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中高档针织纬编功能性面料及成衣的研发,依托纵向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为客户提供从织造染色到成衣的优质服务
经营范围:高档织物面料的织染及后整理加工,服装服饰产品、特种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纺织纤维、天然纤维、纺织品、服装服饰及辅料、鞋帽、日用百货的批发和进出口业务,纺织机器设备的经营性租赁。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始终专注于中高端专业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的设计、研发与生产,为诸多国际知名户外运动品牌提供功能性面料及成衣产品。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公司已在户外专业运动市场的功能性面料领域奠定了稳固的行业地位,并连续多年位列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评选的年度针织行业企业竞争力十强企业,年度纺织行业企业竞争力百强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档织物面料的织染及后整理加工,服装服饰产品、特种纺织品的生产和销售,纺织纤维、天然纤维、纺织品、服装服饰及辅料、鞋帽、日用百货的批发和进出口业务,纺织机器设备的经营性租赁等。
嘉麟杰成立于2001年,于2010年10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是国内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领域的先行者。
公司在差异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竞争策略指导下,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和客户以及市场需求情况,坚持不断创新和深入研发,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全面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加入Bluesign联盟的企业,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是上海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上海市“智能工厂”、上海市首批“无废工厂”,公司生产的羊毛面料和涤纶再生面料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自主研发的高支纬编细针距羊毛产品入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公司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直接向国内外知名上游企业采购原材料,采用以自身研发为主,与知名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合作为辅的研发模式,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格控制产品品质,严格把关生产制造全过程,不断开发新型产品,吸引优质客户。
公司的核心优势是中高档针织纬编功能性面料及成衣的研发,为客户提供织造染色到成衣的优质服务。
主营产品为自主研发的针织面料系列,包括起绒类面料、纬编羊毛面料和运动功能性面料。
其中,起绒类面料以高弹纤维制成高密挡风层为特点,纬编羊毛面料兼具轻薄、保暖、弹性性能,运动功能性面料通过构建空气夹层具备优异的导湿保暖性。
公司采用直接销售模式,部分面料直接销往客户,部分面料采用客订化进一步精加工后,以成衣的形式直接销往客户。
在直接销售的模式下,公司充分发挥近年来数字化的生产优势,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满足各类客户的面料及成衣需求。
(一)行业基本情况纺织服装行业作为传统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功能性面料、智能纺织等新兴领域发展迅速。
户外运动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为功能性面料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行业正朝着绿色环保、智能化、高端化方向发展。
今年以来,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际经贸秩序经受考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
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纺织服装行业呈现以下特点:1、消费市场表现活跃。
上半年中国消费市场,在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带动下趋于活跃,发展态势向好。
我国纺织服装商品内需消费实现温和增长。
根据消费品工业司数据,2025年1—5月,全国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0,749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3.3%,实物商品网上穿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1.2%。
2、出口展现发展韧性。
尽管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给我国纺织行业外贸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挑战,但随着纺织服装行业持续深化外贸转型升级,国际竞争力稳定释放,我国上半年纺织品服装出口总体呈现韧性。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1-5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1,167亿美元,同比增长1.0%,其中纺织品出口585亿美元,同比增长2.5%,服装出口582亿美元,同比下降0.5%。
