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本行的业务体系主要分为三个板块:零售金融板块、产业金融板块、金融市场板块。零售金融板块主要包括储蓄存款;投资理财、代销基金、代销贵金属、代销保险等财富业务;信用卡、市民卡等银行卡业务;手机银行、个人网银、收单结算等电子银行业务;个人经营性贷款、消费金融、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等普惠金融业务。产业金融板块主要包括公司金融业务、小微金融业务、票据业务、国际金融业务等。金融市场板块主要包括资金业务、债券业务、外汇业务、衍生品业务、理财业务等。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银行业务;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是浙江省首批改制成立的农商行。
前身为绍兴县信用联社,1987年列入全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试点,与农业银行脱钩后成立绍兴县信用联社。
2005年改制为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2011年再度改制成为农商银行。
2021年6月25日,瑞丰银行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浙江省首家上市农商银行。
长期以来,瑞丰银行扎根经济沃土,服务三农小微,始终坚守定位,与区域经济血浓于水。
在长期经营实践中,瑞丰银行始终致力于建设全方位成体系以人为核心的普惠金融,擘画“1235”高质量发展新战略,坚持把银行自身发展好、区域经济服务好、社会责任履行好“三好理念”,探索形成一乡一城一市“三大模式”,普惠金融服务成效得到极大提升,连续三届获得全国农商银行“标杆银行”称号,并在全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上作典型介绍。
瑞丰银行坚持创新发展,融入社区治理,助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网点内引入政务+金融一揽子服务,获得2020年度浙江省改革创新优秀实践案例,获得全省推广。
瑞丰银行是柯桥区乡村振兴主办银行,创设“两员一顾问”机制、落实“三帮一扶”举措,长期坚持助村、助困、助学,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十次获得柯桥区行风评议第一名。
2022年4月,瑞丰银行建成并启用瑞丰银行镜湖数字金融中心大楼。
2023年6月,瑞丰银行营业部荣获“2022年银行业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百佳示范单位”称号,成为绍兴全市金融系统首家、浙江农商银行系统目前唯一拥有百佳示范网点的银行机构。
2024年7月,绍兴金融反诈教育基地、瑞丰红色金融教育基地在镜湖数字金融中心顺利启用,与瑞丰银行行史馆(党群服务中心)形成“一馆两基地”社会公益性平台。
2025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承压前行、行业格局深刻演变,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本行在总行党委和董事会的领导下,坚定“1235”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坚守“支农支小”核心定位,坚持服务“三农”、服务民营小微、服务实体经济,激发改革创新动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进一步提升,总体呈现经营稳健、效益稳步提升、资产质量夯实的良好态势,成长韧性进一步凸显,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1.经营业绩稳中有进。
2025年上半年,本行坚持价值创造与主责主业相统一、合规经营与机制创新相统一、减负赋能与奋斗文化相统一,交出了一份“量质效”协同提升的答卷。
业务规模稳步提升。
报告期末,集团总资产2,300.71亿元,较年初增加95.68亿元,增幅4.34%;各项存款余额1,697.16亿元,较年初增加70.24亿元,增幅4.32%;各项贷款余额1,342.05亿元,较年初增加32.45亿元,增幅2.48%。
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0.98%,较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40.28%,较年初上升19.41个百分点;拨贷比3.34%,较年初上升0.24个百分点。
经营效益平稳增长。
报告期内,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2.5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9%。
2.“战略引领”强基赋能。
本行持续深化“1235”高质量发展战略,创新战略落地机制强执行。
“必赢之战”锚定转型突破口。
迭代升级“六大必赢之战”,“打造极致客户体验”项目建立客户体验提升管理机制,打造“有温度、刚刚好”的体验式银行,以“越邻生活”平台为依托,构建“银行-用户-商户”共融的本地化金融和非金融服务场景,形成由“获客”到“黏客”的闭环;“客群数字化运营和长尾客户集约化经营”项目围绕“以客户为中心”提升数据驱动的精细化运营能力,集约化提升长尾客户经营效率,体系化、长期化推进全量客户经营;“下沉客群风险经营”项目基于战略导向,重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重塑经营风险能力,以专业化、差异化审批助推下沉客群增量扩面;“价值驱动型资负管理”项目以价值创造为驱动,充分发挥资产负债管理长效工作机制导航图作用,优化绩效考核,强化息差管理,确保资产负债管理偏好、目标与全行经营战略目标协调一致;“组织管理与能力提升”项目以“战略导向”为牵引,以“人效提升”和“能力构建”为目标,推动组织职能优化、促进人才能力提升,实现组织效能的全面跃升;“数智化赋能模式与数字化应用体系优化”项目以科技赋能推动业务模式优化、效率提升、服务升级,助力实现业务的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一基四箭”拓展发展新空间。
以“必赢之战”的小切口攻坚战为突破口,深化以柯桥本土为“一基”,以越城、滨海、义乌、嵊州为“四箭”的板块模式化差异经营格局,拓展四大异地区域发展新空间。
