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8-12-23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60070779772XN
  • 法定代表人: 杨华
  • 董事长: 杨华
  • 电话: 0757-87744984
  • 传真: 0757-87744984
  • 企业官网: www.shenglu.com
  • 企业邮箱: stock@shenglu.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西南工业园进业二路四号
  • 邮编: 528100
  • 主营业务: 公司紧跟具有全球影响力通讯设备商的战略步伐,持续深耕民用通信和微波电子两大主营业务。民用通信业务主要围绕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和有源一体化通信设备、垂直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微波电子业务是围绕超宽带上下变频系统展开,产品主要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遥感遥测、卫星通信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 经营范围: 研究开发、生产、销售:通讯器材,机电产品,电子电路产品配件。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网络技术服务,软件的开发及技术服务;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通信设备安装及维护;钢结构工程、电子与智能化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卫星相关工程的承包、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通信设备性能检测、环境试验检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汽车电子产品、车载电脑、无线数据终端、车载数据终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局域网、物联网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工程项目建设,相关设备、模块、集成电路芯片、软件的研发与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移动互联网建设。
  • 企业简介: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天线、射频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8年12月,公司总部占地150亩,厂房面积67000平方米,员工超一千人,注册资金约9.09亿元,总资产约39亿元。技术中心拥有由过百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2010年7月13日盛路通信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是国内天线制造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产品线涵盖微波毫米波器件、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及相关组件和系统、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有源设备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信设备产业链。公司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TS16949,环境管理体系1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QC080000认证;同时公司产品也获得了TLC、CE、邓白氏认证。通过引入SAP、OA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会计、物料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整体实现企业信息化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盛路条码系统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管控。公司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依据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制定严格、规范的质量制度与标准,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质量管理6ó方法论,不断优化流程,持续改善、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公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把培育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公司围绕移动通信技术,紧跟国家“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和“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进行战略聚焦,在军、民两用通信技术方面加强布局;同时坚持推进“集团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加强军民两用通信技术的协同和融合发展,坚持自主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形成公司可持续发展局面。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通信和军工领域的研发投入,深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公司军民两用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深厚技术底蕴的军民两用通信技术公司。
  •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为三水市盛路天线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3日。其后经过股权转让和历次增资、更名后,于2007年5月16日,整体变更为广东盛后经过股权转让和历次增资、更名后,于2007年5月16日,整体变更为广东盛局注册登记。
