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永兴材料 - 002756.SZ

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5-05-1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高兴江
企业英文名
Yongxing Special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2000-07-19
董事长
高兴江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永兴材料
股票代码
002756.SZ
上市日期
2015-05-15
大股东
高兴江
持股比例
35.72 %
董秘
沈毅
董秘电话
0572-2352506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翁志刚;钱晓颖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通力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722762533U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0-07-19
法定代表人
高兴江
董事长
高兴江
企业电话
0572-2768696,0572-2352506
企业传真
0572-2768603
邮编
313005
企业邮箱
yxzq@yongxingbx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霅水桥路61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锂电新能源业务,特钢新材料业务

经营范围:不锈钢、合金等特钢钢锭、圆钢、锻压件、荒管、线材和钢丝等金属材料及制品的研发、冶炼、生产、加工,锂离子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永兴特种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兴材料,股票代码:002756)成立于2000年7月。

公司坐落于太湖南岸的湖州市南太湖新区,现拥有湖州永兴特钢进出口有限公司、湖州永兴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湖州永兴投资有限公司、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美洲公司、江西永兴特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永诚锂业科技有限公司、湖州永兴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九家全资或控股子公司。

永兴材料致力于打造“新材料+新能源”双主业发展格局,公司专业从事高品质不锈钢棒线材、特种合金材料和锂电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产品主要应用于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领域。

在不锈钢领域,是中国不锈钢棒线材龙头企业,棒线产品市场占有率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三。

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位列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浙江省工业行业龙头骨干企业、浙江省制造业百强企业、湖州市金象企业。

公司坚持创新制胜,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等两个研发机构和国家认可实验室,拥有强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并与国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先后完成多项国家火炬计划、科技部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浙江省高新技术产品、浙江省新产品试制计划等科研项目。

已拥有专利70项,其中发明专利21项,实用新型49项,并主导或参与制修订了15项国家标准。

公司秉承“要干就要干好,发展就要创新”的企业精神,以“创造客户价值,利于社会大众”为己任,以“创造世界级产品,打造百年永兴”为愿景,瞄准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产业,激发新动力,迈向新的征程。

商业规划

公司是全球高端装备及锂电新能源的基础母材提供商。

自2000年成立以来,专注于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围绕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坚持走“专、精、特、新”产品路线,积极开发进口替代、具有领先水平的特钢材料,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公司发展韧性。

为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公司在特钢新材料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于2017年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锂电新能源业务作为第二主业,公司锂电新能源业务依托国内自有锂矿资源,搭建从采矿、选矿到电池级碳酸锂深加工的一体化全产业链。

公司以产品升级优存量,以企业转型做增量,形成了兼顾稳定性与增长性的“特钢新材料+锂电新能源”双主业发展格局。

(一)特钢新材料业务1、所属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不确定性有所增加,钢铁行业下游需求端持续疲软,行业供给维持相对高位,钢材价格呈现震荡下行态势,行业整体盈利空间受到挤压。

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国内宏观政策组合持续发力,工业经济总体平稳向好,展现较强韧性。

2025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在继续支持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船舶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设备更新基础上,将支持范围进一步扩展至电子信息、安全生产、设施农业等领域,重点支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应用。

随着“两新”政策对重点领域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支持加力扩围,内需潜力持续释放,中国不锈钢行业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保持了稳定增长。

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不锈钢分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不锈钢粗钢产量2,047万吨,同比增加104万吨,增幅为5.36%;不锈钢表观消费量预计为1,720万吨,同比增加51万吨,增幅为3.1%。

目前,我国已经是不锈钢生产大国,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不锈钢的消费档次也将逐步向中高端发展提升,特别是在航空、航天、兵器、海装、核电、交通、机械、石化等领域,对国内自主可控高端不锈钢产品有着迫切需求。

在此背景下,高端不锈钢作为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中高端钢铁材料,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低碳高质量发展方向,需求必然迎来进一步提升。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行业地位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以不锈废钢为主要原料,采用短流程工艺生产不锈钢棒线材及特殊合金材料,产品经下游加工后广泛应用于油气开采及炼化、电力装备制造、交通装备制造、人体植入和医疗器械及其他高端机械装备制造等工业领域。

经过多年积累,公司不锈钢棒线材国内市场占有率长期处于前三,稳居不锈钢长材龙头企业地位。

3、经营模式公司围绕客户需求展开产品研发、原材料采购、产品定制化生产和销售。

采用“以销定产、供销联动”的经营策略,构建完善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销售策略,根据订单特点结合原料市场行情,供销紧密联动,不断优化配料标准、拓展料源渠道,选择最优原材料配比实施采购,采用专料专用方法降低生产成本;依托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的制造体系,科学组织生产,保障合理供货周期,满足客户需求。

4、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供销一体联动深化成本管控,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提升关键市场占有率报告期内,公司特钢新材料业务以深化成本管控、提高产品单吨毛利、提高关键市场占有率为首要任务,进一步优化供销体系管理,挖掘降本增效潜力。

供应方面,公司强化源头成本管控,严格执行供应商准入与比价采购制度,拓展料源渠道并精准把握采购节点,实施精细化库存控制策略,平衡供应保障与库存成本,使原辅材料、备品备件、项目装备等的供应既跟得上生产需求,又最大限度节约成本。

销售方面,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在稳固大客户存量的基础上,重点拓展新能源、核电、汽车及高端装备领域的高附加值产品,报告期内核电钢、汽车用高纯钢、气阀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销售量同比提高,关键市场占有率有效提升。

