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原内配
- 企业英文名: ZYNP Corporation
- 实际控制人: 薛德龙
- 上市代码: 002448.SZ
- 注册资本: 58840.964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7-16
- 大股东: 薛德龙
- 持股比例: 16.19%
- 董秘: 李培
- 董秘电话: 0371-65325188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于建永、黄飞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河南省孟州市产业集聚区淮河大道69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破净股 机器人概念 氢能源 华为概念 无人驾驶 贬值受益 燃料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河南
- 成立日期: 1996-12-2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10800719183135K
- 法定代表人: 薛德龙
- 董事长: 薛德龙
- 电话: 0371-65325188
- 传真: 0391-8298999
- 企业官网: www.hnzynp.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hnzynp.com
- 办公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普济路19号德威广场26层
- 邮编: 450000
- 主营业务: 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零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模具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销售;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原内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先进的动力活塞组件系统供应商和端对端供应链管理服务商,主营产品气缸套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为全球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等动力领域提供绿色、环保、节能气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决方案。中原内配于2010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448。2013年,中原内配集团正式组建。集团业务范围覆盖先进内燃机零部件制造技术、5G融合、智能驾驶、智能制造、硬质合金及磨料磨具、汽车电子、激光工程、金融服务等领域,目前拥有27家子公司,其中10家生产型子公司,在北美、欧洲设立2家海外子公司。主营产品有:气缸套系列、活塞系列、活塞环系列、轴瓦系列、硬质合金及磨料磨具系列、汽车电控执行器系列、发动机润滑产品系列、激光设备、智能装备、智能制造系统、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奋斗新时代,创新赢未来,开放、合作、绿色、共享的中原内配集团欢迎您!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营业务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行业先进的动力活塞组件系统供应商,公司生产的气缸套、活塞、活塞环、轴瓦等内燃机的核心关键零部件,为全球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发电机组等动力领域提供绿色、环保、节能气缸套及摩擦副的全套解决方案。在汽车电子领域,公司的电控执行器产品已覆盖国内主流供应商体系。在汽车制动系统领域,公司的双金属复合制动鼓产品实现了对传统制动鼓的替代,国内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公司积极在氢能及燃料电池系统零部件领域展开布局,先后与上海重塑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氢璞创能科技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宇通集团、天朤(江苏)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围绕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领域建立了合作关系,完成了对氢燃料电池系统及空压机、双极板、增湿器、氢气循环泵、空气轴承等关键核心零部件进行产业化布局。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二)公司主要产品1、气缸套业务公司气缸套业务由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安徽有限责任公司开展,气缸套产销量位居行业前列。内燃机具备燃料适应性好、热效率最高、成本最低、使用范围最广、安全便利等优势,仍是商用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船舶工业、发电机组等大型动力装置的主要动力。同时,汽车领域的混合动力也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燃料多元化和技术路线多样化的背景下,公司持续推动气缸套业务的创新升级,紧紧围绕“多元燃料发动机”这一行业发展趋势,全面深度地参与国内头部主机企业多元燃料内燃机的新项目。目前公司拥有世界500强级的战略合作伙伴,涵盖美国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康明斯、约翰迪尔、卡特彼勒、底特律柴油机(DDC)、纳威司达、德国奔驰、瑞典沃尔沃、斯堪尼亚、意大利菲亚特等及一汽、东风、上汽、潍柴、重汽、玉柴、长安、一拖、奇瑞、吉利、长城、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以客户管理为核心的大数据、物联网管理体系。连年获得“优秀供应商”“钻石供应商”“优秀质量奖”“同步研发奖”等诸多客户荣誉。