3、产能利用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一季度纺织业产能利用率为77.8%,二季度也维持在77.8%的水平,与制造业整体二季度74.3%的产能利用率相比表现优异。
同时,2025年1-6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
4、行业效益短期承压。
受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及货币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纺织服装业作为传统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2025年1-5月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64%,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3.95%,利润率仅3.24%,较2024年下降1.67个百分点。
5、行业内部分化态势显著。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商务部联合开展的2025纺织服装"优供给促升级"活动,正在引发行业深度变革。
(1)政策导向下的产业升级路径已然清晰。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功能性面料创新成为突破口,数字化转型正从概念走向实践,绿色转型则从成本负担转变为竞争力源泉,再生聚酯纤维和无水染色技术不仅满足环保要求,更成为品牌溢价的新支点。
(2)市场新机遇正在多个维度显现。
消费端,功能性服装和国潮品牌持续升温;技术端,生物基材料和智能工厂推动生产方式革新;市场端,跨境电商和东南亚布局为企业打开新增长空间。
(3)行业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和品牌升级构筑壁垒,中小企业则面临转型阵痛,需要在新材料研发、定制化服务等细分领域寻找生存空间。
预计未来,智能化、绿色化投入将促使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6、科技赋能时尚服饰,功能性产品备受青睐。
国内服装消费市场风格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0-2014年,在此期间产品围绕居家、社交、商务等不同生活场景展开设计,侧重于特定场景下的基本穿着功能。
第二阶段是2015-2021年,时尚潮流更新加速,流行元素丰富且多变,国潮文化开始盛行,消费者热衷于追逐潮流以提升穿着的时尚感。
设计师和品牌借助创新剪裁、独特图案、色彩搭配和IP联名合作等方式,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差异化的需求,展现其独特品位。
自2022年起,时尚服饰步入功能化阶段,服装功能性成为核心焦点,透气、吸湿排汗、防水防风等功能备受重视。
高科技面料不断涌现,促使科技与服饰深度融合,以满足人们在不同环境中的细分需求。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功能和实用性的追求持续升级,头部品牌企业加强研发针对不同功能和使用场景的功能性产品。
未来具有较强功能性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的纺织服装企业有望在存量市场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
(二)主要业务及产品公司的核心优势是中高档针织纬编功能性面料及成衣的研发,依托纵向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为客户提供从织造染色到成衣的优质服务。
主营产品为自主研发的针织面料系列,包括起绒类面料、纬编羊毛面料和运动功能性面料等。
其中,起绒类面料以高弹纤维制成高密挡风层为特点,纬编羊毛面料兼具轻薄、保暖、弹性性能,运动功能性面料通过构建空气夹层具备优异的导湿保暖性。
在自研高质量面料的基础上,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对部分面料做进一步精加工,以成衣的形式直接销往客户。
(三)主要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日常生产经营中直接向国内外知名上游企业采购原材料,以自身研发为主,同时采取与知名研究机构及高等院校合作的方式开发新型产品。
公司通过定期复盘、分析、提炼价值型产品,并对产品进行持续的升级、迭代,满足客户不断推陈出新的需求,吸引优质客户。
公司持续自主研发,结合B2B的直销模式,研发端及不断改善、精进的智能化生产优势进一步发挥,满足各类客户的面料及成衣需求,并在高效快反方面有长足进步。
公司的智能化生产优势体现在产品研发、生产、运输、销售为一体的内部流程和产业链模式上,智能化生产和信息共享机制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在智能化生产方面,公司搭建了全新的智能吊挂生产系统,辅以车间智能运输设施,尽力避免了生产环节之间的信息差导致的生产效率低下,部分生产重点环节的智能自动化对降本效应较为显著。
公司依托自身技术为基础,联合专业机构开发的面料数字化颜色管理及智能化配色的系统设施有望对客户群体的开发起到积极作用。
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公司建立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可对原材料、生产流程、品质基准、到包装检品、库存出运的各环节进行管控,能够提供即时产品动态信息。
物流系统方面,公司自动化立体仓库使用了自动化存储设备,通过协同计算机管理系统,实时共享客户的远程信息实现立体仓库的高层存取合理化、自动化、操作简便化以及部分产品的可溯源化。
