,972.09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21.72%,毛利率为9.84%。
(三)行业发展情况1、行业现状(1)LED行业承压,新兴需求驱动复苏2025年上半年,通用照明市场终端需求萎缩,同时贵金属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使得行业利润率有所下降,LED封装企业普遍面临"量额背离""增收不增利"的挑战。
然而,行业结构性机会依然存在,COB、小间距、Mini/MicroLED等高端技术路线持续渗透,LED一体机、虚拟拍摄、LED电影屏、车用LED等应用场景逆势增长,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新引擎。
总体而言,上半年LED行业正处于调整与转型阶段。
市场竞争加剧加速行业出清,推动企业从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转变,更加聚焦核心技术突破、产品差异化及场景化解决方案能力建设。
尽管短期承压,但行业长期发展空间依然广阔,技术迭代与应用场景创新将持续驱动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2)MiniLED渗透加速,MicroLED蓄势待发2025年上半年,MiniLED电视在技术迭代与消费升级的双重驱动下迎来爆发式增长。
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全球MiniLED电视出货量预计达1290万台,同比增长67%。
凭借高对比度、高亮度及精准控光优势,MiniLED电视已成为中高端市场主流选择,政策补贴进一步加速其普及。
与此同时,家电企业持续优化产品性能,通过提升背光分区数量、扩大屏幕尺寸及增强峰值亮度强化竞争力。
相较MiniLED的快速商业化,MicroLED仍面临巨量转移良率与成本等产业化挑战,但MicroLED在超大尺寸商用显示(如巨幕电视)和超小尺寸近眼显示(如AR眼镜)两个方向上的潜力,成为企业布局的关键技术方向。
TrendForce集邦咨询指出,随着技术瓶颈的突破,以及应用面在车用显示需求具体化和AR眼镜全彩化方案日渐成熟,预计将带动MicroLED显示应用芯片产值在2029年增长至7.4亿美元,2024-2029年复合增长率达93%。
(3)汽车照明多元化增长,前沿技术引领新热潮2025年全球汽车照明行业正经历技术升级与市场转型的双重变革。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突破及智能驾驶技术快速发展,LED车灯已成为市场主流。
行业呈现三大核心趋势:一是智能化升级,ADB(自适应远光灯)、DLP(数字光处理)等智能照明技术加速普及,与自动驾驶系统深度融合;二是功能集成化,前照灯与激光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一体化设计成为高端车型标配;三是场景个性化,氛围灯、交互式投影灯等提升用户体验的功能需求显著增长。
从市场格局看,欧美、日本等国际汽车照明巨头仍主导高端市场,但中国厂商通过技术创新快速崛起。
据YoleDéveloppement预测,汽车照明市场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422亿美元,2021年至2027年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9%。
2、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技术进步和应用场景拓展,LED照明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LED应用已从传统家居、商业照明快速延伸至农业照明、智慧城市等新兴领域,推动全球市场规模持续扩大;Mini/MicroLED技术凭借高亮度、高对比度等优势,在高端显示领域加速渗透,未来几年将进入快速放量期;汽车照明成为行业重要增长点,受益于汽车智能化和个性化趋势,ADB智能前照灯、LED尾灯等创新产品需求旺盛,同时车载显示屏的面积扩大和数量增加进一步带动市场增长。
随着技术成熟和成本下降,LED照明正向着更高效、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智慧照明系统与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将创造更多应用可能。
整体来看,技术创新与多元化应用将继续驱动LED行业高质量发展。
3、行业政策(1)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部署加力推进设备更新、扩围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快提升回收循环利用水平等多方面工作。
对包括电视机在内的12类家电产品给予补贴,有效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门槛,刺激了市场需求,使得更多消费者有机会选择大尺寸、高品质的LED大屏幕产品,为行业的市场拓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4、同行业公司的名称、基本情况(四)报告期经营情况1、总体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紧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市场开发、生产经营、团队建设等各项工作,全面实施降本增效和精益化管理,保障公司平稳健康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2,442.0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5%;实现利润总额1,532.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4.1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556.73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0.44%。
2、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突破高端市场,半导体封装深化细分领域显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在做好半导体封装基础品类的同时,进一步聚焦大功率器件、户外照明、车规级支架等高端市场品类,通过定制化研发持续提升产品技术竞争力,正逐步构建起新的利润增长点,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健康照明板块,全新升级的全光谱SMD/COB系列,采用芯片级封装技术,能实现1800K-12000K超广色温调节,覆盖黎明微光至正午艳阳的完整光谱,可模拟四季全时光色,减少蓝光辐射守护家庭健康。