义乌板块强化客群分类管理,全面深化市场一体推进、国业协调联动、零售客群集聚“三大模式”再升级,国业业务结算量占全行的59.94%,试点“共富贷经营贷”业务累计扫码进件1,007户;越城板块“有温度连接”城区社区服务,发力网点转型,立足社区网点,以多元社区联建活动为抓手,实现银社到银居融合的生态服务模式,对私存款日均新增108.34亿元,财富规模新增47.31亿元;滨海板块聚焦“链创突破+公私联动+政银协同+网点转型+生态共建”,科技型企业贷款月均余额新增3.62亿元,“信福宝”业务量2.80亿元,牵引国际结算业务量达到0.48亿美元,试点“网周生态圈”共建模式,形成稳定资金沉淀,低成本存款占比提升至50.18%;嵊州板块坚守主责主业,深耕区域市场,深化客群经营,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11.68%,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5.08%,净息差达2.89%。
3.“五大金融”提质增效。
本行始终坚持服务中心大局,全面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深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成效。
提升科技金融专业化服务成效。
聚焦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半年服务科技型企业达1,189家,贷款余额150.82亿元,增幅9.35%,服务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16家,贷款余额30.78亿元,增幅76.09%。
深化绿色金融产业化服务体系。
积极助推支柱产业节能减排,融合生态农业创新发展,持续强化绿色信贷资金支持。
报告期末,集团绿色贷款余额47.63亿元。
巩固普惠金融常态化服务模式。
强化园区驿站驻点服务,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效,累计服务249家小微园区,建档覆盖率达94.75%。
报告期末,集团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555.84亿元,增幅5.37%。
打造养老金融多元化服务生态。
全面做实养老金融业务,支持养老产业相关企业27家,提供信贷资金2.10亿元,老年客户三代市民卡累计开卡25.53万张。
加快推进适老网点升级,108家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建成柯岩街道叶家堰居、稽东镇大桥村2家特色养老驿站,植入“退休一件事”、“医保一类事”、生活代扣代缴等办理功能,为银发群体提供全面便捷的金融服务支持。
优化数字金融增值化服务体验。
构建“客群运营+产品创新+场景应用+风险经营”的数字金融生态,上线29类客户运营商机,以“标签+模型”模式覆盖13大类客群,打造权益平台,拓展政银合作特色场景,建设风险监测模型和智能贷后模型。
4.立足共富深化发展。
本行坚定不移扛起乡村振兴主办行担当,深化践行普惠金融助力共同富裕。
创新金融行动助共富。
创新落实省市区以“千万工程”牵引城乡融合发展总体要求,出台实施金融“五大行动”、助力缩小“三大差距”,强化信贷资金支持共富联合体抱团发展,向“兴村共富链”“科创产业链”“传统产业链”三大产业链代表授予百亿共富专项资金授信,专列60亿元信贷资金加强对南部山区以生态农业为总牵引、户外运动和康养研学为两翼的“1+2”产业体系和重大项目的金融支持。
深化银政合作促共富。
一是联盟扩圈。
积极拓展“政务朋友圈”,先后与区商务局、区卫健委、行政审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金柯桥文旅等20余家市区部门、企业联建合作,推动资源共享与服务互嵌,构建“一站式”政务服务生态。
二是场景深耕。
医保特色网点元素升级,提升群众办事体验;“丰收富农通”自助机普惠下沉,持续加大农村地区服务覆盖,有效延伸政务服务与金融服务触角至“最后一公里”。
三是模式创新。
常态化开展“共富星期四”“政务直通车”直播,以新媒体渠道实现政务服务“零距离”触达。
5.科技助力效能提升。
本行发挥数字化赋能和科技支撑保障作用,以新动能促进新发展,推进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纵深推进“双纤计划”。
以数字化改革重点项目“纤引计划”推动数字化模式变革,推进普惠智慧营销平台、共富贷焕新、全客群经营、网格化管理、利率定价、绩效管理等项目的建设。
以支行赋能“纤梭计划”提升基层数字治理能力,集中解决支行发展效能问题,双向发力推动业科融合。
持续研发特色系统。
强化营销赋能,推进CRM、智慧营销平台等营销项目群建设,完善权益平台、普惠营销平台、电销平台等需求开发。
强化风控赋能,推进普惠智管等风控项目群建设,完成共富贷、小微易贷模型策略优化、一体化智能贷后等项目建设。
强化管理赋能,推进智慧管理平台等管理项目群建设,完成利率定价监测等系统开发。
加快实现省县融合。
持续深化农商数据云平台工具、数据等的生态对接,推动省县数仓平台整合、AI场景建设,开展大信贷2.0平台特色需求融合项目建设。
推进数字人才培育。
制定年度数字化人才培育方案,开展支行桥梁型数字化人才培育,实现科技人才多部门轮动。
我行前身为浙江省绍兴县信用联社,成立于1987年5月。
2004年12月31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开业的批复》(银监复〔2004]231号),同意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开业,并核准《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章程》,注册资本为2.5亿元。
2006年12月22日,经浙江银监局批准《关于同意浙江绍兴县农村合作银行变更注册资本和修改章程的批复》(浙银监复〔2006〕114号),我行注册资本变更为6亿元。
2016年5月24日,经中国银监会绍兴监管分局批准《关于同意浙江绍兴瑞丰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绍银监复〔2016〕37号),我行以未分配利润转增注册资本64,686,986元,注册资本变更为358,419,427元。
2016年6月27日,我行依法重新取得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2021年1月7日,瑞丰银行首发A股上市申请(IP0)过会。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1588号文批准,瑞丰银行公开发行不超过15,093.5492万股新股。
2021年6月25日,瑞丰银行本次公开发行的15,093.5492万股股票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简称:瑞丰银行;证券代码:601528.SH)。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沈祥星 | 2024-06-24 | 50000 | 4.65 元 | 747486 | 董事 |
吴光伟 | 2024-02-05 | 8000 | 4.77 元 | 54780 | 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