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期货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境外金融服务业务及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等。
经营范围: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华期货”)成立于1996年,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批全面结算会员单位,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全权会员单位,是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参与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会员单位。
2019年8月,南华期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代码603093)。
公司主要从事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业务,为全球化金融衍生品服务平台。
多年来,南华期货始终保持着健康稳定的发展态势,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市场信誉和形象。
始终坚持“服务铸就品牌”的经营理念,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服务,成为客户优选的期货公司。
2025年以来,面对全球主要经济体政策分化及地缘政治风险扰动的复杂形势,公司以新“国九条”为指引,稳定发展动能、防范业务风险、提升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各项业务稳健发展。
在保持整体战略方向不变的前提下,深化多元化业务布局优势,通过多业务协同、境内外协同、前后台协同,强化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助力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
(一)期货经纪业务2025年上半年,受市场环境及利率政策等方面因素影响,国内经纪业务仍面临一定的挑战。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围绕“机构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市场发展趋势,发挥多元业务协同优势,扎实推进经纪业务稳健发展。
通过加强业务团队专业能力建设、优化中后台服务流程、强化业务数据支持、优化客户结构等举措,提升差异化服务水平,推动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品牌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服务核心,累计开展14场精品营销推广活动及42场客户接待,线上观看量达32.26万次。
新增“南华星云汇”“南华产业调研行”两大服务品牌,构建完善的服务模块,通过一体化、矩阵式的专业服务,提升公司服务品牌形象。
同时,公司不断加大对上市公司及产业链龙头企业客户的开发力度,以适应市场机构化、产业化的发展趋势。
此外,公司持续优化客户服务体验,通过完善交易系统功能、提升结算效率、加强技术支持等方式,满足客户对交易的个性化及安全性需求。
依托投资者教育基地开展品牌活动,积极加强与研究院、事业部等部门的合作与业务协同,共建产业调研库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公司也在不断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完善“选、用、育、留”体系,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境内期货经纪业务客户权益规模为273.47亿元。
(二)风险管理业务公司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职,推动发挥期货市场服务实体企业功能,2025年上半年风险管理业务在规范中创新,实现稳健发展。
场外衍生品业务方面,公司积极拓展产品体系,新增指数增强、二元雪球、欧式雪球等产品,持续推进南华商品指数掉期、现货掉期、累计含权贸易业务应用,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风险管理工具。
同时,根据监管最新规则,同步修订完善场外、“保险+期货”、期现业务相关制度和规范;通过梳理业务流程,使权责界定进一步明晰。
2025年上半年,新增场外衍生品业务名义本金318.56亿元,在乡村振兴领域,开展“保险+期货”项目45个,为涉农主体提供7.46亿元风险保障,项目覆盖北京、广东、广西、安徽、湖南、山西、江苏、新疆、甘肃、浙江等11个省份或直辖市。
基差贸易业务方面,公司围绕实体企业需求,积极推动烧碱、废钢、氧化铝等新品种的落地工作,加强与产业龙头的合作,完善产业链服务能力。
结合衍生品应用与供应链优势,深化期现联动服务,同时强化信用风险与交易风险管控,保障业务合规运行。
2025年1-6月,公司累计新增基差贸易额为14.06亿元。
做市业务方面,目前公司共有做市品种36个,其中期权品种14个,期货品种22个,积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引导市场合理定价。
公司持续优化经营策略与业务系统,一是通过优化交易策略,不断提升业务盈利能力及收益稳定性;二是持续优化数据库,并开展量化研究,提升投研能力及投资决策支持能力;三是通过培训,增强相关人员处理交易及持仓的能力,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和管理。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做市业务成交额2,005.73亿元。
(三)财富管理业务公司依托公募基金、资产管理及证券投资基金代销牌照,构建了完善的财富管理业务体系。