公司利用整套库存系统为客户提供配送服务,提高了物流效率,成功扩展了价值链,实现了库存管理的优化。
2.采购模式日常生产经营中,公司直接向国内外知名上游企业采购原材料,主要原材料包括羊毛纱线、涤纶纱和棉纱线,面料辅料包括染化剂、助剂和印花浆料等,成衣辅料包括拉链、纽扣等。
公司具有体系化的准入制度,严格的采购、验收工作流程,同时拥有一批生产能力强、信誉好、品质优异的供应商,为提高进货品质,降低进货成本提供了保证。
公司在实际运行中建立了一套详实完备的询价制度,并注意收集原材料市场的变动信息,保持询价的最新时效。
公司的验收作业必须依照验收制度要求执行,不合格的原材料及时通知供应商,采取相应退换措施。
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由销售部门根据销售计划或客户订单将生产计划下达至生产部门,实行按单生产,同时在产品销售淡季进行一定比例的库存生产。
4.销售模式公司面对国内外市场进行销售,为更便捷、高效的服务客户,销售模式均为直接销售,部分面料直接销往客户,部分面料采用客户定制化进一步精加工,以成衣形式销往全球。
(四)运营环境分析中国纺织服装行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从制造代工到科技时尚、从国内循环到全球布局的深刻变革。
国家目前正持续推进“中国制造2025”、“三品战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鼓励纺织服装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随着新生代消费者成为主力,对有机棉、再生纤维等环保面料的需求增长,可持续时尚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公司虽然已布局在前,但市场同质化加重,行业竞争从单纯的成本竞争,向设计、品牌、供应链速度和数字化转型能力等多维度延伸,且大型品牌商和零售商虽订单量大,但议价能力强,对供应商的合规、交期、品质要求极高。
未来,具备自主研发的技术突破能力、优异的产品品质、全球供应链掌控力的企业将主导行业格局,而绿色、环保、合规亦将不再是可选项,而是进入国际国内主流市场的敲门砖,更是企业社会责任和长期竞争力的体现。
行业需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驱动力,在政策红利与国际博弈中寻找平衡点,最终实现从“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的跨越。
1.国家战略推动智能化转型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纺织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将AI赋能列为产业升级核心任务,目标到2030年推动全行业生产效率提升25%以上。
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浪潮推动下,纺织服装行业正迅速转型,全面拥抱智能化和数字化。
这一转型涵盖了生产、营销等关键环节,通过深度融合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以及智能机器人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自动化缝制设备的智能化升级,到消费需求预测,再到创意激发、设计与产品开发的全方位革新。
此外,智能制造和个性化定制的兴起,不仅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2.国际博弈推动产能布局全球化国际博弈通过贸易政策调整、地缘政治重构、区域经济合作深化等多重机制,正推动全球纺织服装行业产能布局加速向全球化、多元化方向演变。
这一过程既体现了企业对成本效率的追逐,也折射出国际竞争格局变化下产业链的战略重组。
跨国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全球资源。
中国纺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已超120亿美元,在东南亚建设纺织工业园,在非洲布局棉花种植基地,构建“从田间到商场”的全产业链。
各国政府则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产能流向。
中国出台“一带一路”纺织产能合作规划,在埃塞俄比亚、柬埔寨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越南对纺织企业提供“四免九减半”税收优惠,并投资建设纺织工业综合城市;埃及通过《可持续发展战略:埃及2030》吸引外资,计划在马哈拉库卜拉市建设日产能30吨的高端棉纺厂。
这些政策与企业战略形成共振,加速产能的全球化配置。
3.绿色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纺织服装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产业变革的核心命题,其演进路径既包含技术创新的突破,也涉及生产模式与消费观念的重塑。
欧盟通过《可持续和循环纺织品战略》构建绿色贸易壁垒,要求2030年前所有纺织品实现可追溯和循环利用。
美国加州AB1817法案于2025年1月起禁止服装中使用PFAS化学品,倒逼企业采用替代技术。
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政策的推动,使得绿色可持续发展成为行业的必由之路。
企业将增加对环保技术的研发投入,致力于开发和推广绿色纤维、环保染料等可持续材料,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此外,行业正着力构建循环经济体系,通过回收和再利用废旧纺织品,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推动产业向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转变。
4.健康与功能成为新的趋势受益于全球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和健康意识深入人心,消费者对服装的功能性需求增加,例如抗菌、防紫外线、吸湿排汗、保暖等。