产品关键指标远超行业标准,契合光健康与光舒适理念,已揽获多项专利,可广泛用于吸顶灯、筒灯等家具照明产品。
在植物照明板块,SMD2835/3030/5050系列、陶瓷C3535系列以及高PPE植物照明陶瓷系列产品成功问世。
(2)拓展市场版图,汽车照明增量突破与存量深耕并举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拓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成功引入比亚迪乘用车、零跑、北汽新能源、奇瑞股份等主机厂客户,并顺利取得了相关项目的定点资格,这一系列成果不仅扩大了业务覆盖范围,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有利位置。
报告期内,公司在乘用车领域新增21个定点项目,为后续业务的持续推进积累了坚实的项目储备。
车用半导体业务则将重心放在存量客户的深度经营上,通过不断优化产品方案,使其更贴合客户的实际需求,同时大幅提升服务响应效率,以快速、精准的服务解决客户在合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这些举措切实增强了与核心客户之间的合作粘性,进一步巩固了在其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上半年,在核心客户的合作中,出货情况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像长安、东风等重要客户的出货额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同比提升,彰显了深耕存量客户所带来的显著成效。
(3)量产双驱发力,新型显示生态布局加速报告期内,公司在市场拓展中精准布局,成功将多家公司等纳入重点客户阵营,为Mini/MicroLED新型显示领域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鸿屏2代产品历经前期细致筹备,已成功实现量产,为直显领域的业务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该产品于6月推出,采用COB芯片级封装技术,产品规格涵盖P0.78、P0.93、P1.25、P1.56,可满足不同客户及方案需求。
对于2.0mm以下间距的空白市场,经过前期的设计、多项测试,公司3月份推出了半户外/户外P1.9小间距产品。
该产品采用高亮低耗,性能节能双突破:峰值亮度达3000-4000nit,强光下画面清晰;功耗仅430-600W/㎡,同等亮度下比传统LED屏省电60%,50㎡屏体每日12小时运行可年省超14万度电费。
全倒装芯片+高透封装,热量产生降低30%;场景适配,画质极致覆盖:适用于高端商业广告、舞台背景、机场、高铁站交通领域及数据可视化大屏等对画质要求极致的场景,满足多元场景需求。
公司上半年对核心客户提供了定制化服务,定制化产品涵盖户外P1.9以下间距、家庭影院DCI-P3产品、室内固装产品以及高亮1000nit、超高刷新7680Hz、主动式裸眼3D产品,COB直显定制化产品所产生的营业收入占比较大;背光TV自动化产线搭建工作已圆满完成,为后续产品的量产做好了充分准备;车载领域成果显著,重点客户项目顺利达成量产目标,出货业绩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在显示技术应用不断拓展的进程中,公司持续在Mini/MicroLED新型显示领域发力,凭借新品的技术优势,不断开拓新的客户群体与应用场景,为新型显示业务的持续增长注入强劲动力,未来也将继续推动MiniLED技术在更多领域的普及与创新应用。
(4)加强信用管理,防控应收账款风险报告期内,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风险管控,持续优化信用管理体系,多措并举提升应收账款周转效率与资产质量。
一是进一步完善客户信用管理制度,结合业务板块特点,完善信用评级体系,动态调整授信额度,夯实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二是公司积极引入国内贸易险,降低坏账损失潜在影响、支持业务拓展。
三是强化信息系统管控,结合ERP系统建设契机,提升信息系统在各关键控制环节的自动化管控水平。
(5)精益管理纵深推进,采购降本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精益管理为导向,围绕采购环节持续推动成本优化与效率提升。
通过系统优化采购策略、深化生产工艺改进,上半年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公司创新引入集中招标采购模式,将通用类物料全面纳入招标体系,充分发挥竞争性采购优势,有效压缩采购成本。
同时,积极推进采购协同机制建设,推动共性材料供应商渠道与资源共享,探索规模化集采可行路径,进一步增强对供应链的整合与掌控能力。
在降本增效方面,公司持续深化各项举措,截至本报告期末,整体采购成本控制成效显著。
公司将继续完善供应链管理体系,拓展集采覆盖范围,强化供应商协同,持续挖掘成本优化潜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2004年5月31日的广州市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
广州市鸿利光电子有限公司以“深鹏所审字[2010]056号”《审计报告》审定的、截至2009年12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值77,996,910.79元按1.0232:1的比例折为76,230,280股(每股面值1元),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2月25日,公司在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领取了注册号为44012100001983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6月7日、2016年6月24日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暨修订公司章程的议案》。
同意将公司中文名称由“广州市鸿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鸿利智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由“鸿利光电”变更为“鸿利智汇”;英文名称由“GUANGZHOUHONGLIOPTO-ELECTRONICCO.,LTD.”变更为“HongliZhihuiGroupCo.,Ltd.”;英文简称由“HONGLITRONIC”变更为“HongliZhihui”。
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6年7月19日起,公司启用新的证券简称“鸿利智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