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银行 - 601009.SH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7-07-19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Bank Of Nanjing Co.,Ltd.
成立日期
1996-02-06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货币金融服务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南京银行
股票代码
601009.SH
上市日期
2007-07-19
大股东
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4.01 %
董秘
江志纯
董秘电话
025-86775067
所在行业
货币金融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许培菁;黄贝夷
律师事务所
江苏金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1002496827567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1996-02-06
法定代表人
谢宁
董事长
谢宁
企业电话
025-86775067
企业传真
025-86775054
邮编
210019
企业邮箱
boardoffice@njcb.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8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其他业务等

经营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它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月8日,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经营管理体制。

南京银行坚持发展为要。

历经两次更名,先后于2001年、2005年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在全国城商行中率先启动上市辅导程序并于2007年在主板成功上市。

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86位。

南京银行强化战略执行。

成立29年来,始终坚守做强做精做出特色,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

按照自身发展规划,推动业务平稳较快增长,风险管控不断加强,资产质量稳定优异,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注重深化公司治理,优化战略股东结构,加强资本规划管理,保持股东良好回报。

同时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和场景应用。

南京银行深化机构建设。

自2007年设立第一家分行以来,跨区域经营不断推进,先后设立了泰州、上海、无锡、北京、南通、杭州、扬州、苏州、常州、盐城、南京、镇江、宿迁、连云港、江北新区、徐州、淮安17家分行,2016年实现京沪杭及江苏省内设区市全覆盖,2023年实现江苏省县域网点全覆盖。

南京银行丰富经营布局。

在全国率先尝试城商行异地参股其他城商行的发展模式,参股日照银行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入股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芜湖津盛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宜兴阳羡、昆山鹿城两家村镇银行。

2013年投资组建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全资设立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控股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探索综合化经营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2013年主发起成立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下设8大专委会,成员行超130家。

南京银行勇担社会责任。

践行“责任金融和谐共赢”的文化理念,让金融的增益更多普惠社会。

连续十余年开展“圆梦行动”,累计捐资助学1870万元,帮助2900多名学子圆梦大学。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态势,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有效实施,新动能成长壮大,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中国银行业积极把握发展机遇,灵活应对时代挑战,有效发挥实体经济助推器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成效。

整体来看,在宏观经济稳固发展和宏观政策持续加力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风险抵补能力整体充足,流动性指标保持平稳,各家商业银行持续发力金融“五篇大文章”,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从事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情况公司是国内首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

公司立足江苏,服务辐射长三角及北京地区,经过经营发展,成长为一家公司治理完善,经营特色鲜明,质量效益优良,综合实力突出的商业银行。

公司在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主营业务主要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其他业务等。

经营范围包括: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它业务。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也不存在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的其他经营活动。

三、发展战略与核心竞争力(一)战略定位公司将坚持“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

一是围绕“国内一流”要求,勇担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重要责任,以卓越的服务能力、精细的经营管理、持续的改革创新、有效的风险管控,铸就高质量发展的一流品牌;二是坚守“区域”定位,融入国家和地方战略、深耕本行经营区域,服务实体经济和城乡居民,成为助力区域发展的行业典范;三是锚定“综合金融服务商”目标,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价值创造,综合多元金融能力,发挥集团协同优势,打造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标杆。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依托优质经营区域,下沉深耕地方经济。

公司所扎根的长三角地区和北京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实体最具创造、民生最为普惠的区域之一。

良好的区域经济培育出大量优质的市场主体客群,居民财富水平和消费能力雄厚,拥有丰厚的区域金融资源,存在广泛的金融需求,为商业银行经营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土壤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公司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和地方发展规划,深耕主要经营区域,做优做细金融服务,提升区域金融服务能力。

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公司治理科学规范。

坚持党建引领的公司治理体系,将党的领导与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有机结合,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管层“三会一层”公司治理架构规范运作,有效履职。

股权结构科学合理,形成了国有股份、外资股份、民营股份及自然人股份共同组成的混合所有制股权结构。

主要股东包括国际优秀大银行法国巴黎银行,实力雄厚的央企中国烟草总公司江苏省公司,省属、市属优质国企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南京紫金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南京高科股份有限公司等。

