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联化科技 - 002250.SZ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8-06-1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LIANHE CHEMICAL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1998-09-14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联化科技
股票代码
002250.SZ
上市日期
2008-06-19
大股东
牟金香
持股比例
25.74 %
董秘
陈飞彪
董秘电话
0576-84289160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竑;毛佳敏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嘉源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14813673X3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1998-09-14
法定代表人
王萍
董事长
王萍
企业电话
0576-84289160
企业传真
0576-84289161
邮编
318020
企业邮箱
ltss@lianhetech.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劳动北路总商会大厦17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植保、医药、功能化学品和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植保板块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原药及中间体的生产、销售以及为国际植保企业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医药板块主要从事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销售以及为国际制药企业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功能化学品板块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功能化学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主要从事为冷链、光伏新能源、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等行业公司提供工业换热节能装备及压力容器的产品及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新化学物质生产;房地产开发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领先的化学和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服务全球农药、医药、功能化学品以及设备与工程技术等领域。

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贯穿其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创新型一体化服务及技术解决方案。

从工艺开发到商业化生产,我们竭尽全力满足客户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精诚合作助力每一位客户收获成功。

联化科技创立于1985年。

成立30余年来,我们在中国已拥有7个化工生产基地、2个机械设备生产基地以及2个研发中心。

多年来,联化科技始终保持稳定增长。

客户的市场成功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源泉。

化工企业的成功应兼顾经济、社会与环境。

我们坚守化工行业的最高标准,做具有高度责任心的企业公民。

安全、健康、环境、质量、合规,始终是重中之重。

商业规划

1、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工业业务分为植保、医药、功能化学品和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

植保板块主要从事植物保护原药及中间体的生产、销售以及为国际植保企业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医药板块主要从事原料药、中间体的生产、销售以及为国际制药企业提供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功能化学品板块主要从事精细化学品、功能化学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定制生产、研发及技术服务;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主要从事为冷链、精细化工、石油化工、新能源等行业公司提供工业换热节能装备及压力容器的产品及服务。

植保产品:主要有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原药及其中间体,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增效剂及中间体。

医药产品:主要涉及自身免疫、抗癌、抗真菌类药物、降血糖类药物、心血管类药物、抗肿瘤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神经类、多动症及有关老年疾病等药物的中间体、注册高级中间体及API原料药。

功能化学品产品:主要有个人/家用护理品、新型显示材料中间体、造纸及密封胶化学品、光伏、电池产业相关化学品。

设备与工程服务:主要从事换热节能设备及化工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包括蒸发式冷凝器、复合型冷却(凝)器、闭式冷却塔、空冷器等多种工业换热节能设备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化工容器包括化工领域一、二类压力容器及常压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

2、行业发展格局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1)植保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世界需要更多的农产品产量来满足人们对于“吃饱饭”的需求;而耕地面积有限,如何在有限的耕地中种植出更多的粮食,则需要对病、虫、草害进行有效的控制,提升单位产量,这就是植保行业刚性需求的来源。

植保行业的发展具有周期性,自2024年末起市场总体需求已呈现出逐步恢复的态势;然而原料、中间体及大部分非专利期植保产品价格仍在低位盘旋。

同时,植保行业有其一定的发展特征。

首先,专利期内产品研发门槛高,全球范围内具有专利产品研发能力的公司较少,专利产品主要来自全球前五大植保产品原研公司。

非专利期内产品竞争极为激烈,目前全球有近千家的企业直接参与竞争,中国是全球主要的非专利期产品供应国。

近年来供应端产能爆发式增长,极大部分产品出现了需求和产能的错配情况,这使得非专利期产品的竞争越发激烈。

其次,抗药性是植保产品更新换代的重要因素。

植保产品涉及到的杀虫剂、杀菌剂以及除草剂等,随着施用量的逐步上升,产品抗药性日益提高,这催生了对于制剂产品升级以及新植保活性成分迭代的需求。

另外,全球碳减排的目标向植保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低效产品更快地被取代的同时,高效低毒产品的开发进度及使用规模在快速提高,绿色生产工艺及生物植保产品的开发需求更加迫切。

同时,专利期内产品和CDMO模式的紧密结合。

由于专利期内产品的化学结构具有独特性以及生产的门槛较高,原研公司更倾向于采用CDMO的模式采购产品。

CDMO业务对于研发、商业化生产、技术孵化和供应链建立等多方面的能力均有较高要求,使得CDMO市场具有一定的技术和管理门槛,这也是全球范围内成规模体系的植保CDMO业务参与者数量有限的主要原因。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化学和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

深耕植保行业20余年,致力于以CDMO业务合作模式,为核心客户提供覆盖完整产品生命周期的研发、生产及供应链一站式解决方案,是全球五大原研植保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得到客户广泛的认可。

(2)医药医药板块作为公司核心CDMO平台之一,凭借领先的全方位定制服务能力与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致力于为全球领先的创新型医药公司提供覆盖新药发现、临床前、临床及商业阶段的CRDMO一站式服务,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公司依托在化学合成领域多年积累的技术能力、工程能力及环境友好方面的优势,进军医药板块业务。

