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巨能股份
  • 企业英文名: NING XIA JUNENG ROBOTIC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麻辉,党桂玲,孙文靖,孙洁,同彦恒,刘学平,王玉婷,李志博,宋明安
  • 上市代码: 871478.BJ
  • 注册资本: 7647.909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3-05-12
  • 大股东: 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1766%
  • 董秘: 麻辉
  • 董秘电话: 0951-5195400
  • 所属行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和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变利、王文芳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心南街296号
  • 概念板块: 专用设备 宁夏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机器人概念 工业母机 机器视觉 新能源车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宁夏
  • 成立日期: 2008-06-02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641100670415379T
  • 法定代表人: 孙文靖
  • 董事长: 孙文靖
  • 电话: 0951-5195400
  • 传真: 0951-5195389
  • 企业官网: www.jnrobot.com.cn
  • 企业邮箱: jnrs@jnrs.com.cn
  • 办公地址: 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同心南街296号
  • 邮编: 750021
  • 主营业务: 以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实现智能工厂为目标的各类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
  •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实现智能工厂为目标的各类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
  • 企业简介: 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机器人及相关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一直专注于智能制造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以各类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自动化辅助单元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为核心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自成立之初至今,公司主要产品已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包括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航空航天、军工、轨道交通、电梯及其他通用机械等装备制造。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工信部授予2021年第一批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被中国机电一体化应用协会授予“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TOP10”荣誉奖项。近年来,公司凭借着较强的技术实力、可靠的产品质量,为陕西法士特、陕西汉德车桥、东风本田、一汽、广东鸿图、文灿股份、隆基机械、科华控股、天润工业,威学高科,中原内配等多家企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共实现1500多个项目的顺利交付,在智能工厂制造领域拥有较高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
  • 发展进程: 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更名前为宁夏巨能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系由自然人孙洁和付丽萍共同出资设立。2008年6月2日,贺兰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公司的设立申请,并颁发了注册号为64012220000292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5月22日,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中审亚太审字(2016)020689号《审计报告》,截至2016年4月30日(基准日),有限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为人民币44,356,150.89元。2016年5月23日,中威正信(北京)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中威正信评报字(2016)第1102号《宁夏巨能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净资产项目资产评估报告》,截至2016年4月30日(基准日),有限公司净资产评估值为4,976.28万元。2016年6月1日,公司取得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银高新)名称变核内字(2016)第00142号《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6月8日,有限公司召开了2016年临时股东会,同意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日,有限公司的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同意发起人以所持有限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折合成股份公司1,826万股,共同发起设立“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6月24日,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中审亚太验字(2016)020766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6年6月24日止,巨能股份已收到全体股东以其拥有的巨能有限的净资产折合的股本1,826.00万元。2016年6月24日,股份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宁夏巨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筹办情况的议案》、《公司章程》等相关议案;会议同意以中审亚太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确认的截至2016年4月30日有限公司净资产44,356,150.89元中的1,826万元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1,826万股,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净资产大于股本部分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会议选举孙文靖、宋明安、李志博、杨军、罗永建为公司董事,组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会议选举李春香、李维军为公司股东代表监事,与职工代表监事党桂玲共同组成第一届监事会。 2016年6月24日,股份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孙文靖为董事长,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聘任孙文靖担任公司总经理;聘任宋明安、李志博、孙洁、同彦恒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聘任刘学平担任公司总工程师;聘任王玉婷担任公司财务总监;聘任麻辉担任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2016年6月15日,股份公司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选举党桂玲为职工代表监事。2016年6月24日,股份公司召开第一届监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选举党桂玲为公司第一届监事会主席。 