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三维化学 - 002469.SZ

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0-09-08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曲思秋
企业英文名
SHANDONG SUNWAY CHEMICAL GROUP CO.,LTD
成立日期
1994-11-18
董事长
曲思秋
注册地
山东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三维化学
股票代码
002469.SZ
上市日期
2010-09-08
大股东
山东人和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1.14 %
董秘
张军
董秘电话
0533-7993828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莉;李婷婷
律师事务所
上海锦天城(青岛)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70300265160392P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山东
成立日期
1994-11-18
法定代表人
曲思秋
董事长
曲思秋
企业电话
0533-7993828
企业传真
0533-7993828
邮编
255434
企业邮箱
sdsunway@sdsunway.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炼厂中路22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化工石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服务、催化剂及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销售

经营范围: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建设工程设计;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工程管理服务;建设工程勘察;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工程总承包;各类工程建设活动;对外承包工程;特种设备设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对外劳务合作;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销售;日用化工专用设备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打字复印;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制造;软件开发;软件销售;电机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电工仪器仪表销售;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金属材料销售;金属结构销售;建筑材料销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三维化学)是一家集化工石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服务、催化剂及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科技+工程+实业”互驱联动发展的科技型特色化学集团公司。

公司成立于1969年,2004年由齐鲁石化胜利炼油设计院改制为山东三维石化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整体变更为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21年5月17日,更名为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股票简称:三维化学,股票代码:002469。

五十余年来,公司坚持科技引领、自主创新、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工程领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和产业运营、资本运营,完成了几千项石油化工、煤化工、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行业的领域的技术开发、咨询、设计、总承包和开车指导等建设任务,业绩遍及全国各地以及东南亚、中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相继为多家世界500强及知名地方企业提供完美工程解决方案,荣获全国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中国石化优质工程奖等各类奖项荣誉近200项,持有专利和专有技术40余项。

三维化学自主研发的无在线炉硫磺回收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公司,累计完成各类硫磺回收装置设计、总包合计237套,装置总规模1203万吨/年;在碳四资源综合利用、高压加氢、酸性水汽治理、烟气治理、污水处理等节能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硫磺回收技术研究中心。

在当前国家积极推进节能环保、碳达峰、碳中和、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发展战略背景下,新时代的三维化学通过“三维科技+三维工程+三维实业”板块联动,以科技研发带动工程和实业发展,形成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的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国际化、双主业特色能源科技公司。

公司通过专、兼职相结合的模式,搭建了由国家重点人才工程A类专家领衔的研发队伍,探索采用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以开发工艺包、强化应用研究、深化基础研究为重点,着力推进科研成果工程化、产业化。

聚焦新材料,公司在催化剂领域可为用户提供催化剂、水解剂、脱硫剂和脱毒剂等三十多种规格的系列产品,控股子公司青岛联信催化材料有限公司研发的QDB系列CO耐硫变换催化剂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开发的“低水/气耐硫变换新工艺”和“双高原料气耐硫变换新工艺”填补了国际空白。

全资子公司淄博诺奥化工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正丙醇生产企业、国内规模领先的正戊醇销售企业和丁辛醇残液回收企业,主要从事各类化工新材料研发以及正丙醛、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醛、异丁醛、正丁醇、正戊醛、异戊醛、正戊醇、异戊醇、醋酸正丙酯等高纯度产品和混合丁醇、粗辛醇、碳十二等残液提纯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控股子公司青岛维实催化新材料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掌握年产5万吨稀土橡胶工艺及催化剂配制生产技术,并已经率先在四川石化实现工业化生产。

抢滩新能源,公司承建了国家首个商业化光热电站项目——“中广核德令哈50MW槽式光热电站”热传储热系统EPC项目;参与设计了世界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试验示范项目;承建了青岛炼化公司青岛氢能资源基地EPC项目等一批氢能源项目。

公司主要客户群涵盖中国石化集团、中国石油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中国中化控股、中海油集团、中煤集团、中广核集团及为数不少的有着较强实力和良好信用的地方炼油、化工企业。

奋进新时代,建功新征程,三维化学将牢牢把握国家“十四五”发展机遇,向国际化、双主业特色能源科技公司不断迈进,用最优质的作品和服务回报客户、回报股东、回馈社会,用我们的智慧和能力,为客户和股东的投资换取最大的收益!