  • 商业规划: (一)民用通信业务1、主要产品及应用、经营模式公司民用通信业务主要围绕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和有源一体化通信设备、垂直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掌握了微波/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卫星通信等关键技术。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基站天线、微波通信器件、GPS/北斗授时天线、汽车天线、高精度定位天线、智能放大器、智能终端天线、无源器件、有源一体化设备、室内网络分布系统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产品,客户主要包括国内外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集成商、方案解决商、垂直行业用户等。公司的通信产品频段覆盖1000KHz至80GHz,拥有数百项专利,通过了国家工信部无线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部分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列入“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由于公司产品涉及的频段、种类繁多,多采用定制化的设计,通过投标获得供应合同并与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再根据具体订单与发货通知提供产品,故实行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2、业务发展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与国内外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集成商保持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提供适配的解决方案。在基站天线领域,公司技术方案及配套产品具有一致性高、稳定性强的特点,同时具备规模化生产能力,在市场中拥有充分的竞争优势,获得了行业和客户的高度认可。2024年,公司积极参与运营商集中采购项目投标,成功中标了基站天线、特殊场景天线的集中采购项目。此外,在国家双碳战略背景下,公司积极响应行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号召,在基站天线设计中采用了降低碳排放、提高辐射效率的技术,大量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和工艺技术,完善了基站天线绿色供应链,成功研发了5G高增益绿色电调智能天线。通过优化设计和采用高效的组件,将基站天线由传统的电缆馈电网络转型升级为高集成度、低成本、高效率、少电缆的馈电网络技术,在保障信号传输质量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商运营成本,为行业绿色及可持续发展助力。在微波通信器件领域,2024年公司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积极满足客户对新产品和新市场诉求,开发出具有市场综合竞争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公司完成了4GHz(4.4-5.0GHz)+6UGHz(6.425-7.725GHz)、4GHz+7WGHz(7.125-8.5GHz)的大口径双频双极化天线产品开发,并将大口径双频双极化天线技术扩展至多频双极化的应用,成功开发了13GHz&15GHz&18GHz三频双极化1.2m和1.8m口径的天线产品、6GHz/7GHz/8GHz/10GHz四频天线0.9m/2.4m/3.0m的产品系列,以及完成了13GHz/15GHz/18GHz/23GHz四频双极化器件的设计开发。此外,公司通过优化馈源,设计开发出了超宽带微波通信器件相关产品,该系列产品可以通过不同器件的配套实现双频双极化信号传输,有效提高了通信质量和通信链路的稳定性,实现了容量扩展和天线模块化设计。此外,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对微波产品线制程工艺进行了全面优化,为后续的数字化管理和IT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在终端天线领域,公司保持了稳定的交付能力,并持续优化产品应用,适应市场新需求。自动驾驶方面,公司凭借GNSS双频多模有源技术和导航定位模块生产能力,拥有数个项目且已实现量产交付;车联网5G产品也实现了批量生产。低空经济方面,公司已成功开发了可应用于低空安全的产品,并已取得相关订单,另有多个项目正在持续迭代开发。卫星互联网方面,公司依托自身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开展了Ka/Ku频段有源相控阵天线的相关研发,助力未来天地一体信息网络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终端产品线已引进了多条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半成品的全自动加工制造,减少80%的用工成本,产能实现倍数增产,在行业取得一定的竞争优势。在室分天线领域,公司凭借在传统室分天线多年的技术积淀,分别开发了针对数字室分的2T\4T\8T\12T天线综合平台,其具有低剖面、多频、全向、高隔离等优势,同时与MIMO技术的结合,提供室内分集增益,可应用于各大运营商的分布式基站RRU,充分利用现有宏站资源,低成本大容量的方案实现室内覆盖快速补盲。基于数字室分技术,能实现室内信号的均匀分布,避免信号盲区,提高数据传输率,满足室内用户高速网络流量需求,同时具备高抗干扰能力和易于扩展特点。2024年,公司持续中标运营商室分天线集采项目,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室内分布天线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已提前布局进军国际市场。(二)微波电子业务1、主要产品及应用、经营模式公司微波电子业务是围绕超宽带上下变频系统展开,产品主要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遥感遥测、卫星通信及航空航天等领域。从应用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为整机装备生产商。相关产业链概括公司产品包括微波器件、微波组件、分机子系统及多功能芯片。微波器件是单一功能的器件;微波组件是集成了芯片、微波器件等其它部件并采用微组装技术进行组合,实现一体化多功能的模块;分机子系统由多个微波模块组成,能够实现系统性功能。微波组件的功能目前公司在微波电子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具备充分竞争优势的超宽带上下变频技术。公司超宽带上下变频技术是微波/毫米波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及遥感遥测等现代电子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应用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公司在微波/毫米波芯片、微组装、微波模块设计、调试、封装和测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由于公司涉及到的具体产品种类、规格和技术指标数量多且存在差异,主要为定向非标准化产品,因此相关业务为定制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2、业务发展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微波电子业务经历了诸多挑战,微波电子行业客户业务规模出现了大幅下滑,且客户自研增加、外协采购缩量,导致本年度公司的下属子公司微波电子业务订单落地不达预期、毛利率下降。在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下,2024年公司攻坚克难,专注技术提升,持续优化、迭代基于薄膜电路技术的小型化平面滤波器系列产品,还在单比特测频技术基于高速串行协议的AD采样技术方面开展了探索。与此同时,公司结合直接模拟频率合成和锁相频率合成技术,成功研发了频率覆盖范围广的高性能低相噪混频锁相频率综合器,并形成了覆盖宽带细步进、低相噪、捷变频的完整产品序列,为公司在频率合成领域提供了更加可靠和高效的产品与技术方案。此外,公司在3D微封装技术的基础上,完成了超宽带SIP微波模块的攻关设计,并实现了相关项目的研制配套,有利于公司提高整机配套的能力。在内部管理方面,公司采取自主科研、机构调整、流程优化等一系列措施,实现降本增效,主导产品微波模块市场占有率依然在民营企业中位于前列。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