历经十余载深耕,公司秉持客户至上理念,通过深度服务客户、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起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高标准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以及可靠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等标准体系,以优质高效的服务逐步成长为全球领先制药公司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目前,公司已与多家全球领先医药企业达成合作,成为国内CRDMO领域的重要竞争者之一。

在CRDMO业务基础上,为更好地服务客户,完善端对端服务,公司医药业务持续拓展研发平台。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新研发平台肩负起医药新技术平台建设的重任,整体搭建有条不紊,新技术研发平台搭建进展顺利。

公司坚持深化大客户战略,不断加深与战略伙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通过持续创新优化,成为跨国医药巨头研发和供应链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新客户,借助参与新项目孵化及技术一体化平台策略,大力开拓潜在的战略型、高粘度客户。

此外,鉴于国内创新药行业的蓬勃发展,公司积极发力与国内医药企业的合作开发。

凭借良好的商业信誉和广大客户的认可,公司在与原有大客户保持高粘性合作的同时,持续扩大新客户群。

随着客户的拓展和产品链的延伸,公司更早地参与到客户药物开发与合作中,丰富了极具商业潜力的临床Ⅱ、Ⅲ期管线产品数量。

公司积极组建医药研发团队,并推动其与基地研发、技术团队联动,探索研究新技术,做好与商业化生产的衔接工作。

同时,公司积极参与大客户有潜力的创新项目研究孵化,将与大客户的高粘度合作关系转化为充实的产品管道,进一步深化合作关系。

(3)功能化学品功能化学品的业务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随着人们对电池化学品、化工新材料、专用化学品的需求日益提升,同时市场从依赖于外循环转为内需型成长,以及“碳中和”和“碳达峰”双碳战略规划的需求,新材料、新能源等功能化学品市场需求急速扩张。

下游终端市场应用领域的创新与产业链上游的材料、化学品的协同创新,使进口替代的需求增大,功能化学品市场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公司功能化学品下游主要用于个人护理及化妆品、电池化学品、新能源等领域。

目前公司着力于开发电子化学品、电池化学品、高性能聚合物材料和个人护理及化妆品等领域上游的系列产品。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自主研发拓展和外部技术引进并重,打造稳定优质的产品线,形成一定的技术和产业链规模优势。

同时公司与国内、国际市场领先厂商形成战略合作,结合自有的技术特长和生产资源,为客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产品服务,与客户共同成长,开发和提供了多种具有竞争力的关键化学品。

公司在功能化学品业务板块以点带面,通过一至两个产品进入新能源市场,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从而充分发挥公司在精细化学品领域研发、生产的能力,把技术积累的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

从管道内产品来看,随着主要产品在经客户验证导入市场后,根据市场的需求,结合自身在IATF16949质量体系建设、合成技术和工程技术的积累,夯实新能源业务,公司将会开发系列市场需要的产品,做到产品种类、质量和成本等兼具竞争力,从而在细分领域产业链整体上形成独有的优势。

(4)设备与工程服务公司在设备与工程服务板块,持续专注于工业换热节能设备及化工容器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并且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公司的蒸发式冷凝器等产品质量达到国际一线品牌水平,做到了有能力实现国产替代,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及品牌优势。

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产品设计和生产制造经验。

公司的产品体系较为完整,涉及蒸发式冷凝器、复合型冷却(凝)器、干式空冷器、闭式冷却塔等四大系列产品。

公司非标准化产品定制设计和制造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设计产品功能较为完善、可靠性高,能够充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产品需求,并且能够符合商业化生产的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

凭借优秀的产品设计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积累了包括诚信集团、冰山集团、中国石油、协鑫集团、通威股份等优质客户资源。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的工业换热节能需求保持增长势态,石化、精细化工等行业均具有较好的市场成长空间。

在石化、精细化工、工业冷链等生产项目中,公司工业换热节能设备产品具有较高占有率。

总的来看,在工业换热节能装备领域,公司凭借较强的产品及服务的竞争力,不断升级的核心技术以及优质的产品方案设计等,市场占有率逐步、稳固地提升。

3、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各项经营活动稳步推进,公司经营管理层坚持董事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方针,以SHEQ&C为先,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产品质量,坚持诚信与信任,持续提高研发创新投入,坚持结果导向,坚持奋斗为本,与各方实现合作共赢。

公司2025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314,966.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2,393.6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81.94%。

本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降本增效,全面提升运营效率,植保业务产能利用率提升,产品结构调整,从而实现毛利率增加。

医药业务增长显著,主要系集中发货所致。

在植保业务板块,公司长期保持着与核心客户紧密的沟通,依据客户需求安排生产,做好自身库存及现金流的管控。

新业务方面,凭借公司布局的两大海外基地,为核心客户提供了一站式的供应链方案,获得了核心客户的认可、支持,以及一系列潜在的业务机会。

另一层面,公司依托与客户多年的互信关系以及自身的创新实力,积极推进与全球主要公司在前端管道内新产品上的合作。

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路线筛选、工艺开发、以及工艺放大的服务。

同时,为适应全球农化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大客户的需求,公司已完成生物技术和生物农药团队的组建,以及生物发酵研发平台的搭建,并深入研究了生物技术的应用。

