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6-02-06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1002496827567
  • 法定代表人: 谢宁
  • 董事长: 谢宁
  • 电话: 025-86775067
  • 传真: 025-86775054
  • 企业官网: www.njcb.com.cn
  • 企业邮箱: boardoffice@njcb.com.cn
  • 办公地址: 南京市建邺区江山大街88号
  • 邮编: 210019
  • 主营业务: 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资金业务和其他业务等
  • 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买卖、代理买卖外汇;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它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2月8日,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上市银行,实行一级法人经营管理体制。南京银行坚持发展为要。历经两次更名,先后于2001年、2005年引入国际金融公司和法国巴黎银行入股,在全国城商行中率先启动上市辅导程序并于2007年成功主板上市。位列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第91位、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第21位、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第117位。南京银行强化战略执行。成立27年来,始终坚守做强做精做出特色,致力于成为中小银行中一流的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按照自身发展规划,推动业务平稳较快增长,风险管控不断加强,资产质量稳定优异,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注重深化公司治理,优化战略股东结构,加强资本规划管理,保持股东良好回报。同时加大信息科技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赋能和场景应用。南京银行深化机构建设。自2007年设立第一家分行以来,跨区域经营不断推进,先后设立了泰州、上海、无锡、北京、南通、杭州、扬州、苏州、常州、盐城、南京、镇江、宿迁、连云港、江北新区、徐州、淮安17家分行,2016年实现京沪杭及江苏省内设区市全覆盖。南京银行丰富经营布局。在全国率先尝试城商行异地参股其他城商行的发展模式,参股日照银行并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入股江苏金融租赁有限公司,芜湖津盛农村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宜兴阳羡、昆山鹿城两家村镇银行。2013年投资组建鑫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0年全资设立南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2022年控股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在探索综合化经营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2013年主发起成立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下设8大专委会,目前俱乐部已成立10年,成员行超130家。南京银行发力战略业务。深入推进大零售和交易银行两大战略,大零售业务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全量客户管理服务体系,交易银行业务围绕“现金管理、供应链金融、国际业务”三条主线,将金融服务有效嵌入实体客户交易场景。普惠金融业务触角逐步向下延伸,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金融市场业务优势突出,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强。投行业务深耕细作,江苏省内份额长期保持领先。绿色金融、科技文化金融品牌优势不断彰显。南京银行勇担社会责任。践行“责任金融和谐共赢”的文化理念,积极履行自身对于股东、客户、员工、社会应当承担的责任,让金融的增益更多普惠社会。连续十余年开展“圆梦行动”。
  • 发展进程: 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行”)由中国人民银行银复(1996)43号文批准,以发起设立的方式,在原南京市39家城市信用社及信用联社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于1996年2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1998年4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市分行宁银复(1998)第70号《关于同意南京城市合作银行更名的批复》批准,本行将名称由南京城市合作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2月20日,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银监复(2006)446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南京市商业银行更名的批复》批准,本行将名称由南京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1月8日由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换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5年,是本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攻坚之年、实干之年,也是本公司新五年战略规划的深化之年。本公司锚定“打造国内一流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的战略愿景,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持续提升价值创造能力,集聚改革转型动能,强化战略支撑水平,巩固和增强经营向上向好态势,以实干实绩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主要经营指标“双U型曲线”趋势进一步确立:一是营收和净利润正U型曲线向上持续延展;二是成本和不良率倒U型曲线得到持续巩固。1.资负规模稳健增长,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一季度末,本公司资产总额27,652.38亿元,较年初增加1,738.38亿元,增幅6.71%;负债总额25,692.38亿元,较年初增加1,697.94亿元,增幅7.08%;存款总额16,572.41亿元,较年初增加1,610.69亿元,增幅10.77%;贷款总额13,461.20亿元,较年初增加897.22亿元,增幅7.14%。2.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经营效益向优向好一季度,本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1.9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70亿元,同比增幅6.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1.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03亿元,同比增幅7.06%。实现利息净收入77.5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1.71亿元,同比增长17.80%,占营业收入的54.63%,同比上升5.22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0.55元,同比持平。成本收入比23.80%,较年初下降4.28个百分点。3.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控能力有效增强一季度,本公司加强风险防控,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资产质量主要指标保持稳定。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不良贷款率0.83%,与年初持平;拨备覆盖率323.69%,保持了较好的风险抵补能力。下阶段,本公司将持续完善资产质量管理机制,深化信用风险排查与预警管理,不断夯实资产质量;坚持严管严控策略,加强资产质量形势监测与过程管控,保持资产质量继续平稳运行。4.公司金融深耕实体,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公司金融板块聚焦主责主业,扎实服务实体经济,稳步推进全行高质量发展,推动金融“五篇大文章”落地落实。截至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贷款余额10,181.54亿元,较年初增长819.50亿元,增幅8.75%。其中,科技金融贷款、绿色金融贷款、普惠金融贷款、涉农贷款分别较上年末增长13.24%、11.96%、9.25%、6.40%。一季度累计承销债务融资工具超880亿元,承销量位居城商行前列。专项债券加快推进,科创票据和绿色债务融资工具累计承销8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52%。持续升级科技金融专营机制,高效迭代“鑫e科企”产品,探索创新服务模式,深化创新渠道合作,前移科企服务阶段,丰富生态圈建设,不断深化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国际业务持续赋能外贸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扎根企业交易场景,业务量超1,023亿元;现金管理生态持续丰富,鑫e伴签约客户达146,460户。5.零售金融提质增效,客户经营成效明显零售金融板块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价值创造为追求”经营理念,业务保持稳健发展,经营质效持续提升。个人存款丰富支付结算场景、积极拓展代发业务,持续优化个人存款结构;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个人存款余额5,518.25亿元,较年初增长753.28亿元,增幅15.81%,个人存款付息率较年初下降20BP。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抢抓业务机遇、加强营销拓展;截至报告期末,零售客户金融资产规模9,135.86亿元,较年初增长866.43亿元,增幅10.48%。个人贷款积极响应提振消费政策导向,推出丰富多样的促消费活动,深化信用卡业务创新转型,同时加强零售信贷全流程风险管理系统建设,不断提升零售资产质量管控能力;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继续释放全国展业产能,保持良好的经营发展态势;截至报告期末,个人贷款余额3,279.66亿元,较年初增长77.72亿元,增幅2.43%。客户服务经营持续深化,优化升级分层、分类、分段、分群的客户服务经营体系,持续打造线上线下协同的一体化经营模式;截至报告期末,财富客户数同比增长14.95%,私人银行客户数同比增长10.94%。6.金融市场顺势而为,展现良好发展韧性金融市场板块展现了较强的发展韧性。自营业务顺势而为、精细运作,以积极调整应对多变市场,灵活摆布配置策略,提高投资交易能力,强化跨品种间比价轮动;精准把握市场走势,做好同业负债品种、期限切换,合理控制融资成本;柜台债券和贵金属业务提质增效,再度获批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资格,综合竞争力继续提升;聚焦同业客户价值创造,落实综合营销成果,助力公司旺季开门红。资产托管业务保持稳健增长态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托管业务规模达3.4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26.59亿元。南银理财积极发挥专业投资优势,持续丰富产品货架,截至报告期末,理财产品规模达到4,976.4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41.76亿元。连续6年蝉联普益标准城商系理财机构收益能力第一名,荣获“金蟾奖”“金蟾奖”“英华奖”等多项外部荣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