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滚针轴承及滚动体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经营范围:加工、制造:轴承、滚针、光学仪器。经营本企业自产机电产品、成套设备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备品配件、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实行核定公司经营的14种进口商品除外);开展本企业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工业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机械设备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SBF)是滚针轴承、圆柱滚子轴承和滚针的专业设计与制造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注册商标为"中华牌"、"SZZH"。
公司前身苏州轴承厂创建于1958年,主要产品系列有滚针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推力轴承、滚轮轴承、直线运动滚子导轨支承、滚动体和各类定制非标组件产品等等。
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变速箱、发动机、分动器等动力总成系统、新能源车电驱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轴系统、空调压缩机等汽车领域,同时还为工程机械、减速机、电动工具、家用电器等行业配套。
主要客户有大众汽车、上海汽车、威孚高科、延锋、博世(BOSCH)、博格华纳(BORGWARNER)、采埃孚(ZF)、天合(TRW)、麦格纳(MAGNA)、吉凯恩(GKN)、蒂森克虏勃(Thyssenkrupp)、安道拓(Adient)、江森自控(JohnsonControls)、派克液压(PARKER)、丹佛斯(DANFOSS)等。
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以及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公司具有专业的产品设计研发体系(系统)和客户项目的同步研发能力,公司以"致力于成为国际优秀的滚针轴承企业"为愿景,以"造轴承精品,扬中华品牌"为使命,秉承"将零缺陷且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准时送达客户"的理念,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专业的产品和热诚的服务。
2025年上半年,公司面临国际市场剧烈震荡,大国博弈、地区冲突和关税冲击等多重挑战,公司经营层迅速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市场的快速变化,持续优化经营管理,继续推进“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战略,发力国内自主品牌业务,挖掘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业务,聚焦创新、聚焦成本,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同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多措并举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利润率,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1、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25.9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8.45万元,下降0.33%,基本持平,其主要原因系公司本报告期受国际市场剧烈震荡,大国博弈、地区冲突和关税冲击等多重挑战的影响所致。
2、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成本22,345.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39.82万元,增长0.63%。
营业成本略高于营业收入增幅,主要原因系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高于国内业务毛利率,而海外出口业务下降,整体拉低公司毛利率水平,尽管公司一直在持续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强化成本管控,同时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以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但这些努力最终未能完全抵消海外出口下降的影响,导致营业成本同比略有上升。
3、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净利润8,256.0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55.38万元,增长11.56%。
其主要原因系公司本报告期继续推进“国内国际双轮驱动”战略,发力国内自主品牌业务,挖掘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业务,聚焦创新、聚焦成本,坚持精细化管理理念,同时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多措并举提高管理效率和经营利润率及受汇率波动影响,汇兑收益大幅增长所致。
4、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9,332.23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796.24万元,增长23.84%。
其主要原因系公司本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比上年同期增加859.19万元及收到的政府补助比上年同期增加624.04万元等因素影响所致。
苏州轴承厂有限公司原名为苏州轴承厂,成立于1958年11月,成立时为全民所有制企业,由苏州市商业局组建。
1999年苏州轴承厂作为苏州机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国有企业,根据苏州市政府重组苏州物贸中心(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要求,置换进入苏州物贸中心(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苏州创元集团和苏州电缆厂向苏州创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回购苏州轴承厂,改制为国有有限责任公司,即苏州轴承厂有限公司。
2013年9月13日,苏州轴承厂有限公司更名为苏州轴承厂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