商业规划

公司是一家集化工石化技术和产品研发、工程技术服务、催化剂及基础化工原材料生产销售于一体、“科技+工程+实业”互驱联动发展的科技型特色化学集团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工程业务、化工业务、催化剂业务,具体情况如下:(一)工程业务公司是由央企设计院改制设立的工程公司,主要服务化工石化行业客户,并积极转型、开拓新能源市场。

公司业务以环保见长,多年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总承包、项目开车、后期维护等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工程技术服务,是国内设计、总承包硫磺回收装置最多的公司。

公司自身一般不从事设备材料生产、施工安装业务,在日常业务开展过程中,根据工程总承包项目运作的实际需要,将工程项目所需要的设备材料、施工安装业务通过招投标的方式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和制造、建设能力的合格制造、施工分包商。

(二)化工业务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正丙醇生产企业、国内规模领先的丁辛醇残液回收企业和正戊醇销售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化工新材料研发以及部分C3、C4、C5、C8醇(醛、酸)以及醋酸正丙酯、醋酸丁酸纤维素及其衍生物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颜料、涂料、信息技术用化学品、化学试剂和高纯物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催化剂、胶粘剂、助剂、表面活性剂、香料等多个行业及领域。

公司化工业务采用“以销定产、适时切换”的柔性生产经营模式,根据短期及长期市场需求、原材料价格走势、产品价格走势、库存情况等因素及时调节生产。

此外,公司各产品的经营模式主要包括直接对外销售及生产自用和对外销售两者结合等两种经营模式。

其中:醛类产品可作为醇类和酸类产品的原材料、部分醇类产品可作为酯类产品的原材料,属于生产自用和对外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残液类产品、酯类产品、醋酸丁酸纤维素及其衍生物产品属于对外销售的经营模式。

(三)催化剂业务公司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耐硫变换工艺技术和催化剂产品提供商。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各类化工新工艺、新型催化剂的研发以及QDB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QLS、QSR系列硫磺回收催化剂,QSJ系列水解剂,QTD、QZH系列脱毒剂、脱硫剂以及稀土橡胶催化剂等产品的生产与销售。

其中,QDB系列耐硫变换催化剂综合性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变换工艺过程、硫磺回收工艺过程、稀土橡胶生产过程等。

公司催化剂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经营。

公司可根据业主方不同工艺路线,定制化提供多种规格的催化剂产品,亦可根据业主需求,对外提供耐硫变换工艺包、稀土橡胶催化剂配制工艺包、专利设备等技术服务。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地缘冲突延宕升级,国际贸易动荡加剧,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加深;国内需求恢复不均,产品价格低位波动,结构性压力和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仍然较多。

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形势,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政策红利集中释放,新质生产力加速集聚,内需主导作用显著增强,我国经济稳中有进、承压蓄能,展现较强韧性。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GDP实现66.05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3%,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利润总额34365亿元,同比下降1.8%,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从行业发展来看,上半年我国石化行业竞争加剧,企业盈利受产品价格与成本挤压,全行业利润率连续三年出现下滑,行业整体陷入“增产增销不增利”的局面。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44635.9亿元,同比增长1.4%,实现利润总额1814.6亿元,同比下降9.0%。

随着我国能源供给能力和质量的持续提升,石化产业规模化、大型化和集聚度进一步提升,一批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石化企业持续向规模化、集约化、高端高效化方向发展。

与此同时,煤化工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政策支持下行业投资加码,新型煤化工项目推进顺利。

