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佛慈制药
  • 企业英文名: LanZhou Foci Pharmaceutical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甘肃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644.SZ
  • 注册资本: 51065.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12-22
  • 大股东: 兰州佛慈医药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1.63%
  • 董秘: 王军辉
  • 董秘电话: 0931-8362318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苏国芝、刁平军
  • 律师事务所: 甘肃金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华山路2289号
  • 概念板块: 中药 甘肃板块 肝炎概念 深股通 新冠药物 机构重仓 一带一路 消毒剂 央国企改革 口罩 新冠检测 中药概念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甘肃
  • 成立日期: 2000-06-28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20000712762468N
  • 法定代表人: 单小东
  • 董事长: 单小东
  • 电话: 0931-8362318
  • 传真: 0931-8368945
  • 企业官网: www.fczy.com
  • 企业邮箱: zqb@fczy.com
  • 办公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新区华山路2289号
  • 邮编: 730000
  • 主营业务: 中成药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中药材种植和销售,中药饮片加工和销售,防护口罩等医疗器械的生产和销售,以及分析检测服务业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医用口罩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Ⅱ类医疗器械)。(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日用口罩(非医用)生产;货物进出口;中草药种植;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医用包装材料制造;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医用口罩批发;地产中草药(不含中药饮片)购销;中草药收购;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热力生产和供应;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休闲观光活动、科普宣传服务、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销售(象牙及其制品除外)。(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近百年制药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1929年创建于上海,建厂之初,就以“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办厂宗旨,首创了中药浓缩丸剂型,开启了中药工业化生产的先河。1956年,西迁兰州。2011年,在深交所首发上市。2018年,“出城入园”搬迁至兰州新区。公司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甘肃省国投集团持股。公司作为甘肃省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研发平台,以及“甘肃省协同创新平台”“张世臣专家团队中药传统炮制技艺传承基地”等省级创新平台,是国家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佛慈”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近年来,相继荣获“全国和谐劳动关系创建示范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称号,荣获第七届甘肃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甘肃省先进企业(贡献奖)。被评为甘肃省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甘肃省职业教育红色研学旅行基地、甘肃省创新型企业、甘肃省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等;被甘肃省工信厅确定为“甘肃省现代中药产业链链主企业”,连续三年入选中国中医药工业百强榜。公司首创中药浓缩丸剂型,是“中药西制”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多年来,佛慈产品市场抽检合格率始终保持100%,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香砂养胃丸等产品为“甘肃省名牌产品”,被誉为“陇货精品”,佛慈牌党参、当归为第四届中药饮片诚信品牌。佛慈制药先后获得了“甘肃省企业质量信用等级AAA级”,2018年度甘肃省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先进单位。目前,佛慈制药各药品生产地除通过国内GMP认证外,还取得了澳大利亚TGA的GMP认证证书,及日本厚生省的GMP认定。已在全球国家和地区获得产品注册文号多个,产品出口覆盖面、出口品种数、产品注册数长期位居行业前列,多年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企业十强,为国家首批中医药服务贸易先行先试骨干企业。
