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生产、销售钢材、钢坯等钢铁产品。
经营范围:钢铁冶炼、加工及技术咨询服务,钢材、大锻件、焦炭及炼焦化产品、水渣和炼钢副产品的生产及销售,铁矿石及类似矿石销售,自营进出口业务,专用铁路运输;许可证批准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禁止储存),煤气供应,发电,供热,供水。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南钢铁”)。
济南钢铁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原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耐火原材料公司、山东金岭铁矿五方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
济南钢铁于2000年12月29日在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
2015年12月28日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70000726230489L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济南钢铁于2004年6月14日首次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2000万股,于2004年6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1年12月30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济南钢铁换股吸收合并莱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新发行股份2222678152股,于2012年3月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换股吸收合并完成后,济南钢铁作为存续公司,成为山东钢铁集团下属的钢铁主业上市公司,同时更名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并向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购买资产新发行股份405014360股,向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购买资产新发行股份688123285股,新增发股票于2012年3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2015年8月6日公司非公开增发1984126984股,并于2015年8月12日上市,增发后公司总股本为8420422781股。
2017年6月公司以资本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本次分配后总股本为10946549616股。
公司经营范围:钢铁冶炼、加工及技术咨询服务,钢材、大锻件、焦炭及炼焦化产品、水渣和炼钢副产品的生产及销售,铁矿石及类似矿石销售,自营进出口业务,专用铁路运输;许可证批准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生产、销售(禁止储存),煤气供应,发电,供热,供水。
公司是山东省较大的钢铁联合企业,公司拥有从焦化、原料、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其中,5100m3高炉、210吨转炉生产系统、2050mm热连轧生产线、2030mm冷连轧生产线、大型特钢棒材生产线、H型钢生产线等工艺装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钢材品种主要有型钢、棒材、钢筋、板材等,产品结构丰富、覆盖面广、规格较齐全、表面质量好、高强度、高技术含量、绿色环保、适应市场能力强。
公司20CrMnTiH齿轮钢产品获得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冶金行业“品质卓越产品”“山东名牌产品”荣誉称号,螺纹钢荣获“国家免检产品”称号。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石油、铁路、桥梁、建筑、电力、交通、机械、造船、轻工、家电等多个重要领域,远销英、德、印、日、韩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2025年上半年,钢铁行业仍处于以减量调结构为主要特征的下行周期,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和极具挑战的任务目标,公司牢牢把握中国宝武战略投资山钢集团、宝钢股份参股日照公司的重大机遇,坚决锚定“万饷更薪,扭亏为盈”根本目标,全力推进“1+6+N”变革求生体系深化落地,强化价值创造理念,狠抓效率提升,持续挖潜增效,突出购销两端,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实现大幅改善,经营质量显著提升。
经营业绩方面,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68.0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8.60%;实现利润总额2.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利13.53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52.5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利9.81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50.8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利9.94亿元。
经营质量方面,济南钢城基地购销差价879元/吨,较去年升高282元/吨,日照基地购销差价991元/吨,较去年升高212元/吨;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21亿元,同比增长88.31%;毛利率6.02%,较上年同期增加4.15个百分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56.92%,比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有息负债规模120.63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1.32亿元;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总额55.59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88亿元。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生产生铁519.7万吨、粗钢745.0万吨、商品坯材778.9万吨。
(一)深化内外部协同支撑,效率效益双跃升在2024年取得良好协同成效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深化宝钢股份一体化协同支撑,济南钢城基地按照“突出重点,专项突破”的原则,重点在铁前降成本、特钢稳质量等关键事项上推动协同突破;日照基地以价值创造、效率提升为核心,全面落实“五个深化”重点任务(深化采购变革、营销变革、经营体变革、产品经营、信息化建设),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
内部协同方面,公司两基地在采购、界面、产销等领域均实现协同突破,取得显著成效。
(二)精耕算账经营,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算账经营,抓实三级成本管控,公司可比成本较去年同期降低65.90元/吨;严控各类费用支出,大力削减固定成本及期间费用;加快重塑采购体系,实施“战略采购+公开招标”采购策略,持续降低采购成本。
(三)“两最”驱动效能跃升,生产效率持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最优的生产组织模式、最佳的制造工艺路径”管理理念,生产效率持续突破。
济南钢城基地高炉稳定向好,型钢、优特钢等产线满负荷生产,优势产能全面释放,高炉焦比、燃料比持续降低,各产线日产和月度产量连创新高;铁水综合温降较去年进步19℃,界面效率大幅提升。
日照基地坚持“以高炉为中心”的生产组织原则,高炉炉缸侧壁温度有效管控,综合研判市场形势和高炉状态,优化调整高炉中修时间,实施低铁耗冶炼,极致节铁增钢,在铁水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抢抓机遇提升效益。
(四)产品经营全面优化,多点突破驱动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产品经营,推动“近地化、终端化、高端化、国际化”战略实施,取得显著成效。
近地化销售比例较去年提升11个百分点,优化了市场布局,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强了区域市场竞争力;终端化比例较去年提升8.6个百分点,直接面向终端客户的能力增强,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和客户满意度;高端化比例较去年提升3.8个百分点,推动产品结构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优化;钢材出口量达64.26万吨,同比增长3.71%,国际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五)深化市场化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与组织活力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加力。
通过持续提升人事效率,在岗员工优化率9.5%;探索构建经营创效新模式,组建铁前降本支撑团队、经营体创效团队,启动特钢经营体变革,持续提升全工序经营创效能力;深化薪酬分配体系变革,突出创造价值才能分享价值,构建市场化、差异化的薪酬分配机制。
同时,公司持续开展组织机构变革,推动山钢研究院/技术中心专业化整合;策划制定焦铁一体化运行及化产品实化经营方案。
(六)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产品高端化战略报告期内,公司累计开发新产品47个,推广量34.4万吨,实现超额毛利126元/吨,独有领先产品比例提升至8.4%。
在市场拓展方面,完成比亚迪、中国重汽、沙特NPC等12项二方认证,首次实现向长城汽车、奇瑞商用车供货,比亚迪主机厂订单突破千吨规模。
同时,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立项实施72项科技创新项目。
其中,“超大宽厚比薄规格中厚钢板炉卷轧线核心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热连轧高强钢品规快速过渡与稳定轧制智能优化控制技术开发”项目被推荐为2025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七)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夯实可持续发展根基报告期内,公司巩固全域环境绩效A级成果,持续加强环保治理。
追求极致能效,降低能源成本。
济南钢城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6.2千克标煤;日照基地吨钢综合能耗同比降低21.9千克标煤。
组建AI数智部,持续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济南钢城基地信息化提升项目(一步)已进入现场测试阶段。
同时,公司加速AI+钢铁场景应用落地,当前重点推进在建/在研项目15项,其中AI视觉检测与动态控制模型在热轧工序的应用等3个项目已上线投运。
公司是经山东省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2000年12月26日以鲁体改函字[2000]第40号《关于同意设立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函》批准,由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黄金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金岭铁矿和山东省耐火原材料有限公司等五家法人单位作为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4]80号文批准,本公司于2004年6月14日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22,000万股,并于2004年6月2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公司名称由“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JINANIRONANDSTEELCOMPANYLTD”变更为“SHANDONGIRONANDSTEELCOMPANYLTD”,自2012年2月27日起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