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风能发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供热等新能源业务的投资、建设、运营
经营范围: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天然气水合物等新能源的开发,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工程监理、工程施工,国内贸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省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693,股票简称:江苏新能)是江苏省属大型投资主体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控股上市公司,专业从事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的投资开发及建设运营,主业属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2018年7月3日,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江苏新能是国内早期投资新能源发电项目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累计投产控股装机155万千瓦,业务布局涵盖风力发电、生物质发电、太阳能发电三类新能源业务。
近二十年的行业深耕为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和企业荣誉:在中电联历年举办的全国风电场和全国太阳能光伏电站生产运行统计指标对标及竞赛中,公司投资的项目每年都榜上有名,对标结果多次位于江苏省前列;淮安生物质、泗阳太阳能、东凌风电等项目荣膺“国家优质投资项目奖”。
不忘初心,展望未来,公司将坚持以项目开发为基础、资本运作为抓手、科技创新为驱动的战略,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通过自主开发、合作并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扩大新能源发电的市场份额;加大创新投入力度,推动符合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研发项目,打造中国新能源领域的一流上市公司。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54亿元,同比增长0.48%;毛利率52.17%,同比下降1.50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82亿元,同比下降3.62%。
(一)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数据分析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数据如下:注:公司部分光伏发电项目属于“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的分布式发电项目,上表中上网电量不含分布式项目直接销售给用户侧部分的电量。
2025年上半年,公司控股新能源发电项目总发电量17.8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67%,上网电量16.9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76%。
风电方面,公司1-6月累计发电量16.3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3.26%,其中:陆上风电累计发电量11.67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09%;海上风电累计发电量4.65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58%。
今年上半年,光伏发电项目1-6月累计发电量1.50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09亿千瓦时,分别同比增长4.90%和0.93%。
报告期内,生物质项目仍处于停运转型阶段,四家生物质项目中,现仅淮安生物质仍承担着为当地园区企业供热的社会责任,2025年1-6月累计供热量18.92万吨,同比下降17.31%。
2025年6月,公司投资的国信溧阳100MW/200MWh储能项目顺利并网,目前公司共运营2座独立电化学储能电站,累计上网电量0.46亿千瓦时。
(二)报告期内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锚定主责主业,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稳求进、以进固稳,锚定年度目标任务,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生产经营总体平稳、改革发展稳中提质,各项重点工作持续呈现向好发展态势。
一是深挖经营促增效。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电力行业“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基本形成,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初步建立。
受政策推动,今年以来,公司新能源项目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鉴于公司已投产项目主要位于江苏省内,目前省内配套方案未出台,新能源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尚不明朗,投资不确定性增加,对公司项目开发建设及投后运营管理形成挑战。
对此,公司积极研究部署新能源项目参与电力市场相关工作,建立电力市场交易组织管理架构体系,优化所属企业参与市场交易的内部控制和决策程序,通过气象大模型、人工智能决策优化算法等技术手段,不断提升功率预测、交易价格预测和交易决策水平,力争实现各类市场交易的“量价双优”。
此外,公司加快推进如东H2#海上风电项目CCER开发,目前已正式启动减排量登记工作,待主管部门签发后即可参与CCER交易,预计这将成为公司收益增长的新突破。
二是精益管理提效能。
公司持续做好精细管理,进一步降低成本、提升运营效能,推动公司新能源业务向更高绩效目标迈进。
一方面,加强生产运行管理,加大指标管控,健全设备可靠性指标体系,另一方面,开展专题技术攻关,组建专业技术协作组,攻关生产技术难题,提高发电设备的安全和运行可靠性。
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QC课题荣获江苏省电力行业质量管理成果一等奖2项和二等奖1项。
三是项目推进稳发展。
公司坚持把优质项目开拓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生命线,在新的发展阶段,严格把控项目入口关,积极推动优质项目储备,扩大有效投资,严控在建项目的建设质量和进程,以确保项目成本及效能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
年初,公司控股股东牵头联合体中选并获得155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开发权,公司全力协同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上半年,靖江整县新时代船厂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实现绿色能源与制造业的有效融合;国信溧阳100MW/200MWh储能电站项目投产,进一步助力区域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
四是持续推进科技创新。
公司联合国信研究院开展制氢相关技术研究,进行海上风电项目制氢方案论证。
公司控股子公司参与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聚焦未来海上风电重点发展方向,开展海上风电智能运维技术研究。
在生产运营关键技术创新方面,公司坚持以需求牵引强化科技创新,联合行业内领军企业,针对风机叶片故障诊断困难、光伏组件巡检及清扫效率低等生产运营痛点,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推进新技术新手段落地,目前项目立项10项。
五是持续强化风险防控。
公司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抓细抓实风险防控各项措施,报告期内,公司组织所属企业签订年度安全生产责任状,部署开展安全体系专项排查暨夏季安全大检查,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持续夯实公司安全管理基础;聚焦重点业务领域,推进《合规风险识别清单》《关键业务流程管控清单》《重点岗位合规职责清单》梳理编制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新能源有限原名江苏国信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2002年10月17日,国信集团、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发起设立了江苏国信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其中国信集团以4,000万元出资,占出资比例的80%;江苏省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以1,000万元出资,占出资比例的20%。
2002年10月16日,江苏天华大彭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苏天会验[2002]140号),验证:截至2002年10月16日止,江苏国信高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5,000万元整。
各股东以货币形式出资。
2002年10月17日,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经营范围:实业投资,投资管理,投资咨询(证券、期货除外),国内贸易(国家有专项规定的领取许可证后经营)。
2015年4月8日,新能源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新能源有限通过整体变更的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并以2015年3月31日为基准日对公司的资产进行审计、评估。
同意以新能源有限截至2015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为股份公司股本50,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股份总数为50,000万股;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中的剩余部分,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金。
根据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天衡审字〔2015〕01158号”《审计报告》显示:截至审计基准日2015年3月31日,新能源公司的总资产为259,921.35万元,总负债为188.66万元,净资产为259,732.69万元。
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上述审计结果作为新能源公司本次整体变更的依据,并同意将经审计的净资产259,732.69万元中的50,000万元按股东出资比例分配并折合为整体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即发起人股本),为5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除股本以外的净资产余额209,732.69万元列入公司资本公积。
本次整体变更设立不增加新的股东且各股东在变更后的股份公司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
对全部股东权益进行评估的价值为313,266.96万元,不低于审计确定的净资产。
2015年5月6日,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天衡验字(2015)00055号),验证:截至2015年5月6日,有限公司各股东以经审计的净资产2,597,326,904.86元按1∶0.1925比例折合为公司股本,股本总额500,000,000.00元,股份总数为50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1元,均为人民币普通股,除股本以外的净资产余额2,097,326,904.86元列入公司资本公积。
2015年5月7日,江苏华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苏华评报字[2015]第102号),以2015年3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
2015年5月8日,江苏新能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同意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2015年5月20日,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就上述变更事项核发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50,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