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业务。
经营范围:高性能预拌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生产、销售及其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与推广;新型建材及化工材料的研究、生产应用及销售;水泥制品研发、生产、销售;预拌砂浆及原材料、成品沥青混凝土及其原材料、公路用新材料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国家法律许可范围内的砂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投资、开发及管理咨询及相关非金属矿产品开采、加工、销售;固体废物治理;建筑垃圾综合治理及其再生利用;非金属废料和碎屑的加工、销售;混凝土产业互联网项目开发及应用;混凝土产业相关计算机软件及互联网相关技术开发、电子商务、互联网信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培训;混凝土智能制造技术研发、咨询、服务;检测服务;从事混凝土相关原材料及技术进出口(不含国家禁止或限制进出口的货物或技术);机械设备及配件的销售、租赁;房屋租赁、物业管理;劳务派遣服务;贸易服务。
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西部建设,股票代码002302)是国内领先的建材产业综合服务商,专注于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业务。
公司是由中央直接管理、全球排名第一的投资建设集团、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集团公司打造的第一家独立上市的专业化公司和混凝土业务唯一发展平台,为中国混凝土行业最大的上市公司。
公司是《财富》中国500强、中国建材企业20强,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会长单位。
西部建设长期持续专注于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业务,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经验,拥有包括水泥、外加剂、商品砂浆、砂石骨料、运输泵送、科研检测在内的完整产业链,具备行业一流的“高、大、精、尖、特”项目服务能力。
公司已在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柬埔寨等海外市场建立了强大的生产供应能力,拥有生产厂站数量174个,专业自动化生产线368条,是目前国内预拌混凝土行业区域布局范围最广的企业之一。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西部建设坚持以持续技术创新为社会不断创造价值,引领行业向高科技、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公司自主研发的超高层泵送混凝土、超高强混凝士、清水混凝土、泡沫混凝土、防辐射混凝土等产品,创造621米泵送吉尼斯世界纪录和轻骨料混凝土泵送高度世界纪录;积极开拓海工、核电、机场跑道等专业领域,形成一批关键技术。
公司凭借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与服务能力赢得国内外客户的信任与合作。
西部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为契机,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以高端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目前,公司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团队,员工队伍中博士、硕士学历480余名,中高级职称1,400余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
公司不断健全人才培养、选用机制,与国内多所知名院校联合建立创业就业实习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西部建设致力实现与社会、环境及利益相关方的和谐共生,将“绿色环保”理念贯穿到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及业务全流程,在行业内率先设置环境总监专岗,首创行业内“零排放”“花园式”工厂,生产单位获“中国混凝土行业绿色环保示范企业”“全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示范工厂”等绿色奖项,产品获“中国环境产品标志认证”“三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标识”,进入政府定向采购名录。
近年来,公司同步加强能源体系建设,实现能源资源精细化管控,多个基层生产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并初步实现能耗分区、分类管控。
推动用能结构优化,积极探索清洁可再生能源应用,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新能源电动搅拌车和电动装载机,引领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1、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建材产业综合服务商,专注于预拌混凝土及相关业务,并致力于打造产业生态,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目前,公司以预拌混凝土生产为核心,辐射水泥、外加剂、商品砂浆、砂石骨料、物流运输、技术研发与服务、检测、资源综合利用、电子商务等业务,基本构建了“技术研发+资源储备+生产+销售+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化,仍以预拌混凝土业务为主。
公司主要产品为预拌混凝土,由水泥、砂石骨料、水及外加剂、矿物掺合料等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计量、拌制而成,并通过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
作为一种基本建筑材料,预拌混凝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物和构筑物。
2、主要经营模式公司采用“设计+生产+销售”型经营模式。
在设计方面,依托研究院和区域技术中心,构建了产品种类丰富、适用范围广的设计研发体系。
在采购方面,与主要供应商保持长期稳定合作,集中采购主要原材料,优化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采购质量和供应效率。
