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基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即以小鼠、大鼠、线虫等模式生物为载体,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将目的DNA片段导入或删除、修改内源基因,而构造出的能够模拟人类特定生理、病理、细胞特征的生物模型,公司生产的基因修饰动物模型主要指基因修饰小鼠模型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实验动物生产;实验动物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仪器仪表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Model Organisms Center,Inc.,简称"南模生物"),成立于2000年9月,始终以编辑基因、解码生命为己任,专注于模式生物领域,专业从事遗传修饰动物模型的研发、饲养繁育和分析检测,致力于为全球高校、科研院所、医院、制药企业提供全面、便捷、专业的模式生物技术服务和模型资源。
2025年上半年,在全球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结构性回暖的背景下,国内创新药企通过License-out实现国际化突破,带动行业逐步复苏,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实现收入同比稳健增长;公司聚焦生命科学前沿,进一步扩充小鼠模型品系库,提升服务质量,标准化模型业务和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业务订单量同比有所增长,为下半年业绩奠定坚实基础。
公司秉承“编辑基因,解码生命”的经营理念,积极推进产能布局,扩展重点市场,加强信息化建设,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576.31万元,同比增加10.6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为1,816.74万元、591.43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实现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一)坚持科研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药物研发新趋向为指引,累计研发构建了超过22,000种模型,其中自主研发标准化模型14,000余种,为客户提供了8,600余种的定制化模型,基本做到了常用小鼠模型的全面覆盖。
人源化小鼠模型能够模拟人类疾病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为研究疾病发生机制提供有力工具,公司通过人源化基因修饰模型与传统的基础品系、免疫缺陷模型等差异化竞争,截至报告期末,拥有PD-1、GLP-1R、PCSK9、ACVR2A/B、FGF21、TL1A等热门靶点人源化模型1,200种,并基于单人源化靶点,进一步开发双人源化及多人源化靶点模型服务于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生命科学前沿、生物医药重点研究领域。
同时,研发团队围绕高发疾病、市场热点相关的人源化小鼠模型、基因敲除模型及免疫系统人源化小鼠平台持续推进模型验证工作,报告期内,对TNF-α、TL1A、IL17、IL-4、IL-6、VEGFA、PNPLA3等超过200个靶点人源化模型、基因敲除模型和转基因模型等进行了表达验证,涵盖代谢、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神经疾病等多种疾病领域;并在此基础上,对重点关注的模型配套开发了完整的表型验证方案,实现从构建到交付的“闭环式”转化流程。
报告期内,公司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化抗体转基因小鼠SmocMab品系,该品系在携带人源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簇的同时,破坏鼠源抗体重链和Kappa轻链可变区的表达,产生的抗体因此具有人源的可变区序列。
该品系相较于野生型小鼠,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在抗原刺激下可高效产生针对抗原的全人源抗体,所产生抗体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有望成为抗体药物研发重要的工具模型。
依托人源化抗体转基因小鼠SmocMab品系,报告期内公司内部完成了SmocMab小鼠品系对不同类型抗原的免疫反应检测,验证结果符合设计预期;同时公司基于SmocMab品系搭建了全人源抗体发现技术流程体系,目前已可实现从体内靶点验证到抗体药物分子发现的全流程人源抗体发现服务;同时公司在全人源单重链抗体、共轻链抗体等模型研发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将进一步丰富人源化抗体小鼠模型系列,更好的满足客户多样化的抗体发现需求,持续拓宽业务领域。
依托在模式动物资源领域的深厚积累,公司药理药效服务平台包括肿瘤药效平台、代谢心血管疾病评价平台、炎症/自身免疫疾病平台等多项平台,覆盖了肿瘤学、炎症疾病、代谢与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医疗研究领域,为科研创新和药物开发提供了强大的实验工具;公司iPSCs疾病研究模型平台作为细胞平台的分支拥有多年培养干细胞的经验和干细胞基因编辑技术,已建立稳定的iPSCs诱导系统,可以提供高效的疾病研究模型。
(二)专注主营业务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情况如下: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同比稳健增长。
一方面国内生物医药行业出现回暖迹象,公司工业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7%左右;另一方面国内科研客户需求良好,公司科研端收入小幅增长。
公司定制化模型收入1,829.33万元,同比增长8.84%,主要系科研客户个性化的基因敲入模型需求小幅增加所致;公司标准化模型收入9,462.35万元,同比增长32.47%,主要系公司自主研发的标准化模型资源库日趋丰富,14,000余种模型良好的满足了多类型客户的引种、活体批量购买等需求。
公司模型繁育收入3,816.96万元,同比下降15.26%,该业务为每月定期结算的业务,主要服务于科研客户,由于受科研院所新建动物房以及市场竞争压力,订单减少单价下降,导致模型繁育收入有所下降。
公司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业务的收入2,161.64万元,同比下降12.29%,主要系随着上半年生物医药行业回暖,公司药效评价及表型分析业务订单虽有所增加,但订单完成通常需要3-6个月周期,大部分项目尚未结题确认收入。
(三)推进产能布局报告期末,公司共有九个生产研发基地,总产能约为14万笼位,分布在上海、广东、北京,并在美国设有子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总部基地琥珀路改扩建项目正式开始施工,预计将于2028年投入使用。
琥珀路基地改扩建完成后,公司将拥有一个稳定长久的生产研发总部基地,除满足行政办公需求外,同时将增加小鼠笼位和实验区域,拟用于开展基因修饰小鼠模型的研发、标准化模型的供应、药理药效学研究服务和抗体筛选服务等。
上述业务均为公司现有的主营业务,旨在扩大公司生产研发规模;也为退租上海其他高成本生产基地,提供产能转移应对方案,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在琥珀路基地建成前,公司将在总产能较为稳定的前提下,及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笼位布局,退租部分高成本笼位,并与出租房洽谈降低动物房租赁费用,持续提高笼位使用率。
(四)扩展重点市场公司围绕模式生物搭建从基因修饰动物模型构建到表型分析及药理药效评价的一站式服务体系,长期保持与知名科研客户和工业客户的稳定合作,科研客户与工业客户收入占比约为6:4。
