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轮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轮胎、橡胶制品、机械设备、模具、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及相关服务;轮胎生产技术软件开发及相关技术的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及相关服务;废旧轮胎收购与销售;轮胎循环利用装备、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轮胎循环利用技术开发、销售及相关服务(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
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前身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是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研示范基地,同时也是国内首家集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管理模式于一体的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
集团以“做一条好轮胎”为使命,致力于为全球轮胎用户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以先进的技术推动橡胶轮胎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是中国推进“十四五”规划后半程的关键阶段,亦是中国经济在复杂全球格局中持续升级的重要时期。
在全球经济复苏进程迟缓、贸易保护主义持续蔓延及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秉持“稳中求进、进中提质”的导向,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为经济增长注入动力。
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轮胎行业报告期内普遍面临着国际贸易壁垒高筑、地缘政治冲突升级及国内市场需求不及预期等多重因素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公司报告期的轮胎产量、轮胎销量及境内外营业收入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5.87亿元,同比增长16.05%。
其中,境内主营业务收入39.80亿元,同比增长9.21%;境外主营业务收入134.13亿元,同比增长18.72%。
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科创深研强赋能,打造高端产品矩阵近年来,公司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研发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构建起“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创新生态链,推动产品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迭代升级。
目前,公司已建立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钢胎、半钢胎及非公路轮胎技术研发体系,可满足不同市场用户的需求,根据《中国橡胶》杂志发布的“2025年度轮胎企业专利排行榜”,公司位列第一位。
经过多年技术积累,公司自主研发的液体黄金轮胎成功打破了“滚动阻力、抗湿滑性能、耐磨性”三大性能难以同步优化的“魔鬼三角”技术瓶颈,全面提升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开发的多款产品在知名赛事及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推出的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长途干线物流专用胎、低滚阻节油胎、液体黄金缺气保用胎等创新产品进一步完善了产品布局;公司非公路轮胎持续深化与矿企、工程机械企业的业务合作,协同效应持续释放,助力公司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与影响力不断增强。
(1)全钢胎报告期内,公司全钢胎产品凭借产品的技术领先性与品质稳定性获得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国内销量再创历史同期新高。
海外市场布局中,公司全钢胎产品依托产品技术赋能与性价比突出的差异化优势加速市场渗透,竞争力不断增强,销量也创下历史同期新高。
在配套市场,公司已成功配套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宇通客车、比亚迪、吉利远程商用车、三一重工、东风汽车、北汽福田、陕汽商用车、潍柴新能源等知名企业。
