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紧跟具有全球影响力通讯设备商的战略步伐,持续深耕民用通信和微波电子两大主营业务。民用通信业务主要围绕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和有源一体化通信设备、垂直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微波电子业务是围绕超宽带上下变频系统展开,产品主要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遥感遥测、卫星通信及航空航天等领域。
经营范围:研究开发、生产、销售:通讯器材,机电产品,电子电路产品配件。通信工程和网络工程的系统集成,网络技术服务,软件的开发及技术服务;通信工程的设计、施工,通信设备安装及维护;钢结构工程、电子与智能化工程、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卫星相关工程的承包、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通信设备性能检测、环境试验检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汽车电子产品、车载电脑、无线数据终端、车载数据终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局域网、物联网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工程项目建设,相关设备、模块、集成电路芯片、软件的研发与销售,以及与之相关的移动互联网建设。(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天线、射频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于1998年12月,公司总部占地150亩,厂房面积67000平方米,员工超一千人,注册资金约9.09亿元,总资产约39亿元。
技术中心拥有由过百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团队。
2010年7月13日盛路通信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是国内天线制造企业领先的上市公司。
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的产品线涵盖微波毫米波器件、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及相关组件和系统、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有源设备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通信设备产业链。
公司获得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TS16949,环境管理体系14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AS18001,有害物质过程管理体系QC080000认证;同时公司产品也获得了TLC、CE、邓白氏认证。
通过引入SAP、OA信息管理系统在财务会计、物料管理、销售管理等方面整体实现企业信息化规范化管理,通过建立盛路条码系统对产品的可追溯性进行管控。
公司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依据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制定严格、规范的质量制度与标准,通过运用现代化的质量管理6ó方法论,不断优化流程,持续改善、提高产品质量。
同时公司重视新产品的开发及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把培育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公司围绕移动通信技术,紧跟国家“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和“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的规划,进行战略聚焦,在军、民两用通信技术方面加强布局;同时坚持推进“集团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加强军民两用通信技术的协同和融合发展,坚持自主品牌建设和技术创新,形成公司可持续发展局面。
公司将进一步加大通信和军工领域的研发投入,深化管理,进一步完善产业结构,提升综合竞争力,推动公司军民两用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深厚技术底蕴的军民两用通信技术公司。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1、民用通信行业2025年上半年,我国通信行业在政策驱动、技术迭代和新兴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保持平稳运行,展现出数字化转型加速推进的强劲动能。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电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9,055亿元,同比增长1%,而按上年不变价计算的电信业务总量则增长9.3%,反映出数字技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5G网络规模持续扩大,截至6月底全国5G基站总数达454.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35.7%,较上年末净增29.8万个,覆盖能力进一步夯实。
千兆光网建设成效显著,用户规模突破2.26亿户,万兆光网试点在168个重点区域落地,为高带宽需求场景提供支撑。