报告期内,公司参加BIOCHINA、细胞生物学学术大会、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CBA-China年会等十余场科研及行业展会,并举办多场学术交流、实验动物培训班等活动,通过品牌宣传拓展了获客渠道;公司还注重新媒体运营,依托网络平台开展知识共享,通过Webinar、公众号及邮件等多渠道展示公司产品与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互动体验;同时,公司官网内临床前CRO服务板块全面升级,通过细化单项服务页面、补充数据及可视化展示,帮助客户更高效、直观地了解公司的CRO服务内容。
报告期内,海外业务收入占比约为13.44%。
一方面,公司积极推广人源化抗体转基因小鼠SmocMab品系,已成功在海外获取部分订单,通过SmocMab小鼠平台为客户获取了高亲和力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在Boston、StateofCalifornia等生物医药发达地区的市场拓宽力度,通过调整现有海外BD人员分布,扩充Boston地区的BD团队建设,加快境外市场渗透率。
同时,积极参加数十场生物医药各领域国际会议,了解前沿方向,宣传公司产品与服务;聘请专业团队优化美国子公司网站,提升客户浏览满意度和流畅度;加强网站上的广告宣传,进一步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报告期内,公司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自主研发的品系管理系统已完成整体架构建设,系统涵盖品系管理、基因数据、跨平台同步、文件管理及用户权限五大核心模块。
目前已完成与公司官网及CRM系统的对接,实现品系数据的内部流转与多平台同步,有效提升数据一致性与管理效率,为品系基因规范化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正在全力推进笼位管理系统的自主研发工作,该系统将整合动物房管理、项目管理、客户管理、订单管理及组织架构等核心模块,预计未来开发完成后将实现笼位、订单和项目管理联动,产品销售与小鼠信息溯源,内部各系统有效整合对接,提升实验动物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操作误差。
(六)下半年工作计划公司将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项目完成效率和模型验证效率,维持收入增长;同时,持续加强成本管控和信息化建设,调整笼位布局,提升管理效率和笼位使用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激发团队积极性,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此外,依据最新法律法规修订公司章程,健全内控体系,推进换届选举工作,强化审计委员会监督职能,持续维护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与规范。
2000年8月,南模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由基因组中心、上海生科院、成国祥共同货币出资设立南模有限,出资额分别为40万元、40万元、20万元,合计100万元。
2000年9月,上海申洲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沪申洲报字(2000)第2745号《验资报告》。
经审验,截至2000年9月14日,南模有限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100万元,各股东以货币出资。
2000年9月,南模有限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浦东新区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5月,南模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南模有限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南模有限原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按各自持股比例所对应的南模有限截至2016年3月31日经审计净资产合计64,205,225.21元进行出资,其中9,745,436.00元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实收资本,净资产超过实收资本部分54,459,789.21元计入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
同日,公司的5名发起人共同签署了《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之发起人协议书》。
2016年5月,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亚会B审字(2016)1186号《审计报告》,确认南模有限截至2016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64,205,225.21元。
2016年5月,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沪东洲资评报字[2016]第0388077号《企业价值评估报告书》,确认南模有限截至2016年3月31日经评估的净资产价值为75,727,451.35元。
2016年6月,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合伙)出具亚会B验字(2016)0429号《验资报告》。
经审验,截至2016年3月31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以南模有限净资产折合的股本9,745,436.00元。
2016年6月,发行人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2020年10月,中汇会计师出具中汇会鉴[2020]6544号《关于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情况的专项复核报告》,认为南模有限整体变更成立股份公司的有关出资事项,包括出资者、出资方式、出资币种、出资金额、出资时间和出资比例等,均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协议、章程的相关规定。
2017年5月,发行人召开2016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同意以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总股本为基数,向股权登记日在册的全体股东每10股以资本公积金转增8股。
本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后,公司的注册资本由974.5436万元变更为1,754.1784万元,各股东持股比例不变。
2020年9月,中汇会计师出具中汇会验[2020]6234号《验资报告》。
经审验,截至2017年6月30日,发行人已将资本公积7,796,348.00元转增股本。
2017年9月,发行人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营业执照》。
2020年4月28日,同济科技园与浦东新产业签署《上海市产权交易合同》,同济科技园以2,780万元的价格向浦东新产业转让其持有的发行人216万股股份,转让价格约为12.87元/股。
根据上海东洲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东洲评报字[2019]第1592号《上海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及上海同济科技园有限公司拟股权转让所涉及的上海南方模式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19年9月30日,发行人的全部股东权益价值为67,500万元,即每股评估值为12.8265元。
本次股份转让价格与评估价格基本一致,略高于评估价格。
2020年5月,双方通过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有限公司完成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