在替换市场,公司全钢胎依靠高品质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青睐。
基于欧盟标签法C3分类,公司7.00R16LT规格轮胎的滚动阻力≤5,是市场上少数推出滚动阻力性能达到B级的商用轮胎的企业;公司12R22.5规格长途干线物流专用产品适配高品质、长里程运输场景,为物流行业降本增效提供有力支撑;在北美推出的TOP系列卡客车轮胎产品通过美国SmartWay认证;在欧洲推出了长途节油滚阻A级、中长途卡车节油高里程滚阻B级、EV公交耐磨高续航滚阻B级等系列产品,可以全面覆盖当地主流应用场景,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2)半钢胎报告期内,公司半钢胎产品获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好评。
3月,公司AtrezzoZSR2轮胎在欧洲参与《AutoBild》夏季轮胎测试项目,经过预赛、决赛两轮严格测试,凭借在干湿地刹车、操控性等方面的突出优势,在52个轮胎品牌中脱颖而出,综合评分进入前十名,成为《AutoBild》39年测试历史上取得最佳决赛成绩的中国轮胎品牌。
5月,公司TERRAMAXRT越野轮胎应用于中国环塔国际拉力赛,并助力参赛车队取得了优异成绩,展现了公司轮胎在专业越野领域的实力,该款轮胎也是中国轮胎企业首款通过北美F1805雪山认证的RT产品。
在半钢胎配套市场,公司已成功配套比亚迪、吉利、奇瑞、长安、一汽-大众、北汽、蔚来、南京依维柯、越南VinFast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配套数量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还紧抓半钢胎市场发展机遇,不断推出更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产品系列。
5月,公司推出专为新能源营运车辆研发的“耐磨专家”系列轮胎,该系列产品具备较高的耐磨指数,可实现12万公里超长使用里程,较市场同级别产品可提高行驶里程约30%,可以有效的为新能源营运车辆降低运营成本。
6月,公司推出的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新品实现了轮胎“高颜值与高性能”的高度融合。
该系列产品目前可提供大漠金、丹砂红、海迹蓝、松涧绿、珊瑚粉、雪域白、云霞紫七款配色。
该系列产品除应用液体黄金轮胎技术外,还全部搭载了RFID芯片及ARMORSEAL自密封技术、SILENTTREAD静音技术。
(3)非公路轮胎公司目前在青岛、潍坊、越南建设了专业化的非公路轮胎生产线,印尼工厂首条非公路轮胎也已下线。
公司已具备批量化生产巨型工程子午胎、中小规格工程子午胎、农业胎、实心胎、橡胶履带等多元化产品的能力,构建起了覆盖工程机械与农业装备等多个领域的全场景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在非公路轮胎市场实现了多项突破。
在澳大利亚,公司巨型工程子午胎产品获得了国际矿业巨头必和必拓的认可;在东南亚,公司与广晟矿业集团下属泛奥公司签署了年度长协,为其老挝普巴矿业旗下两座大型金属矿山提供全方位、高性能的轮胎解决方案;在非洲,公司与力拓集团签订了五年供应协议暨全球框架协议,为其部分自有矿卡及配套辅助设备提供全套轮胎解决方案,并将逐步与力拓集团其他全球项目开启合作。
在非公路轮胎配套市场,公司非公路轮胎产品已成功配套卡特彼勒、约翰迪尔、凯斯纽荷兰、英国JCB、小松、沃尔沃、爱科、道依茨法尔、徐工、柳工、北方重工、三一重工、同力重工、山东临工、潍柴雷沃、中联重科、中国一拖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2、海外印尼、墨西哥工厂首胎相继下线,全球供应链韧性升级作为中国首家出海建厂的轮胎企业,公司始终坚守全球化战略,同时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为全球用户提供高性能轮胎产品。
公司已在中国的青岛、东营、沈阳、潍坊及海外的越南、柬埔寨、墨西哥、印尼建有轮胎生产基地,埃及、沈阳新和平生产基地计划近期启动建设。
截至目前,公司共规划建设年生产3,155万条全钢子午胎、1.09亿条半钢子午胎和46.7万吨非公路轮胎的生产能力。
报告期内,凭借高效的项目执行力,公司在全球化战略中的前瞻性布局已逐步进入收获阶段。
5月,公司印尼与墨西哥生产基地相继实现首胎下线——其中,印尼基地从奠基到首胎下线仅用时9个月,墨西哥基地从奠基到首胎下线刚满1年,建设速度均处于行业前列。
8月,公司拟在埃及投资建设年产360万条子午线轮胎项目。
未来,随着墨西哥、印尼、埃及等海外生产基地进入运营阶段,将大幅缩短公司与终端市场的距离,将有效提升公司全球供应链的响应速度与灵活适配能力。
同时,公司还持续深化产业协同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向华东试验场增资成为其控股股东。
华东试验场规划建设智能网联、性能测试、耐久测试、试验室测试、运维服务等五大区域,包含20余条高标准测试道路,采用正向规划、分步实施、商乘一体的模式,可满足全系列车型及主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需求。