(2)深化工艺、技术研发创新,构建梯度研发体系研发创新是驱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是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变量。

一方面,公司通过新生产工艺开发、工艺路径优化、技术装备改造等提升“老产品”首检合格率、质量稳定性,强化产品核心性能;另一方面,公司立足市场拉动,同客户协同创新研发增量“新产品”,构建“生产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梯度研发体系,目前,公司在研焊接钢、汽车钢、海工钢、核电钢及精密合金、镍基合金10余种,为特钢新材料业务产品结构优化迭代,提升高端市场占有率提供有力保障。

(二)锂电新能源业务1、所属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随着国家能源消费增速加快和节能降碳工作稳步推进,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持续提高,锂电新能源行业作为能源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发展新机遇。

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新型储能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推动新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的基础支撑”;202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的利好政策陆续出台,足以体现国家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和新型储能行业发展的重视,随着政策组合效应不断释放,新能源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新型储能将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年度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增长,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汽车总销量的44.3%。

据CESA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上半年新型储能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25年6月,国内新型储能新增装机达21.9GW/55.2GWh,同比增长69.4%(功率)/76.6%(容量),其中锂电池储能依旧为主流技术路线。

碳酸锂作为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上游的基础锂盐材料,在新能源汽车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的态势下,需求将长期保持增长态势;但受前几年锂矿资源大规模勘探开发及基础锂盐生产企业整体产能扩张的影响,全球碳酸锂市场仍供过于求,短期内供应增长仍快于需求复苏,锂盐行业处于需求复苏与供应压力并存的复杂局面。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行业地位公司碳酸锂业务已建成涵盖采矿、选矿、碳酸锂加工三大业务在内的新能源产业链,以自有矿山的锂瓷石为主要原料,经采、选、冶一体化流程生产电池级碳酸锂。

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原材料,电池级碳酸锂广泛应用于三元、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多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解质材料,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等领域。

公司碳酸锂业务凭借采选冶全产业链一体化联动优势、不断创新的技术优势和经验丰富的内部管理优势,以过硬的产品品质和优质的客户服务获得下游企业广泛认可。

目前,公司已与多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池以及整车龙头企业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关系,保持云母提锂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锂离子电池业务专注于超高安全、超宽温区、超长寿命、超快充放电速度、超高功率钛酸锂电池的电芯、模组、电池PACK及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为方形铝壳钛酸锂电池及其模组、PACK与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储能、电网调频/调峰及无功补偿、再生能源并网、轨道交通、港口机械、家用储能、极寒地区室外电源、工程机械、重型卡车、高功率装备、数据中心UPS电源、特种工业设备UPS电源等领域。

3、经营模式公司碳酸锂业务以产业与客户需求为导向,施行“终端龙头、优质正极、特色细分和期现结合”的销售策略,采用“现货销售为主,期现结合”的销售模式,公司现货销售依据现货平台阶段均价或订货时价格定价;同时,结合实际产能、期现价格走势等因素,适时、适量开展套期保值,同抓共管产品销量与产品收益,维持销售稳定兼顾企业盈利。

生产部门采用“产、计、销”综合协调的生产模式,根据原材料供应、产能及订单情况科学安排生产,保持产线满负荷运行。

公司锂离子电池业务采用“自主设计开发、自主生产、自主直接销售”的经营模式。

公司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在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时约定数量、产品性能、参数要求、交货期等要素,并根据销售合同约定进行方案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性能检测、交货验收等。

4、报告期内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优化调整经营策略,降低产品价格波动影响报告期内,由于锂行业整体仍供大于求,碳酸锂价格延续下跌的态势,盈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公司积极应对经营挑战,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优化调整经营策略,以产业与客户需求为导向,施行“终端龙头、优质正极、特色细分和期现结合”的销售策略,销售模式由原来的现货销售变更为“现货销售为主,期现结合”的方式,一方面与下游优质客户保持稳定合作关系,确保碳酸锂业务板块稳健运行;另一方面,结合实际产能、期现价格走势,适时、适量开展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业务,降低价格波动对盈利的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碳酸锂销量12,050吨。

(2)深化成本精细化管控,挖掘全产业链降本潜力面对碳酸锂价格低迷的市场状况,公司全产业链深化成本精细化管控,强化数据分析利用能力,挖掘全产业链降本潜力,着力提高产品竞争力。

在采矿环节,精细化核算原矿开采、运输成本,以数据指导供应链、外协单位管理,优化原矿开采和精准分类工作,降低原矿开采费用。

在选矿环节,通过选矿工艺改进、设备操作流程优化,提高锂云母及高附加值副产品钽铌锡的收率;深入分析选矿各副产品经济性指标,优化提升副产品整体经济价值。

在冶炼环节,通过差异化配置冶炼配方,有效降低辅料用量;优化焙烧参数,提升焙烧效率;改进浸出工艺减少锂渣含锂量,提高锂的收率和转晶率;动态调整能源使用结构,降低吨碳酸锂能源耗用,进一步降低全产业链碳酸锂综合成本。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湖州久立特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7月19日。

久立特钢以截至2007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8,812.16万元按照1比0.7974比例折成15,000万股股份,整体变更设立永兴特种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6月28日,经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取得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30000000000388。

自2019年8月19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永兴特钢”变更为“永兴材料”,证券拼音简称由"YXTG"变更为"YXCL",证券拼音全称由"YONGXINGTEGANG"变更为"YONGXINGCAILIAO",英文简称由“YONGXINGSPECIALSTEEL”变更为“YONGXINGMATERIALS”。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郑卓群 2025-03-28 -25000 33.89 元 1324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