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焦点科技 - 002315.SZ

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9-12-0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沈锦华
企业英文名
Focus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6-01-09
董事长
沈锦华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焦点科技
股票代码
002315.SZ
上市日期
2009-12-09
大股东
沈锦华
持股比例
46.42 %
董秘
迟梦洁
董秘电话
025-86991866
所在行业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林德伟;章亚婷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南京)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191250002463L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1996-01-09
法定代表人
沈锦华
董事长
沈锦华
企业电话
025-66677777,025-86991866
企业传真
025-66670000
邮编
210032
企业邮箱
zqb@focuschina.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南京市江北新区丽景路7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全链路外贸服务综合平台、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线上线下融合的保险代理业务以及与各平台业务相关联的综合服务。

经营范围: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互联网信息服务;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基础电信业务;网络文化经营;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会议及展览服务;广告制作;广告发布(非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出版单位);广告设计、代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

焦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15)成立于1996年,总部位于南京。

焦点科技是国家首批信息化试点单位,国家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示范企业,国家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试点项目单位,商务部电子商务示范企业。

公司始终致力于将传统行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先后将互联网引入外贸、保险、企业采购等多个领域,运营了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Doba(Doba.com)、inQbrands(inQbrands.com)、新一站保险网(xyz.cn)等多个品牌,孵化了智慧教育、移动医疗等互联网项目。

凭借多年来的不断积累,旗下中国制造网已成为全球采购商寻找中国供应商以及贸易伙伴的重要网络渠道。

焦点科技一直秉持“客户、务实、创新、团队、担当、激情”的价值观,不断开拓进取,引领创新,践行“竭尽全力创造客户认可的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使命,获得业界广泛好评。

商业规划

公司参照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披露要求(一)公司各业务所处行业情况2025年上半年,中国出口行业在复杂外部环境中实现历史性突破,出口规模首次突破13万亿元,同比增长7.2%,彰显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强劲韧性。

在市场结构端,中国外贸出口布局成效显著。

从主体结构来看,民营企业持续领跑,出口8.52万亿元,贡献了超五成的增长动能;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分别出口3.49万亿元和9687.3亿元,三类主体协同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巩固。

近年来,我国有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稳步增加,2015年、2019年、2023年分别超过30万、40万、50万家,每4年增加10万家,今年上半年继续增加8.5%。

值得关注的是,民营企业中装备制造业产品出口占比超50%,船舶、专用装备等硬核产品增速均达两位数,凸显民企在高端制造领域的突破。

从区域分布来看,新兴市场成为增长引擎,上半年,我国对欧盟、日本、英国等传统市场出口稳定增长,对东盟、中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增速都达到两位数。

创新日益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价值提升的重要举措。

2025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9.2%,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

其中,高端机床、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出口增速都超过两成,仪器仪表出口增长14.7%。

科技自立自强促进品牌打造,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自主品牌比重达32.4%,较去年同期提升了1.2%。

受关税政策影响,2025年中美贸易由第一季度同比增长转为第二季度同比下降,但在积极会谈基础上,中美贸易有所回升,6月份进出口值从5月份不到3000亿元,回升到超过3500亿元,同比降幅也明显收窄。

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

这既是全球化时代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是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客观要求,也是两国企业创新协同与民众福祉提升的现实需要。

展望下半年,中国出口行业正以更坚韧的姿态穿越周期。

随着创新驱动的“中国制造”跃升,民营企业在高端制造领域的深耕将释放更大势能,而新兴市场与传统市场的协同发力,将进一步拓宽增长空间。

可以预见,在市场活力、产业韧性与创新动力的多重加持下,中国出口行业不仅能巩固既有成果,更将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书写新的篇章,为世界经济复苏贡献更强劲的“中国力量”。