3、全环节数字化转型提速,纵深推进智能化建设(1)数字营销平台建设公司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以用户为中心的营销全链路数字生态,通过持续优化用户体验与业务流程,不断提升运营效率,增强用户粘性与品牌综合影响力。
在B端,公司搭建直营/合资公司一体化数字系统,实现部分子公司间业务贯通,并对接部分代理商系统,构建了“客户-渠道-仓储-物流”四位一体的高效协同网络。
另外,还通过对接天猫、京东、抖音等第三方平台,支持子公司和代理商直发门店,提升了履约效率,并助力代理商及子公司拓展线上渠道。
在门店端,持续迭代优化门店APP,实现门店申请、装修、验收等流程的线上管理,门店也可实时查看运营数据,便于提升协同效率。
APP集成营销工具箱,支持生成专属海报与短视频,增强引流与转化效果,还可助力门店高效备货,有效提升供应链响应速度。
在C端,公司持续优化“EP3液体黄金轮胎”小程序,上线液体黄金轮胎时尚专区,支持车主个性化搭配车辆颜色与轮胎颜色;搭建AI智能客服,实现订单查询、轮胎推荐、门店导航等服务,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在矿山管理方面,公司积极打造非公路轮胎矿山档案平台,围绕“场景-车辆-轮胎”建立标准化数据体系,可实现轮胎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有力地支撑了研发与产品管理数据化决策,提升了矿山服务专业度与全球运营能力。
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建设了统一的客户服务平台,覆盖问题登记、处理、反馈及回访全流程,支持多渠道诉求接入和跨部门协同,有效提升了客户问题的响应效率与处理质量,为品牌建设与产品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2)工业互联网公司在橡胶轮胎行业率先发布“橡链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已构建覆盖“研发-制造-销售”全价值链的智能化协同平台,通过整合各环节实现柔性化规模生产与个性化定制融合,提升生产效率与数据互联互通,助力全球综合竞争力提升。
(3)数字化、智能化工厂建设随着公司全球化布局的快速发展,为有效应对多厂区协调管理日益复杂的挑战并全面提升生产调度效率,公司构建了贯穿全价值链的数字化系统矩阵。
同时,公司自主研发的覆盖集团、工厂、工序三层的统一运营智控中心,实现了运营监控、辅助决策、科学预警、应急联动的全流程闭环管理,可以为业务数据贯通和透明化经营决策提供强大保障。
同时,在炼胶、硫化等核心环节推进的黑灯工厂建设,深度融合了AI技术,并整合设备优化改造与生产协同管理,全面提升了工厂的智能化水平。
(4)智慧供应链建设销售端,公司的端到端运营管理平台实现了内外销订单的全面协同管理。
平台通过构建“客户提报订单→自动库存分配→信贷管理→物流调度→客户签收→物流费用管理”的智能中枢,实现了从单一外贸管理向内外销双协同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通过深度集成SAP、WMS、TMS、HR等核心业务系统,平台打造了高效互联的“数据高速公路”,打通了跨部门的数据壁垒。
同时,端到端平台借助AI技术实现了智能销量预测提升市场响应敏捷度、精准计划管理强化资源配置能力及自动化单据识别释放基层人力效能,可以全方位驱动集团供应链体系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4、加码品牌升维攻坚,品牌价值持续增长品牌价值对轮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它不仅是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依据,更是公司抵御市场风险、实现产品溢价、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举办主题宣传活动、参与高端赛事及行业展会等多维度举措加码品牌建设。
根据BrandFinance品牌价值评估机构发布的“2025年全球最具价值轮胎品牌榜单”,公司位列轮胎行业第10位,也是中国最具价值的轮胎品牌;在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2025年度“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榜单中,公司品牌价值位居榜单第105位,且连续八年实现两位数增长;5月,在北京举办的“2025品牌日商标品牌发展会议”上,公司旗下SAILUN、MAXAM两大品牌被认定为“AAA(全国级)知名商标品牌”,公司也成为首个获此认定的轮胎企业。
(1)宣传活动:以“科技+时尚”重新定义轮胎,打造高端轮胎国货品牌6月,公司举办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新品发布会,以“科技+时尚”理念重新定义轮胎,助力打造高端国货品牌。
该系列从中国传统色彩美学中汲取灵感,推出大漠金、丹砂红、海迹蓝、松涧绿、珊瑚粉、雪域白、云霞紫七款高级配色;轮胎采用独家砚黑工艺,胎侧纹理细腻深邃,与彩边交相辉映。
液体黄金轮胎时尚系列的发布,将轮胎从传统工业品升级为兼具高颜值、高性能、高体验感的科技消费品,推动品牌向年轻化、产品向差异化、用户体验向精细化方向全面提升。
(2)赛车轮胎:用好品牌价值放大器赛事运动自带“高流量、强传播”属性,能让品牌突破传统营销的边界。