与此同时,以5G和人工智能大模型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速发展,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3%,增速较上年同期提高3.4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AI大模型在工业、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案例显著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超30款多模态大模型更新迭代,其中75%为国产模型,推动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场景的技术突破。
值得关注的是,6G技术研发进入关键阶段,全球主要国家和企业已启动6G白皮书发布、太赫兹频段验证及空天地一体化网络架构设计,我国在6G标准制定和关键技术储备方面处于国际前列,目前已完成6G网络架构白皮书,并推动太赫兹通信、智能超表面等前沿技术的试验验证。
随着低空经济与卫星互联网的协同发展,5G-A为无人机配送提供高可靠性连接,卫星互联网终端需求的增长则推动天地一体化通信网络向偏远地区和海洋场景延伸。
在AI算力需求激增的背景下,基础设施加速部署,民用通信设备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载体,正从传统连接服务向智能化、集成化方向转型,未来6G时代对高可靠、低时延、高集成度设备的需求将加速释放,为行业带来更广阔的战略发展空间。
2、微波电子行业2025年上半年,军工行业呈现强预期与弱现实并存的阶段性特征。
一方面,行业长期发展确定性持续增强,据财政部数据显示,国防预算同比增长7.2%,延续稳定增速,叠加“十四五”收官年装备采购集中释放预期,进一步强化了行业增长前景;另一方面,随着批产项目进入规模化交付阶段,价格阶梯性下行压力持续加剧,并自整机层面向上游器件、组件环节传导,导致整体利润空间系统性承压。
同时,为布局新域新质装备前沿技术制高点,企业强化研发投入,短期投入强度与收益回报周期存在错位,进一步压缩了盈利空间,构成行业阶段性的核心挑战。
尽管如此,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并未改变。
在持续强军目标的政策支持以及新域新质需求爆发、智能化加速推进的技术迭代双轮驱动下,市场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同时,随着公司在微波电子领域持续投入的研发资源逐步转化为具备竞争力的产品与技术解决方案,微波电子业务有望迎来复苏,把握新一轮装备信息化、智能化升级的机遇。
(二)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深度协同具有全球影响力通信设备商的战略布局,持续深耕民用通信与微波电子两大核心业务,依托在微波技术领域二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与资源,在超宽带上下变频系统、毫米波雷达、卫星互联网、低空经济等领域稳步推进。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公司以“新质生产力”为导向,系统推进生产自动化、管理信息化与决策数据化的深度融合,构建智能化制造体系,实现研发效率、生产效能与质量管控的全面提升。
通过技术迭代与管理创新的双向驱动,持续强化在5G/6G通信、国防电子等领域的综合竞争力,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1、民用通信业务公司民用通信业务主要围绕移动通信天线、射频器件和有源一体化通信设备、垂直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等开展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并掌握了微波/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卫星通信等关键技术。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基站天线、微波通信器件、GPS/北斗授时天线、汽车天线、高精度定位天线、智能放大器、智能终端天线、无源器件、有源一体化设备、室内网络分布系统及垂直行业解决方案等,客户主要包括国内外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集成商、方案解决商、垂直行业用户等。
公司的通信产品频段覆盖1000KHz至80GHz,拥有数百项专利,通过了国家工信部无线通信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检验,部分产品性能和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列入“广东省企业技术创新项目”。
由于公司产品涉及的频段、种类繁多,多采用定制化的设计,通过投标获得供应合同并与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再根据具体订单与发货通知提供产品,故实行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
2、微波电子业务公司微波电子业务是围绕超宽带上下变频系统展开,产品主要应用于雷达、电子对抗、遥感遥测、卫星通信等领域。
从应用产业链来看,上游主要为电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供应商,下游为整机装备生产商。
相关产业链概括公司产品包括微波器件、微波组件、分机子系统及多功能芯片。
微波器件是单一功能的器件;微波组件是集成了芯片、微波器件等其它部件并采用微组装技术进行组合,实现一体化多功能的模块;分机子系统由多个微波模块组成,能够实现系统性功能。
微波组件的功能目前公司在微波电子行业拥有超过20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形成了具备充分竞争优势的超宽带上下变频技术。
公司超宽带上下变频技术是微波/毫米波通信、雷达、电子对抗及遥感遥测等现代电子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核心技术,对应用系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除此之外,公司在微波/毫米波芯片、微组装、微波模块设计、调试、封装和测试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技术优势。
