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药品、中药饮片及大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及销售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药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药品进出口;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化妆品生产;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药品委托生产。(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机械设备销售;通讯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建筑材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针纺织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家用电器销售;文具用品批发,文具用品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汽车及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农副产品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食品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中药提取物生产;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日用化学产品制造,日用化学产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地产中草药(不含中药饮片)购销;初级农产品收购。(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兰溪市云山制药厂,经过逾五十年的发展,现已成长为一家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省内规模最大的中药企业(SH600572),位列中国中药企业10强,入选国务院国有企业“科改示范企业”。
公司控股股东为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国际贸易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
公司总部设在杭州,以浙江为产业发展中心,并在江西、云南、内蒙古等省建立了产业基地。
公司建有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省中药制药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拥有以中国驰名商标康恩贝、前列康、天保宁和知名品牌金笛、金奥康等为代表的大品牌矩阵。
自2020年7月正式纳入省国贸集团管理体系以来,公司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聚焦核心业务、创新发展、价值提升,为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健康产业主平台奠定了良好基础。
未来,公司将围绕省国贸集团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混改体制机制优势,加大中药大健康领域深耕力度,努力在创新平台建设、资源整合发展、管理提质增效方面取得新突破,在新的发展生态中迭代自身竞争力,成为我省打造生命健康科创高地的重要力量,为助力中医药强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康恩贝力量。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克服市场和政策影响带来的挑战,聚焦中药大健康主业,紧抓“三大工程”建设,在市场拓展、创新研发、精益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经营保持稳健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58亿元,同比下降2.61%,主要系呼吸系统和抗感染产品因整体市场需求下降相应销售下降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4亿元,同比下降7.48%,扣非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97亿元,同比下降11.86%,主要受报告期营业收入下降带来的经营性利润有所下降影响。
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发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完善营销体系建设,提升大品牌产品势能公司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努力开拓产品市场。
围绕消化道、呼吸、心脑血管、泌尿、风湿免疫等细分治疗领域,聚焦品牌力、提升产品力,持续推进“康恩贝”肠炎宁、“金笛”、“至心砃”、“前列康”、“金艾康”等大品牌大品种及后续产品梯队建设。
持续优化营销网络布局,推进目标市场拓展与潜力区域培育取得进展,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终端营销体系建设。
持续聚焦产品临床价值,不断完善核心管线布局,同时加大品牌建设,加快新品牌培育和新产品开发,积极拓展增量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大品牌大品种系列产品实现收入20.06亿元,同比增长0.5%。
其中,“康恩贝”肠炎宁通过开展“旅行带上肠炎宁”及“5.29肠道健康日”联合KOL直播等系列营销活动,借助渠道端O2O、B2B协同发力,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超5亿元,同比增长超15%。
聚焦品牌势能提升,“前列康”隆重举办上市40周年品牌焕新主题活动,结合“前列六宝”系列产品推陈出新,进一步完善前列腺“防、治、养”的全品类健康产品矩阵,加快拓展增量空间。
“康恩贝”健康食品在稳存量基础上,通过加快新品类拓展、新渠道布局,上半年销售收入超3.5亿元,同比增长超10%,其中“康恩贝”蛋白粉系列销售收入过亿,同比增长近30%。
此外,公司重点培育品种“金康灵力”氢溴酸加兰他敏片销售增速超40%,“金前列康”黄莪胶囊销售增速近20%,及新上市产品“康恩贝”益生菌冻干粉增长较快,均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2、加码科技创新,助力专业化学术推广公司坚持研发创新驱动发展,扎实推进创新药研发、大品牌大品种产品二次开发、特色仿制药及一致性评价三方面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1.26亿元。
取得中药2类改良型新药清喉咽含片生产批件及5项仿制药生产批件,恩替卡韦片、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新申报2个仿制药(3个规格)、1个创新药。