公司在赛车轮胎领域不断取得突破,产品高性能在各大赛事得到印证。
报告期内,公司与小米汽车合作开发的适用于SU7Ultra的赛道高性能轮胎PT01上架“小米有品”商城,并助力小米汽车成为北京易车金港、上海天马及宁波国际赛车场、厦门国际赛车场的最速四门量产车;公司赛车轮胎首次登陆欧洲赛事,助力“中国制造”车队取得良好成绩;公司成为丰田GR86Cup中国挑战赛2025赛季唯一指定轮胎供应商;公司热熔胎再次为F4方程式中国锦标赛提供支持,首站即刷新赛道纪录;公司轮胎亮相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助力“全华班”阵容斩获佳绩;公司TERRAMAXRT越野胎为2025环塔拉力赛提供支持,成为长城汽车、郑州日产车队的官方指定用胎,助力车队取得了优异成绩。
(3)展会活动:展示高品质产品,增强品牌认知公司积极参与全球顶级展会,向全世界展现公司最前沿的科技创新产品。
5月和7月,在参加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和亚太国际塑料橡胶工业展览会中,公司展示的全钢胎、半钢胎和非公路轮胎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外,公司还参加了全国农业机械展览会、GTSHOW改装车展、欧洲博洛尼亚轮胎展、阿根廷库亚巴地区丰收展、印尼国际汽车展等展会,通过精准对接不同区域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的国际知名度与全球影响力。
5、可持续发展为战略锚点,打造绿色轮胎行业标杆公司发布了“eco+”可持续发展战略,围绕“生态卓越、人文共生、价值驱动、精益治理”四大战略支柱,聚焦“环境守护、创新引领、诚信守正”等八大核心行动领域,彰显公司对于生态(Ecology)守护与经济(Economy)发展的双重使命,实现以“+”的驱动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集团重要性议题深度融合。
以Ecopoint3液体黄金轮胎为技术标杆,把握绿色清洁技术战略机遇,实现生态友好与产品卓越深度融合,诠释以绿色科技重塑产业边界。
同时,公司在“eco+”战略落地阶段,相关业务部门共同研讨针对商业道德、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研发创新等多个核心议题的系统化、结构化行动框架,涵盖议题的治理政策、前瞻性行动目标、完善治理架构及切实可行的落地路径,将可持续发展战略拆解为具象化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行动路线库,制定了面向未来的中长期可持续发展行动路线图,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清晰的逻辑指引。
今年以来,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持续实践,工作效果也获得了外界的认可:6月,公司入选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荣获“绿色供应链管理奖”;8月,公司入选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网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25企业ESG实践案例”。
在ESG评级方面,公司MSCIESG评级为A级,EcoVadis评级为银牌,CDP评级气候变化与水安全均为B级,WindESG评级为AA级,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各项可持续发展评级均处于国内轮胎上市公司前列。
赛轮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2002年11月18日的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2005年10月19日,青岛赛轮子午线轮胎信息化生产示范基地有限公司更名为“赛轮有限公司”。
2007年,公司以原股东作为发起人,以2007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按照经山东汇德审计的净资产478,651,913.49元以2.393∶1的折股比例整体变更设立。
2014年3月31日,公司名称由“赛轮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全称由“SailunCo.,Ltd.”变更为“SailunGroupCo.,Ltd.”。
注册名称由“赛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赛轮金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全称由“SailunGroupCo.,Ltd.”变更为“SAILUNJINYUGROUPCO.,LTD.”。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18年11月7日起由“赛轮金宇”变更为“赛轮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