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各种输水管道及其异型管件和配件、地铁管片、综合管廊、PC构件、铁路轨道板、风电混凝土塔筒等高端混凝土制品的制造、运输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所属行业
经营范围:水泥制品制造;水泥制品销售;砼结构构件制造;砼结构构件销售;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对外承包工程;建筑材料制造;建筑材料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工程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国内贸易代理;销售代理。
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30日,位于新疆乌鲁木齐市林泉西路765号。
公司及时调整公司发展方向,全力深耕开拓以PCCP为主业的高端水泥制品市场,积极进行风电塔筒、地铁管片、PC构件、轨道板、城市地下管廊等其他混凝土产品的市场开拓,突出转型强企,瞄准新能源产品、新材料,低碳和数字化方向,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目前,公司区域布局合理,在西北、东北、西南、华南、华北等主要区域均设有独立运营的生产基地,并在区域市场均有一定的影响力。
同时,各区域市场生产基地产品结构齐全,生产资料可实现区域调配,可以发挥集中采购、集中研发等规模化、集团化优势,降低综合运营成本。
公司是PCCP行业内唯一一家具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平台的科技型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创新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
公司具有较完善的研究、开发、试验条件和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拥有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带头人和一定规模的技术人才队伍,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创新人才优势。
同时具有稳定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建立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技术创新绩效显著。
公司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继续充分发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高新技术企业以及中国PCCP质量创新联盟发起单位的优势,以技术创新指标计划为依据,以努力推进公司科技进步和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建立公司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技术进步长效机制做准备,各项科研项目按计划得到实施,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共计拥有有效知识产权265项,其中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228项,软件著作权10项。
新产品、新工艺成果鉴定10项。
公司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中国物流控股的上市公司,是国内较大的PCCP管道及配件的专业制造供应商之一,是PCCP行业内唯一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单位。
公司积极参与及引领相关标准的制定,是国家标准《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GB/T19685-2017)、《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GB/T22082-2017)、《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GB/T15345-2017)的制定单位之一,也是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相关多个国家、行业、团体及地方标准的制定单位之一。
公司是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第九届理事会副会长单位、PCCP质量创新工作委员会理事单位。
公司获得“中国PCCP产业发展30周年特殊贡献奖”、“乌鲁木齐市科技‘小巨人’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第十二届‘全国设备管理优秀单位’”等称号;获得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AAA信用等级、水利工程协会AAA信用等级;获得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工程建设预制混凝土技术研究中心”授牌,并入选《“一带一路”重点产品、装备及技术服务推荐目录》。
子公司四川国统、哈尔滨国统、安徽卓良、天津河海均获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四川国统荣获成都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质量诚信先进单位;安徽卓良荣获中国基建物资租赁承包协会“全国优质模架工程项目”奖。
稳健的经营,坚强的毅力与创新的精神是我公司成长、茁壮,以至于永续经营的基本信念。
凝聚坚强、创造卓越使我们的企业精神。
在全体员工同心协力的奋斗下,国统股份的成功上市,是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将对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水平、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扩大公司的规模、品牌价值、生产能力等各个方面,都有非常巨大的意义。
我们将一定努力为大家呈现一个健康的优秀的上市公司,以更加优良的业绩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一)公司主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各种输水管道及其异型管件和配件、预制钢筋混凝土盾构管片预制混凝土衬砌管片、混凝土预制件(PC构件)、高铁无砟轨道板、风电塔筒等高端混凝土制品的制造、运输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和咨询服务,主要产品为PCCP。
PCCP是用于跨区域的大型引调水工程、城镇自来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系统的供配水管网及电厂循环水管道的产品。
(二)公司经营模式生产模式: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订单式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组织设计与生产,确保产品符合客户需求,减少库存积压。
销售模式:主要以招投标或比选等公开方式、单一来源采购、商务谈判等形式取得销售合同,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获取业务订单。
业务拓展模式:公司秉持“以传统业务夯实根基、以新兴业务驱动增长”的核心战略,构建双业务协同并进的发展格局,助力整体业务稳健扩张。
核心聚焦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等水泥制品,形成“制造—运输—技术服务”一体化业务链条,为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提供关键产品与配套支持。
依托公司在大型混凝土制品领域积累的成熟工程经验与资质优势,战略拓展风电塔筒业务,切入新能源装备制造赛道。
用工管理模式:以合同管理为核心、岗位管理为基础,构建分层分类的市场化用工体系。
针对核心人才,重点强化长期激励与职业发展通道建设,保障关键岗位稳定性;对普通员工推行市场化用工管理,健全轮岗机制以提升人岗适配度;同时推进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岗位的劳务外包,有效缩减合同制职工数量,降低企业人事费用率。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目前公司主要驱动因素包括:战略驱动、营销驱动、结构驱动、激励驱动、制度驱动和文化驱动。
战略驱动: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等传统业务基础上,积极培育和引入新的业务,改变经营模式,拓宽发展赛道;营销驱动:针对传统管道业务和风电塔筒等新兴业务,通过参与公开招投标、商务谈判、与上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等营销手段,持续挖掘市场需求,以需求拉动业务增长;结构驱动:优化传统管道及风电塔筒的生产组织方式,推进就近生产、配套运输等流程改造;同时调整管理结构,适配新兴业务与传统业务协同发展的需求,提升运营效率;激励驱动:完善市场化用工制度下的薪酬政策,针对业务拓展、技术研发等关键领域采用新的激励手段,优化内部公平体系,充分调动员工参与业务创新和项目推进的积极性。
制度驱动:围绕生产制造、项目管理、招投标流程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制度,强化标准化工作,提高各业务板块的规范化程度,通过明确约束保障业务有序开展;文化驱动:引入与新能源产业、工程建设领域适配的管理模式,强化内部竞争与协作理念,引导员工树立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工作观和价值观,为业务拓展凝聚共识。
概述公司始终聚焦核心主业深耕细作,紧扣既定战略目标,多措并举积极破局。
以全链条降本增效与精细化成本管控为抓手,有力应对“资金、PPP、市场”三大风险的冲击;在主责主业领域持续深耕,稳步筑牢发展根基;在市场拓展中主动出击,不断延伸业务触角;在业务布局上科学统筹,优化资源配置效能;在科技赋能方面加大投入,驱动技术迭代升级;在成本管理上精打细算,提升运营管控水平。
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积蓄了充沛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81.36万元,同比增长6.96%,营业成本11,590.51万元,同比下降8.12%,公司整体毛利率为38.94%,同比增长10.02%。
其中PCCP毛利率为36.89%,同比上升12.57%。
公司整体销售利润率为-17.65%,同比增长8.47%。
销售费用142.71万元,同比下降40.53%;管理费用4,945.38万元,同比增长18.66%;财务费用5,109.55万元,同比增长0.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27.63万元,同比增长45.47%。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增加导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比下降181.51%。
由于PPP业务持续推进,带息负债总额增加,资产负债率逐年增高。
本公司系2001年7月12日经外经贸部以外经贸二函[2001]635号《关于同意发起设立新疆国统管道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于2001年7月12日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批准号:外经贸资审A字[2001]0047号),由天山建材、台湾、陈虞修、傅学仁、金建建材、建材设计院和西安通达共七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8月16日,上海立信长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信长会师报字(2001)第21427号《验资报告》,截止2001年8月16日,上述七家发起人已以现金缴足全部认购股份,合计人民币3,000万元。
2001年8月18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和一届一次董事会、一届一次监事会。
2001年8月30日,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企股新总字第4000886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