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文灿股份 - 603348.SH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8-04-26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Wencan Group Co.,Ltd.
成立日期
1998-09-04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汽车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文灿股份
股票代码
603348.SH
上市日期
2018-04-26
大股东
佛山市盛德智投资有限公司;唐杰邦;唐杰操;唐杰雄
持股比例
9.54 %
董秘
唐杰雄(代)
董秘电话
0757-85121488
所在行业
汽车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颖;蓝锦芳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600193813525E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8-09-04
法定代表人
唐杰雄
董事长
唐杰雄
企业电话
0757-85121488
企业传真
0757-85102488
邮编
528241
企业邮箱
securities@wencan.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和顺大道125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批发;有色金属铸造;模具制造;模具销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企业总部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企业(证券代码:603348),成立于1998年,总部在南海区里水镇,2020年完成了对法国百炼集团的收购,在江苏南通、无锡、天津、大连、武汉及墨西哥、匈牙利、塞尔维亚、法国等地,设有17个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超过83万平方米(其中中国大陆49万平方米、海外34万平方米)。

文灿集团2021年国内外总销售收入超过41亿人民币,国内外纳税总额超过1.6亿人民币,2022年一季度国内外总销售收入超过12亿人民币,国内外纳税总额0.44亿人民币,预计5年后可形成100亿元的销售收入,是中国目前领先的汽车铝合金铸件研发制造企业之一。

文灿集团集高压铸造、低压铸造和重力铸造等工艺方式,主要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铸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汽车客户提供轻量化与高安全性的产品,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底盘系统、制动系统、车身结构领域及其他汽车零部件等。

文灿集团率先展开新能源汽车国际前沿的技术和产品“高强度铝合金车体结构压铸件”的研发,是中国第一家实现该类产品大规模量产的企业,其中大型一体化结构件,是在原有车身结构件领域进行进一步的整合,同时在首次试制的半片式后地板项目上研发试制,并于2021年11月试制成功,此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文灿集团是率先在大型一体化结构件产品领域获得客户量产项目定点并且完成试模的企业,也说明公司在设备定制开发、材料研发、模具设计、工艺设计及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完整的工艺能力、车身结构件的先发优势、全球布局的生产基地,让文灿集团能为全球客户提供多样化产品解决方案。

公司主要客户包括大众、奔驰、特斯拉、蔚来、小鹏、广汽新能源、理想、比亚迪、吉利、长城汽车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厂商,以及采埃孚(ZF)、博世(BOSCH)、大陆(Continental)等全球知名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文灿集团先后担任中国铸造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压铸分会会长单位、广东省铸造协会会长单位,被评选为广东省隐形冠军企业、中国绿色铸造企业、中国铸造业综合百强企业等荣誉称号。

商业规划

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铝合金铸件研发制造企业之一,公司奉行全球化布局发展战略,通过多年的自主布局和外延并购,目前已形成了国内覆盖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西南地区等主要经济区,国外覆盖法国、匈牙利、墨西哥、塞尔维亚等多个国家的全球化生产布局。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为公司铝铸件产品销售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场景和空间。

(一)2025年上半年公司整体情况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2026-2030年)谋篇规划之年。

“十四五”期间,公司实现了产业布局全球化与多种工艺技术完善。

“十五五”将是公司重要的五年,公司将做好规划,让过去五年积累发挥更大能效,让一体化压铸件和卡钳安全件等优势产品保持全球领先。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形势不稳定,贸易政策冲突不断、能源材料上涨以及欧洲经济疲软,对欧美的汽车市场及供应链造成阶段性影响,其整车产量暂时承压。

国内方面,新能源汽车竞争格局持续演变。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3亿元;同比减少8.88%;实现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减少83.98%;如扣除下属子公司百炼集团及相关SPV公司(收购路径公司)数据后,公司本部实现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9.95%。