2025年上半年,公司根据市场变化与客户需求,持续丰富多资产、多策略布局,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公募基金业务方面,国内公募基金市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表现出较为显著的差异化特征。
公司紧跟行业发展变化,结合自身特点,适时调整产品布局,持续推进客户拓展与规模高质量扩张。
在投研能力方面,成立“固收+策略小组”与“指数增强试点组”,进一步深化研究能力,构建“宏观-行业-个股”三层分析框架,实现投研体系的完善升级。
在业务发展的同时,公司始终把风险控制与管理放在突出位置,通过系统梳理公司投资风控体系,优化关联交易管控流程,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控制体系。
截至2025年6月底,南华基金存续公募基金规模为215.27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5.40%。
资产管理业务方面,公司紧跟市场动态,通过创新交易策略、加强市场营销与营业推广,组织路演与品牌活动等方式,使产品运营及业绩表现整体平稳,为业务增长奠定基础。
截至2025年6月底,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规模为2.55亿元,较去年末新增0.96亿元,增幅达60.38%。
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业务方面,通过加强内部培训与客户路演,并运用归因分析提升服务专业性;强化互联网思维,建设完善的“客户陪伴体系”,进一步推动销售规模增长。
(四)境外金融服务业务2025年上半年,随着期货行业双向开放程度不断深化,公司继续完善客户利用境内外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的服务体系,加快全球化布局,积极拓展世界主流交易所清算会员资格,构建多地联动的境外经营体系。
同时,不断强化风险管理,完成风控系统优化升级,持续跟踪监管政策,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为客户资产的安全保驾护航。
2025年上半年,以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及相关企业“走出去”“引进来”为重点,强化境外业务能力与风控体系建设,提升国际期货市场影响力。
截至2025年6月底,境外经纪业务客户权益总规模177.68亿港币,境外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33.76亿港币,分别同比增长32.25%和30.10%。
境外期货业务方面,公司持续完善清算资质布局,在现有国际业务清算体系下,公司境外子公司南华美国被正式批准成为芝加哥期权交易所清算所(CboeClearU.S.,LLC.)的清算会员,为拓展北美市场及服务国际客户提供了更坚实的支持;公司持续做好服务实体企业相关工作,在香港设立LME交割仓库时,横华国际成为香港首批LME仓单持有机构之一,为公司在亚洲金属市场的深耕带来新机遇和业务增量的同时,也为推动国际大宗商品生态系统建设贡献重要力量。
境外资产管理业务方面,依托香港、新加坡等地牌照,推动神州系列产品发行,推进虚拟资产的资产管理业务。
积极推进与金融机构客户的合作,有效发掘潜在合作机会,并做好相关风险管理,通过调整优化对冲策略,实现稳定盈利及规模的持续增长。
境外证券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深化与金融同业合作,推进货币基金、结构化等产品的代销业务,持续探索新的业务增长点,不断推动业务稳健发展。
1995年10月18日,中国证监会签发《关于浙江南华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的批复》(证监期审字[1995]136号),批准浙江南华申请注册登记。
1996年4月28日,浙江华电与杭州华能签署《股东协议书》,约定共同出资设立浙江南华,浙江华电和杭州华能分别以货币形式认缴出资550万元和450万元,各占出资比例的55%和45%,并于同日签署《公司章程》。
1996年5月15日,经浙江浙华会计师事务所《验资报告》(浙华验[1996]字第67号)审验,截至1996年5月15日,浙江华电已投入550万元,杭州华能已投入450万元,浙江南华的注册资本1,000万元已如数缴入。
1996年5月28日,浙江南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2年8月30日,南华有限2012年第三次股东会通过决议,同意以2012年6月30日为基准日整体变更设立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
南华有限全体股东于2012年9月26日签署《发起人协议》,一致同意以天健所出具的天健审[2012]5450号《审计报告》确认的南华有限截至2012年6月30日经审计的母公司报表口径的净资产账面值805,323,581.93元为基础,按1:0.56的比例折为总股本450,000,000股(不足1股部分按四舍五入的方式进行处理),未折入股本部分人民币355,323,581.93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2年10月11日,天健所出具《验资报告》(天健验[2012]329号)审验,截至2012年9月28日止,全体股东以其拥有的南华有限截至2012年6月30日净资产人民币805,323,581.93元出资,其中,人民币450,000,000元作为注册资本,人民币355,323,581.93元作为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2012年10月12日,南华期货召开创立大会。
2012年10月18日,公司在浙江省工商局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领取了新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330000000003178,法定代表人为罗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