2016年7月22日,银川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股份公司的设立登记,并颁发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641100670415379T的股份公司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2024年,巨能股份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领域,扎根工业母机行业,始终围绕“制造智能工厂的工厂”这一战略定位,稳步推进各项经营计划。公司管理层强化内部管理,致力于提升项目设计与交付能力。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推行“日计划”等管理方式,缩短大项目交付周期。2023年第4季度取得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客户大额订单,在2024年实现了收入。一汽解放项目是巨能股份近年来交付的重点大项目,实现了当年发货、交付和终验收,充分彰显了巨能股份卓越的项目交付能力。因为项目交付中的突出表现,荣获一汽解放“最佳合作伙伴奖”,这不仅是对巨能机器人的高度认可,更是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深厚实力与行业影响力的有力见证。在市场方面,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高,公司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市场,加强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主营业务实现稳定增长。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5,259.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65%。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公司积极拓展市场,深挖现有客户潜在需求,成功与多家行业龙头企业达成合作,为其定制并交付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了客户关系。同时,公司精准发力新兴市场,针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对智能制造的强烈需求,制定个性化市场推广策略,创新设计了多条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的首台套自动化产线。但报告期内市场需求实施放缓,受市场竞争程度激烈影响,导致整体毛利率不及预期。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5.0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4.66%。技术方面,公司持续加大在柔性制造技术的研发投入,专注于工业机器人与工业母机的深度融合技术研究。为了快速响应不同客户的个性化订单需求,自主研发智能工厂管理软件,打造高度柔性的智能制造系统,帮助客户实现从单一产品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柔性生产模式的转变。柔性制造技术助力公司在柔性产线项目承接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关键技术突破,进一步扩大了与工业母机厂家的合作市场份额,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稳定,各项业务持续向好发展,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二)行业情况行业公司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行业,终端客户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延伸和拓展,以自身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参与到各级智能工厂梯度培育的建设与升级中。1、工业机器人市场:从整体市场来看,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为55.6万台,同比增长14.2%;2024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为30.2万台,同比下降4.5%。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产销市场的地位持续巩固。内外资分化态势延续,国产份额持续上升,GGII数据显示,2024年,国产工业机器人本体市场份额58.65%,较上一年提升超过7个百分点。应用层面,2024年工业机器人下游应用领域延续分化态势,三大基本盘(汽车及零部件、3C、新能源)中仅3C电子与汽车零部件行业增长相对亮眼,汽车整车与新能源行业承压明显,尤其是新能源行业,需求呈现下滑态势。2、2024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4年,机床工具行业完成营业收入10407亿元,同比下降5.2%。机床工具行业实现利润总额265亿元,同比下降76.6%。利润率为2.6%,同比下降7.8个百分点。在2024年度机床工具行业运行中,呈现以下特点:首先,政策效应初步显现,主机产品产需两端同时增长。随着存量政策有效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推出,政策组合效应持续发挥,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2024年10-12月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设备更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机床工具行业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应,主机产品产需两端都呈现增长。其次,市场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持续收窄。虽然机床工具高端产品需求保持增长态势,但传统用户领域的有效需求不足,叠加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2024年,机床工具行业利润总额和利润率均同比明显下降。各分行业中,除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外,其他各分行业的利润和利润率都较上年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磨料磨具分行业更是处于亏损区间。行业的利润空间持续收窄,盈利能力减弱。3、汽车制造业市场:2024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汽车销量为3143.6万辆,同比增长4.5%。其中,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为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增长34.4%和35.5%。此外,汽车出口量为585.9万辆,同比增长19.3%。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1000万辆。插混汽车的增长迅速,成为带动新能源汽车增长的新动能。在全行业共同努力下,汽车产业转型步伐加快,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年产销稳中有进,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活力,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数据局等六部门于2024年联合印发通知,开展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该行动依据《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要素条件》,分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和领航级四个层级构建智能工厂梯度培育体系。鼓励制造业企业参考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结果制定智能工厂建设提升计划,对照基础级智能工厂要素条件开展自建自评。在全球制造业竞争日益激烈以及数字化浪潮的席卷下,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关乎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抉择。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规划的出现,为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有力的支撑;从实际出发,为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量身定制了转型路径。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通过分层需求释放、技术标准化、生态协同等机制,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供应商创造了结构化增长机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