(二)收入与利润变动情况报告期内,在全球市场压力以及去年同期高基数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03亿元,同比减少8.88%,其中,子公司法国百炼集团贡献收入12.03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本部营业收入相对稳定,同比减少0.58亿元,主要系一季度出口欧美产品减少所致;百炼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减少2.15亿元,主要系受欧洲和北美洲汽车市场变动影响,部分客户订单减少所致。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0.13亿元,同比减少83.98%,主要系百炼集团营业收入减少,以及受乌克兰管道停运事件影响,欧洲能源价格同比显著上升、制造业整体成本上升,致使百炼集团的能源等成本大幅增加,导致百炼集团上半年亏损,进而影响公司上半年整体净利润同比降低。

报告期内公司本部实现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9.95%,保持稳健。

从长远来看,随着海外低压铸造、高压铸造工艺布局及供应链逐步调整到位,加之公司持续深耕主业,严格控制成本,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与团队执行力,凭借完善且领先的多种成型工艺技术以及多点布局,公司有望在汽车供应链区域化的趋势中受益,长期发展的韧性不变。

2025年下半年,挑战与机遇并存,欧美之间目前已达成关税协议,出货环境相对稳定,但外部不确定因素依然较多,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公司将保障安徽、重庆基地产能供应和广东新工厂顺利投产;加强海外业务的管控与市场开拓,多举措努力改善海外业务质量;加速标准化信息系统部署与迭代,提升供产销服全链条的精细管理水平;提升产能利用率和保障交付质量,持续增强竞争优势。

(三)2025年上半年的重要工作成果报告期内,公司围绕坚持为高端客户提供高端产品的战略,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基础,以规范管理为保障,致力于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主要开展以下工作:1、车身结构件(包括大型一体化车身件)产品规模增长13.43%,持续向上在当前环境下,公司积极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公司本部实现净利润0.80亿元,同比增长9.95%,盈利能力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本部新能源汽车产品收入超9亿元,其中,车身结构件(包括大型一体化车身件)收入7.56亿元,同比增长13.43%,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安徽新工厂在今年6月份开始分批投产,主要生产产品包含大型一体化车身件,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2、三大工艺领域同步发力,大型一体化车身件和卡钳安全件新获定点项目丰富报告期内,公司坚持走技术、产品路线,储备项目充足。

在大型一体化车身件领域,公司获得新老客户定点,包括四款一体化铝压铸后地板、两款一体化侧围和一款一体化前舱项目定点,预计在2026年陆续量产;车身结构件领域,获得多个客户共三十多款产品定点,预计在2025-2026年陆续量产。

前述车身结构件(包括大型一体化车身件)定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的预测订单总额超50亿元。

在电机、电控领域,获得多个客户共十八款产品定点,预计在2025-2026年陆续量产。

报告期内,百炼集团提高营销效率,在今年1-7月期间,共获得十七款卡钳安全件和十四款制动主缸定点,此外,墨西哥新工厂获得多个项目定点,涵盖重力、高压铸造工艺。

近期,低压铸造领域,公司获得关键项目定点——国内新客户的两轮电动车的车身项目定点。

公司大型一体化车身件屡获新老客户定点,彰显公司在一体化压铸领域大规模量产交付经验深获客户信任。

上述新项目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大型一体化车身件、卡钳安全件、新能源动力系统产品的技术能力和产品实力,使公司在该产品领域保持领先地位。

公司亦以此为契机,深度嵌入新能源汽车客户。

当前尚有多家客户与公司洽谈一体化压铸合作,或进行技术交流,为公司业绩稳定和未来发展夯实基础。

3、坚持技术引领,最新第五代智慧工厂正式投产为满足安徽当地客户各品牌新车型订单需求,公司最新第五代智慧工厂(安徽工厂)在今年6月份正式投产。

目前安徽工厂已布局两台全新一代两板式9800T超级压铸单元和一台4500T压铸单元,同步应用AI视觉识别检测技术、高精度机器人大型铣削加工技术和AGV智能导航物料搬运小车。