2、活塞业务公司活塞业务由公司和全资子公司中内凯思汽车新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开展,中内凯思引进德国莱茵金属集团国际先进的钢质活塞制造技术和生产线,采用独特的摩擦焊接技术,生产满足国六(欧Ⅵ)及以上排放标准的钢质活塞。公司生产的钢质活塞相比传统铝活塞,具有高强度、高疲劳性能和轻量化等优势特性,可协助整机有效降低燃油耗和CO₂排放,同时可满足多种燃料使用场景的应用,如柴油、天然气、甲醇等。公司的活塞产品填补了国内高端钢质活塞市场的空白,可实现与各大主机厂的同步设计、同步研发、同步批产,成为国六中重型发动机市场方向性和必然性的选择。中内凯思秉承科技优先的发展战略,坚持自主创新,自主研发,目前主要客户有一汽锡柴、中国重汽、福田康明斯、潍柴动力、玉柴等国内高端主机厂,近几年连续被中国重汽授予“银牌优秀供应商”“铜牌优秀供应商”,被一汽解放授予“年度优秀供应商”,被福田康明斯授予“新产品开发奖”“最佳质量奖”“零缺陷供应商”等奖项。3、活塞环业务公司活塞环业务主要由控股子公司南京飞燕活塞环股份有限公司和控股孙公司南京理研动力系统零部件有限公司开展。南京飞燕专业生产各类活塞环,是国内活塞环行业最具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企业之一,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绿色工厂、江苏省活塞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老字号企业。南京飞燕引进日本、美国、德国、荷兰等国际领先的活塞环加工与检测控制装备,掌握活塞环产品研发设计、材料铸造、表面处理、机械加工等行业先进的关键技术,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专利。公司产品为一汽解放、玉柴、潍柴、依维柯、东风、云内动力、全柴、新柴、一拖、常柴、常发等国内主机厂配套,并与MAHLE、FM、KS、KNORR、GEABOCK等国际客户长期合作。南京理研动力系统零部件有限公司由南京飞燕与日本株式会社理研合资成立,南京理研专门设计生产满足国六及以上排放的中重型商用车发动机钢质活塞环,技术和装备水平位居全球行业领先地位。南京理研主要为一汽锡柴、玉柴、中国重汽等客户配套高品质活塞环,依托日本理研和中原内配的强大研发能力,可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钢质活塞环产品。4、电控执行器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汽车电控执行器及其控制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汽油机(增压器)尾气阀门电控执行器、柴油机智能型电控执行器、汽油机(增压器)可变截面电控执行器以及控制系统等。公司的汽油机涡轮增压器电控执行器系列产品实现了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集成度高、成本低的优势,通过更大的关紧压力、更快的加速响应、更高的燃油经济性,减少发动机排放,提高了经济性。公司柴油机智能型电控执行器打破了外资品牌在商用车高端智能电控执行器领域的垄断地位,已获得客户批量采购订单,逐步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迈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海公司是国内率先进入国际主流涡轮增压器供应商体系(并在国内主机实现批量供货)的电控执行器生产企业。公司的汽油机(增压器)尾气阀门电控执行器、汽油机(增压器)可变截面电控执行器目前已进入Garrett(盖瑞特)、BorgWarner(博格华纳)、BMTS(博马科技)、上海菱重、长城(蜂巢蔚领)、湖南天雁、宁波丰沃、宁波天力、西菱动力等国内外主流增压器供应商体系,在奇瑞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比亚迪汽车、上汽乘用车、广汽乘用车等多家国内知名汽车发动机上大批量成功搭载并稳定运行,市场占有率不断攀升。5、双金属制动鼓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恒久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专注于商用车双金属复合制动鼓等汽车制动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致力于为中国重型卡车轻量化提供专业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恒久制动双金属复合制动鼓与传统制动鼓相比,具有更轻量化的设计,显著降低整车自重,提升燃油经济性,能够满足汽车行业轻量化发展需求;通过使用双金属复合材料及独创技术,实现了不同材料的完美融合,解决了传统制动鼓易开裂、寿命短的问题,具有更好的耐磨性、散热性和抗衰减性;双金属复合制动鼓具有“不开裂、不掉顶”的特性,确保了极端工况下的制动稳定性。恒久制动的客户开发主要围绕重型车桥公司,现已实现包括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德纳、陕汽汉德、方盛车桥、青岛青特、山东鹏翔等国内重卡主流车桥公司全覆盖,同时,恒久制动的制动鼓产品也实现了对海外市场的批量供货,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恒久制动凭借在行业内的研发优势、规模优势及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双金属制动鼓产品的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6、其他(1)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鼎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独立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超硬数控刀具、数控刀杆、珩磨砂条、珩磨磨头等工具的设计、研发和制造。鼎锐科技拥有一支研发能力强、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研究开发团队,为客户提供优质、专业、可靠的产品和技术服务。鼎锐科技的高速切削、超硬刀具广泛应用于多个工业领域,涂层新工艺的突破引领涂层刀具订单大幅提升,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是国内刀具细分领域的解决方案提供商。