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朋股份 - 002328.SZ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9-12-3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宋琳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Xinpeng Industr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7-10-30
董事长
宋琳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汽车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新朋股份
股票代码
002328.SZ
上市日期
2009-12-30
大股东
宋琳
持股比例
34.34 %
董秘
李文君
董秘电话
021-31166512
所在行业
汽车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冯蕾;吴佳颖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134307024Y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97-10-30
法定代表人
宋琳
董事长
宋琳
企业电话
021-31275888,021-31166512
企业传真
021-31166532
邮编
201708
企业邮箱
xinpengstock@xinpen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青浦区华新镇华隆路169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汽车零部件业务、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业务、投资业务,同时也在满足自身使用的基础上提供厂房租赁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半导体器件专用设备销售;集成电路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新朋股份”)系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328。

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并在上海(青浦区、临港新区)、苏州、宁波、长沙、扬州等地设有制造基地,同时公司在泰国也设立了海外生产基地,并在美国、香港设立子公司,客户遍布全球。

公司业务领域主要涉及制造、投资两大领域,其中制造业务为汽车零部件业务和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业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数据中心、通信领域、储能领域等。

公司投资业务以医疗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为主,目前共参与设立8支基金。

公司的汽车零部件业务服务于冲压、焊接、开卷等,拥有8100T、7700T两条德国舒勒自动化冲压生产线、2条法格开卷落料线、1条舒勒开卷落料线、焊接拥有发那科、库卡等自动化焊接设备。

金属及通信零部件领域拥有钣金设计和制造、模具设计及加工、精密及连续冲压、粉末喷涂、组装等加工能力,产品为数据中心机柜、液冷机柜、储能柜、智能电柜等,可用于机房、能源及通信等多个领域。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以为制造业及投资业务为主。

(一)制造板块公司的制造板块主要涉及汽车零部件类、金属及通信零部件类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汽车零部件业务(1)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竞争仍然处于加剧中,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首次双超1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行业竞争的加剧也对整车厂及零部件企业产生了影响。

报告期内,汽车行业的竞争也引起了监管部门及协会的重视,行业协会也出台了倡议书,各大车企纷纷表态在账期等多重方面进行支持。

(2)市场趋势及地位2025年,全球汽车产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驱动下,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

我国汽车市场延续稳健向好发展态势,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高,智能网联技术快速迭代,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结构性机遇与挑战。

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重要供应商,公司始终紧跟整车厂技术升级与市场需求变化,凭借在细分领域的技术积累、规模化交付能力及客户资源优势,巩固并提升了市场竞争力与行业地位。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核心客户为上汽大众及区域内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

据上汽集团2025年6月份产销快报数据:上半年产销量分别为51.55万辆和49.21万辆,同比分别降低0.84%和3.89%。

报告期内,受行业竞争的影响,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营业收入为19.17亿元。

面对竞争格局,公司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竞争能力,外部深入参与重要客户的规划与发展中,积极地参加竞标与询价。

同时也在拓展行业外的竞争机会,围绕电动化带来的趋势进行研判;内部仍在持续的优化技术及流程,合理的降本,提升效率与效益。

(3)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涉及汽车四大工艺中的焊接、冲压两大领域。

产品及服务主要有:为乘用车提供钢板、铝板的开卷落料;大型覆盖件冲压;分总成零部件自动化焊接;小型金属零部件等产品和服务。

2、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业务公司的金属及通信零部件业务主要是通过精密制造、研发设计、模具定制等为客户提供产品及服务,特别是在通信领域,公司持续为国内外客户一起合作开发及提供多类型的机柜,拥有良好的知名度及市场竞争能力。

(1)产品的行业情况数据中心行业:世界各国政策支持及投入持续,在传统机柜基础上,AI需求及投入会带来更多产品及需求的变化。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显著加快。

作为数字基础设施核心的数据中心,其建设规模持续扩大。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数据,2024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市场规模达到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7.0%,2025全年中国液冷服务器规模有望达到33.9亿美元,预计2024-2029年,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6.8%,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2亿美元。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印发〈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的通知》精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联合印发通知,全面启动2025年度国家绿色数据中心推荐工作。