安徽工厂质量检测由AI监控,利用AI在稳定性、检测速度、精度及标准统一性的优势,确保一体化大铸件质量无漏判,强化了整体流程,全面升级发展了一体化大铸件生产制造能力。

同时公司已累计生产制造6000T以上超大型压铸模具29套,报告期内持续优化压铸模具质量,提高了模具加工与装配效率,保障了安徽工厂产品的稳定高效交付。

4、持续丰富产品线布局,保持竞争力报告期内,国内方面,百炼大连工厂实施改造升级,进一步提升了工艺技术水平与产出能力,更好地满足亚太市场尤其国内新能源汽车客户对卡钳安全件的需求;广东新工厂开始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安徽六安工厂正式投产,目前已进入爬坡期;重庆沙坪坝工厂有序推进厂房建设。

海外方面,匈牙利工厂开始布局低压铸造产线,进行市场与客户培育,助力公司扩大市场覆盖,保持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多款镁合金产品的研发和试制工作,并保证产品性能优秀,已经获得了客户的初步认可,后续公司将根据镁合金产品的研发及客户的需求,进一步开拓汽车轻量化新的产品系列,获得客户的新增项目定点。

5、加强管控力度,完善跨国运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精简百炼集团管理人员架构,采取更加有效管控模式,保障境内外高效沟通和重点工作有序推进。

同时积极推进数字化系统规划,完善跨国数字化、标准化连接。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南海市文灿压铸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9月4日,由自然人唐杰雄、唐杰邦、唐怡汉、唐怡灿以货币资金投资设立,注册资本1,000万元,《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6822000776。

1998年8月5日,南海市审计师事务所对上述出资进行验证,出具了“南审事验注字(98)0426号”《验资报告》。

1998年9月4日,南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南海市文灿压铸有限公司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4年3月,南海市文灿压铸有限公司更名为“佛山市南海区文灿压铸有限公司”。

同年4月,申请公司名称变更为“广东文灿压铸有限公司”,并获得批准。

南海雄邦成立于1997年1月4日,由唐杰雄、唐杰邦、唐怡汉、唐怡灿以货币资金投资设立,注册资本300万元,四人分别持有25%股权。

本次吸收合并前,南海雄邦注册资本、股权比例未发生变化。

2011年11月24日,文灿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文灿有限吸收合并南海雄邦。

2011年11月24日,南海雄邦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南海雄邦被文灿有限吸收合并,吸收合并完成后南海雄邦予以注销。

2011年11月24日,文灿有限与南海雄邦签订《吸收合并协议》,约定:文灿有限吸收合并南海雄邦,吸收合并后存续公司为文灿有限,南海雄邦在吸收合并后解散、注销;吸收合并后,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均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即文灿有限承继;吸收合并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人民币5,300万元,其中,唐杰雄、唐杰邦、唐怡汉、唐怡灿的出资额分别为1,325万元,分别占注册资本的25%。

2011年11月29日,文灿有限与南海雄邦在《佛山日报》刊登了《吸收合并公告》。

2012年4月21日,文灿有限通过股东会决议,同意文灿有限吸收合并南海雄邦,吸收合并后注册资本变更为5,300万元。

2012年4月21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珠海分所出具“大华(珠)验字[2012]16号”《验资报告》,审验截至2012年3月31日,南海雄邦资产负债已转入文灿有限,吸收合并后文灿有限注册资本为5,300万元,实收资本为5,300万元。

2012年5月7日,佛山市南海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向文灿有限换发新的注册号为44068200016418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4年9月11日,文灿有限通过股东会会议,同意以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截至2014年7月31日的公司净资产345,127,719.41元为基础折合股本15,000万股,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9月12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大华验字[2014]000416号”《验资报告》,对股份公司注册资本进行审验确认。

2014年10月10日,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注册号为44068200016418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核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公司名称变更为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于2021年7月16日完成了上述事项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及公司章程的备案手续,并取得了佛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将中文名称由“广东文灿压铸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文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GuangdongWencanDieCastingCo.,Ltd.”变更为“WencanGroup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