(2)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集团轴瓦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各类型柴油机和汽油机轴瓦、衬套、止推瓦等系列产品,具有30余年的轴瓦生产历史,同时,轴瓦公司开发的新产品金刚石摩擦垫片,已实现批量生产和销售。公司的轴瓦产品采用了电镀、等离子喷涂、真空溅射等先进的表面处理技术,加工设备和表面处理设备处于国内外尖端水平,是国内同行业中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的客户涵盖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船舶工业、农业机械等动力领域,产品出口到美洲、欧洲、亚洲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受到客户的良好赞誉。(三)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能力。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发展和技术储备,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与客户实现同步研发,切实满足客户需求,引进各领域高素质人才,不断完善研发体系,激发公司创新创造动力,增强公司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公司重视行业发展与技术应用,通过整合研发资源,在上海组建了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范围涵盖内燃机PCU研发中心、新能源研发中心和汽车电子研发中心。此外,公司率先在行业内组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上海内燃机研究所等进行项目合作,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建立合作研发关系,公司在内燃机摩擦副、制动系统、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等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持续研发创新能力。2、采购模式公司设立采购部,负责供应链建设和原材料集中采购管理,并按重要程度对材料实行分级管理。公司已建立完善的材料采购和供应商管理体系,依托公司数字化采购平台,采用公开、透明、科学的方式进行招标寻源、供应商开发、准入;对供应商实行完善的质量体系管理,定期开展供应商二方审核及过程绩效监控;实施采购质量内控制度,分部门开展供应商质量管理、材料质量检验及出入库管理;制定了严格的各层级价格审核制度,由财务、内审相关人员同时参与材料采购价格审核,实现对采购过程公平公正,阳光透明,采购质量及成本的有效控制,保证了公司原材料供应的稳定性。3、生产模式公司采取订单驱动、精益生产的制造模式,首先与客户签订框架合同,按照客户的月度订单由销售部门根据订单并结合产成品的库存情况,编制月度预测计划,经销售、运营等部门评审后,由运营部门编制生产计划并安排组织生产。产品生产完成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产品按订单及时交货。公司生产车间采用精益生产方式实施生产,气缸套、活塞、电控执行器、制动鼓等产品均大量采用自动化生产线,不断提高智能制造和精益生产能力,降低人员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目前公司已完成上海、北京、合肥、南京、驻马店等产业基地的战略布局,同时加速全球化步伐,加快推进在泰国进行海外生产基地的建设。4、销售模式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及客户,公司销售模式分为主机配套直销模式和售后维修代理销售模式:国内主机配套市场采用直送式销售模式;国际主机配套市场采用DDU方式;售后维修市场采用的是区域代理式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在其销售网络区域内销售产品。公司建立了立体的销售网络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端对端服务,及时响应客户需要。公司高度重视技术营销,不断寻求业务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围绕国内外战略客户,通过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推进技术革新,凭借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使技术真正符合客户的期望与要求,从而提升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四)产能情况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2条气缸套铸造生产线,167条高精度气缸套流水生产线,年产能7,500万只;5条活塞生产线,年产能150万只;12条活塞环铸造线,8条活塞环电镀线,活塞环年产能1.6亿片;4条电控执行器生产线,年产能450万只;7条双金属制动鼓旋压线,5条双金属制动鼓铸造线、13条双金属制动鼓机加工线,年产能140万只。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本期主营产品活塞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主要是由于天然气价格下行,国内重卡气体机渗透率增长较快,重卡柴油机市场份额相应收缩,导致公司柴油机配套活塞产品需求承压。本期主营业务产品电控执行器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较大,主要是公司控股子公司中原内配(上海)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报告期内积极开拓市场,产品市场份额显著提升,产销量实现同比大幅增长。本期主营业务产品制动鼓产销量较去年同期增加较大,主要是公司控股子公司河南恒久制动系统有限公司2023年11月开始纳入合并范围,2023年只有11、12月并表;同时,恒久制动在报告期内积极开拓客户,抢占市场,产销量得到大幅增长。零部件销售模式根据不同的目标市场及客户,公司销售模式分为主机配套直销模式和售后维修代理销售模式:国内主机配套市场采用直送式销售模式;国际主机配套市场采用DDU方式;售后维修市场采用的是区域代理式销售模式,通过经销商在其销售网络区域内销售产品。