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氨纶纤维、聚氨酯原液、己二酸等聚氨酯制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合成纤维制造;合成纤维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新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是华峰集团控股子公司。
公司始终专注于氨纶纤维、聚氨酯原液和精己二酸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拥有韩国、土耳其等境外子公司,在国内建有浙江和重庆两个生产基地。
公司涉足金融银行、热电联产和对外贸易等产业领域多元化发展。
2006年,公司成功实现A股上市(股票代码002064),成为温州首家国内上市民营企业和全国首家主营氨纶业务上市公司。
公司“千禧”牌氨纶产品实现10D-2500D规格全品类覆盖,可满足机织、经编和纬编等不同用户需求,生产规模居全球前列、国内第一;“聚峰”牌聚氨酯原液系列产品是行业知名品牌产品,该系列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制鞋、汽车、建筑和军工等领域;“华峰”牌精己二酸主要用于生产聚氨酯原液系列产品、聚酰胺尼龙66系列产品和TPU产品等,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医药业。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走“创新发展、科学发展”之路,大胆突破传统民营企业发展模式,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承诺并践行责任关怀。
公司荣获“全国纺织行业质量奖”、“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氨纶、精己二酸)”、“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华峰新材料)”和国家级“绿色工厂”等荣誉,连续三次获得“中国工业行业履行社会责任五星级企业”荣誉,是全国首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试点企业。
(一)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受美国关税、地缘政治等多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增加,增长动能进一步走弱。
国内经济总体平稳运行,但外部环境变化给国内需求带来明显挑战,公司所处行业受周期下行、供给冲击及预期偏弱等因素影响,产品售价及利润较上年同期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1.氨纶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最早由德国拜耳公司开发成功,后由美国杜邦公司首先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商品名称为Lycra(莱卡)。
中国大陆的氨纶生产始自1989年,经历了十多年的缓慢发展期。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纺织工业的迅速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国内氨纶行业步入了高速成长期,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生产国和消费国。
报告期内,氨纶在行业供大于求的基本面下,产品价格已处于历史低位水平,年均价较上年同期走低,需求增速放缓,整体呈现走量不走价的态势,且上游原料端仍延续下行趋势,缺乏成本支撑。
氨纶行业正经历着新一轮的行业挑战与机遇,短期存在产能出清、环保政策倒逼、行业优胜劣汰趋势加剧等压力,但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行业头部效应越发明显。
未来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及消费需求的升级,氨纶的差异化功能不断丰富,下游应用持续扩大,在纺织领域的渗透率进一步提升。
此外,氨纶具有广阔的差异化发展潜力,目前在医疗、汽车内饰等产业领域应用占比较小,预计未来将会迎来新的增长点。
注:上述氨纶相关数据来源于华瑞信息等公开资料收集。
2.聚氨酯原液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被誉为“第五大塑料”,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之后产量开始快速增长,在八十年代开始进入调整发展阶段,九十年代基本处于相对平稳的持续增长状态。
由于聚氨酯优越性能以及节能环保的特性,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也不断增加。
进入“十三五”以后,聚氨酯消费市场趋于平稳发展,行业增速由高转低,行业开始进入产业整合和提升阶段。
目前,我国已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聚氨酯生产国与消费国。
聚氨酯原液的下游应用范围广阔,主要有鞋类、缓冲垫、轮胎、家具等行业。
近些年,国内鞋底原液市场格局逐渐进入稳定期,每年需求变动相对稳定。
目前国内鞋底原液行业集中度高,且技术成熟,产量充足,产品质量稳定,整体技术先进性与欧美国家并无明显差异。