  • 发展进程: 1999年12月8日,兰州佛慈制药厂、兰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大得利生物化学制药(厂)有限公司、兰州市煤炭工业总公司、甘肃省兰洁药用制瓶有限公司、甘肃润凯绒毛有限公司、兰州轻工业机械厂签署《设立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共同发起设立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公司所处行业为中药制造业,主营业务为中成药研发、生产和销售,中药材种植和销售,中药饮片加工和销售,大健康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公司拥有药品批准文号467个,拥有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胶剂等11种剂型产品,拥有参茸固本还少丸、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定眩丸、二益丸、陇马陆胃药、竹叶椒片、舒肝消积丸、花百胶囊等10个独家产品。目前,公司生产销售的主要产品有六味地黄丸、逍遥丸、二陈丸、香砂养胃丸、安宫牛黄丸、参茸固本还少丸、阿胶等中成药,涵盖了补益、感冒、肠胃、妇科、安神睡眠等多个类别和领域;同时,开发了逍遥汤、卿卿桃花饮等30余种药食同源养生茶饮。2.公司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围绕中成药制造和大健康产品开发两大主业,依托现有研发创新平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展新品开发、产品二次开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等研发工作;同时深化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药物研究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积极打造产品研发创新高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面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2)采购模式公司按照生产计划、生产任务,中药材的采收季节特点以及市场行情变化等,统筹制定采购计划;公司建立了供应商管理体系,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评估和审核,选择服务质量好、保供能力强的供应商作为战略合作伙伴;采购方式为公开招标和询价比价采购等,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有效降低公司采购成本。(3)生产模式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严格按照GMP规范组织产品生产。生产管理部门根据销售计划和库存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各生产车间严格执行生产计划组织生产。质量管理部门做好来料质量控制、制程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控制,并对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有效保证产品质量安全。(4)销售模式公司国内市场的销售模式为经销商经销、终端连锁药房直供销售、基药及医保产品市场招投标与代理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国外市场目前主要采取合作销售模式。公司持续深化营销体系改革,加强营销队伍建设,优化渠道管控,加大市场开发,全面提升营销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二)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经营情况1.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经营相融互促一是持续加强政治建设,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持续加强纪律建设。三是强化网络舆情管控和安全知识宣传学习,进一步加强各类意识形态及宣传阵地建设。四是紧盯选人用人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强化各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五是大力开展党支部联建共建,先后与省医保局、陇神戎发基层党支部等开展联建,加强交流、共促发展。六是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和“师带徒”活动,锻造过硬技术队伍。七是依托1929文创广场打造青年活力街区,在慈茶馆挂牌“青年之家”及甘肃省第一批“青年夜校”,公司团委被评为兰州市五四红旗团委。2.聚焦主责主业,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增效(1)紧盯主要指标,狠抓工作落实公司上下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紧盯年度目标任务,狠抓各项工作落实。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022.54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73%;累计实现利润总额6,913.9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5.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006.98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60%。(2)围绕产业链布局,提升发展能级一是加强中成药制造主业发展,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拓展委托加工业务,全年完成工业产值8.91亿元,并完成了澳大利亚TGA、日本厚生劳动省GMP认证工作。二是推进地产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和规范加工,已在漳县、渭源等地建立1000亩当归、1050亩黄芪GAP种植基地,并在漳县建成年加工1000吨地产药材趁鲜加工车间。三是加大大健康产业开发力度,开设“慈茶馆”,开发逍遥汤、卿卿桃花饮等30余种药食同源养生茶饮。四是积极培育大品种,联合深圳金活药业成功推出采用国家绝密级保护品种培植牛黄生产的安宫牛黄丸,为大品种培育打下良好基础。五是发挥资源优势,开展闲置药号盘活工作,深挖医用包材产能优势,已与省内相关单位达成合作。(3)强化市场开拓,提升营销质量一是加强渠道管控,针对不同渠道特性梳理和细分产品线,制定相应销售策略,进行产品渠道归拢,促进销售业绩提升。二是加强价格管控,完善价格管理体系,加强线上线下价格监控,加大处罚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形象。三是拓展第三终端市场,下沉销售渠道,不断挖掘潜力市场。四是加强医院市场开发,开发医疗机构652家,开展学术推广及科室会共计217场次,10个品种进入三甲、二甲医院。五是拓展线上渠道,与京东、阿里、美团等平台开展合作,扩大产品线上销售规模。六是加大品牌营销推广,以佛慈建厂95周年为契机,在陕甘宁青市场开展终端门店标准化建设和促销活动,完成各类门店建设6236家,门店形象得到显著改善。