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1、概述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2024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保护主义壁垒高筑,地缘政治冲突和国际贸易摩擦频发,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阵痛释放。面对复杂局面,党中央因时因势加强宏观调控,打出强有力的政策组合拳,推动经济运行明显回升,社会信心有效提振。在这一背景下,汽车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全年汽车产销量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3100万辆大关,连续16年蝉联全球第一,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全球汽车市场中的领先地位。躬身笃行,砥砺奋进。2024年,面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以及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公司全体同仁凝心聚力,迎难而上。公司积极推动内外交流,深化合作;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全力抢占订单;加速推进重点项目,稳步提升产能。在国际与国内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公司全面践行“高质量营销”理念,确保各产业模块在“质”与“量”上协同发展。2024年,公司主导产业气缸套业务始终坚实稳固,“以品牌稳市场,以交流促合作”的新模式为公司经营指标持续向好当好先锋、铺路架桥;汽车电子、制动鼓、轴瓦、刀具等业务模块均实现跨越式增长,为公司稳基础、固优势、强韧性、保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氢能产业项目拓市场、搞研发、建产线、抓批产、建园区、育人才继续一体推进,加速氢能集群发展新进程;公司首家海外工厂——飞德利特汽车零部件(泰国)有限公司产线建设有序推进,全马力开启海外建厂新征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1,013.8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5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90.72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34.37%。净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全资孙公司IncodelHoldingLLC由于受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影响,公司预计未来IncodelHoldingLLC相关产品的生产地逐步转移到泰国,采购成本将上升。公司根据对IncodelHoldingLLC未来经营情况的分析预测,基于审慎性原则,对收购IncodelHoldingLLC100%股权时形成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12,022.25万元。(一)巩固专业优势,构筑未来发展新动能1、专注产品质量,打造核心优势2024年,公司持续推进“0PPM生产线”活动,将质量“零缺陷”文化向深、向实扎根。通过这些活动,公司生产班组的制造执行能力、工艺团队的技术改善能力、设备团队的生产保障能力均得到了极大加强。公司始终将产品质量“零缺陷”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通过硬件升级、质量管理体系落地以及各种持续推进的质量活动,来确保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为公司的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2、推进数智化改革,加码智能制造2024年,公司加大力度把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自动化设备应用到制造生产线上,助力智能制造的全面普及。公司在创新领域持续取得突破,优化了铸造生产环节的核心流程,提高机加工生产线自动化水平,在减少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生产运行换挡提速。公司通过智能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传统制造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的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模式示范。3、坚持技术创新,扩大领先优势2024年,公司组建产业发展研究院,研究范围涵盖内燃机PCU(气缸套、活塞、活塞环)研发中心、新能源研发中心和汽车电子研发中心。产业发展研究院聚焦前瞻性技术研究、关键技术研发和市场开发,通过加大软硬件投入,开展工程试验,建立并持续丰富应用数据库等举措,着力打造一个集前瞻性、规范性、创新性于一体的研发体系,引领公司战略落地和全产业发展,扩大公司的领先优势,为百年企业构建新引擎。(二)子公司快速发展,打开全产业发展新格局(1)恒久制动彰显综合实力2024年,恒久制动的双金属复合制动鼓销量90万只,较上年度实现大幅度增长。公司成功收购恒久制动后,依托在技术和工艺方面的协同性,恒久制动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工序得以优化,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时,恒久制动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产品的性能指标,降低产品的制造成本,使得双金属复合制动鼓在国内细分市场占有率得以持续提升。恒久制动凭借双金属铸造优势,向市场推出双金属制动盘,恒久制动的双金属复合制动鼓、复合制动盘等均为国内首创,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产品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随着新产品市场知名度不断提升,恒久制动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打造新的增长点。