此举标志着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已从“规模扩张”阶段,正式迈向“精耕细作”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此次通知文件不仅提出了《绿色数据中心评价》国家标准(GB/T44989—2024)二级及以上等级的达标要求,更在电能利用效率(PUE≤1.30)、服务器能效、可再生能源占比、绿色采购制度等关键指标上“设标立槛”,直接锚定全球最前沿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水准。

政策的强力驱动,将液冷技术推向了解决数据中心散热瓶颈的“核心解决方案”位置。

无论是应对AI大模型训练带来的超高热密度,还是实现极致PUE以获取绿色认证,液冷都展现出不可替代的技术优越性。

储能行业:AI需求会带来能源需求的激增,同时为了调整能源需求的波动,储能也会随着数据机房的投入纳入整体化设计及配套中,根据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的调研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达265GWh,同比增长128%,延续了高速增长态势。

展望全年,预计中国储能电池出口规模将突破300GWh,彰显出中国在全球储能市场中的主导地位与强大供给能力。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数据库统计显示,2025年1至6月,锂电储能系统中标均价同比暴跌29.94%,仅为0.4848元/瓦时,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不断压价,利润空间被压缩到极限,研发投入难以为继,最终导致产品同质化进一步加剧,形成难以破解的死循环。

8月13日,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正式发布《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储能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征求意见稿),标志着储能行业进入新的发展态势。

为了合理保持公司储能业务的稳定竞争,公司延续谨慎挑选客户合作,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降低家用储能的拓展,开展工商业储能业务机会的探索,有效降低了公司的经营风险。

(2)市场地位数据中心:公司在机房机柜领域拥有深厚的行业积淀,长期以出口业务为基石,与施耐德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凭借卓越的制造工艺和严苛的质量标准,在市场中赢得了广泛赞誉,并确立了坚实的市场地位与竞争优势。

依托公司产业研发中心的技术支持,公司积极研发新朋自主液冷机柜产品,秉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深度响应并定制化满足客户差异性需求,配合完成样品制作,获得了客户的积极反馈,同时公司提供的液冷配套机柜及部分产品已经小批量生产,部分液冷配套产品已经获得订单预计在未来形成规模交付。

在储能领域,公司将和客户围绕项目共同进行投资建设,解决供应链的认证与交付,同时公司也围绕AI数据中心将来能源配套带来的储能机会进一步形成产业协同与配合,形成一站式交付及提高客户的粘性。

(3)主要产品及用途液冷产业生态涉及产业链上中下游,其中:上游为零部件,主要包括冷却液、CDU、接头、电磁阀、TANK、manifold等;中游为液冷数据中心,可分为浸没式和冷板式;下游应用于互联网、金融、电信、能源、生物等领域。

公司主要提供下列产品:在储能产业链中,公司将储能机柜的柜体、箱体和结构件等作为核心产品,主要用于保障储能系统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公司制造业主要是直接为客户提供产品与服务,并根据客户或者产业特性合理安排生产与服务:制造环节:采购环节:采用集中采购与分散采购相结合的模式;销售环节:主要采用直销“B2B”模式。

(4)业绩驱动因素(二)投资板块报告期内,公司的投资业务主要通过全资子公司瀚娱动为主体对外实施。

瀚娱动作为有限合伙人参与了金浦新兴、汇付创投、南京新兴、南京创投、南京吉祥、南京晨光、金浦慕和、江阴新晨珖八支基金的投资。

(1)主要业务模式公司投资业务主要通过参与私募股权基金、股权直投等方式开展,具体如下:私募基金模式:通过向私募基金出资方式,将自有资金间接投资于企业的股权;股权直投模式:以公司自有资金投资于未上市企业的股权。

(2)业务范围及发展情况公司参与的私募基金投资项目涵盖科技、医疗医药、半导体等新兴产业领域。

本报告期内,公司所参与的基金维持稳健与均衡的投资规模,具体投资情况如下:以上占比为投资时点数据。

发展进程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上海新朋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由原有限公司股东作为发起人,以2007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值34,536.79万元为基准,按1:0.6515的折股比例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

2007年9月,原上海新朋实业有限公司整体改制变更为上海新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9月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31022900032884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9年12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