(二)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经营模式及发展情况分析报告期内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共实现营业总收入为9.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5.83%;公司报告期内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均为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6.05%和26.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分别为2.95亿元和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6.12%和24.17%,主要系主营业务中国制造网业务收入保持平稳增长所致。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为8.38元,较上年年末增长5.81%。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全链路外贸服务综合平台、AI应用业务、跨境电子商务业务、线上线下融合的保险代理业务以及与各平台业务相关联的综合服务。

1.全链路外贸服务综合平台——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始终专注于为中国供应商与海外采购商挖掘全球商业机会,全力提供一站式外贸服务,助力双方达成国际贸易合作。

面对中国外贸出口结构化转型以及新兴市场订单量持续高涨的行业态势,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团队精准布局,从“全球买家流量生态构建与精准触达”与“外贸企业全链路赋能与交易闭环打造”两条主线协同发力,积极推动业务增长。

(1)全球买家流量生态构建与精准触达——筑牢外贸增长根基市场环境风云变幻,供需关系不断调整,外贸业务已逐步向买方市场倾斜。

在此背景下,作为外贸平台,中国制造网深刻认识到深耕买家体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重要性,并稳步推进精细化运营策略,旨在协助供应商精准吸引并长期留存匹配度高的目标买家。

强化流量建设,拓展多元化市场买家群体。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积极开展一系列流量优化举措。

通过网站性能升级、多语站点深度优化、网站图文质量分阶段提升以及流量策略优化等手段,成功实现整站流量同比增长35%。

重点新兴市场区域更是表现亮眼,中东上半年流量同比增幅达45%,南美洲上半年流量同比增长43%,欧洲上半年流量同比攀升41%,南亚地区上半年流量同比增长39%,非洲地区上半年流量同比增幅为35%。

除区域流量增长外,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针对不同行业的流量增速也进行了重点优化,机械制造、计算机产品、医药卫生、运动健身等行业在平台上的流量增长迅猛,极大提升了交易达成的可能性。

深化品牌建设,扩大全球市场影响力。

在品牌建设方面,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积极创新营销方式,通过与海外知名红人合作,充分借助其在社交媒体上的广泛影响力,成功扩大了平台在全球市场的知名度,有效吸引了更多海外买家的关注。

2025年上半年,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落地50余场线下展会及商务采洽活动,其中包括美国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览会、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阿联酋迪拜电力及新能源展览会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行业盛会,并通过中国制造网特展系列活动深入开拓海外市场;于巴西成功举办海外直采大会,为平台买家与中国供应商搭建了线下交流合作的桥梁,有力促进了商机的撮合;在阿根廷举办特展,带领中国供应商跨越半球开拓市场,实地考察当地商业环境,获取一手市场信息,进一步提升了平台在全球市场的品牌影响力与商业价值。

(2)外贸企业全链路赋能与交易闭环打造——激活商业转化效能在全球贸易格局持续演变以及中国供应链不断优化升级的宏观背景下,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紧密围绕供应商出海的全流程需求,精心打造了一套全面的赋能体系:助力企业把握出海增量机遇,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及行业,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推出针对性赋能举措,对内贸转外贸企业,依托其成熟供应链与生产能力,推出无忧成长计划,提供市场调研、流程培训及客户对接等服务,助力内贸企业平稳转型。

对外贸工厂型企业,推出标杆工厂项目,认证企业可获流量增补、优先排名、信任标志等权益,助其展现实力、吸引全球大买家,提升国际竞争力。

针对轻工行业,因全球多国取消小额免税致消费端成本上升、行业加速向B端转型,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推出“十大轻工”赋能计划,通过资源倾斜与企业端渠道对接,助供应商把握企业端增量。

作为中国外贸优势领域,轻工企业端转型将打开长期订单空间。

创新交易模式,强化平台交易转化能力。

2025年,中国制造网推出BizConnect商链系列活动,通过线下精准撮合与线上资源联动的创新模式,持续强化平台的交易转化能力。

该系列活动已在南京、广州、宁波三地成功落地,吸引买卖双方深度参与互动,实现了实质性的订单转化,取得了显著市场成效。

后续,BizConnect商链系列活动还将进一步拓展至韩国、东南亚及其他重点国家及地区,为更多买卖双方搭建高效的交易平台,促进外贸交易的达成。

聚焦用户需求,提升平台卖家产品竞争力。

为方便买家快速筛选优商优品,平台推出认证报告实力标签显化、认证工厂专区、供应商星级外显及已验真产品证书展示等功能,提升供应商信息透明度与可信度,助力买家高效决策。