全球每年鞋产量已超过200亿双,中国为最大的生产国及消费国。
聚氨酯原液制作的鞋底轻盈柔软、穿着舒适,耐磨减震防滑,适用于高档皮鞋、运动鞋等。
目前,聚氨酯鞋底原液在鞋材中的占比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因此鞋底原液市场的发展前景依然相当广阔。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技术创新发展,带动产品整体需求稳定增长,聚氨酯原液产品在汽车及高铁缓冲垫、轮胎、3D打印等聚氨酯制品新兴领域的应用还刚刚起步,为聚氨酯原液下游行业创造了巨大发展机遇与拓展空间。
注:上述聚氨酯原液数据来源于百川盈孚、搜狐网、中研网等公开数据收集。
3.己二酸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
从应用领域来看,全球己二酸主要应用于尼龙板块(PA66)和聚氨酯领域(鞋底原液、PU浆料、TPU等)两方面。
目前己二酸全球市场整体供应充足,竞争充分市场化。
海外产能主要集中在巴斯夫、英威达等国外传统化工巨头手中,国内产能主要集中在重庆化工、华鲁恒升、神马股份、海力、恒力等企业。
随着国内己二酸工艺发展不断成熟、产品品质日益提高、成本优势逐步显现,预计未来国内产能将逐步替代海外产能。
中国己二酸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的己二酸生产国及消费国。
近些年,全球己二酸产品产能保持增长趋势,其主要增长动能来自中国。
目前,国内己二酸行业呈现供大于求态势,供应端部分老牌企业继续扩产,亦存在新企业进入,行业处于快速扩张期,且下游行业新产能增速偏缓,己二酸行业景气度呈现下行态势。
报告期内,己二酸价格震荡走低,呈现旺季不旺,淡季更淡的现象。
同时,受到原料纯苯低位的影响,成本支撑不足。
当前,己二酸在国内市场发展较为成熟、竞争激烈,下游对品质要求提高,行业正处于优胜劣汰、产能进一步集中化的阶段。
短期来看,行业存在产能集中释放、下游需求不达预期、环保政策倒逼、行业竞争加剧等压力;未来,随着经济环境的逐步复苏及行业配套政策的出台,下游需求释放,特别是随着国内己二腈技术的突破,国产工业化将逐步实现,将推动尼龙66行业快速发展。
同时,随着国家限塑令等政策的推动,PBAT行业仍有大量产能投入。
另外,主力下游TPU行业亦存新产能进入,未来几年,这三大行业将成为推动己二酸产品消费增长的最大动力。
注:上述己二酸相关数据来源于ifind、卓创资讯等公开资料收集。
(二)公司主要的业务、产品及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氨纶纤维、聚氨酯原液、己二酸等聚氨酯制品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深耕聚氨酯行业多年,在重庆及浙江建有生产基地,目前氨纶产能位居全球第二、中国第一,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产能均为全球第一,在品牌、技术、市场等方面有着深厚的积淀。
公司经营稳健,在规模及成本、产业一体化、技术创新等方面竞争优势突出,是聚氨酯行业领军企业。
1.氨纶公司是国内氨纶行业发展最早、技术最成熟的企业之一,也是目前国内产能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现已形成了纬编、经编、包纱、纸尿裤、织带等覆盖全用途的系列氨纶产品,同时公司生产的高回弹经编氨纶、耐高温氨纶、超耐氯氨纶、黑色氨纶、低温易粘合氨纶等差异化产品以其优异的性能,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公司商标“千禧”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千禧牌氨纶丝”被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认定为浙江省名牌产品。
公司以直销为主、经销为辅,已建立了完善的国内外销售网络和售后服务系统。
2.聚氨酯原液聚氨酯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具有性能范围广、适应性强、耐磨性能好、粘接性能好、耐老化、弹性及复原性优良等诸多优良特性,被誉为“第五大塑料”。
子公司华峰新材是国内最大的聚氨酯原液生产企业,其产品可应用于鞋材、汽车配件、共享单车、高铁垫片、软泡、工业制造、医疗器材等生产领域,是一款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的新型环保材料。
公司鞋用聚氨酯原液主要应用于聚氨酯鞋底,可以作为皮鞋、运动鞋、休闲鞋、劳保鞋等鞋类的鞋底生产,应用范围广泛。
同时,公司不断研发创新,相继开发出了Serefon生物基鞋材、Linxfon透明鞋底、高弹中底等产品,未来随着国际环保意识的增强,聚氨酯材料作为一种环保可降解的材料,也正在被越来越多品牌企业与消费者所关注。
此外,公司制品用聚氨酯原液可用于制造低速轮胎、高铁垫片、运动器材、家具、记忆枕、3D打印、新能源电池等领域。
主导产品“聚峰”牌聚氨酯原液系列产品,荣获“浙江名牌产品”与“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知名品牌产品”等称号。
公司聚氨酯原液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建有完善的国内外销售和服务网络,世界著名运动产品制造企业,如阿迪达斯、斯凯奇、亚瑟士、李宁、lululemon等,都直接或间接使用公司产品。
3.己二酸己二酸,是环保型基础化学原料,是无毒无味的白色结晶体,广泛应用于国民生活中,是尼龙66纤维及工程塑料、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氨酯鞋底原液、合成树脂等主要原料,可作为食品酸化剂、酯类增塑剂,以及用于香料、粘合剂及造纸助剂等生产,是建设未来美好新生活必不可少的中间体材料。
