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原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
经营范围:农药的生产、销售。公路货物运输(限分支机构经营)。化工产品的生产、销售。危险化学品的生产销售(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范围经营)。科技研发、咨询服务和转让。经营本企业和本企业成员企业自产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和本企业成员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的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化集团,系国家定点农药生产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10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简称长青股份,证券代码002391。
公司下设江苏长青农化南通有限公司、江苏长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长青农化贸易有限公司、湖南长青润慷宝农化有限公司、长青(湖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长青投资实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六家子公司。
资产规模、盈利能力等指标位居全国两千余家农药企业前列。
公司主营农药中间体生产、原药合成、制剂加工和贸易服务等农化业务,建有三个原药、两个制剂生产基地,产品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共30余种原药,150余种制剂,具备年产2万吨原药和数万吨制剂的生产能力。
“长青”商标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全面通过1S09001质量、S014001环境、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江苏省优秀企业技术中心,主导产品工艺均由公司自行研发,其合成收率和产品质量均已达到国际著名农药公司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凭借着高质量的产品,良好的信誉,优质的服务使公司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远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南北美洲等二十余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公司地处古城扬州东郊,水陆交通便利,投资环境优越。
公司一直秉承“团结务实、开拓奉献”的长青精神,不忘初心,始终坚持“客户至上、诚信为本、不断创新、科学发展”的宗旨,热诚希望与国内外客商开展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贸易往来,共同促进中国农用化学工业的发展。
一、全球农药行业情况(一)全球农药销售增长稳定1、从国际角度来说,世界农药市场经过快速发展,市场规模和格局逐渐成型,市场份额日趋稳定,根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S&PGlobalCommodityInsights)作物科学团队的统计数据,2006年至2022年,全球农药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355.75亿美元增长至87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5.80%。
在全球耕地保有面积稳定情形下,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印度、非洲大陆为人口增长的驱动力)、消费升级,养殖业发展、生物能源等因素又促使粮食需求不断增加,实现农业的增产离不开农药、化肥和先进的种植技术,长远来看,全球农药销售总额仍处于上升发展的通道。
2、专利到期农药占市场的主流,未来10年难以改变基于全球专利农药具有研发周期长、研发难度大、研发费用(风险)高的特点。
一种新农药自开发至上市需要10年以上的时间和最高达到3.5亿美元的研发投入。
目前全球仅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科迪华以及日本等部分顶尖跨国农药公司掌握专利农药的研发技术。
而专利到期的次新农药凭借生产工艺成熟、投入少成本低、市场易推广的特点,成为农药工业发展的市场主导。
对于专利到期的主流品种,生产厂商逐步增加,原有专利产品的价格下降,这些产品市场接受度高,发展潜力大。
因此,具备产业链优势和次新农药快速产业化能力的企业将获得发展良机。
3、世界农药生产格局基本稳定随着国际农药巨头新一轮兼并重组完成,全球农化产业农药、种子行业整合格局已经完成。
以先正达、拜耳、巴斯夫、科迪华为第一集团的跨国公司在农药全球市场占比份额达到60%以上。
这些国际农化巨头除了开展植保业务外,还开展种子业务,发展模式具有科技创新、全产业链、产品种类丰富、一体化、国际化等特点。
同时,随着国际农药巨头的这种并购整合,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数量较之前有所减少,上游中间体和原药供应商的市场亦将呈现逐步集中态势,带动中间体和原料药龙头企业获得更多巨头客户订单,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而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形成了包括科研开发、原药生产、制剂加工、原材料及中间体配套等较为完整的农药工业体系。
农药的生产能力与产量已处于世界前列。
目前,中国农药产量占全球产量约50%以上。
二、中国农药行业情况1、行业整合加速,继续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出口国,产品质量稳步提高,品种不断增加,已形成了包括原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