七是通过资源共享,与国药控股新疆等客户达成合作,并完成东北、内蒙等市场产品挂网前期工作。八是持续深耕国际市场,海外营业收入突破1亿元。(4)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一是推进中药新药研发,开展并完成3个古代经典名方制剂3.1类新药开发“基准样品”研究工作,目前2个品种正在进行制剂研究。二是持续推进大品种开发,开展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等4个独家产品大品种培育技术研究工作。三是开展产品标准研究,完成5个产品标准补充研究以及17个品种在香港的注册上市工作。四是提升产品质量控制标准,推进苁黄补肾丸国家药品标准提升项目。五是开展大健康产品研究开发,进行保健食品市场调研论证和样品试制等。六是开展产品工艺研究技术支持,完成相关产品中试工艺验证以及制备工艺稳定性研究等工作。七是完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复审,并获批甘肃省工业设计中心,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2024年,公司获批省级科研项目4项,省行业技术中心年度考核获得优秀等次;新申报专利14项,获批3项发明专利及1项外观设计专利,并获得甘肃省专利奖二等奖1项。3.强化成本管控,全面落实降本增效一是优化采购管理,完善供应商评估体系,新增优质供应商47家、淘汰不合格供应商2家,并通过多轮竞价、集中采购、增加产地中药材采购量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二是完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生产经营周例会、月调度会工作机制,全年解决问题240余项,就各工作环节沟通不畅事项明确责任,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三是加大节能改造,针对公司生产环节存在的“跑冒滴漏”等问题,加强日常检查及局部改造,全年水、电、气能耗同比分别下降7.0%、2.8%、9.1%,节约费用约141万元。四是加大设备和技术改造,出口产品包装产能增加了一倍,提升了工作效能,解决了部分工艺难题,提高了产品一次合格率。4.强化品牌建设,擦亮老字号金字招牌一是以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佛慈建厂95周年为契机,通过举办系列庆典活动、诗词楹联大赛、佛慈故事征文、书画艺术展、书画名家进企业等活动,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二是深度挖掘佛慈历史文化,成功申报“佛慈1929工业博物馆”,编纂《墨韵佛慈》,浓缩丸、参茸固本还少丸等四项中药制作技艺入选甘肃省非遗名录,六味地黄丸通过首批“陇字号”认证。三是坚持“走出去”,参加第九届双品汇、乌镇健康大会、全国药交会、医保飞天论坛等医药行业展会,拓展品牌知名度。四是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千城百企”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提升“佛慈”品牌影响力。五是充分利用自媒体、新媒体平台,积极参与“天水麻辣烫”“兰哈顿”“安万秦腔剧团新春演出”等热点事件,借助图文、漫画、真人出镜等多样化的推广形式,对公司品牌和产品进行全方位宣传。六是开设《佛慈学院那些事》《佛慈24节气》《佛慈养生》《佛慈故事》等形式丰富的栏目,讲好佛慈故事,传播好佛慈声音。5.发挥链主作用,推动高质量发展一是依托优势资源,积极邀请政企代表到公司考察交流,围绕中药道地药材资源共享、产品销售、中医保健康养等方面探讨合作计划。二是积极开展招商活动,参加第五届药博会、第十届中医药发展大会等展会,达成产品委托加工合作项目,与泰国唐明本草有限公司就产品销售、药品注册、中医师培训等达成战略合作。三是深化院企合作,与甘肃省中医院就院内制剂和大健康产品研发、成果推广及转化、产业化发展等达成了战略合作。四是发挥中医药领域的优势,与甘肃文旅集团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甘肃文旅康养产业及“中医药+文旅”商品的创新与发展。五是强化政企合作,与白银市政府就文冠果系列产品标准建设、大健康产品研发、神经酸提取及研发等方面达成战略合作。6.深化企业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一是围绕改革提升行动八方面52项重点任务,加快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强化公司内部运行机制和经营管理创新。二是加强子公司扭亏治亏,坚持一户一策,实现2户子公司扭亏,注销无实际经营业务子公司1户。三是开展“控股不控权”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围绕加强党的建设、决策机制保障、财务资金管控、关键人员管理、主要业务运行等五方面,对照问题清单进行整改。四是强化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合规管理体系,完善合规管理制度,加强各环节各领域合规风险排查。五是加强审计监督,对重点业务领域、关键环节、工程项目开展专项审计,完善内控管理。六是健全完善选人用人机制,优化组织结构,提拔任用优秀中层管理人员,促进财务管理人员内部轮岗交流,加快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七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组织开展学习培训、考察交流和项目合作,不断提升各层级人才素质能力。7.筑牢安全防线,护航企业发展一是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系列重要论述和上级关于安全生产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和“五大体系”建设。二是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共修订管理制度16项、综合应急预案1项、专项应急预案18项、现场处置方案4项、全员安全生产职责52项。三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线上线下开展各类安全教育培训,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四是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和应急救援预案综合演练,集中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隐患,强化实战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安全生产投入足额提取、使用到位,有效保障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