子公司重庆化工是国内最大的己二酸生产企业,主导产品“华峰”牌己二酸为重庆名牌产品、工信部认定第四批单项冠军产品,产品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份额达到40%以上,直销及经销商共同合作服务于日本、韩国、台湾、欧盟、土耳其、阿联酋、印度、巴基斯坦、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南非、墨西哥、巴西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
(三)公司经营模式公司始终坚持走“做强主业、适度多元、创新驱动、产融结合”的发展道路,聚焦聚氨酯产业链发展。
作为全球聚氨酯制品材料行业龙头企业,打造上下游产业一体化产业格局,抵御行业周期,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利用在原料采购、销售渠道、技术研发、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实现良好的协同发展效应,提高公司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产模式:公司采用基地生产管理,总部统筹的生产运营模式。
根据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制定生产目标,以产定销,依据市场需求及装置状况进行动态调整。
采购模式:公司生产所需主要原料为纯苯、MDI、PTMG等大宗原料,随着产业一体化体系的建立,市场地位进一步扩大,积极开拓原料采购渠道,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原料的稳定供应与议价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结合经销的销售模式,销售网络由公司营销部门和经销商组成。
合理预判市场变化,不断优化销售模式和渠道,完善市场布局,强化产销协同,实现产销平衡和效益最大化。
(四)公司经营情况报告期内,行业周期下行,形成了供过于求的局面,产品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1.37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7%,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基本每股收益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36.71%、36.94%、35.23%、35.48%。
报告期内,公司化学纤维板块、化工新材料板块、基础化工产品板块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9.43%、8.82%、15.01%,其中化学纤维板块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3.68个百分点,化工新材料板块、基础化工产品板块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98个百分点、11.08个百分点。
2025年是“十四五”的收官之年,是承上启下的一年,公司将坚定发展战略不动摇,将经营方针落实到位,以稳健经营为出发点,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提质增效为保障,紧抓市场机遇与项目进度,进一步发挥各个产业板块的互驱联动发展,加快实现聚氨酯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战略目标,以更高质量的发展迎接挑战和机遇。
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浙证委[1999]73号文批准,由华峰集团有限公司和尤小华等19名自然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1999年12月15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注册号为330000100628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根据公司2003年6月股东大会决议,公司以2002年12月31日的股份总额7100万股为基数,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送红股5股的比例计转增股份总额3550万股,计增加股本3550万元。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本公司累计发行股本总数73,840万股,公司注册资本为73,840万元。
公司于2020年12月31日完成公司名称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怀化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
本次工商变更登记完成后,公司中文名称正式由“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ZhejiangHuafonSpandexCo.,Ltd.”变更为“HuafonChemical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