新立项项目7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项。
公司还通过增加适应症、新剂型及循证医学研究等延长产品全生命周期,提升“康恩贝”肠炎宁、“至心砃”麝香通心滴丸、“金艾康”汉防己甲素等核心大品种的临床与学术价值。
同时,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重点项目研究,围绕中药创制牵头申报的全省重点实验室已完成认定,获批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子公司杭州康恩贝获批国家专精特新企业,杭州康恩贝、江西康恩贝获批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完成1项“尖兵”“领雁”项目立项。
持续深化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体建设,着力加强院校合作与成果转化。
3、推进人才强企,完善激励机制建设报告期内,公司着力强化人才引育机制,加快推进干部、专业技术技能、优秀青年人才三支队伍建设。
通过持续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配强高管团队、优化干部结构,推进价值型管理总部建设。
开展第二期人才盘点,完成干部“一核四力”能力标准体系搭建。
以业绩为导向策划构建短中长期激励与超额利润分享机制,对部分子公司经理层成员进行末位调整或不胜任退出。
通过数字化手段整合人力资源数据,梳理人效看板。
制订《后备干部管理办法》《轮岗交流管理办法》等多项制度,为公司内部人才流动建立保障机制。
举办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展股份公司管理总部“六边形计划”,创造干部职工广泛熟悉业务和多岗位锻炼机会。
1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入选“浙江工匠”培养项目。
4、加强风险管控,推进精益生产管理报告期内,公司着力筑牢安全防线,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节能减排)责任制,持续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经营发展营造安全环境。
通过安全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等,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与技能。
加强健康产品全流程管控,分阶段部署药物警戒系统,推进质量管理系统建设。
公司还统筹推进合规体系建设,加强集中采购、反垄断重点领域合规管理,深化医药营销合规体系建设。
2025年3月召开康恩贝首届产业大会,推动落实降本增效措施,扩大物料集采范围,从生产、工艺、成本、理念等维度制定精益生产提升方案,系统提升精益管理能力,上半年实现降本超4,000万元。
同时,优化生产布局,推进杭州康恩贝口服固体产品转至金华康恩贝、促进云南希陶与植物药产业园银杏叶提取物“二合一”,统筹规划大学饮片公司和磐康药业产能“削峰填谷”。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新增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
5、加快数字化转型,推进数智赋能报告期内,公司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业务和管理创新。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推进一体化管理,ERP三期项目如期上线,覆盖三大营销主体,实现数据标准化、流程一体化、财务业务一体化以及供应链协同、合规与质量提升。
流向管理系统一期项目完成验收,实现80万家终端客户档案标准化及600余家商业直连。
完成质量管理系统三期、药物警戒系统一期上线、研发一体化管理平台立项等。
持续推进数据治理及流程优化,为公司经营层决策提供有效支撑。
推动ERP系统在金华康恩贝、康恩贝中药、江西康恩贝等生产企业运行,努力向智能制造转型;在数字化营销方面,各事业部积极布局新零售、新业务,聚焦内容营销和医+药联动推广,通过内容+场景推广创新,积极构建全渠道数字化整合营销推广模式。
公司还成立AI专项工作组,完成20余项AI应用场景梳理,探索在学术推广、药品研发、人才培训、包材版本智能比对等方面的应用。
二、报告期内,公司提质增效行动方案的进展情况如下:公司按照董事会制定的《2025年“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秉持“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提升公司经营质量和效率,促进内在价值与市场价值相匹配。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贯彻落实证监会、交易所等监管机构有关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要求,实施完成2024年度每10股派送现金红利1.5元(含税)的分红方案,分红金额占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60.76%,远高于证监会要求及《公司章程》规定的现金分配比例原则。
为增强投资者信心、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公司将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6,357.9048万股股份用途由原“用于实施股权激励”变更为“用于注销并减少注册资本”,并于2025年7月完成注销相关手续,有效提升了公司每股盈利和净资产回报率。
公司董事长、财务总监、董事会秘书、独立董事于5月29日参加了浙江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集体业绩说明会,并参加6月18日上交所举办的公司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说明会,就公司业绩情况、重点工作以及未来发展规划与投资者进行坦诚交流,回应市场和投资者关切的问题,深化投资者对公司的认识与理解。
同时,公司积极完善ESG治理组织架构,推动ESG理念全面融入公司的经营管理,2024年度ESG报告评级获评“A”级、中诚信绿金“AA-”级,评级较以前年度稳步提升。
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根本遵循,加强管理变革、创新驱动、品牌经营、资源整合,加快“降本、增效、提质”工作落地见效,推动公司治理更加科学规范、市场化经营机制更加灵活高效、企业管理更加与时俱进,力争全面实现年度各项经营目标。
为此,要扎实做好以下重点工作:1、战略引领推动公司价值提升公司系统谋划康恩贝未来五年发展蓝图,以战略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谋划第二增长曲线,明确方向和实现路径,为公司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上半年已形成总体战略规划及专项规划初稿,下半年,将高质量编制完成公司“十五五”战略规划,构建业务发展模型,并从组织变革、管理提升、品牌营销、资源配置等维度做好战略配称,细化指标分解、强化战略协同,明确战略规划“线路图”“任务书”“时间表”,建立战略全流程闭环管理体系,确保战略规划有效执行。