运动品牌和户外品牌将在这方面持续创新。
与此同时,运动休闲风(Athleisure)将继续流行,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既舒适又时尚的服装。
例如,瑜伽裤、运动外套等单品将成为日常穿搭的一部分;智能穿戴设备与服装的结合将更加紧密,例如内置传感器的智能运动服,可以实时监测心率、体温等健康数据。
(五)公司所处的产业链位置和市场地位纺织服装行业产业链较长,涉及企业众多,可以分为上游原材料供应(主要包括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等原料)、中游纺织加工(按原料主要分为棉纺织加工、麻纺织加工、毛纺织加工、丝纺织加工和化学纤维纺织加工等)及服装制造、下游服装商贸(分为批发和零售)三个环节。
公司以面料的设计、生产、销售业务为主,部分面料采用客订化进一步精加工后,以成衣的形式直接销往客户,位于纺织服装产业链的中游。
公司作为国内户外运动功能性面料领域的先行者,是专业从事中高档针织纬编功能性面料及成衣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专利示范企业,依托纵向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为客户提供从织造染色到成衣的优质服务。
公司是中国大陆首家Bluesign联盟的企业,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上海市首批“无废工厂”、全国首批符合《印染行业规范条件》的企业以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试点企业,生产的羊毛面料和涤纶再生面料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自主研发的高支纬编细针距羊毛产品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
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差异化、高端化、智能化的竞争策略指导下,结合行业发展态势和市场需求情况,坚持创新和研发,技术积累和企业实力不断增强,综合竞争力持续提升,积累了优质客户资源,并与客户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系于2008年3月,经商务部《关于同意上海嘉麟杰纺织品有限公司变更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商务部商资批[2008]253号)批准,由香港嘉乐进出口有限公司、日本兼松纤维株式会社、株式会社日阪制作所、天津泰达科技风险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约利商贸有限公司、湖南九合投资有限公司、厦门朴实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和上海裕复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的母公司为上海国骏投资有限公司,本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为黄伟国。
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000400256554。
2010年10月1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苏国珍 | 2025-01-15 | 85500 | 2.34 元 | 85500 | 监事 |
王仓 | 2025-01-14 | 569100 | 2.29 元 | 1306500 | 高管 |
杨希 | 2025-01-14 | 909100 | 2.31 元 | 1763900 | 董事 |
胡晶 | 2025-01-13 | 65600 | 2.22 元 | 223300 | 监事 |
王仓 | 2025-01-13 | 270000 | 2.22 元 | 737400 | 高管 |
杨希 | 2025-01-13 | 269100 | 2.23 元 | 854800 | 董事 |
张允 | 2025-01-13 | 227800 | 2.22 元 | 449400 | 董事 |
崔东京 | 2025-01-13 | 450600 | 2.22 元 | 672400 | 董事、高管 |
胡晶 | 2025-01-10 | 157700 | 2.25 元 | 157700 | 监事 |
王仓 | 2025-01-10 | 217400 | 2.3 元 | 467400 | 高管 |
杨希 | 2025-01-10 | 347600 | 2.3 元 | 585700 | 董事 |
张允 | 2025-01-10 | 174000 | 2.3 元 | 221600 | 董事 |
崔东京 | 2025-01-10 | 173000 | 2.3 元 | 221800 | 董事、高管 |
王仓 | 2024-12-16 | 250000 | 3.18 元 | 250000 | 高管 |
葛健 | 2024-12-04 | 13600 | 2.65 元 | 30000 | 监事 |
杨世滨 | 2024-11-22 | 100000 | 2.24 元 | 260000 | 高管 |
蔡红蕾 | 2024-10-10 | 73800 | 2.11 元 | 73800 | 高管 |
葛健 | 2024-10-10 | 12000 | 2.09 元 | 16400 | 监事 |
杨希 | 2024-10-10 | 238100 | 2.1 元 | 238100 | 董事 |
杨世滨 | 2024-10-10 | 160000 | 2.07 元 | 160000 | 高管 |
曾冠钧 | 2024-10-10 | 143500 | 2.09 元 | 143500 | 董秘、董事、高管 |
张国兴 | 2024-10-10 | 80000 | 2.12 元 | 80000 | 高管 |
张允 | 2024-10-10 | 47600 | 2.09 元 | 47600 | 董事 |
崔东京 | 2024-10-10 | 48800 | 2.09 元 | 48800 | 董事、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