主要股东理念先进,立足长远,积极支持公司发展,与公司形成合作支持的良好局面。

公司拥有八家股权投资机构,横向涵盖银行、基金、理财、资管、金融租赁、消费金融等领域,纵向渗透城商行、农商行和村镇银行,专营牌照和综合经营优势在城商行中较为明显。

公司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体制活力进一步激发。

始终保持战略定力,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

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紧紧围绕战略规划确定的愿景和目标,奋力攻坚,积极作为,保持了稳定向上的良好态势。

公司于2023年成功入选全国系统重要性银行,实现跨越式发展。

立足新发展阶段,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科学编制新五年战略规划。

通过系统的战略谋划和全面的改革设计,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战略转型方向和路径。

公司上下将在战略规划的引领下,牢牢抓住发展机遇,积极面对困难挑战,敏锐响应市场变化,坚定推进改革转型,共同开创新时期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打造优秀人才队伍。

公司始终坚持“事业汇聚人才,奋斗成就未来”的人才理念,聚焦价值创造,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以高质量人力资源管理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加强分行领导班子建设,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和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培养力度,在全行开展“五讲”活动,坚持以讲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干。

匹配全行战略业务发展和业绩提升需要,精准招引高绩效和优秀专业人才。

截至报告期末,母公司正式员工平均年龄34岁,本科以上(含本科)占比99.14%,硕士博士占比33.85%。

坚持核心价值导向,让金融的增益普惠社会。

成立29年来,公司始终坚持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地方经济发展的大局,积极为支持公益事业、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助力低碳经济发展贡献金融力量,承担责任与担当。

始终高度重视企业的ESG价值,将完善治理、服务实体、绿色发展、回报社会、科技创新等ESG理念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

公司将持续践行“让金融的增益普惠社会”的企业使命,坚守“诚信、稳健、奋斗、尚义”的企业价值观,在实现自身价值增值的同时,促进企业与社会的和谐共赢。

四、报告期公司经营情况综述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普惠民生,助力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实干之年,也是公司新五年战略规划的深化之年。

上半年,公司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向上向好,营收利润稳定增长,板块发展更加均衡,重大项目序时推进,发展空间进一步打开,发展质效有效提升。

资产负债均衡增长。

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29,014.38亿元,比上年末增加3,100.38亿元,增幅11.96%。

贷款总额13,871.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07.75亿元,增幅10.41%。

负债总额为26,912.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918.54亿元,增幅12.16%。

存款总额16,455.2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93.53亿元,增幅9.98%。

盈利水平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加22.65亿元,同比上升8.64%,其中,利息净收入156.46亿元,同比增加28.36亿元,同比上升22.13%,在营业收入中占比54.94%,同比上升6.07个百分点。

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19亿元,同比增加10.25亿元,同比上升8.84%。

主要指标保持稳健。

2025年上半年,总资产收益率(ROA)0.92%。

净利差1.63%,净息差1.86%。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47%、11.07%及13.63%。

公司不良贷款率0.84%,较上年末上升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11.65%,较上年末下降23.62个百分点。

重大项目推进有力。

公司围绕产品、服务、业务、管理等方面,以“行长工程”形式由行领导牵头挂帅一批重点项目,立足长远,集聚力量,集中资源,激发了高质量发展潜力。

业务板块组织架构调整推进有力,为实现经营客户、价值创造、板块协同等经营目标打下坚实底盘。

代发、托管、科创金融、国际业务、供应链金融和现金管理等项目机制理顺,产能迅速释放。

有效实施负债降成本行动、财务精细化管理项目,2025年上半年,成本收入比25.07%,较年初下降3.01个百分点,降本增效管理成效显著。

发展进程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由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6)43号文批准,以发起设立的方式,在原南京市39家城市信用社及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于1996年2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

1998年4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市分行宁银复(1998)第70号《关于同意南京城市合作银行更名的批复》批准,本行将名称由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20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复(2006)446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南京市商业银行更名的批复》批准,本行将名称由南京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月8日由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