(2)安徽公司持续高速增长2024年,安徽公司实现了连续七年高速增长,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23年更上一个台阶,展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安徽公司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一方面,安徽公司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的机遇,不断提高在理想汽车增程式车型和比亚迪混动车型的供货份额,占据优势地位,同时积极开拓新能源客户,新获上汽通用新能源汽车、赛力斯新能源汽车的定点项目。另一方面,在传统内燃机市场,安徽公司全力抢占客户,实现在长安汽车、上汽通用、广汽集团的阶段性突破,充分发挥双线作战的战略落地能力,进一步巩固市场优势,扩大业务规模。安徽公司的高度自动化生产模式和卓越的精益生产管理方式在市场快速扩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随着安徽公司生产智能化程度不断加强,产能持续扩大,其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增强。(3)上海公司展现发展活力2024年,上海公司的盈利能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较上年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了国内自主品牌主机业务全覆盖,产品性能得到了市场广泛认可。同时,上海公司通过进入Garrett(盖瑞特)、BorgWarner(博格华纳)等外资客户全球采购平台,不断开拓合资车企和外资车企市场业务,并到欧洲、韩国等地区接洽国际客户,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上海公司拥有一支精英研发队伍,具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创新能力,在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上海公司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累技术储备,布局未来产业赛道,确保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深入贯彻高质量营销理念2024年,公司积极响应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提出高质量营销理念。在高质量营销理念的引领下,公司对市场布局和营销策略进行了全面升级,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其复杂的市场竞争态势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24年,公司成功推动全产业进军海外市场,以气缸套带动活塞和活塞环产品,内燃机摩擦副整体推向海外市场;双金属制动鼓与国际潜在大客户实现接洽,亮相国际工业展会,实现海外市场批量供货;电控执行器进入外资客户全球采购平台,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为贯彻以客户为中心的高质量营销,公司倾力打造技术营销一体化,将技术有机地融入营销业务流程,促进研发与市场双向交流,凭借技术进步显著提升产品竞争力,使技术真正符合客户的期望与要求。(四)加速泰国工厂建设,开启海外生产制造新篇章2024年,公司为优化战略布局,增强市场竞争力,决定在泰国投资建设生产基地,满足未来业务发展和海外市场拓展的需要。泰国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汽车制造国和汽车出口国,汽车产业已经成为泰国支柱产业,相关产业链配套不断得到完善,具备土地、环保、人力、税收等方面的成本比较优势,可以较好满足公司建设海外生产基地的需要。泰国生产基地计划投资不超过人民币3.5亿元,建设铸造生产线4条、加工生产线18条,建成后,气缸套年产能达700万只。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泰国建厂为公司国际化战略迈出关键一步,以泰国生产基地为支点,为国际高端制造市场注入中国力量。(五)坚定战略布局,氢能项目发展新进程围绕构建“氢能产业集群”这一战略布局,氢能产业项目拓市场、搞研发、建产线、抓批产、建园区、育人才继续一体推进,梯次突破。首批氢燃料电池发动机已嵌入焦作市燃料电池渣土车并示范运营,第二批产品也完成交付;空压机、空气轴承、金属双极板等核心零部件的开发、测试及产线建设不断实现新突破。(六)加强团队建设,推动干部和人才体制改革2024年,公司出台《关于加强干部暨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决定(试行)》。通过优化组织结构,强化各层级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组织体制,打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的职级体系与晋升通道,进一步激发产业发展活力,凝聚创新动力,蓄积人才后劲。同时,公司高度重视优秀青年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开通快速晋升通道,加速优秀青年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和晋升。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公司深度贯彻关于人才体制的战略部署,把这种重视人才的价值观深深植入公司文化,转化为公司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效。(七)践行ESG理念,开启公司可持续发展之路2024年,公司秉持ESG理念,推动绿色化智能制造的全面发展,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核心战略目标,主动承担更多节能降碳、和谐发展的社会责任。2024年,公司投资建设光伏电站项目、积极推动绿色工厂建设,持续实施设备改造,在节能降耗方面取得突出进展。同时,公司持续深植爱心文化,5,000多名员工共同参加“久久公益节”捐资活动,数百名员工参与义务献血等。公司高度重视ESG,未来公司将在生产制造、能源转型、供应链等方面不断深化ESG理念,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核心战略目标,助力国家绿色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