公司继续推进与全球各大战略客户的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CDMO业务合作,并与多个国际客户建立前期的研发合作关系,深挖管道内产品的业务机会,识别了多个在3-5年内具备上市及商业化条件的产品,为中长期的业务增长打下了基础。

在生产管理方面,公司整合植保资源,坚持持续改进及卓越运营体系建设,秉持绿色化学的理念,充分利用多年沉淀的化学生产管理经验,持续增加研发及技术资源,搭建安全实验室和环保实验室,不断对生产工艺以及三废处理工艺进行优化改进,同时持续节能降耗,持续优化,使得公司在全球化的竞争保持长期有力的竞争优势。

在供应链方面,公司一直以来重视供应链风险管理,强调供应链在保持稳定性的基础上,多元化布局,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帮助公司较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响应客户需求,做到及时交付。

在医药业务板块,上半年医药事业部保持稳健运营态势。

事业部通过持续强化核心技术转化能力,为全球客户提供覆盖多临床阶段及商业化全周期的CDMO服务,具体包括药物合成工艺开发、生产工艺优化、注册验证批次生产及规模化商业生产等全链条解决方案。

业务管线推进成效显著,上半年顺利完成多个关键验证项目,为后续业务规模放量奠定了坚实的产能与技术基础。

国际市场拓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已与两家全球医药领域头部企业深化研发合作,这一成果将为医药板块的全球化布局注入新动能。

国内业务拓展也取得积极进展,已经与多家国内创新药公司展开业务合作,完成多个临床前及临床项目的交付,有望在中间体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原料药合作业务。

医药研发团队与业务团队形成高效协同,成功交付多笔高难度技术需求订单,以专业实力赢得客户高度认可。

目前,事业部已与一批国内外优质客户建立稳定商业联系,业务合作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研发领域成果丰硕,上半年在连续反应技术、酶催化技术、多肽合成技术,以及寡核苷酸合成及递送系统、多糖合成技术、PEG系列化合物工艺开发等前沿领域均实现阶段性突破,多项新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新项目落地。

与此同时,医药事业部全力推动质量体系迭代升级,优化全流程管理标准,确保质量体系符合国际最高标准。

在功能化学品业务板块,公司坚持开发绿色环保新工艺,持续增强自主产品的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在IATF16949、ISO9001等质量体系框架下,已商业化新能源产品为4个,并推进中试阶段产品4个,小试阶段产品25个。

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做好试生产、质量体系建设以及产能爬坡工作,尽快做到高质量商业化生产,并以上述产品为契机,走好关键路径,帮助公司在新领域中取得新成果。

同时,我们将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继续发挥现有的光气化和氟化等几大优势合成技术和资源,加大在工程技术上的研发和投入,形成“合成+工程”的综合性技术,打造系列化的产品树,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成本优势。

同时往电池化学品等细分领域市场延伸,进行市场和客户的拓展。

在设备与工程服务业务板块,面对国内企业产业升级导致的经济新挑战,公司及时调整了市场开拓策略,通过稳固传统领域,积极布局并开拓海外市场,同时坚持大客户战略,以及通过更多专业化的沟通交流,为大客户提供更节能环保、满足客户需求的技术解决方案,推动业务进一步拓展。

上半年公司订单整体保持稳定。

在冷链物流领域,公司推动成套设备模块化服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上半年公司不断地强化管理,通过持续技术改造,做好精益管理,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功能性创新;公司通过以上方面的努力,在冷链物流领域保持了相对稳定的业务发展。

在石化及精细化工领域,公司不断增强市场开发能力,拓宽哈氏合金等特材设备产品品类,加强技术力量,提高研发能力,同时积极开拓工程服务领域,上半年实现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在新能源领域,自研开发的不锈钢保温吨桶,得到了客户的高度认同,订单明显增长。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为黄岩县城关联合化工厂。

1985年1月19日,原黄岩县乡镇企业管理局以(85)第11号文件《关于同意建立“黄岩县城关联合化工厂”等八个工厂的批复》批准筹建;1985年2月16日,黄岩县城关联合化工厂在黄岩工商局注册成立,黄岩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黄工商企字11944号营业执照,注册资金3万元,企业性质登记为集体(镇属),企业负责人为俞凤卿,,主营化工(黑发素、粘合剂、轴油),兼营塑料(塑料玩具)。

2006年4月18日,2006年4月17日,经公司2005年度股东大会通过,公司名称由浙江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改为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4月18日,公司领取了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3300001008115《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陈飞彪 2024-02-07 379800 5.65 元 834800 董秘、高管
樊小彬 2024-02-07 390000 5.67 元 1283500 董事、高管
冯玉海 2024-02-06 394000 5.33 元 394000 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