在生产方面,实行“以销定产”“即产即销”模式,根据客户需求及时组织生产和配送。
在销售方面,坚持以市场和客户为导向,践行“价值营销、品牌营销、精准营销”理念,创新营销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产品和服务。
3、市场地位根据中国混凝土网数据,公司近年来稳居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第二位,为全国规模最大的专业预拌混凝土上市公司之一。
4、报告期内经营情况说明2024年,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主动应对压力挑战,聚焦“改革提升年”年度工作主题,扎实推进各项重点任务。
报告期内,公司新签合同额560.8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203.47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63亿元。
一是区域布局持续优化。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持续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市场布局,新增落地搅拌站54个(其中重大战略区域40个),首次进驻杭州、温州、常州、淮安等7个盲点城市,显著提升热点区域覆盖范围和服务能力。
在国家战略区域实现预拌混凝土签约量8,010万方,同比增长18.5%,其中北京、广东、安徽等区域签约量增幅超30%。
同时,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成功进驻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外区域混凝土产量、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增长。
二是管理改革持续深化。
报告期内,公司扎实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完成年度目标。
根据发展阶段需要,深化推进机构改革,全面实施区域优化,完成6个省级区域归属调整,聚焦优势资源开拓重点区域。
深入推进预拌厂改革,统一规范预拌厂机构及职能设置,发布相关定编定岗标准,开展人均效能提升专项行动,人均效能持续提升。
推动核心业务100%上线,优化制度流程80个,流程节点精简25%,制度数量精简35%,管理效能显著提升。
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稳步推进。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成立专项工作组,明确未来三年发展方向与目标,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建筑材料等重点领域。
按月召开专题例会,搭建主专协同的营销架构,推动战略性新兴业务发展。
砂石骨料业务实现5个项目关键突破,河北怀来、商洛项目投产销售,湖南株洲项目完成设备安装。
新材料业务方面,中建新材深化“产销分离”改革,外销占比超过40%;研究院孵化中建超韧、中建零碳等50余项新产品。
集采业务联合区域内行业协会及头部企业共同打造长江中下游砂石骨料供需平台,促进产业链协同。
数字化建设方面,公司持续推进砼智(智慧工厂)、砼翼(数字化管控)、砼联(产业互联网)三大系列产品,“混凝土预拌厂智慧工厂物联网解决方案与应用”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砼联平台全年交易额超190亿元,用户突破14万,四大业务领域平台产品和服务均实现外部市场突破。
四是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以“预拌混凝土”产品成功入选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获国际先进及以上水平科技成果18项、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3项,授权专利101项,主参编国家、行业及团体标准16项,4项产品入选中国建筑科技成果展,开发智能制造成果24项,制定行业首套战略性新兴产品(高性能混凝土)评价标准,新增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实力持续领跑行业。
同时,依托技术优势拓展核电、风电领域,服务廉江核电项目建设并新签白龙核电项目,推动核电业务稳步扩大;签约蒙能集团风电混塔项目,助力全球单体容量最大漂浮式风电平台启航,实现风电领域新突破。
五是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报告期内,公司深入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将“双碳”工作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
组织召开两次双碳工作专题推进会,加入中建集团“碳智库”联盟,系统推进绿色低碳转型。
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环保升级改造,打造固废零排放厂站。
新增11个厂站完成能源管理体系认证,24个厂站完成绿色建材认证,建成7个分布式光伏发电厂站,获评1个省级“绿色工厂”,7个厂站成功创建“零碳工厂”,投入使用新能源车辆700余台。
全年使用建筑及工业废弃物固废超1,000万吨,成功打造建筑固废再生骨料混凝土品牌。
本公司是由建工集团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八一钢铁、天山股份、公众信息、新水股份、新疆建科院等五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10月18日,取得注册号为650000100114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7,500万元。
2013年9月2日,公司收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新)登记内变字【2013】第929945号),取得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建西部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ChinaWestConstructionGroupCo.,ltd”。
经公司申请,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变更后的中英文名称自2013年9月4日起生效。
公司证券简称及证券代码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