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东方钽业 - 000962.SZ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0-01-2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企业英文名
Ningxia Orient Tantalum Industry Co.,Ltd.
成立日期
1999-04-30
董事长
黄志学
注册地
宁夏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东方钽业
股票代码
000962.SZ
上市日期
2000-01-20
大股东
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9.99 %
董秘
秦宏武
董秘电话
0952-2098563
所在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谭学,武亮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银川)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6400007106545275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宁夏
成立日期
1999-04-30
法定代表人
于明
董事长
黄志学
企业电话
0952-2098563
企业传真
0952-2098562
邮编
753000
企业邮箱
zhqb@otic.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冶金路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稀有金属钽、铌及合金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

经营范围:钽、铌、铍、钛、镍、铪、锆、钒、钼有色金属及其合金材料、化合物的设计、开发、生产、加工与销售,进出口业务,产品主要用于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体育、医疗、原子能、太阳能等高科技领域。本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钽、铌稀有金属产品生产厂家,是科技部认证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同行业最早被“国际钽、铌研究中心(TIC)”接纳为成员的单位。许可项目: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进出口代理;货物进出口;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稀有稀土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合金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制造;锻件及粉末冶金制品销售;金属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喷涂加工;表面功能材料销售;特种设备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新材料技术研发;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增材制造;3D打印基础材料销售;3D打印服务;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国内贸易代理;销售代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住房租赁;机械设备租赁;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中色(宁夏)东方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集团公司”或“中色东方”)下属控股子公司,是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成员单位。

1999年4月注册成立,2000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东方钽业主要从事稀有金属钽、铌及合金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

具有科学的管理理念、精良的工艺装备、先进的技术水平、高素质的员工队伍等综合优势,已形成钽、铌金属及其合金材料等主要产业格局。

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体育、医疗、原子能、太阳能等领域。

公司行业地位稳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主导产品电容器级钽粉、钽丝在钽电容器行业有良好的质量口碑,产销量多年位居行业前列,与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际主要钽铌电容器制造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钽、铌及其合金制品等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对外贸易出口名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公司以钽铌金属及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业务为核心业务,也是公司盈利能力和经济增长的主要着眼点。

公司目前是国内最大的钽、铌产品生产基地、科技先导型钽、铌研究中心;是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全国专利工作试点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要从事稀有金属钽、铌及合金等的研发、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

目前已形成钽金属及合金制品、铌金属及合金制品等系列产品。

上述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子、通讯、航空、航天、冶金、石油、化工、照明、原子能、太阳能等领域。

公司行业地位稳定,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公司与美国、台湾、日本、韩国等国际主要钽铌电容器制造商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

钽、铌及其合金制品等系列产品多次荣获“对外贸易出口名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

(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原辅料一般由采购部直接负责采购;部分原材料由采购部负责组织各业务单位完成独立采购。

2、生产模式:公司拥有独立的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和配套设施,独立进行产品的生产。

3、销售模式:由公司销售部和进出口公司负责产品销售工作。

4、科研开发模式:由公司技术部组织各生产科研单位独立进行科研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无重大变化。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战略驱动因素:从追求经营规模的企业战略转向追求效益的经营战略,制定了以提高经营运行质量为中心、以提质增效为抓手的经营计划。

2、结构驱动因素:逐步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大力推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盈利能力强的金属材料产业,重点维护技术质量相对稳定、收入贡献较大、市场相对明确的传统钽铌产业,妥善地收缩货款回收差、边际贡献低、亏损严重的相关产业链、产品。

3、管理驱动因素:对外抓市场,对内强管理,积极推进技术进步和质量提升,严格控制各类风险,保证资金运转正常,使公司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4、技术驱动因素:以公司科技发展战略为指导,坚持创新提质,持续提升公司的自主研发能力。

加快推进高比容钽粉、高端钽铌制品等关键技术的研究,重点开展钽粉的重大技术质量攻关项目。

1、概述2024年,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积极拓展市场空间,持续巩固“双循环”市场格局;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销售份额,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募投项目产能逐步释放,营业收入同比上升,实现经营利润的稳健增长,公司经营运行质量持续向好。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1亿元,同比增长15.5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3亿元,同比增长13.94%。

截止2024年12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0.61亿元,负债总额4.54亿元,资产负债率14.83%。

公司2024年度开展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下:(一)聚焦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根基更加牢固一是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积极应对钽铌行业格局深刻变化,顶住主导产品钽粉钽丝市场下滑压力,持续加大高温合金、半导体、超导等领域的市场开发力度。