交易功能上,加强买家交易引导并新增多种在线支付方式,优化交易体验以促进外贸交易。

针对供应商线上营销需求,精点投3.0支持灵活配置推广策略,适配多品类淡旺季差异化推广,有效提升营销效果及平台资源利用效率。

截至报告期末,中国制造网平台收费会员数为28,699位,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966位。

2.外贸AI应用业务人工智能驱动的智能化转型浪潮,是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自1998年创立以来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

在AI应用业务领域,公司始终坚守外贸领域垂类AI应用创新的战略方向。

2023年4月,作为国内首批完成AGI技术在外贸垂类方向产品创新与演化的企业,公司面向中国制造网(Made-in-China.com)卖家会员推出了外贸领域的AIAgent产品——AI麦可。

在缺乏AI赋能的年代,公司提升平台撮合概率及卖家成单率主要依靠与买家流量相关的产品,卖家自身的销售效率主要依赖个体建设,平台则通过培训、运营规则引导等手段辅助提升卖家的成交概率。

而AI麦可的出现,借助AI技术有效填补了成交效率提升方面的空白。

具体而言,AI麦可能够在卖家编辑产品图文、客服接待、社媒营销、买家背景调查等有助于提高成交概率的全流程为卖家用户赋能,这不仅有利于中国外贸走向全球,还能通过提升生产力进一步有效提高外贸业绩,而非陷入价格、在线时长等存量竞争领域的内卷。

2025年上半年,AI麦可实现多维度升级:与平台场景融合形成闭环,提升使用深度与付费转化;强化全天候多语言接待,降低时差带来的不变影响,提高效率与成单概率;支持企业专属知识库搭建,实现从通用工具到定制模型的转变;整合数据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深度结合,增强营销效能并推动平台增值服务的销售。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买AI麦可的会员累计超过13,000位(不含试用体验包客户)。

在卖家端产品逐步步入正轨,且行业AI融合搜索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也在尝试为买家推出AIAgent产品。

通过将原SourcingAI产品与中国制造网进一步融合,让平台买家能够借助该AIAgent产品满足专业采购需求。

公司预计于2025年下半年在中国制造网平台推出全新升级的SourcingAI,以精准响应海外买家需求。

在公司内部,AI也显著提升了运营效率。

例如,AI技术的多语言能力,显著提升了公司多语页面的信息质量;通过在销售端利用AI技术,创新推出销售对练、物料准备、客户背调等多种提升销售人员效率的管理工具等。

综上所述,公司紧紧抓住人工智能这一历史性机遇,在AI应用业务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已初见成效,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外贸领域的AI产品矩阵,实现对卖家与买家的双向赋能。

公司将继续坚守外贸领域垂类AI应用创新的战略方向,不断深化AI技术与外贸业务的融合,以技术创新驱动外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在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持续领跑,为更多外贸企业创造价值,助力中国对外贸易企业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

3.跨境电子商务业务公司在跨境方向主要由北美市场一站式跨境供应链业务服务商inQbrandsInc.和美国商品一件代发服务平台Doba.com两部分业务组成。

inQbrandsInc.专注于北美市场一站式跨境供应链业务,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流程的交易与交付服务。

2025年上半年,inQbrandsInc.持续推进各项工作:持续在垂直品类发力,聚焦汽配等核心品类深耕细作,通过严选供应商、优化品控流程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还针对老客户推出定制化采购方案,加强合作粘性,同时主动拓展北美地区中小B类零售商,让渠道网络更稳固。