综合来看,油转化升级改造、老旧设备更新、高端产能投放等石化产业结构优化以及新型煤化工项目陆续启动实施、风光电氢与传统能源一体化发展等产业发展方向,将为公司工程业务带来更多发展机会。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围绕“赋能、协同、延链、价值”四个发展关键词,聚焦落实“优化降本提质增效,创新突破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守正创新、攻坚克难。

公司以技术壁垒构建护城河、强化需求响应敏捷性、治理创新可持续性,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深化“科技+工程+实业”联动模式,加大科研投入,优化产业链条,加速推进高附加值产品成果转化落地,积极拓展新兴区域及行业市场,高质量稳步推进在手订单,努力提升公司品牌价值,深化精细运营提升利润,实现了较好的经营业绩。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人民币124,881.09万元,同比增长21.81%;实现营业利润人民币13,670.09万元,同比增长41.17%;实现利润总额人民币13,614.78万元,同比增长39.5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2,035.53万元,同比增长42.54%;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11,968.00万元,同比增长46.32%。

1、运营质量稳步提升报告期内,科技板块紧扣公司产业链发展脉络,以“高端化、精细化、超纯化、专用化”为导向,在“公司既有产品纯度提升、高附加值下游产品研发、新材料提质”等领域联合开展技术攻关,核心催化剂研发、高性能醋酸丁酸纤维素工艺优化等关键技术开发取得积极进展。

工程板块充分发挥工程化技术优势,依托硫磺回收技术等一大批先进技术储备和科学高效的管理,稳步推进北方华锦、天津石化等重点在手项目,把握炼化升级改造及新型煤化工发展机遇,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份额的增长,框架服务单位扩围,新签订单金额取得佳绩,业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

实业板块,催化剂业务在巩固低水气比专利催化剂优势基础上,主动跟进市场需求发展趋势,在内构件、反应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打通了专有设备、工艺服务、配套催化剂的炉内一站式供货服务流程,生产装置稳定运行,市场开拓稳中有升,精细管理不断推进,提质增效势头良好;化工业务紧盯原料市场动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出发点,顺应市场供需变化和价格趋势,全面统筹原料、装置、产品结构,发挥柔性生产优势,科学灵活组织生产,节能降耗措施取得成效,积极推进产品向精细化、高端化方向发展,异辛酸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整体实现强基固本、平稳发展。

2、公司治理规范高效报告期内,董事会充分发挥“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作用,科学指导经理层执行战略和高效运营,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独立运行、监督履职高效,为公司稳健前行提供坚强保障。

公司发挥集团化管控一体化平台优势,统筹协调各集团成员企业间的技术、人才、服务等资源协同优化配置,科研开发赋能工程、实业技术进步,工程业务服务实业项目建设,实业项目反哺工程业务能力提升,成员企业间优势互补、全面合作进一步深化,集团管控、板块联动、优存扩增的格局优势明显,集团利益最大化形成共识。

公司严格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要求,规范组织三会会议召开,不断完善自身制度体系与最新法律法规的衔接修订,改进、优化关键业务流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体系,持续夯实合规治理的制度根基。

独立董事认真履职尽责,积极参加三会会议,进行现场考察,积极为公司发展建言献策。

公司持续加强内外部审计力度,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以专项审计和定期审计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效能。

公司注重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助力各项决策部署高效落实。

公司注重股东回报,与广大投资者共享经营发展成果,在确保公司持续稳健经营及长远发展的前提下,上市以来连续不间断给予股东合理分红回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自2010年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122,587.74万元(含税),彰显了公司回馈股东的担当与初心。

3、企业发展再上台阶报告期内,公司稳步推进醋酸丁酸纤维素产品优化提升技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醛醇酸酯”产业链,不断提升自身产业链一体化水平。

公司筹建新疆项目部,负责新疆地区的市场开拓和项目管理,为区域客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技术服务。