从行业发展来看,集约化、规模化是农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我国现有农药生产企业众多,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压力加大,我国农药行业正进入新一轮整合期。
相关产业政策的出台,推动农药行业积极整合产业资源,着力解决企业多、散、弱的问题,大型国有企业发挥资金优势,积极并购国际、国内优势资源,努力打造世界级农化巨头,部分民营农药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等迅速发展壮大。
同时,也引导农药企业向化工园区和基地集中,推动龙头企业及配套企业的协同改造,促进工业布局向产业配套、专业化协作、要素集约高效、生态环保的方向发展。
2、新型环保农药将快速增长农业部等相关主管部门历年来陆续发布了多项关于禁止和限制使用农药的公告,加快淘汰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
随着农药使用及管理政策日趋严格,传统的高毒、低效农药将加快淘汰,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环保农药成为行业研发重点和主流趋势,农药剂型向水基化、无尘化、控制释放等高效、安全的方向发展,水分散粒剂、悬浮剂、水乳剂、缓控释剂等新剂型加快研发和推广。
高效、安全、经济、环境友好的农药新产品的推广将有效促进我国农药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在满足农业生产需求的同时降低对于环境的影响。
3、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进一步推广农药行业作为精细化工行业中的细分行业,受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三废”排放。
在我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与循环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和能耗双控政策趋严的大背景下,农药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已成为保证农药企业及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和发展方向。
通过加大技术改造和环保投入力度,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全面研发和推广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和“三废”处理技术,不但能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量,而且能够降低原料消耗量,同时结合“三废”资源化利用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此外,清洁生产技术与工艺的推广也是实现我国污染控制重点由末端治理向生产过程控制转变的重要措施,是农药行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环保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
4、研发投入增加,自主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虽然我国已成为农药生产大国,但目前绝大部分农药品种仍为仿制品种。
为提升我国农药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在国家、地方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通过充分发挥产学研结合的协同作用,应用组合化学等高新技术方法,相关企业成功创制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并取得了国内外专利,30个创制品种进入了国内外市场,累计推广面积3亿亩以上,部分产品的销售额超过2亿元。
此外,主导品种和中间体绿色生产工艺开发、生产装备的集成化和大型化、工艺控制自动化、水基型剂型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农药工业化生产,促进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
三、公司农药行业情况公司是国内主要的化学农药生产商之一,专注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原药和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依托于多年来建立的成熟的国际销售网络、覆盖面较广的县域经销商体系、高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及领先的产品研发平台,为国际国内农药制剂厂商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原药,为我国广大农户提供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制剂,是在亚太地区最早被先正达公司授予HSE进步奖的生产企业之一。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的2025年中国农药销售百强企业榜单中,公司位列第22位。
(一)公司主要产品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原药、制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业务,产品涵盖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共40余种原药、150余种制剂,主要产品均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产品,主要产品和用途如下:(二)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根据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的原则,公司设立供应部,负责材料和设备询价、采购合同的订立与采购等工作;仓库部门负责根据仓库实际库存状况和生产计划填写采购申请单交至供应部办理货物采购,所有采购的货物必须经过抽检合格后方可办理入库手续;财务部门负责办理货款的审核和支付手续。