数字化建设方面,对跨境交易ERP业务系统进行迭代升级,优化订单处理和物流追踪功能,提升了运营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为业务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Doba.com深耕DropShipping核心业务,在优化付费订阅转化率、深化供应链与零售商协同的同时,持续夯实系统支撑以构建高效运营环境,实现了多维度升级。

2025年上半年,Doba不断尝试新的营销方式,持续与海外不同级别的红人建联合作,广泛传播Doba的品牌知名度;推出0.99美金的试用计划,持续优化用户的试用付费转化率。

产品功能端,Doba完成了与Temu平台的API对接,为零售商拓宽渠道提供了高效的对接工具,助力销量不断提升;正式推出AIToolHub,聚焦新手建店、选品、刊登及优化四大核心场景,为分销商在Doba场景内提供专属AI应用矩阵,显著提升运营效率,实现生产力智能化升级。

供应链端推行分类分层管理,在美国本土优质供应链的基础上,引入中国优质供应商以适配分销商对于SKU多元化需求,集成海量外部优势货源,进一步增强供应链竞争力,丰富平台商品库。

4.线上线下融合的保险代理业务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新一站主要通过互联网、电话、上门推广、线下活动等线上线下融合模式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各类保险产品的代理销售服务,提供保险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以及从事其他经银保监会批准的业务。

2025年上半年,新一站主要发展如下:1.技术赋能提升管理效率。

报告期内,新一站在技术方面不断发力,借助全渠道客户智能分级系统,实现专属保险规划师与客户的精准对接,确保能实时响应客户需求。

同时,建立客户来源全链路追踪和资源动态均衡分配机制,既保障服务责任衔接顺畅无断层,又通过智能算法实现机会公平,推动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双重提升。

2.场景化营销破局增长。

新一站联合育儿、社区等机构举办了超过100场线下活动,采用“知识宣讲+传统手工体验”的模式,聚焦保险选购、理赔流程等客户关心的痛点问题,结合真实案例进行现场答疑。

通过在具体场景中传递保险价值,凸显了“立体式营销”战略的成效。

3.企业险业务加速扩张。

企业险业务依托“方案精、价格优、省心赔”的一站式服务优势,保持持续增长,进一步巩固了集团在“企业风险管理解决方案”方面的优势能力。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为南京焦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199年1月9日。

经2007年9月2日南京焦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股东会决议批准,由南京焦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原股东作为发起人,以经上海众华沪银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截至2007年8月31日净资产88,125,183.42元为基数,折合注册资本8,812万元人民币,南京焦点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9月20日,本公司在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取得了注册号为320191230047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8年1月2日,本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变更为320191000008734。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迟梦洁 2025-01-27 -24200 50.7 元 168700 董秘、董事
成俊杰 2025-01-27 -25000 50.03 元 181200 高管
顾军 2025-01-24 -75000 46.89 元 225000 董事、高管
迟梦洁 2025-01-24 -22000 47.3 元 193000 董秘、董事
成俊杰 2025-01-24 -35400 48.2 元 206200 高管
迟梦洁 2025-01-10 -10000 39.44 元 215000 董秘、董事
迟梦洁 2024-12-11 -13800 52.84 元 225000 董秘、董事
顾军 2024-12-09 -50000 49.55 元 300000 董事、高管
成俊杰 2024-12-09 -31400 50.05 元 241700 高管
迟梦洁 2024-12-06 -13700 45.83 元 238800 董秘、董事
顾军 2024-12-05 -30000 43.98 元 350000 董事、高管
成俊杰 2024-12-05 -24300 44.04 元 273100 高管
迟梦洁 2024-12-04 -27500 40 元 252500 董秘、董事
顾军 2024-11-28 -10000 41.98 元 380000 董事、高管
迟梦洁 2024-11-28 -5000 40.72 元 280000 董秘、董事
顾军 2024-11-27 -10000 39.6 元 390000 董事、高管
迟梦洁 2024-11-27 -15000 38.88 元 285000 董秘、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