二是项目建设遍地开花。

钽铌板带制品、年产100支铌超导腔生产线技术改造两个重点投资项目建成投产;钽铌火法冶金熔铸产品生产线、新增年产400支铌超导腔智能生产线、钽铌湿法冶炼废渣处置场、高纯钽粉实验线建设项目全面开工;钽铌湿法冶金数字化工厂建设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正在履行审批程序,项目牵引不断增强公司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二)聚焦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动力更加充沛一是积极服务国家战略。

积极申报科研项目,获批国家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项、中国有色集团项目4项。

如期完成“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重点科技任务。

二是创新活力显著增强。

全年设立公司级科研项目81项,同比增长62%,累计研发经费(R&D)投入9172万元,同比增长11%。

修订《知识产权管理办法》《论文管理制度》《科研物料管理制度》,制定《科技创新容错纠错机制实施细则》,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

三是科技成果不断涌现。

2024年公司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共5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专利69件、授权16件,申请、制修订标准22项,发布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2项,科技成果产出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聚焦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活力更加旺盛一是中长期激励成效明显。

上市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第二期具备解除限售条件,11年来首次向全体股东派发现金红利2777万元。

东方智造员工持股平台分红22.28万元,宇发分公司骨干员工分红60.51万元,人均分红收益3.76万元。

二是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突破。

全面实施中层干部新型经营责任制,推动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提质扩面”。

全年选拔任用干部10人,竞争上岗9人,竞争上岗率达到90%,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6人,退出比例达到10.9%。

全面推动落实“三个不低于”薪酬激励。

三是创建世界一流加力提速。

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年度任务完成率100%,改革实践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基层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获2024年宁夏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

(四)聚焦管理提升,高质量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一是市值管理成效显著。

成立市值管理实施领导小组,积极开展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加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圆满完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收官工作。

深刻践行ESG理念,荣获第二十届新财富“最佳ESG信披奖”、“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治理二十强”,公司ESG治理水平得到高度认可。

荣获第十八届中国上市公司价值评选新质生产力50强,上市公司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是财务管理持续加强。

严守“无预算不支出,有预算不超支”的管理要求,切实规范全业务环节预算编制和审批,加强数据分析与预测,及时制定纠偏措施,防止预算目标偏离。

强化成本精益化管控,申报出口退税资金;充分利用电子承兑结算盘活存量资金。

密切关注汇率波动风险,适时结汇实现收益。

三是质量管理稳中有进。

制定《质量项目管理办法》《质量奖励办法》,开展“质量讲堂”活动,全员质量意识明显提升。

开展丰富多彩的质量改进活动,14项质量成果受到上级各类奖励。

四是数智转型深入推进。

持续推进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全年实施13项“两化融合”项目。

(五)聚焦风险防控,高质量发展定力更加稳健一是抓紧抓实安全生产。

坚决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部署,组织安全隐患排查,消除事故隐患,深入开展重大危险源和重点部位专项整治行动,推动建立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闭环管理常态化机制,确保重大安全风险可控在控。

二是持续加快绿色发展。

持续抓好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工作,并顺利通过生态环境部现场检查验收。

全力推进钽铌湿法冶炼废渣处置场、危险废物暂存库项目投资建设,顺利完成废水在线监测系统升级改造、排污许可证重新申请。

加大危废处置单位现场核查力度,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全力防范化解生态环境风险。

淘汰高能耗落后设备,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

三是持续推进风险治理。

修订完善《合规管理办法》,不断压实合规管理“三道防线”职责;深入开展“内控缺陷整改三年回头看”工作,组织内控缺陷整改、优化内控流程,进一步强化公司合规氛围和内控文化。

更新《合同管理制度》,优化“合同订立合法合规性审核”流程,实现合同审核的合规性。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审计,持续释放审计监督效能。

加强网络安全和保密管理工作,未发生网络安全和失泄密事件。

发展进程

公司系经国家经贸委以国经贸企改(1999)326号文件批准,于1999年4月30日正式成立。

本公司是由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以下简称"冶炼厂")作为主发起人,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技术开发交流中心、青铜峡铝业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宁夏化工厂、宁夏恒力钢丝绳股份有限公司四家发起人以发起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17日,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1999)146号文批准,于1999年11月22日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A股股票6500万股。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包玺芳 2024-05-23 200 10.85 元 200 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