公司要求主要原材料的供应商至少保证在两个以上,并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
由于公司原材料供应商相对稳定,且长期合作、信誉良好,公司一般结合生产情况采购原材料;对于市场紧俏商品尤其是预计将涨价的原材料,进行适当的备货。
对于设备的采购,设备部门和技术部门参与询价、招标、签订合同、采购及验收的全过程。
2、生产模式(1)生产计划的确定销售部门结合订单、市场需求、用药季节等各方面因素提出生产计划,供应部根据生产计划及实际库存采购原材料,供车间生产。
公司管理层全程参与生产计划的确定。
根据订单需求,原药生产完成后大部分直接发货,小部分由制剂车间加工成制剂产品并发货。
(2)生产过程控制为了保证按质按量地完成生产任务,公司对生产过程制定了一套程序性规定:生产部门对公司的生产计划逐月分解并落实,制订并完善各种工艺规程的标准;识别关键和特殊工序,对特殊的工序、人员、设备进行厘定,确保满足规定要求;明确工艺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采用管理点方式对过程进行监控。
(3)生产工艺控制针对各产品生产工艺,公司生产部编制了岗位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生产车间必须按工艺文件、产品标准、岗位操作规程或生产任务通知单的要求组织生产,并及时填写生产岗位记录;工艺管理人员按规定对各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工艺参数执行检查表》。
(4)生产组织与产能安排公司建立了适应“多品种、适批量”的单元式生产体系,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以较低的成本为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
农药原药合成的设备主要是反应釜、冷凝器、碳钢储罐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上述设备可以通用。
但特定的原药合成生产线建成运行后,转为生产其他产品,需要进行工艺流程调整、管道局部改造程序,并满足一定的条件。
一般情况下,公司在年初根据销售部门了解的市场信息和订单,制定全年的生产计划和产能安排。
在实施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局部调整。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在保证安全、高效的前提下,合理利用产能,及时向市场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3、销售模式公司是全流程的农药生产企业,原药大部分销售给其他的农药厂商(包括出口)继续加工复配成制剂,另有一部分由公司继续加工成制剂销售给经销商。
(1)境内销售模式境内销售的渠道及特点公司内销产品主要包括原药和制剂。
公司原药的内销一般采取直销方式,即由公司直接销售给需要①的其他农药厂商,由其继续加工复配成制剂销售。
公司制剂产品销售采用了国内农药行业通行的经销商销售模式,公司根据经销商的订单,向经销商发货。
公司的境内销售网络公司营销网络完善,全国性营销网络构成强大的销售能力。
公司一直致力于发展“长青客户”,现公②司产品销售遍布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
(2)出口销售模式公司产品出口分为自营出口和通过中间商间接出口两种形式,自营出口是公司直接销售给境外客户,间接出口是公司先将产品销售给国内贸易商,再由其将产品销往境外。
公司和境外客户已建立较为稳定的业务关系,客户根据自身的产销计划与公司确定供货计划,公司根据需求计划组织生产和供货,每批货发出后,客户采用电汇、承兑方式付款。
(三)报告期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农药行业市场需求有所回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公司在董事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任务,2025年上半年共实现营业收入208,297.40万元,同比增长7.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27.78万元,同比增长117.75%。
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971,420.42万元,较年初增长12.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25,297.75万元,较年初增长0.58%。
报告期内,国际市场农药需求反弹,公司销售人员主动走出国门,了解终端农药库存,与客户洽谈市场需求,加快海外市场登记步伐,抢抓订单,优化产品结构,2025年上半年实现出口销售108,684.43万元,同比增长19.61%。
公司重点推进沿江厂区腾退搬迁项目生产调试和安全生产,结合市场变化合理调配产能,沿江厂区产能得到有效释放。
公司持续推动降本增效工作,通过工艺优化、技术改造和管理升级等措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本公司是由江苏长青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
长青集团前身为浦头农药厂。
该厂于1970年经江苏省江都县革命委员会《关于同意兴办浦头农药厂等单位的批复》(江革生[70]第75号)批准成立。
同年,经《关于同意将原浦头人民公社农药厂改为江都县浦头农药厂》(江革生[70]第153号)批复同意改为江都县浦头农药厂。
.1982年9月,经江都县浦头人民公社工业办公室及江都县第二工业局批准,江都县浦头农药厂重新规范登记成立,并更名为江都县农药厂,并在江都县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营业执照,执照号江工商字10511076号。
1994年5月,江都县农药厂更名为江都农药厂。
1999年6月24日,经江都市体改委江体委[1999]18号文《关于同意江都农药厂改制的批复》批准,江都农药厂改制为江苏长青集团有限公司。
其中,江都市浦头集体资产经营公司将江都农药厂截止1998年12月25日经江都兴业资产评估事务所评估的整体资产6,731万元投入江苏长青集团有限公司,于国权以现金769万元出资。
2001年1月4日股份公司成立后,江苏长青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从事与农药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