由于公司涉及到的具体产品种类、规格和技术指标数量多且存在差异,主要为定向非标准化产品,因此相关业务为定制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
(三)市场地位公司作为国内通信设备及微波电子领域的核心企业,凭借二十多年的技术积淀与市场深耕,在民用通信与微波电子领域构建了稳固的行业地位。
在民用通信领域,公司深度绑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核心运营商,持续中标运营商天线集采项目。
同时,公司与国际知名通讯设备商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其重要战略供应商,不仅占据其微波通信供应链较高份额,更以技术协同研发能力深度参与5G、6G技术路线创新,成为行业标准制定的重要参与者。
在微波电子领域,公司作为核心微波组件与模块生产商,依托多年硬件研发优势与头部客户资源积累,形成差异化竞争壁垒。
相较于科研机构和国有企业,公司在项目承接中展现出显著的成本控制能力、高效决策机制及快速响应速度;相较同类民营企业,则凭借更高的市场敏感度、规模化产能及稳健的抗风险能力,在民营企业中占据领先地位。
(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民用通信报告期内,公司与国内外电信运营商、通信设备集成商保持稳固的合作关系,始终围绕客户的需求,提供适配的解决方案。
基站天线领域:2025年上半年,公司深度参与国内主要运营商天线集采招标项目,部分项目成功中标并进入批量交付阶段,其余项目处于送样测试阶段。
面对国际运营商采购策略调整带来的需求波动,公司积极布局海外新兴市场,通过技术实力与产品竞争力成功进入全球领先设备商新一代基站天线资源池,项目导入量持续增长,在资源池综合竞争力评估中位列行业前列。
当前正与该客户就新一代基站项目及核心配套组件展开深度技术协同与产业化规划,构建长期战略合作关系。
在技术迭代与绿色转型方面,公司围绕国家双碳战略深化创新实践,自主研发了"4+4+8+8"700-900/1800/FA/D独立电调智能天线,该产品通过高集成度馈电网络设计,实现增益和辐射效率的显著提升,不仅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营成本,更推动基站天线向少电缆、低成本、高效率方向升级。
该技术突破不仅巩固了公司在绿色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更为运营商构建低碳网络提供核心支撑,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微波通信器件领域:随着印度、中东及非洲等新兴市场移动回传设备需求激增,公司通过成功导入国际知名设备商产品体系,持续加强全球化布局。
技术研发方面,填补了微波行业“5GHz和80GHz频段大跨度兼容通信”的技术空白,促进了天线市场的扩大,提高整个天线行业技术水平,充分符合移动网络设备持续升级的需求,该技术荣获第十届广东专利奖。
终端天线领域:公司传统终端天线产品依托运营商FTTR规模化部署契机,凭借精准的市场需求响应机制、稳定的交付保障体系及高度适配的产品设计,实现销售收入显著增长。
在新兴领域,智能交通赛道方面,公司基于自主掌握的GNSS双频多模有源技术及高精度导航定位模块生产能力,已实现多项目量产交付;低空经济方面,公司根据客户需求布局相关联业务,已实现向行业头部客户量产供货,并完成其它相关联样品交付;卫星互联网方面,公司充分发挥技术储备与资源整合优势,推进Ka/Ku频段有源相控阵天线研发,为构建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公司在制造端持续优化,终端产品线导入多条全自动焊接生产线,实现从原料到半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加工,用工成本降低80%的同时产能实现倍增,显著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与行业竞争壁垒。
室分天线领域:依托多年技术积淀,构建了覆盖2T/4T/8T/12T的数字室分天线综合平台,其低剖面、多频段、高隔离特性与MIMO技术的深度融合,为运营商分布式基站RRU提供低成本高容量的室内覆盖解决方案。
该技术通过均匀信号分布消除盲区,提升数据传输效率,兼具高抗干扰能力和灵活扩展性。
2025年上半年持续斩获运营商集采项目,随着5G网络普及和物联网技术渗透,数字室分技术将成为室内分布天线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2、微波电子报告期内,微波电子行业客户成本控制持续强化推高行业竞争压力,价格下行与利润空间收窄同步显现,叠加研发型项目占比提升带来的研发投入加大及回款周期延长,形成多重压力。
面对复杂市场环境,公司持续强化核心技术攻关,2025年上半年在SIP微封装射频微波模组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通过技术迭代形成微型化变频模组系列化产品矩阵,创新推出SIP谐波发生及开关滤波电路,实现10-20GHz整数点频阶梯信号输出,以微型化、高品质特性有效解决客户系统集成难题。
同步优化SIP低相噪频率合成模组至0.8-18GHz全频段覆盖,并突破SIP捷变频频率合成模组技术,结合高速RFDAC实现产品尺寸压缩,显著压缩产品尺寸,实现小型化、捷变频、细步进以及优异相噪性能。
另外,公司依托超宽带变频通道技术优势,创新开发出小型化超宽带双频段双极化T/R组件,高集成度设计填补技术空白,为公司拓展新的业务方向。
针对太赫兹W波段变频通道组件这一高难度领域,公司攻克设计加工技术瓶颈,已完成太赫兹W波段变频通道组件的小批量生产交付,可以依据客户需求定制各类太赫兹W波段接收前端、功放以及变频通道等。
内部管理方面,公司通过自主科研体系构建、组织架构优化与流程再造等系统性降本增效措施,持续巩固核心产品市场地位。
主导产品微波模块在民营企业中保持领先市场份额,技术创新与成本控制能力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公司的前身为三水市盛路天线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2月23日。
其后经过股权转让和历次增资、更名后,于2007年5月16日,整体变更为广东盛后经过股权转让和历次增资、更名后,于2007年5月16日,整体变更为广东盛局注册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