围绕公司战略优化组织架构,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推进总部增强集约化管理能力,各事业部形成围绕以客户为中心,聚焦用户的健康问题解决方案,基于数据的分析与市场的洞察,实现总部与事业部的双向赋能。
重点谋划推进改革发展,提升公司治理效能,提高对行业政策的研判能力,完善BD体系及大品牌大品种动态调整机制,全方位提升公司价值。
2、聚焦大品牌大品种开拓市场坚持大品牌大品种工程,稳存量,拓增量。
完善品牌规划,明确品牌定位及方向,建优10亿级、5-10亿级品牌矩阵。
加大品牌投入,进一步完善品牌形象及品牌认知,提升品牌影响力,持续培育核心领域黄金大单品。
丰富核心管线的产品梯队,继续推进大品种二次开发,提升潜力品种势能,挖掘复苏沉睡品种,加快新品种开发培育,持续完善核心领域产品梯队建设。
加强专业化学术营销体系建设,完善循证医学及专家网络体系,推动大品种进入相关专业领域更多用药指南、专家共识,以及统筹开展基层用药目录准入工作,拓展增量市场。
深入推进全终端营销体系建设,加强营销大数据体系建设,推动战略市场决策能力及营销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提升,持续优化核心产品营销资源配置及线上线下全渠道布局。
3、深化科技创新积蓄发展动能拓展产学研合作,积极构建“AI赋能研发”的创新生态,聚焦重点项目创新性研发和中药大品种的二次开发及循证医学研究。
依托公司品牌、原料及制剂一体化优势,结合在重点治疗领域和技术方面的优势,集中科研资源聚焦创新药突破,重点推进洋常春藤提取物及口服液、ZY14等多个创新药管线研发项目,推进已进入临床阶段的EVT401和洋常春藤提取物及口服液项目进入Ⅱ期临床,组织联合申报浙江省科技进步奖1-2项,“尖兵”“领雁”项目2-3项。
深化浙江省中医药创新发展联合体与全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做好高能级平台的拓展与维护。
加强院校合作,做深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
以AI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促进创新药挖掘与中药大品种升级,加快向智能驱动型药企转型。
4、推进人才强企工程凝聚发展活力以“业绩导向、增量激励”为原则,进一步优化薪酬考核及激励约束体系,严格落实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
以人才盘点为基础,分层分类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公司发展所需专业人才,为组织变革充实人才“蓄水池”。
通过轮岗交流、干部竞聘等为人才提供上升路径,以专业化、市场化为导向推进股份公司总部增强集约化管理能力。
运用数字化技术搭建人均劳效分析看板,通过横向协同、纵向贯通开展组织体检。
对标行业标杆建立动态化人效“赛马”机制。
深化校企合作,持续推进浙江中医药大学康恩贝中药学院建设,推进联合高校开设“AI+中药”交叉学科课程,定向培养兼具药学与数据科学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持续做好激励对象获授2022年股票期权的后续行权相关工作。
5、整合优化及拓展资源提升管理效能优化战略资源有效配置,聚合力,提效力。
一是深化精益管理。
重点推进原料、物料、耗材等集中采购与高效能设备应用,整合供应链资源,力争进一步降低成本。
推进产销协同,提升产能利用率;二是持续“瘦身强体”,重点推进部分参股公司的股权转让,以及加快对内部低效无效资产的内部供需转移和资产处置力度,不断优化资产、提质增效;三是全面深化内外协同。
对外加速创新链、产业链协同,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等加强联动;通过品牌、渠道等方面资源共享加深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
加快体系内业务协同,推进线上业务、政策事务等资源整合。
根据公司战略规划,积极推动外延并购,提升公司核心主业价值创造能力。
围绕公司的核心治疗领域,积极寻求创新药、中药大健康消费品企业的并购机会,同时聚焦与公司业务定位相匹配的优势治疗领域及细分赛道,通过各种灵活的合作方式引进具有临床价值和市场需求的潜力大品种。
6、健全合规风控体系筑牢发展根基加强合规管理,从组织体系、制度体系、运行机制和保障机制四方面搭建合规管理体系的四梁八柱,推动建立“大合规”体系。
持续深化医药营销合规建设,推动营销合规转型升级;坚持安全发展,全面深化班组安全基础建设和管理提升,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推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推进绿色能源利用、推广节能增效设备应用,在节能减排、工艺优化等方面持续发力,扩大绿色工厂创建成果;持续开展质量审计、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夯实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技术创新与工艺改进,持续助力培育品种复产,以及推进企业技改过程中采用新型设备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能耗和生产成本。
7、坚持AI数智赋能打造“数智康恩贝”数智赋能,集成构建数据生态。
以流向数据采集二期项目为突破口,构建覆盖全渠道的标准化流向框架。
通过升级数据采集终端、优化实时传输链路,打通经销商、终端药店与内部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营销数据从“滞后汇总”向“动态适配”转型。
持续推进ERP、研发、税务、质量管理等系统一体化建设。
积极引入AI技术在各业务领域的应用,接入中医药行业专业大模型,集成构建智能化企业运营生态系统,推进各事业部“康学苑”、“康康慢友圈”及数字直播间等营销数字化创新探索等。
推进智能制造,以金华康恩贝、植物药产业园、杭州康恩贝、大学饮片公司EHS、QMS等落地夯实智能制造基础,以及通过SCADA、LIMS集成应用赋能精细化生产。
公司的前身为“兰溪云山制药厂”,创建于1969年,1990年更名为“浙江康恩贝制药公司”。
1992年6月5日,经浙江省股份制试点工作协调小组浙股(1992)5号文批准,本公司将原浙江康恩贝制药公司改组为“浙江康恩贝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0月27日,经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本公司更名为“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3月12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4)30号文《关于核准浙江康恩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通知》核准,本公司向社会公众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股票4000万股,并于2004年4月1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挂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