全面推行集团公司范围预算管理和财务集中管控,强化“预算即经营、预算即管理”理念,加强“事前计划、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闭环管理,细化工作流程及费用控制,风险管控和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持续扎实推进精细管理,启动“管理学诺奥”专项活动,分小组通过实地观摩、专题访谈、流程解析等方式,推进各子公司间在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企业文化等方面共享优秀案件和先进经验转化,持续推动各子公司协同增长。

积极推进数智化转型,着力构建云平台等核心基础设施,深度探索人工智能在工程领域的场景化应用,逐步全面推广应用智能设计软件(三维建模、智能PID)、ERP系统、企业云盘等数字化工具,探索尝试运用AI赋能完善进度管理系统规划及体系,并同步自主研发项目管理系统,已初步实现工程项目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连通了经营、采购、生产、财务等多环节的业务链,显著提升了一体化管理效能与协同水平。

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研发资源,广泛深入的开展战略和项目合作,促使技术成果转化,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

随着公司产品结构、产业链协同与经营治理能力的不断优化提升,公司整体实力不断增强,通过强化信息披露质量、积极构建投资者关系新机制等积极主动对接市场,投资者调研活动频次明显上升,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度和关注度持续提升。

4、技术创新成果丰硕报告期内,公司申请专利11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获授权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

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的“10万方/年炼化工业硫化氢离场电催化分解制氢气和硫磺技术开发”正在进行中试试验;公司自主研发的“硫磺回收工艺供风系统优化控制”课题“副风微调系统PLC集成制硫部分供风自动化控制系统”正在进行工业化应用;公司自主研发的“异辛酸盐制备技术开发”课题已完成基础工艺技术方案开发;青岛联信“低水气比(CO)有机硫转化型耐硫变换催化剂的开发”入选工信部第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并成功应用;三维隆邦与天津大学合作研发的“CAB淡酸回收研究”正在进行详细设计;公司与三维隆邦、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青岛科技大学共同开发的“高性能醋酸丁酸纤维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正在进行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相关工作。

此外,公司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研发资源,围绕醛、醇、酸、酯下游新产品的研发,向新能源、精细化工、新材料领域进行了技术(合作)研发探索。

5、安全质量控制有效公司始终坚持把安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秉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本质化安全理念,强化管控,坚决排查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及环保风险,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环保主体责任,完善风险分级管控和常态化隐患排查机制,紧盯工艺安全和设备安全,各项安全管理相关内控制度管理运行规范、有效,实现了安全生产无事故。

公司严格执行QHSE管理体系,开展安全质量事中控制,各单位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应急演练,狠抓“三基三纪”建设,以“零容忍”态度筑牢安全防线,确保了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和在手项目的高质量稳步推进,受到多家客户的表彰和感谢,赢得了客户的认可,体现了公司良好的项目管理能力和客户服务品质。

6、党建文化工作卓有成效报告期内,公司党委在上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突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作用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党建工作赋能生产经营成效不断显现,经营绩效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常态化开展“党员活动日”等学习教育活动,积极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切实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公司注重企业文化传承和员工生活质量的提升,弘扬“传帮带”团队精神,通过集团内刊、团建活动、休息活动室等形式丰富员工生活,五险一金、带薪休假、健康查体、老年节、妇女节等各项福利待遇落实到位,形成了“公司为我着想,我为公司出力”的默契和共识,企业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持续增强。

发展进程

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内设的非独立法人机构-胜利炼油厂设计室,1995年10月19日,更名为齐鲁石化胜利炼油设计院;2004年4月,设计院在吸收参加改制全民职工补偿补助净资产、职工现金出资的基础上改制组建山东三维石化工程有限公司;2007年根据第一次股东大会决议,山东三维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2007年10月31日的净资产出资,整体变更为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2021年5月17日完成了变更公司全称、经营范围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并取得淄博市行政审批服务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中文名称全称由“山东三维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东三维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全称由ShanDongSunWayPetrochemicalEngineeringCO.,LTD变更为SHANDONGSUNWAYCHEMICALGROUP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